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二王写活上下结构字的造型,只用四招,看过记住,就能活学活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下结构的字,在汉字中占比仅次于左右结构的字,为23.7%。</p><p class="ql-block"> 但在汉字中,占比最大的左右结构的字,绝大多数为上下结构的独体字,或者上下结构的偏旁部首组合而成,因此,掌握了上下结构的字的造型原理和技巧手段,对掌握其他几类字的结构造型方法十分有利。</p><p class="ql-block"> 二王的结构造型法,同一个字有无数种不同的变化,如果找不到规律,抓不住要点,搞不清为什么这么写,而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来瞎琢磨、机械临写,不但妄费功夫,还会乱无头绪,不得要领。不得其法,学习自然没有效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写好左右结构的字的规律、要点、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写,看下述四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强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字的笔画以及部件之间的收放关系,是行书结构上至关重要的造型变化手段。而收放关系,是由于上中下部分的组成部件,或者是左右结构的字组成,或者是这个字的主笔,因此必须放大,以表现这个字的节奏感。</p><p class="ql-block"> 为便于说明,也便于记忆,我们把收放关系中应该放大的部分,和相对加粗加长的主笔,统一以“大”字代替。并把这种大小对比变化名为“强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强弱对比关系有四种类型:</p><p class="ql-block"> 上大、下大、中大、弱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多因上下结构的字的上部,或者是左右结构,或者是这个字的主笔,体量大,所占位置空间大,而其造型,要尽量放大。把应该放大的部分放大了,必然衬托出另一部分的缩小,一个字的节奏感就明明白白的显示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 上大的字的造型,有着意强调,夸张的表现其大的倾向。如:李、字、圣、等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提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字的上部是左右结构的,要按左右结构字的正常比例而造型,不要按所谓规范字的说法,而纠结于把字的下部也写的与上部一样宽窄;</p><p class="ql-block"> 2、字的上部的长横、宝、平盖,是一个字的主笔,必须相对加粗加长。不然,字的造型就没有主次,没有对比,没有节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造型法与上大的字异曲同工,只是打个颠倒而已。</p> <p class="ql-block">提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从上述字例,可以看出,字的中部造型,被明显弱化。即有意放大上下部分,收缩中间部分,使字的造型呈哑铃形结构;</p><p class="ql-block"> 2、字的部件之间的强弱对比关系,要越明显越好;因此一部分的放大和收缩,甚至可以夸张表现。这是上下结构的字造型的基本手段;</p><p class="ql-block"> 3、我们把这种强弱对比关系总结为一句话:“大在上中下,该大尽力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错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行书的造型,如果一个一个的字,都是平平正正的,象印刷体的排版一样排下来,像砌砖块一样,一个一个砌出来,每个字都象在老老实实的立正排队,那么,在章法上的表现上,肯定会是平庸的,静止的,必然会没有情趣,没有变化,没有险绝,没有动态,没有字势。</p><p class="ql-block"> 在书法技法理论上,“势”的概念,是自古至今都被特别强调的要点,是十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表现手段。</p><p class="ql-block"> 字的部件之间的错位,就会产生左右摇曳的动感,动感就是“势”的表现手段。</p><p class="ql-block"> 错位之法,一是上下部件之间的垂直错位,二是垂直错位和方向错位的复合错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垂直错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字的上下部件之间有错位,但二者之间的左右方向,大体上是平行的,而上下之间是垂直的。</p> <p class="ql-block">复合错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既有垂直错位,也有方向错位的复合错位,是相对复杂的造型技法。</p> <p class="ql-block">提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西、而、死字的上横,尽力缩短的原因,是字的下部有大横折,竖弯钩。大横折,竖弯钩在汉字结构上,是属于必须放大展拓的笔画,因此要缩短上面的笔画,以突出需要放大的大横折,竖弯钩;</p><p class="ql-block"> 2、尔、未,有左右两相对应的撇捺,虽然在行书中变成左右两相对应的点,但其在字的结构上,所占位置、体量仍然不变,因此收缩上部,以突出两相对应的撇捺放大展拓;</p><p class="ql-block"> 3、足、忠的下部,有平捺,卧钩,也是字的主笔;晨的下部有撇捺,并且结构比较复杂,因此,突出上小下大同样是不变的规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下结构的汉字,本来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但由于有一部分字的中部有主笔,因此它的造型,必须尽力放大中部的笔画或者部件。相对的,上下部件要尽力收缩。</p> <p class="ql-block">提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字的中部有长横,四点,宝平盖,大横折,左右两相对应的撇捺者,毫无疑问,就要放大;</p><p class="ql-block"> 2、横画多的字,中间一横要突出加长。相对的,其余上部下部的横画要尽量缩短,使字的造型呈菱形结构,这样才能表现出字的层次感,节奏感;</p><p class="ql-block"> 3、即使字的上下笔画或部件都被弱化变小,但有中间横画一笔的加长,该字的宽度,即中部的宽度占位足份,而不显得逼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弱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即上下大,中间小。明确,强调,甚至夸张地弱化字的中部,是一部分上下都有必大的字的造型的又一关键点。弱化字的中部,在明显增强字的造型的层次感、节奏感的同时,与“中大”的字,形成相反的变化手段和明显的对比关系。</p> <p class="ql-block">三.敲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敲侧,通俗的说,就是左倒右斜。</p><p class="ql-block"> 在章法意义上,错位是单字的部件与部件之间的不同变化,而敲侧是整字与整字之间的不同变化。其目的,仍然是为了产生左右摇曳的动感,也就是使字有“势”。</p> <p class="ql-block">四,纵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章法上,上下结构的字,是最适宜表现“纵横”之“纵”的结构类型。它可以夸张地纵向拉长,幅度不限,甚至可</p><p class="ql-block">一字通行。最典型的例子,是颜真卿的《刘中使帖》中的“耳”字。虽然二王的所有法帖遗存中没有这样的例子,但把上下结构的字,夸张地纵向拉长,是很常见的现象。</p> <p class="ql-block"> 说明:上下结构的字的纵长造型,图片无法表示这个字在章法中的确切比例,需要参照法帖上的比例来考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左右结构的字的造型,有四个方面的规律性的造型手段。</p><p class="ql-block">1、强弱(上大、下大、中大、弱中);2、错位(垂直错位、复合错位);</p><p class="ql-block">3、敲侧;</p><p class="ql-block">4、纵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熟练掌握这四个方面的造型规律,系统化的理解这四个方面的造型变化的目的,就掌握了二王的上下结构的字变化的依据,并加以活学活用,临帖就能“入古”,创作就能变化多端而不平庸,不俗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