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难忘插队二三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柳林县张家圪台插队知青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王建华</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4年,我在金家庄中学上高中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学生入党这在我们学校史无前例。我的老父亲是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党员、老干部,他的一生就是时刻听从党召唤,党叫干啥就干啥。1959年达赖喇嘛挑起叛乱,祖国的边疆西藏面临危险,老父亲响应党的号召,毅然决然放下家中老少八口人,荷枪实弹赴藏平息叛乱,并且一去就是23年,把青春献给了西藏。我在面临人生抉择之时,正是父亲从西藏回家探亲之际,同样得到了他的支持,他说走与工农相结合的路没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5年1月高中毕业前夕,大概是因为我高中期间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金家庄中学校长找我谈话,让我留校当老师,并且是只留我一人,但我婉言谢绝了,放弃了留校的机会,在没有人督促安排的情况下,主动到县知青办办理了插队手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从1975年1月至1978年7月插队时长三年半。先在张家圪台公社陈家庄大队蒿地沟村插队一年,后来知识青年并点,又到了张家圪台青年林场两年半年。知青生涯三年半在人的一生中漫长且又短暂,蹉跎且又珍贵。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公而忘私,勇于奉献,是我们这代知青独有的形象标记。在我们的生命长河中,在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要形成的年轻时期,能够深入到农村,和中国农村最基层的老百姓面对面地生活,不能不说这是一种特别的历练,这在我们后来的人生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面对当今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日新月异的祖国变迁,我们这代知青不能不说是承前启后的中坚力量。我的一生可谓前半生四海拼搏,后半生安居乐业。现在我虽然退休在京城安度晚年,但至今农民兄弟终年披星戴月,埋头苦干,辛勤付出,不讲代价,淳朴无华的形象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我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至今都记忆犹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稚嫩青春满是激情</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一、情深意厚蒿地沟</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5年春节后,我打好了行装,插队来到了蒿地沟村。蒿地沟位于张家圪台公社北端与留誉公社接壤的一个山梁上,全村只有十多户人家,吃水要到山下的深沟底去挑水,全村没有一亩平整的土地,所有的耕地都散落在沟沟梁梁几十面坡上,农业生产完全是靠雨浇地,靠天吃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是蒿地沟村唯一的插队知青,和村里的社员一样一天三出勤,农忙时是一出勤两送饭。每当劳动归来,无疑是四肢酸痛、肌肠辘辘,还得自己下厨做饭。当时的我刚刚迈出高中的校门,根本没有做过饭,连农村最简单的窝窝头稀饭也没做过,而且做饭还需要边烧柴火边做饭,手忙脚乱,手脚不够使唤,老乡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不知道从哪天起,当我下地回来,村里人就吆喝着叫我去他们家吃饭,今天到这家,明天到那家,我被村里人轮流请来请去。当我在老乡家端起热腾腾的饭时,心中要多温暖有多温暖。他们每一家都把最好的吃的让给我,像贵客临门。那个年代物质匮乏,穿着破旧,粮食紧缺,食不饱腹,但就是这种情况下,他们能慷慨解襄,不顾自己吃饱吃不饱,也非要让我这样一个普通知识青年吃饱吃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呢?此事此景此情我一直记在心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由于全村人居住在山顶上,所以人畜饮用水是一大难题,下山挑水一次往返得一个小时,可是蒿地沟人祖祖辈辈都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村里的回乡青看见我挑水太吃力,就时不时地主动给我挑水,说上山下山的坡路太陡,女孩子挑水太危险,一不小心连人带桶会滚到山坡下面去。我把全村人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化作动力,不怕吃苦,积极地投入到劳动生产中,和村里人打成一片,还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村里的小学义务排练文艺节目,教学生唱歌跳舞,参加公社的文艺演出,受到乡亲们的好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春耕过去不久就进入了夏收的季节,我和村里农民一起下地割小麦,麦芒刺破了手,拉破了皮肤流着血,我仍缠上手帕忍着疼痛继续割麦,村里的妇女和女孩动作熟练,收割麻利,一会儿就甩开我一大截,于是我虚心向她们学习,很快也就掌握了收割要领,干得又快又好。强壮男劳力要把小麦从地里挑回村里的打麦场,需要有人称重和记录每个人挑回去的重量。老百姓信得过我,大家都推荐我来过称,我的确没辜负老百姓的期望,热情公平,认真负责地完成了任务。</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三年锻炼走向成熟</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二、青年林场干劲足</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6年初,张家圪台公社所有零星点的插队青年全部并点来到槐树沟大队后岔村的青年林场。青年林场有50多名从柳林县城分批来的知青,这些知青见识广,谈吐不凡,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50多名男女知青分别住在村里三四家老乡的窑洞里,一条长长的土炕上人挨人要睡七八个知青,收工回来一到晚上大家说拉弹唱好不热闹。林场知青有自己的厨房,大家轮流做饭,从不会做饭到学会做饭,从技术生疏到烹调熟练,不管做成什么样,吃起来都觉得很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把老百姓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化作了劳动和学习的动力,我以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投入到劳动和生活之中。我在青年林场劳动中,评比劳动工分是女知青中最高级的0.8个工分。