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爱穷尽一生,却爱得卑微!原生家庭到底有多重要?</p><p class="ql-block">《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是导演中岛哲也用最唯美的画面讲述了一个最残酷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影片中,就和多数有天赋的美女一样,松子美丽且有才华,只是这份天赋的礼物,在缺乏自我觉醒之前,更像是诅咒。</p><p class="ql-block">松子本该过着幸福平淡的生活,然而,命运却捉弄了她。松子从小就有一个从出生起就卧病在床的妹妹,父亲将全部的爱,甚至所有的笑容都给了妹妹。</p><p class="ql-block">童年的爱,如同最原始的生命养分。如果人在早期极度缺乏爱,会在心里形成一个深深的黑洞。没有意识到其存在的人们往往会被其驱使,穷尽一生,只为填补这个莫能明状亦深不可测的黑洞,无论多么绝望和无助,也执意要完成。</p><p class="ql-block">松子恰恰背负了这些沉重的枷锁,为她后来命运的一错再错早已埋下了伏笔。</p><p class="ql-block">松子的父亲因为妹妹的病一直疏忽对松子的照顾和关心,父亲只带她去过一次游乐场,这仅有一次的美丽温暖的回忆令她魂梦牵萦。为了再次得到这种感觉,小小的她只能凭着本能取悦父亲,养成了做鬼脸逗父亲开心的习惯。</p><p class="ql-block">然而,即使对父亲百般讨好,按照父亲的意志走人生的道路,都无济于事,松子得不到任何关注,甚至连个好好听她说话的人都没有。父亲心里一直牵挂的,始终是卧在病榻的妹妹。</p><p class="ql-block">童年影响一生的心理发展,缺少父爱,缺乏照顾和关怀,使她对自己这个个体存在难以建立认可感,松子因此缺少了自我的内在价值感。</p><p class="ql-block">当一个人没有自我,只能依附于他人,到哪里都是地狱。像吸血的蚂蝗,像缠绕的藤条,却以爱之名。</p><p class="ql-block">当一个人连自我的认同都没有了,那么和“丧尸”无异了。看过丧尸片,大家都有这样的印象:“丧尸”永远是饥饿、麻木的,不停地搜寻着食物。</p><p class="ql-block">松子的内心也有一张饥饿的嘴,张成一个深深的黑洞,无时无刻不在求索着关爱,这是她一切行为的原驱力。</p><p class="ql-block">长期的、持久的、高强度的、幼年时期的,爱的缺失最终导致了松子被嫌弃的一生:</p><p class="ql-block">安分守己,却因学生的诬陷被辞去教师一职;与作家同居,却亲眼目睹心爱的人卧轨自杀,留下遗言“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又与作家的劲敌同居,却忍不住前去其妻子处炫耀,惨遭抛弃;衣服一脱,一跃成为浴室女郎的一姐,却因手刃出轨男友而锒铛入狱;偶遇当年诬陷自己的学生而今已然是黑社会小头目的龙洋一,在一个大雨下得稀里哗啦的夜晚,彻底陷入了宁愿被施暴、去卖肉、贩毒品也要跟龙洋一在一起的二人地狱。</p><p class="ql-block">本可以爱得很高贵,本可以爱得很美好。松子为何要选这样的人来爱呢?为何爱到如此卑微,如此没尊严,如此软弱,如此没原则?</p><p class="ql-block">仅仅因为太需要爱了,便饥不择食,犹如遇上救命稻草般紧紧抓住不知收放。而一个人在极度缺爱的状态下,往往是没有发现真正的爱的能力。</p><p class="ql-block">于是,就选了最不该爱的那一个来成全自己的爱情。</p><p class="ql-block">松子的最后一段爱情又回到了她曾经的起点处。她的学生龙洋一,曾经陷害她背黑锅的人,现在将一份爱情放置在她面前。她再次为之赴汤蹈火。他们互相疼惜,互相怜爱,这大概是她一生中唯一一份真正的爱情,可是,她还是失去了它。</p><p class="ql-block">自此以后,她不再相信爱,不再奢求爱,将自己放置在濒临死亡、空无一人的荒野,直到命运将她推向真正的死亡。</p><p class="ql-block">松子也说过一句话:“我活着为了爱,如果有爱,我就可以爱,爱就是人生。”</p><p class="ql-block">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p><p class="ql-block">松子的一生悲剧根源,是一直渴求在关系中寻求认同,不断讨好别人。她不是爱得太多,而是期待太多的爱。当我们在为松子叹息的时候,我们身边又何尝缺少这样悲剧的女子。她们没有自我,通常将自己的生命绳系于他人之上,和认可自己的人在一起才有存在的价值。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也无法改变自己的经历,如何才能够打破这样的命运?</p><p class="ql-block">其实,纵观松子的一生,她其实也有很多幸福的机会,可是她后来慢慢养成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选择只能离幸福越来越远。</p><p class="ql-block">比如,童年时,如果她承认家庭关系中她得到的爱没有那么多,然后寻找自己创造幸福的机会,她的命运也许会得到改变。</p><p class="ql-block">如果她不是为了父母去选不喜欢的专业,不是为了父母去做自己不爱的工作,也就不会委曲求全包庇偷钱的学生,最终导致自己背黑锅,被逼辞职,离开学校……</p><p class="ql-block">如果她能够觉察、反省,或者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看到自己的困境,认识自己,获得力量做出改变,学着爱自己,像一棵树一样生活,深深扎根于地,独立风雨,又是不一样的人生姿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