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行随笔之十. 在美华人发声

燕塞翁

<p class="ql-block">  新一代华人已经不是默默无闻地仅为生存而奋斗的一群人,他们开始在政治上崭露头角,争取话语权。</p><p class="ql-block"> 这里要说的是发生在最近的一个实例。</p><p class="ql-block"> 这里出版的华文报纸《美华商报》近日以“理查森出掌美国商务部 华人联名反对”为题,报道侯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新墨西哥州州长理查森(Bill Richardson)为新政府的商务部长,遭到华人反对。</p><p class="ql-block"> 现年61岁的理查森在克林顿当总统的年代,曾先后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和能源部长,并在1983~1997年担任众议员,2002年当选新墨西哥州州长。</p><p class="ql-block"> 奥巴马提名理查森担任商务部长,是因为后者在奥巴马竞选总统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据说这也是美式民主的一个特点和惯例,历任当选总统在组阁时都会考虑使用一些竞选班子中的成员或在经济上对当选总统有重大支持的人入阁,以作为酬劳。我们的同胞马英九不是因为在当选以美国式民主自我标榜的台湾地区的“总统”以后,没有应用这一潜规则,把国民党内为其辅选有功的人员擢升重用,而是用了一些专业人士和所谓“绿色人士”因而遭到抵制和反对吗?这是“任人唯贤”,抑或“任人唯亲”,我们这里先不去管它。</p><p class="ql-block"> 要说的是,这一提名遭到一群华人的反对。现年30岁的华裔工程师胡靖宇起草了一份致奥巴马的公开信。胡靖宇在此次竞选期间力挺奥巴马,是奥巴马硅谷竞选总部的发起和筹划者之一。公开信开展联署活动以来,仅一周时间即已有4000多人签名。据说这封公开信将递交给美国参议院商务、科技和交通委员会。</p><p class="ql-block"> 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华人联手反对理查森出任商务部长,是因为其在担任克林顿政府能源部长期间,故意向新闻界称华人科学家李文和博士是泄漏国家核机密的间谍,导致李文和蒙冤被监禁9个月。我们可能都还记得,当年的李文和案件在美国闹得沸沸扬扬,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大陆也几乎是家喻户晓。但最后是李文和被无罪开释。据说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和此案的主审法官都就此冤案向李文和致歉,最先捅出此事的《纽约时报》也曾公开道歉,唯独这位理查森拒不承认自己的错误。</p><p class="ql-block"> 此事后续的发展目前尚不得而知,美国参议院会不会因为4000多华人的联名反对或因为其他原因而否决奥巴马对理查森的提名,可能还要有一些时日才能知晓。但这似乎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重要的是华人已经开始团结起来,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敢于发声。我们知道,类似李文和的所谓 “间谍案”在美国,既非空前,也不是绝后。在李文和案之前此类事情发生过,在李文和案之后,好像也并未减少。</p><p class="ql-block"> 当然,此类案件其实板子打在美籍华人的身上,其真实指向是中国。不时制造出一些华人的所谓“间谍案”是意图说明中国的科技进步都是抄袭自美国。但是中国虽然是在“发展中”,可毕竟也是一个大国和强国,而且现在美国在国内外诸多方面又多有求于中国,所以不能像对待伊拉克、朝鲜那样对中国为所欲为,于是在美华人成了替罪羔羊。</p><p class="ql-block"> 我由此还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我国的“火箭之父”钱学森等老一辈的“海归”当时在美国的艰难处境。钱老先生自回国以后,再未踏上过美国的国土,他表示美国自始至终未对当初对待他的错误做法表示过歉意,所以他不会再去美国。</p><p class="ql-block"> 时过境迁,目前的中美关系以及华人在美国的境遇都已与那时不可同日而语。但美国不管是出于意识形态,还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对中国的发展采取抑制的政策似乎不大可能改变,因此类似李文和事件今后还会在在美华人身上重演。</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的在美华人集体发声,我认为会对今后的中美博弈产生一定的影响,使美国的一些政客再制造此类事件时要有所顾虑,因为华人在美国任人宰割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p><p class="ql-block"> 当然,华人要取得在美国政治地位的提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不是这一次发声就可以彻底解决问题。但这毕竟开了一个好头。今后,随着华人在美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的提升,中美两国间的关系也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文写于2008年11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