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蚂蚱与麻雀打捞出的记忆

福全

<p class="ql-block">本文转自:廊坊日报</p><p class="ql-block">岁月悄无声息地从身边溜走,不觉中步入暮年。几十年的风雨人生,堆积成五彩斑斓的记忆,特别是童年时光,仿佛一窖封存的老酒,时间越久味道越醇厚。童年似一杯浓浓的咖啡,暖到你的心窝,童年似一杯淡淡的茶,让你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抠“知了猴。”在我们老家称蝉蛹叫“知了猴。”儿时夏季每逢放学后,就和小伙伴儿们拿着罐头瓶子,去村边大树底下抠“知了猴。”傍晚,“知了猴”会从地面小圆洞里钻出来,我们有的拿着铁棍,有的拿着木棍,把铁棍、木棍插进小圆洞用力一拔,“知了猴”就被抠出来了,每次抠十多个。回家后让娘用油炸着吃,又香又脆。那年代,人们不知道“知了猴”是含高蛋白质、维生素和氨基酸的食物,具有抗菌降压,保肺益肾等药效。后来人们知道了,每到夜晚,村边的道路旁,树林里,灯笼火把,到处是抠“知了猴”逮“知了”的人群。因为夜间,它们从洞里钻出来往树上爬,人们仨一伙俩一群,有的提着灯有的拿着手电筒,来寻找天然美食。</p><p class="ql-block">逮蚂蚱。在我们老家蚂蚱品种多:“肥蚂蚱”俗称土墩儿,翅膀短,不会飞,肉多;“绿蚂蚱”俗名蹬倒山,又称棉蝗;“油蚂蚱”绿色,个头小,经常在菜园子、草丛中活动;“展丈”(地方土语)身后有两条长腿,会飞并且跳得又高又远;“沙大虫”俗名“纺织娘”,白翅膀,飞起来翅膀部展现出红色,翅膀摩擦发出“喳喳”的声音。记得上小学时,秋季放学写完作业后,结伴去地里逮蚂蚱,方法很简单,一是用手捂,二是用自制的逮蚂蚱拍子去拍打,主要是逮“展丈”“土墩儿”,因为它们身上肉多。我们在草丛里蹲着身子寻找蚂蚱,蚂蚱形状很好看,长着两只黑黑的圆圆的大眼睛,长长的触角,强壮的大腿。我瞅准后,用自制的逮蚂蚱拍子拍“展丈”,用手捂“土墩儿”。用草穿起一串串蚂蚱,回家后让娘用火烧着吃。娘把饭煮熟后,把蚂蚱埋进带有火星的草木灰里,等吃饱饭,在草木灰里把蚂蚱扒拉出来,掐去翅膀,掐去头,吃起来香味可口。有时蚂蚱逮多了,头天晚上,娘把蚂蚱放在盐水中腌着,娘说:“蚂蚱喝了盐水后会把肚子里的粪便吐出来。”第二天中午放学后,娘把蚂蚱从盐水里捞出来,控干上锅炒,炒熟后的蚂蚱呈红黄色,颜色很好看。我掐掉翅膀、脑袋,吃起来咸、香、脆,现在想起那滋味,还直流口水。</p><p class="ql-block">逮麻雀。儿时的年代生活很单调,没有电视机,就连收音机一个村也没有几台,文化生活相当匮乏,整天就是吃饭上学,放学吃饭。晚上捉迷藏,就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事。一个星期六的早晨,好朋友徐石刚来找我说去逮麻雀,我问他哪弄来的逮麻雀夹子?徐石刚说是自己做的。他大我三岁,心灵手巧,先做好夹子架,再用细钢丝缠好弹簧,安好码子,拴好别棍,就制作成一个逮麻雀夹子。逮麻雀有技巧,一般去场院、牲口棚大院里去逮,因为那里有剩余的柴火和粉碎的秸秆,柴火粉碎,秸秆里面有粮食,麻雀会寻觅食物。把夹子埋在碎秸秆里,仅露出码子上的高粱粒。下好夹子后,我们便去旁边偷着观察,不一会儿,一群麻雀纷纷从树上房顶上飞落下来,寻找食物。突然“轰”的一声,一群麻雀飞起来,“逮着啦!”我和徐石刚飞快地跑过去,把夹子上的麻雀卸下来,放在笼子里,看着笼子里的麻雀,我们别提多高兴了。白天可以下夹子逮麻雀,晚上便去掏窝逮麻雀。随着冬天的来临,外面没有麻雀的栖息处,它们晚上只能钻到大门洞、房檐空隙里藏身栖息。吃过晚饭后,我搬着梯子,徐石刚拿着手电筒,提着鸟笼子去逮麻雀,手电一照,麻雀的两只眼发着蓝光,一动不动地等你去捕捉,一晚上能逮十多只。</p><p class="ql-block">今天,麻雀属于保护动物,我们要学会爱护。</p><p class="ql-block">打捞出来童年的记忆,好似一颗颗珍珠,捧在手中把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