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邮票

张兴旺

<p class="ql-block">牛邮票</p><p class="ql-block">牛邮票,纵观牛邮票,题材种类较多,可用"多如牛毛"形容较为确切,量大可用一种好一牛身毛相当。以牛生肖属相或文字为图案发行的邮资凭证,一幅比一比精美而养眼,看了让人惊叹艺术之高超,寓意多深刻。我国发行了多套牛或与牛相关题材的邮票,而真正意义的牛生肖邮票从l985年以后才发行。</p> <p class="ql-block">材意义</p><p class="ql-block">为贺年的较多,在己丑年,即称牛年发行的生肖票,意辞旧迎新,纳祥接福。牛在十二生肖中排列居第二位。牛年适宜食草动物生长,又促来年食肉动物生长。牛,具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优良品质与天性。因此,牛倍受华夏先民的喜爱与推崇,据说蚩尤部落农耕时就已使用了牛。古老文明的的华夏大地上、流传着许多古人颂赞牛的传说、典故,为中国的牛文化增添了许多耐人寻味的瑰丽艺术。</p> <p class="ql-block">选材依据</p><p class="ql-block">以农耕为主的中国,自古就十分重视、爱护牛,在新中国邮票上反映牛题材的邮票有:纪.13《和平解放西藏第》邮票,第2.4枚上有牦牛;特.2《土地改革》邮票,全套四枚上都有牛耕地的情景;特.6《伟大祖国(第二组)建设》》邮票,第4枚“牛车·唐”上、可见先民以牛为交通工具的壮丽场景;特.37《全国农业展览馆》、第三枚邮票上,老牛与小牛亲眯的姿态;特.58《民间玩具》第二枚春牛(泥·上海);《孔子诞生二千五百四十周年》第二枚邮票,窥视到孔子坐牛车“周游列国”的仿古韵味;《农业学大寨、建设新牧区》第三枚邮票,上有一群惟妙惟肖牛;《工艺美术》第三枚邮票,“犀牛”漆器展示历史漆器风彩;《畜牧业—牛》邮票、全套六枚,在同一票面展现了不同种类的牛;《今日农村》第三枚邮票,形象生动的将“喂牛”的场景搬上邮票主图;《敦煌壁画》第二组邮票、“北周·农耕”形象生动展示了牛农耕的情景;《当代美术作品选》第三枚齐奋进邮票,是吴作人大师以惟妙惟肖的牛描绘齐奋进的画图;《经济特区》、第一枚邮票,就是托荒牛的形象造型;《贺兰山岩画》、第三枚邮票“公牛”;《汉画石像》邮票第一枚“牛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级)(二)的过桥票上有三条牦牛;《青藏铁路通车纪念》邮票、第二枚上也有一群牦牛,等等不再赘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肖邮票的诞生,是邮政部门为适应邮政业务和商机有意识以生肖属相或文字为图案发行的邮资凭证。我国发行了多套牛或与牛相关题材的邮票,而真正意义的牛生肖邮票,则是1985年1月5日才发行。己丑年《牛》生肖邮票、全套一枚,面值、 8 分,(另发行有小本票101.54万本)发行量、9,555.26 万枚,邮票尺寸(横×竖): 26毫米×31毫米,整张枚数(横向×竖向): 8×10=80张,齿孔度数、 11.5度,印刷版别: 影雕套印,原画作者、姚仲华,邮票设计者、任宇女士,雕刻者、阎炳武,由北京邮票厂印刷。《丁丑年》生肖牛二枚“金牛奋蹄”、“牛耕年丰”。发行的二套生肖《牛》邮票在邮坛亮相,为华夏生肖文化增添了许多崭新的牛文化韵味。为弘扬中华民族勤劳、奋飞的精神起了不小的宣传、鼓动作用。</p><p class="ql-block">生肖邮票的举例</p><p class="ql-block">如2009年发行第三轮生肖邮票,将中国的传统农业史,与牛文华结下的不解之缘等这些珍贵牛文化宝贵财富作为发行生肖牛邮票的题材。