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丨叶挺将军与八一南昌起义

习文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前卫报人·第2530期】</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八一</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丨</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叶挺将军与八一南昌起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原创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红船融媒</span> <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红船融媒</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拉开了我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序幕。</p><p class="ql-block"> 在人民军队的创建过程中, 叶挺作为重要创始人,直接参与了南昌起义的策划、组织和指挥。而他带领的叶挺独立团更是我军成长历史中的重要源头。</p> <p class="ql-block"> 叶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朱德曾说过:“叶挺独立团是研究军史的‘老根’。”毛泽东也曾对叶挺说:“你是共产党的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p><p class="ql-block"> 在建军95周年之际, 红船编辑部对话叶挺将军的孙女叶莲,她表示,爷爷带领的叶挺独立团是今天全军绝无仅有的团史早于军史的团队,这颗早期种在国民党军队中的种子,经过北伐战争的洗礼,通过南昌起义瓜熟蒂落,从此我党有了自己的军队。</p> <p class="ql-block"> 叶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从职业军人,到共产党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896年, 清朝末期,叶挺出生在广东惠阳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当时的晚清时期,新的改革思想正冲破封建主义的束缚,促使中国社会的革新。</p><p class="ql-block"> 1911年孙中山掀起辛亥革命, 推翻清朝帝制, 建立共和国, 此时叶挺15岁。</p><p class="ql-block"> 生长于革命热土广东, 小小年纪的叶挺就有了反抗压迫的念头。当革命党人来乡下宣传反清革命,叶挺带头剪掉了辫子,因此被捕入狱,被学校开除。</p><p class="ql-block"> “爷爷叶挺从一名职业军人到后来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是受时代、地缘、人脉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七年军校是他从军的底子。”</p> <p class="ql-block"> 叶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叶莲介绍道,1912年,16岁的叶挺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同学有张发奎、薛岳。两年后升入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17年,他考入全国最高军事学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和邓演达、黄琪翔、陈诚等成为同学。</p><p class="ql-block"> 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 叶挺回到老家广东。1919年,经辛亥革命元老、孙中山粤军总司令部参议何子渊引荐,叶挺加入建国粤军,走上了追随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革命道路,从这里正式开启了军旅生涯。</p><p class="ql-block"> “后来在1921年, 粤军一师师长邓铿从粤军一师抽调三个营成立总统府大本营警卫团,叶挺任二营营长。一营营长是薛岳,三营营长是张发奎。他们三个都是广东人,小的时候也都在一起,都是军校的同学。”叶莲介绍道。</p> <p class="ql-block"> 警卫团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准备挥师北伐,粤军总参谋长邓铿坚决支持,而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坚决反对北伐,他主张分区自治,因此孙中山与陈炯明的矛盾加深。</p><p class="ql-block"> 在此背景下,1922年3月21日, 邓铿在广州遭暗杀。随后6月16日,陈炯明发动叛变。“陈炯明叛变和邓铿遇刺,给叶挺日后的思想和革命道路的转变带来了影响。”</p><p class="ql-block"> 陈炯明叛变后, 调集重兵围攻孙中山总统府,叶挺奉命守卫总统府前院,率部与叛军激战。</p><p class="ql-block"> “当时孙中山逃上永丰舰后,叶挺、薛岳两个营负责护卫孙夫人宋庆龄。他们和叛军打了两天两夜快弹尽粮绝的时候,叛军从后面攻进来了。关键时刻,叶挺拿出一箱银元撒在地上,所有的叛军士兵们开始抢钱,叶挺他们趁乱掩护孙夫人一起突围出去了。”叶莲讲述道,后来因救护宋庆龄有功,叶挺还受到孙中山的嘉奖。</p><p class="ql-block"> 在追随孙中山的过程中, 叶挺在部队里逐渐看到军阀的混乱局面、党内的暗杀行为以及不公的事情,他感到十分不满,于是没多久就离开了军队,去了苏联学习。</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苏联成立了第一个苏维埃共和国,叶挺想去看看苏维埃、共产党究竟是什么样的理想,是怎样的国家制度,所以叶挺去了苏联。”