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8日游(第4集视频一)

zmzg伟明

<p class="ql-block">图瓦人家</p><p class="ql-block"> 这次新疆8日游记忆最深的是在游玩喀纳斯核心景区喀纳斯湖美丽风景区后,走进哈纳斯村,参访图瓦人家,主人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主人请来了全国只有两位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一一她的表哥,用楚尔和呼麦为我们表演演奏歌唱了多首在新疆阿尔泰地区蒙古民族歌曲。这些歌曲是咏唱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和模拟野生动物的可爱形象,赞美骏马和草原。</p> <p class="ql-block">图瓦族人家主人的生动的讲解 ,让我们了解了图瓦族人留传的楚尔和呼麦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主人的表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用楚尔演奏。</p> <p class="ql-block">楚尔</p><p class="ql-block"> 是一种草笛,是蒙古族图瓦人的民间传统乐器,也是汉朝时期在西域流行的“胡笳十八拍”乐器中的一种,它是用一种“芒达勒西”的苇科植扬的茎杆掏空钻孔后调制成乐器。只能用一年,第二年重新制作。楚尔长60多公分,有三个音孔,这三个音孔能吹出五、六个音。吹出的声音深沉舒缓、悠扬婉转,美妙而又神奇。</p> <p class="ql-block">主人的表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用呼麦表演。</p> <p class="ql-block">呼麦</p><p class="ql-block"> 是阿尔泰山原住民族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在蒙古形成民族之前就在广袤的地域上流传。又称喉音唱法、双声唱法,一个歌手纯粹用自己的发生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及以上声部。呼麦声部关系的基本结构为一个持续低音和它上面流动的旋律相结合。在中国各民族民歌中,它是独一无二的。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10月1日批准)。</p> <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 呼麦的历史可以运溯至匈奴时期,蒙古高原的先民在狩猎和游牧中虔诚模仿大自然的声音,他们认为,这是与自然、宇宙有效沟通、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由此人体发声器官的某些潜质得到开发,古代先民在深山中活动,见河叉分流,瀑布飞泻,山鸣谷应,动人心魄,声闻数十里,便加以模仿,遂产生了呼麦。《阿勒泰颂》就是赞美大自然,留传不多的曲目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