如年年农历“立春”,残冬迎新春,鞭春祈丰年,是古人残冬出土牛送寒气的习俗,从两汉(公元前206-公元220)立春之际举行土牛迎春仪式为节日增添了无穷的情趣,传说“土牛之肉宜蚕,兼辟瘟疫”。争抢谓之“鞭春”或“鞭牛”仪式。唐诗人元稹(779-831)《生春》诗云:“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是“鞭春”、盛况描绘。</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古代地方官史、鞭打春牛行香主礼,宣告农事、劳作开始,祈祷年丰。宫中行“鞭牛”仪式,则由皇帝主礼。这时节街市随处都有泥小春牛卖(特.58《民间玩具》邮票第二枚春牛(泥·上海)),春牛不仅是迎春仪式的主角,也是新春吉祥之物。中华民族几千年农耕文化与牛、与春己融为一体,至今许多农村还能观赏历史的迹印。如鞭春牛送寒气、促春耕,则是山东民间把土牛打碎,人人抢春牛土,谓抢春,抢得牛头为吉利。浙江也有迎春牛,依次向春牛叩头,拜备、百姓摇篮而上,将春牛弄碎,然后将春牛泥带回家撒在牛栏、促牛繁殖之民俗。可见鞭春牛繁殖巫术在农村臆念之浓烈。</p><p class="ql-block">少数民族习俗“献牛王”,贵州等地布依族,以农历四月初八为牛贺岁是日,有的地区将农历十月初一定为牛的生日,这两个节的当天、牛都要休息一天,牛吃糯米饭,吃蛋炒饭。而仡佬族的牛王节则称“牛神节”、“敬牛王菩萨节”、“祭牛王节”,农历十月初一举行。这天牛不耕作,并用两糯米糍粑,挂在牛双角,将牛赶到水塘边照影,为牛祝寿。在贵州榕江、东江一带侗族,每年夏天六月初六举行“洗牛节”,春耕结束,把牛牵到河边洗澡,并在牛栏旁插几根鸡毛和鸭毛,以示牛洗耳恭听尘,祈祷耕牛平安健壮。 儿时,我们四川也有十月初一,不让牛下田耕作,并用上好糯米做两个糍粑给牛吃,示贺牛生日的习俗。四川、湖南有“结牛亲”风俗。一头 牛几户共用,称为结牛亲(儿时,家乡也闻有此种作法),视为亲戚,牛所有权一旦交换,其“亲戚”关系化终结。</p><p class="ql-block">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上述有关牛文化的故事,都是发行牛生肖邮票的绝佳题材。生肖牛是祖国灿烂文化宝贵的财富。源远流长的牛生肖文化,是博大精深生肖文化宝库中的宝贵遗产,具多元文化的生命力,不仅有浑厚文化价值、更有厚重、深远的华夏农耕史价值。既是几千年民族文化的缩影,又是华夏民族农业社会演变进程的佐证,是国家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文化宝藏。将它起源、发展背后的一个个传奇典故、民风、民俗,发掘、整理,搬上邮票、展示于世人,重现几千年的华夏牛文化瑰丽,宣传古老农耕文化,是邮政、集邮者应尽之责,是保护、延续、弘扬、光大牛生肖文化的有效途径。</p><p class="ql-block">藏品价值,举例85年发份的"乙丑年"生肖邮票。1985年1月5日,邮电部发行“乙丑年”生肖邮票,主图是一头生气勃勃,雄浑奔放的雄牛形象。这头牛四蹄稳稳地立足大地,坚实有力;两只尖角直指苍弯,气宇轩昂,尾巴摆动,悠然自得;眼睛圆睁,炯炯有神,昂首长鸣,嘶嘶有声。在色彩上,牛身采用青、蓝、士红、绿、灰黄熔于一炉的色调斓,构成五彩斑斓,牛气冲天的憨牛形象。</p><p class="ql-block">中国人对生肖有特殊的情感寄托,集邮爱好者对收集生肖票也有特殊的偏好,生肖版票的收藏者也日益扩大,版票所体现的价值更大,版票所展示的专题信息更多,而且价格也不攀升,堪称邮票版块经久不衰的永恒题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