劳动虽然苦,但一群天真活泼的年轻人朝夕相处是快乐的,我还被推举为青年林场的文艺活动的负责人,业余时间教知青们跳舞唱歌,大家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还分别找知青谈心。插队期间我被抽调到张家圪台中学当中学老师,在公社当文化理论辅导员,还被县知青办、县妇联抽调到县委,为全县召开的知青工作会议和全县妇女工作会议撰写先进事迹典型材料,总之,作为一名党员,我一直是听从党组织的安排,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既是劳动者 更是宣传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前排左二为作者)</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三、朴实无华老房东</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一贯爱学习,在插队期间也没间断。在青年林场劳动了一段时期后,我一度感觉心里不踏实,就是每天劳动归来学习的时间太少,大家都睡觉后自己还想学习一会儿文化知识,但如果自己点着煤油灯看书,是会影响大家休息的。为了改善学习条件,我想搬到另外去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后岔村王克文老两口都60多岁了,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年龄看似已经很老了。他们为人本分,勤勤恳恳,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或在乡里工作或出嫁都不在身边,都很有出息。由于他们上了年纪,不能参加村里的劳动了,只是从生产队分得数量不多的基本口粮,在自己不大的自留地里种点蔬菜吃,老两口精打细算、细水长流过着平静安逸的晚年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在征得了王克文老两口的同意之后,就搬进了他们的家,和他们睡在同一条土炕上,我在靠窗户的前半部分,每天劳动回来,在知青食堂吃完饭进家门就傍晚时分了。等天黑了,晚上老两口休息得很早,那时候没有电视可看,也没有任何娱乐活动,老头老太太早早的就躺被窝休息了。而我拖着疲惫的身体才开始学习,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看一些文学作品,学习自己喜欢的文化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顿时感觉到一种满足和幸福,这时困乏和疲倦都忘到了脑后。但我心中有一种隐隐的不安,我问大爷和大娘,我点着煤油灯学习会不会影响你们休息呢?他们肯定地回答说:“不影响,你放心看书吧!”。其实怎么能不影响呢?老人睡觉轻,我写字翻书夜深人静无论如何是有声音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时老两口凡是吃好吃的饭,都要给我尝尝。那个年代 “银裹金”馒头(白面包裹着黄色糕面蒸的馒头)是村里人上好的食物,他们每次都要留给我吃。我们家虽在农村,但属于城镇户口,每月可领商品粮,无论从数量还是从粗细粮的比例上,要比农民的口粮好多了。那时城镇非农业人口的一个成人每月供应28斤粮,其中15%是白面细粮,85%是粗粮,所以家里能够吃到细粮也就是十天半月,或者是过年过节过生日。而农村社员的口粮从数量上远远达不到28斤。由于山地土壤流失严重,种小麦的面积和产量毕竟少,所以农村人一年到头吃到白面那是屈指可数的几顿,所以大娘大爷能把银裹金大方地留给我一个知青,那是从自己的牙缝里挤出来的呀,真的令人感动!正是那个时候他们老两口的全力支持,使我在后来在参加工作的全县考试中,能够成绩名列前茅,被省教育厅录取到山西大学工作。也正是由于他们大力支持,我才能持之以恒练习书法,以至于我在工作以后参加单位的书法展览,每次都可以得到不错的评价,这些都和那个时候大娘大爷对我学习的全力支持是分不开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没有当初努力 哪有后日辉煌</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四、回首当年多感慨</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插队青年都是不满二十岁的年轻伙伴,知青生涯既激情万丈也苦涩不堪,时间久了,大家都有为前途拼搏的念想。我曾有过三次工作机会,我在公社工作期间,地区水泥厂和化肥厂下达了招工指标,公社领导让我去,我想这么珍贵的名额还是让别的插队青年先走吧,毕竟他们家在县城,返城心切,我放弃了这样两次机会。我在被县妇联抽调写材料的时候,县妇联主任王香莲有一天拿着一张“以工代干”表格,让我填,意在留我于县妇联工作,我也婉言谢绝了。这次我是因为听到了恢复高考制度的消息,我想冲刺一把,试试自己的实力,看有无机会,也同时把工作的机遇留给了别人。几次放弃工作机会,现在看来完全正确,一方面成全了别人,另一方面也成全了自己。人生只要努力,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8年参加全省考试,我被录用到山西大学工作,先后在人事处和组织部工作,1991年在山西省文物局人事处任处长,1995年在德国雷根斯堡市担任中文学校校长及老师,2005年北京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办公室工作,任档案馆馆长。几十年过去了,我都时刻告诫自己要把山区老百姓的优良品德继续传承,发扬光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插队三年半,我所接触到的都是社会最低层的群体,无论是农民兄弟、基层教师、公社工作人员及公社领导,他们在基层生活和工作,支撑着我国农村第一线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农村广大的普通老百姓勤劳淳朴、无私奉献的美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们才是社会上最高尚、最美丽的人,他们的精神是我一生享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财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漫漫人生,转眼即逝。从1975年插队到2022年,不经意间已经过去了47年,当年的弱冠知青们都已变成年近古稀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与过去的农村知青生活相比,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知青一代,有我们的特殊记忆和情结,我们这些曾经的知识青年,经过农村数年风风雨雨的洗礼,经过艰难生活的磨练,当今社会公认是最勤奋、最能吃苦的一代。我们在安度晚年尽享夕阳的时刻不仅担负着对子女的教育任务,还担负着对孙辈的教育使命,我们要将插队经历和人生感悟写入史册,变成他们未来人生前进的动力,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心态怡然度晚年</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幸福伴侣</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退而不休 乐于参赛</b></p> <p class="ql-block">2019年,作者夫妻俩作为雷根斯堡市留学生代表,参加慕尼黑中国领事馆召开的澳门回归庆典及中国新年年会与领士留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