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居家防控,找出多年的录像带,重新看保存已久的样板戏,虽然清晰度不如光盘和U盘,但毕竟是八十年代录制的,作为一种回忆,也是一种乐趣。 样板戏是六七十年代广大文艺工作者对民族文化的巨大贡献。<br>当年的文艺革命,立足于民族精神,使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包括京剧、芭蕾舞剧、交响乐、钢琴协奏曲等一批具有时代精神的光华灿烂的文艺作品,受到全国人民热烈欢迎,受到全世界文艺家的肯定和赞扬。 我喜欢样板戏,因为样板戏闪耀着真理的光辉,流淌着《国际歌》的壮丽旋律,是形象化、立体化的《共产党宣言》,是世界无产阶级艺术的灿烂明珠;样板戏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发展到社会主义时代的最高成就,是全人类精神文明的最高体现,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作品。 样板戏热情礼赞了工农革命,鞭笞了反动势力和罪恶的侵略者,弘扬了中国党人的理想信念,弘扬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全中国人民、为全世界人民服务的精神,弘扬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民族精神。 样板戏所树立起的英雄人物,就是工农兵的英雄形象,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是社会主义文艺家共同创作的艺术经典,样板戏属于伟大的社会主义时代,属于伟大的中华民族,属于全人类。样板戏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艺术享受,还有深深的思考与鼓舞。样板戏启迪人们的灵魂,振奋人们的精神,壮丽人们的胸襟。 样板戏就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党性的最高体现。学习样板戏的英雄人物,腐败官就会有廉耻感,就不好意思再贪婪,也就不会贪了就阴谋着潜逃。<br>我喜欢样板戏,只要有时间就会看一看。样板戏的代表性的作品有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剧目。 《智取威虎山》最早的剧名是《林海雪原》,1958年被上海京剧院搬上舞台,1967年被《人民日报》社论列为八部“革命样板戏”之首。<br>其经典唱段“只盼着深山出太阳,管叫山河换新装,誓把反动派一扫光,把剥削根子全拔掉,共产党员,迎来春色换人间”当年脍炙人口,老老少少随口都能哼上几句。<br>《红灯记》的故事取材于电影《自有后来人》,是一部以东北抗日联军为背景、反映的是吉林铁路地下党在日本宪兵肆虐的白色恐怖下的伪满吉林铁道局坚持革命斗争的一段历史故事。<br>《沙家浜》前身是沪剧《芦荡火种》,后由毛泽东将剧名定为《沙家浜》。讲述了抗战时期地下共产党员阿庆嫂依靠进步抗日群众,巧妙掩护了新四军伤病员安全伤愈归队,最终消灭了盘踞在沙家浜的日伪武装,继续为解放江南大好河山奋战。<br>其中《智斗》一节,是传唱最为广泛的唱段,情节起伏跌宕,阿庆嫂凭借不卑不亢、不疾不徐的秉性成为文学史上卓越的人物。<br>《海港》是一部歌颂工人的样板戏,改编自李晓民创作的淮剧《海港的早晨》。<br>奇 袭 白 虎 团是一部反映志愿军抗美援朝题材的戏。<br>与其他样板戏相比,《奇袭白虎团》将京剧传统的表演程式和身段用于现代戏战争生活,特别是其中的武打场面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它或许是样板戏中唯一一部动作多过唱腔的戏。<br>《龙江颂》是一部歌颂农民的样板戏。主人公江水英带领村民引水淹没自家农田,灌溉下游的故事,曾打动了不少人。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龙江精神”,传遍大江南北。<br>杜 鹃 山是上个世纪60年代颇有影响的舞台剧。故事讲的是党代表柯湘历经艰难险阻,把一支农民自卫军培养成革命队伍。<br>红 色 娘 子 军由中国舞剧院(即现今的中央芭蕾舞团)创作演出,北京电影制片厂1971年摄制。此剧也成为中国民族芭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常演不衰。<br>白 毛 女由上海舞蹈学校根据同名歌剧和电影创作改编,被誉为“带着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br>《平原作战》以电影《平原游击队》为基础,但完全打破电影的情节设置,将《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的部分情节融入其中,成为以八路军排长赵勇刚为代表的冀中平原人民抗击日寇的历史展示。 样板戏中我特别喜欢的是盘石湾。<br>这部剧是描述:1963年的国庆前夕,磐石湾的民兵连长陆长海根据一把可疑的刀鞘抓住了持刀前来接头的特务。陆长海胆大心细,他紧紧抓住了这个线索,终于从特务的口中得知了敌人的行动计划。准备接应的暗藏海匪裘二能感到势头有些不对头,便骗取了民兵海根的信任,借船逃出港口。陆长海通过对海根进行阶级教育,改变了战斗计划。长海的妻子巧莲思想麻痹,险些被乔装前来借船的敌特骗过。巧莲的母亲警惕性很高,她揭露了敌人,以事实教育巧莲。陆长海追击并诱敌至狼牙礁,最后军民协助,将敌人一网打尽的故事。 2022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