老子:《道德经》第34章至38章赏析

闻风37599034

<b>道德经三十四章<br><br>老子<br><br>大道汜兮①,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②,功成而不有③。衣养④万物而不为主⑤,常无欲⑥,可名于小⑦;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b> <font color="#ed2308"><b>【注释】</b></font><br><br>1、汜:同泛,广泛或泛滥。<br>2、辞:言词,称说。不辞,意为不说三道四,不推辞、不辞让。<br>3、不有:不自以为有功。<br>4、衣养:一本作“衣被”,意为覆盖。<br>5、不为主:不自以为主宰。<br>6、常无欲:一本无此二字,认为此乃衍文。<br>7、小:渺小。<br>8、大:伟大。<br><br><font color="#ed2308"><b>【译文】</b></font><br><br> 大道广泛流行,左右上下无所不到。万物依赖它生长而不推辞,完成了功业,办妥了事业,而不占有名誉。它养育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可以称它为“小”,万物归附而不自以为主宰,可以称它为“大”。正因为他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伟大、完成它的伟大。<br> <b>道德经三十五章<br><br>老子<br><br>执大象(1),天下往(2)。往而不害(3),安平太(4)。乐与饵(5),过客止(6)。道之出口(7),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8)。</b> <font color="#ed2308"><b>【注释赏析】</b></font><br><br>(1)执大象:象,即"道"。道是无物之象,它产生天地,无处不在,是宇宙中最大的象。执大象,执守大道。<br>(2)天下往:天下,指天下的人们。往,归往的意思。<br>(3)往而不害:即使天下的人们向它投靠,也不会互相妨害。<br>(4)安平太:有的本子也作"安平泰"。安,相当于乃、于是的意思。平,和平。太,即泰,安泰。<br>(5)乐与饵:乐,音乐。饵,美味佳肴。<br>(6)过客止:(美食和音乐)能使过路的行人停住不走。<br>(7)道之出口:"道"用嘴说出来,也即"道"的表述。<br>(8)用之不足既:既,尽。用它,却用不完、用不尽。以上四句概括了"道"这个形而上存在的特点,显示出它与可闻可见的音乐美食之类形而下物质是不同的。<br><br><font color="#ed2308"><b>【译文】<br></b></font><br><div> 如果谁执守大“道”,天下的人就都会向他投靠。(即使大家向它)投靠也不会互相妨害,于是大家都平和安泰。音乐和美食,能使过路的行人停下脚步。而“道”要说出来,就淡得没有味道。看它,看不见;听它,又听不到;用它,却用不完。</div> <b>道德经三十六章<br><br>老子<br><br>将欲歙之①,必固张之②;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③,必固与之④。是谓微明⑤,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⑥,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⑦。</b> <font color="#ed2308"><b>【注释】</b></font><br><br>1、歙:敛,合。<br>2、固:暂且。<br>3、取:一本作“夺”。<br>4、与:给,同“予”字。<br>5、微明:微妙的先兆。<br>6、脱:离开、脱离。<br>7、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利器,指国家的刑法等政教制度。示人,给人看,向人炫耀。<br><br><font color="#ed2308"><b>【译文】<br></b></font><br> 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做虽然微妙而又显明,柔弱战胜刚强。鱼的生存不可以脱离池渊,国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轻易用来吓唬人。<br> <b>道德经三十七章<br><br>老子<br><br>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br>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b> <font color="#ed2308"><b>【注释赏析】</b></font><div><font color="#ed2308"><b><br></b></font></div><div>【现代注解】<br><br>道常无为,而无不为。<br><br>顺应自然就是无为,无为而无所不为。<br><br>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br><br>候王们如果能遵循它,就会风调雨顺,万物将自然生长。<br><br>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br><br>在万物生长的过程中如果发生变异,我们就可以用前面所讲的“道”和“名”的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来认识他。<br><br>无名之朴,夫将无欲。<br><br>道本身就是要顺其自然而发展,不要刻意的去改变他。<br><br>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br><br>只要我们顺其自然,万物都会平静生长,那么天下无为而安定。<br><br>老子说:“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意思是:道本身就是要顺其自然而发展,不要刻意的去改变他。只要我们顺其自然,万物都会平静生长,那么天下无为而安定。<br></div><div><font color="#ed2308"><b><br>【赏析】<br></b></font><div><font color="#ed2308"><b> </b></font></div><div> 《道德經》可分道經與德經兩部份,三十七章以前稱為道經,自三十八章起稱為德經,三十七章乃與第一章相呼應。<br><br> 道是「清靜無為」,守真常的道,才是真諦。「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在說明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看得見、摸得著、拿得到的東西,非真常的道,因為道乃無為。