</p><p class="ql-block"> 1924年夏,叶挺赴苏联, 先后在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东方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p><p class="ql-block"> “在大学里,叶挺遇见了许多志同道合,有理想有抱负的共产主义者,和聂荣臻等成为同学。他们一起在这里受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熏陶,并一起接受了比较严格的军事化训练。”</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叶挺感觉自己似乎找到了人生方向,也找到了自己心中向往的信念, 那就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p><p class="ql-block"> 于是,1924年10月,他申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信仰三民主义转而信仰共产主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出师北伐, 造就传奇“铁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伐战争, 是叶挺人生篇章浓墨重彩的一页,他因此战“一战成名”, 成为军史上的传奇。</p><p class="ql-block"> 1925年8月,根据党的安排叶挺回国,在上海见到陈独秀后,到广东筹备北伐。</p><p class="ql-block"> 彼时,中共广东区委领导人陈延年、周恩来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长兼黄埔军校副校长李济深等人商议,决定在第四军内建立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和领导的正规军队,最终选择在第四军12师组建34团,任命刚从苏俄留学归来的叶挺担任团长。</p><p class="ql-block"> 叶莲强调, 这个团当时是个特殊的存在。“当时共产党还没有自己的军队,共产党所做的基本都是政治工作。而叶挺独立团的主要骨干都是共产党员,编制上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但实际上由中共广东省委直接领导,团干部的任免、调动由共产党决定。这支部队实际上就是我党播下的一颗种子。”</p> <p class="ql-block"> 独立团军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25年11月21日, 由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和领导的34团在肇庆成立,翌年1月,34团改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这便是军史上威名赫赫的叶挺独立团。</p><p class="ql-block"> 独立团成立之初共有2100多人, 下辖三个营和两个直辖队。“全团官兵百分之九十九是青年人,叶挺担任团长时也不到30岁。”叶莲介绍道,士兵大部分是失去土地的农民青年,生活困苦的无产阶级人民,100多人的干部队伍则是从广州的大元帅府铁甲车队、黄埔军校、川军、省港罢工工人纠察队抽调而来。</p><p class="ql-block"> 独立团成立后, 叶挺马上带领军队在肇庆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训练,为北伐作准备。</p><p class="ql-block"> “叶挺带兵是非常严格的,一是因为他刚从苏联的军校学习归来, 二是他曾在邓铿手下当兵,所以也是受他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主张“苦练出精兵”的叶挺, 故意把军营建在重山密林的野外,自己也终日和士兵在一起摸爬滚打,风餐露宿,进行各种训练,誓要把士兵练成“马眼铁脚神仙肚”。</p><p class="ql-block"> “‘马眼’就是睡觉的时候警惕性绝不能放松,要时刻保持谨慎;‘铁脚’很好理解,就是能跑山路、长行军、急行军;‘神仙肚’就是训练士兵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吃得下,也能忍受住饥饿。”叶莲解释道。</p><p class="ql-block"> 很快, 叶挺独立团就在实战中发挥出了巨大的威力。</p><p class="ql-block"> 1926年4月, 为援助国民革命军第八军抵御北洋军阀吴佩孚的南犯,叶挺独立团奉命作为北伐先遣队,开赴湖南前线。5月,部队从广东肇庆正式出师北伐。</p><p class="ql-block"> “叶挺独立团刚出师, 迎头就给敌人沉重一击,硬是以一个团击溃了吴佩孚六个团的兵力,首战告捷,士气大振。他们的胜利对于后续蒋介石在7月份宣布正式北伐是非常重要的。”</p><p class="ql-block"> 随后, 叶挺独立团一路所向披靡,由广东一路打到湖南、湖北,战醴陵、攻泗汾、克平江、夺汀泗桥、取咸宁,直逼武汉的门户贺胜桥。</p><p class="ql-block"> “武昌是个古城, 易守难攻。后来独立团一营奋勇担任攻城敢死队,攻城之前整个营都写好了遗书。营长曹渊当时在阵地给叶挺写了最后一个报告,在最后签名的时候,渊字的最后一竖刚写完还没提笔就中弹牺牲了,当时他只有24岁,而最后一营的人几乎全都牺牲了。”</p><p class="ql-block"> 当叶挺看到报告上写着:“天已拂晓,进城无望,职营伤亡将尽,现存十余人,但革命军人有进无退。”并看到报告上渊字最后一笔拉得老长,叶挺流泪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这就是叶挺独立团的精神,也能看出为什么叶挺独立团能在北伐战争中创造了这么辉煌的战绩。”</p><p class="ql-block"> 这次出师北伐,叶挺独立团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称号,叶挺也获得“北伐名将”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铁军盾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来民众还为第四军制作了‘铁军’盾牌,叶挺代表第四军接受了这块盾牌。‘铁军’二字,由此载入中国革命史册。”