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三语:方形,圆形、外形——聊圣教序帖之特点

范云峰

<p class="ql-block">一笑三语:方形,圆形、外形——聊圣教序帖之特点</p><p class="ql-block"> 昨天在黄山永和居和几位书画家聊天,聊到前几天三语一直聊临圣教序感悟,朋友说圣教序好到什么地方和最大特点是什么?我信口说到,怀仁集的圣教序哪里是王羲之在写字,分明是在舞蹈,是在作画,是在构建一个个生动的有生命的造型。因此我认为其特点首先字形变化多。其一笔法十分丰富,其中楷、行、草、隶、篆各种笔法无不用之;其二结字新颖生动,平中见奇,开合有度,欹正相依,灵动多姿;再者是重复的字、偏旁部首无不体现变化新颖。用王羲之《书论》的话说:“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然,从《圣教序》字形看,方圆刚柔,或形方、或形圆、或方形中参以圆形、或形圆中参以形方,总的来说,其方者为多。形方易显力量,有刚性之美;形圆的字形,易见流动,显示柔性之美。方形字中参以圆形字,或一个字中有方有圆,达到到方圆互用,刚柔并济的节奏感之效果。孙过庭《书谱》中有这么一句话:"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用这句话来说圣教序帖特点一点不为过。也可能就是总结了王羲之的字提出来的。形体"各异"、"互乖"就是指其开头、大小、粗细、欹正的变化。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第二章曰:“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撇,常隐锋而为之;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夸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每作一屈折,如屈折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趣骤”,意思是说,每写一笔平捺,要有三次折笔,每写一笔竖画,要隐笔锋藏头;每写一个横画,如同天边层积的云彩,每写一个“戈”,如同拉开百钧的弓驽发射;每写一个点,如从险峰上坠下的石头,每写一钩,其转折处如钢钩坚挺有力,每写一笔绞丝,要如万年枯藤,每写一个纵捺,如疾步奔走,形状好像蛇出水,激扬楚水之浪而成自然的纹理。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字体多。全帖将王羲之的楷书、行书、草书参杂其间,大胆地搭配、组合、集成,动静结合,挥洒自如。特别是其字形外形既定,内部点画尽可能多的寻求分割变化,以增大同类外形字的细部区别,使通篇变化更加丰富。从通篇看,大、小、收、放,字字变化,无有雷同。正如王澍《论书剩语》所说:“魏晋人书,一正一偏,纵横变化,了乏蹊径。”至此,临写《圣教序》帖,首先是要体悟古人之天人合一、万物同理的书学态度。</p><p class="ql-block">范云峰壬寅七月初五黄山早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