「無為」是指看不見、摸不著、拿不到的「真常」大道。若看得到、摸得到、拿得到的東西,都有其極限,有時間空間的限制,因其「可道」,並非「真常」;而「無為」乃「不可道」,才是真常的大道。「可道」者,有形體、看得到、摸得到、拿得到,有時空的限制,不是「常有」,所以不是真常的大道,若要「常有」就要「無為」。「有為」的法,有時空的限制,無為的法,因沒有時間空間的限制,乃是真常的大道。真常的道無所不為、無一項不成,即「無不為」。萬事萬物皆道所生,無形的大道,無一項不能為,一切有形之物皆由無形所生。<br><br>  「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王者治民,若能守無為的大道,以此無為的大道作為基礎來治民、治理萬物,萬物將能自化。「自化」意謂自我化育,自生自重,順其本性自然發展,不斷提昇其生息化育;若不用道來治理,萬物萬民亦無法順其自然發展。而萬事萬物若不順其本性自然發展,時間一久就容易產生衝突矛盾。例如「自由」好比就是「自化」,亦即現代普遍提倡的「人權」,人人皆享有基本自由與尊嚴,不應被束縛、壓迫、控制,但若不以道德來限制,只一味提倡人權,這樣的人權是不恰當的。<br><br>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萬物在自化生成的過程中產生了「私欲」,就用「無名之樸」來使之鎮靜。萬物自化生成,必然會產生私欲,若不觸犯戒律(五戒)的私欲是可以的,但若觸犯了五戒,該如何來使之鎮定?就用無名之樸。「樸」是「源頭」,是「道」,也是無名的道,所謂「大道無名」。而「反樸歸真」,反樸是歸道,歸真也是歸道,「樸」是道,「真」也是道,反樸也就是歸返源頭。私欲之念起時不須畏懼,最怕是欲念已起而不自覺,欲念生時,就用「道」來鎮守,把握「守源關頭」的功夫,回到「不欲」的當時。所以道是無時不刻不能離身的。「無欲」就是靜,靜就是清,若能清靜,則無一不能成,萬物就能順其本性繼續發展。而萬物的本性為何呢?是「善」,所謂「性本善」也,但在自化的過程中產生了私欲,就用道來鎮守,使之回歸本性的善。侯王在統治天下時若產生了私欲,就用道來鎮守,就不會有貪污、奸詐、胡作非為的惡行,百姓就會學道,所以說侯王若來修道,天下一定太平。就像在堯、舜的樸素政治時代無為而治,不需用太多的律令戒條,百姓都能安份守法,安居樂業。<br><br>  「無名之樸,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無名之樸」是道,用道的真樸去鎮守自化過程中產生的私欲,「亦將不欲」,就不會觸犯規矩(不犯戒),正如孔子所說的「不逾矩」。人若無欲就能靜,萬念皆放下,若無雜念,心就如明鏡,若有一絲絲雜念,心就不平了。「不欲以靜」即是不被欲念所牽制、干擾,心若真正冷靜下來無欲時,則比明鏡還明淨,一點污垢都沒有,就可以明辨是非,看自己或別人的是非就會很清楚。能「不欲」又能「靜」,「心鏡」很透明,說不定三世都可以洞見。所謂「明心見性」,就是要遵守「無名之樸」的道,萬事萬物都能如此處理,不欲(不犯戒)、能冷靜,又能明瞭道之源頭,到那時因無私而放大光明,屆時萬事萬物都能洞澈其本性,順其本性自然發展,天下的人、事、物都將而正常了。</div><div><br></div><div><font color="#ed2308"><b>【讨论】</b></font></div><div><br></div><div> 本篇译文有点偏向宗教,道家思想与道教是不能混为一谈的,这篇是老子的治国思想,应译为:<br><br></div><div> 大道的常理是不改变自然是顺着自然而自然的。一个成王统治者若能效仿大道,不改变政策不新增政策,世代坚守着如此治理社会,这个社会也将顺着自然而发展。自然的发展社会,便会使人民生活安逸。安逸的生活人民便会出现各自的私欲,我们的将领应自己带头干任何事情不求名利,追求朴实生活为荣。王者生活朴实不求名利,臣子们也会效仿,上梁正了,下梁也不会歪了,人民的私欲自然也就不存在了。人民各自没了私欲,也就各安其位,各就其职,天下也就自然出现太平盛世了。<br></div></div> <b>道德经三十八章<br><br>老子<br><br>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无德③。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④;下德无为而有以为⑤。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⑥。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⑦,而乱之首⑧。前识者⑨,道之华⑩,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⑾,不居其薄⑿;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b> <font color="#ed2308"><b>【注释】</b></font><br><br>1、上德不德:不德,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此句意为,具备上德的人,因任自然,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br>2、下德不失德:下德的人恪守形式上的“德”,不失德即形式上不离开德。<br>3、无德:无法体现真正的德。<br>4、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以,心、故意。无以为,即无心作为。此句意为:上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无心作为。<br>5、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此句与上句相对应,即下德之人顺任自然而有意作为。<br>6、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意为强力牵引。<br>7、薄:不足、衰薄。<br>8、首:开始、开端。<br>9、前识者:先知先觉者,有先见之明者。<br>10、华:虚华。<br>11、处其愿:立身敦厚、朴实。<br>12、薄:指礼之衰薄。<br><br><font color="#ed2308"><b>【译文】<br></b></font><br> 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上仁之人要有所作为却没有回应他,于是就扬着胳膊强引别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由此愚昧开始产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