</p><p class="ql-block"> 北伐胜利后, 叶挺独立团改编为七十三团,后来又进行了大规模扩编,以独立团为基础组成了第24师,下辖70、71、72团,叶挺任24师师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中国共产党第一把“枪杆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国共两党合作的北伐战争顺利发展的同时,面对北伐军所到之处蓬勃兴起的工农运动,两党却有着截然相反的态度。</p><p class="ql-block"> “不仅是国共, 当时国民党内部也出现了分歧。国民党在武汉的汪精卫集团和南京的蒋介石集团矛盾公开化,发生了‘宁汉之争’。工农运动冲击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和军队中的富有阶层的利益,所以蒋介石开始坚决打击工农运动,国共由此开始走向分裂。”</p><p class="ql-block">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民党开始大肆屠杀共产党员。</p> <p class="ql-block">  同时,面对国民党的进攻, 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陈独秀不敢与国民党发生冲突,面对国民党的屠杀,一味忍让。7月12日,共产党人决定排除陈独秀的错误领导,成立了以周恩来、张太雷、李维汉、李立三、张国焘五人组成的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决定停止对国民党妥协,决定武装暴动。</p><p class="ql-block"> “在这样的局势下, 才有了后来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共产党决定用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而在这三大起义中,叶挺是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秋收起义的军事领导人卢德铭和他率领的一个团也是来自叶挺独立团。”</p><p class="ql-block"> 叶挺和贺龙的部队集结在九江准备到南京讨蒋之时,收到张发奎的命令,要求他们上庐山。后来在叶剑英的告知下得知,张发奎要他们上庐山是要解除他们的兵权。</p><p class="ql-block"> 叶莲称:“张发奎一直追随汪精卫,一面分共,一面部署东征讨蒋。而张发奎和叶挺关系很好,知道他是共产党,所以要求叶挺要么放弃兵权,离开部队,要么脱离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叶挺选择坚决不放弃共产党,同时他也不想放弃军权,所以起义就成了他唯一的出路。”</p><p class="ql-block"> 在此情况下,叶挺与周恩来、贺龙、朱德、刘伯承一起参与了南昌起义的策划、组织和指挥。</p><p class="ql-block"> “起义军有两万余人, 主要有贺龙和叶挺的部队,贺龙的20军有七个团,叶挺的部队有六个团,以及朱德军官教育团部分学员参加了起义。”</p><p class="ql-block"> 起义的命令由叶挺手书, 作战命令里写的是代总指挥贺龙,代前敌总指挥叶挺。</p> <p class="ql-block"> 叶挺手书起义命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是代呢, 因为当时共产党还没有独立地打出自己的旗号,起义打的旗号是第二方面军,因为叶挺和贺龙的部队都是第二方面军的。所以,作战命令中贺龙带的总指挥是指张发奎,叶挺带的前敌总指挥是指黄琪翔。”</p><p class="ql-block"> 经过紧张的准备,8月1日凌晨两点,起义正式爆发, 很快南昌被成功占领,起义取得了初步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也标志着我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两天后, 南昌起义的部队在周恩来的领导下,按计划千里南下广东,准备在广东重新建立革命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当时正值盛夏,南方酷热,上千公里的路途,行军辛苦,再加上军队补给困难,军队减员严重。途中遭遇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南下整整两个月,在瑞金会昌连续打了胜仗,但是在汤坑因寡不敌众而失利,几乎被围歼,队伍也被冲散了。”叶莲说道。</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在流沙召集起义领导人会议,决定分散突围。“当时周恩来患疟疾发高烧四十多度,没有办法行动,所以都是用担架抬着。由叶挺和聂荣臻护卫,当时只有叶挺有一支手枪。”</p><p class="ql-block"> 后来在陆丰党组织的掩护和帮助下,疗伤近一个月后,在一个夜晚,他们几个人撑着一个小舢板,去了香港。</p><p class="ql-block"> 南昌起义的主力部队失败了, 起义部队余部在朱德、陈毅的率领下与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的部队在井冈山会师,朱、毛两部合编为红军第四军。</p><p class="ql-block"> 朱德在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采访时谈道:“所以用第四军,就是为了要保持北伐时第四军‘铁军’的大名,这是大革命时期我们革命的堡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撰文:<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李 影</span></p><p class="ql-block">视觉:<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王学民</span></p><p class="ql-block">统筹:<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张喜斌</span></p><p class="ql-block">程序编辑:<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朱向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