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499)

燕齐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那年那事—一篇作文</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哪一年?确切的应该是1965年,那一年的小学升初中,我所在城市的语文(作文)考试题目是《给胡志明伯伯的一封信》。当时的我国与越南(北越)兄弟般的友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因此受到了熏陶,感知到的东西也特别多。既然是这种类型的作文题目也是情理之中,也不算有什么难度,更没有偏题,至少我这么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考试遇到这个作文题目,自然心里一阵惊喜,略作思考便洋洋洒洒,挥笔而就。作文里还用了“完璧归赵”等诸多成语,自我感觉特别好。作文的结尾颇有些周折,因为有多种结尾可以结束文章,记得我是这样写着“由于时间关系,不能多写了,您的学生”。距交卷时间还很长,虽然我一贯不喜欢重读自己刚刚写过的作文,并做出修改,(这显然不是好习惯)还是不敢贸然交卷。居然也是耐着性子,应该是仔仔细细的又看了一遍自己写的作文,最终还是没有等到铃声响起就交卷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一年的一篇考试作文得了90分,确保我进入了我所报考的,当时省内的一所重点中学,并且是5年制的初高中连读。一次考试及录取,少读一年完成学业,且无需再参加初中升高中的考试,想想当时的心情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或许是对写作文有一种天然的禀赋感觉,但不包括其它的语文课内容。哪一年开始我不重视语文课?但不代表我不喜欢语文课。当语文老师课堂上第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宣读我的作文时,当几乎是每篇作文都能够打到90分,我喜欢上了语文课,更喜欢上了作文课和写作文。作文课可以看课外书,因为可以帮助写作(老师语)前提是必须首先完成写作文。而我往往一篇作文无需打草稿,且一节课的时间都不需要,我能不沾沾自喜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是否有因果关系,还是冥冥注定,流畅的写作文似乎没有帮助过我什么,尤其是漫长的社会生涯。隐约感觉自己有许多独到之处,但是,独到之处似乎也没有给我带来什么?我也没有刻意一定要做什么。或许也是未必。总觉得至少还有一些东西储备在心里,是源泉?又是动力?没有认真的想过。统统都不是了,到了应该摒弃所有想法的时候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又开始写作文了,但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会在课堂上被宣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一年的时光太短,众所周知的原因,否则,或许有更多的那一年。哪一年能够重现那一年的时光?没有谁能够回答,包括自己也没有奢望。那一年与哪一年铸就了今天的我,心满意足,且始终秉持快乐心情,因果关系?还是冥冥注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如果说至今却是写作文伴随着自己的生活,或许有点夸张,又不夸张,聊以自慰,自娱自乐,那个至今都令我难以忘怀的一篇作文。</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那年那事—触电</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一年在都市买了房子,房子很小且年代久远,房型也不正规,但已经很满意了。终于在都市买房了,多少人梦寐以求,对于我来说也是如此。几乎用光了所有的积蓄,加上岳母家弟妹的鼎力相助,在2千多万人口的大都市终于有了自家的小窝。尽管也只能说是一个窝而已,至少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小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一年后,也就有了哪一年的房屋动迁。又被安置了新房,并获得了补偿款,接着购买第二套房。紧接着又是以房换房,几年的时间捣鼓下来,住房的问题解决了,虽然房型依然不理想,应该知足了,那是后话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了第一套房子,就有了被电击的事件,但那还不是人生第一次被电击。在更早的哪一年,在安徽某农校的宿舍里,电炉上烧着搪瓷餐具,而手中的铝制汤勺因为触碰到搪瓷餐具的某个部位被直接扔出去多远。触电般的感觉,那是第一次触电,当时的心有余悸蔓延到了若干年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小时候父亲特别强调触电的危险,并时刻告诫我离电远一点,不知道父亲是否也是触电过,因而记忆深刻,可惜是无法考证了。所以自小就对触电讳莫如深,十分忌惮尽管日后的生活及工作均涉及到电,都是小心翼翼,力求绝对安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买来的房子只是做了清洁就入住了,根本没有想过要装修一下什么的,这还是取决于经济已经是捉襟见肘,也无力再承受额外的经济负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一年春节假期,回家的第二天,想在卫生间里装一个支架什么的,我试图用手提电钻在墙上钻一个孔,当我一手握电钻,一手握住墙角的水管给予辅助加力时,电钻通电的那一刹那,一股电流在我的身体形成了一个回路。触电了,我拼命想挣脱,并松开握住水管的手,显然是徒劳的。我的大声叫唤,从里屋里冲出来我儿子,此刻我还没有忘记叫着他的名字,并强调“快拉掉电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儿子扶着我坐在了床上,可能是我的凄厉的惨叫也吓坏了他,儿子抚摸着我的头,嘴里喃喃自语。这时我才发现自己左边衣袖都快要被扯掉下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刚刚入住的房子,刚刚从外地回来过春节,多少个巧合在一起,难道就是天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触电般的感觉,惊魂未定,又庆幸大难不死。我的第二次触电,也是真正的生死攸关的一次触电。如果要是说在极短的时间内我想到了许多,或许没有人会信。况且即便是想尝试一下感觉,亲身体验一下,或许也不会有成功的机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一年距年三十只有两天时间了,说好了去岳母家年夜饭的。那一年母亲说在我家来过年,,那一年儿子才工作两年,妻子还在外帮工,那一年刚刚有了自己的房子,如果那一年触电并有了可想而知了后果,接下来的一切都是不可思议的惨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一年幸亏房子不够大,儿子能够及时听到我的呼救,如果房子足够大,儿子在他自己的房间?如果儿子不是拉断了电线,而是直接来抱我?如果我不大喊一声“快拉电线”?如果在外辛苦一天的妻子回家?如果都是年过七旬的母亲与岳母?多少个如果令人不寒而栗,令人不敢想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支架没有装成,孔也没有钻成,还是那个家。依然得过春节,日子还得继续。妻子回家后,家中一切如故,听说了惊魂时刻,或许只能是感谢苍天了。大彻大悟,是否从那一刻开始?不得而知,但或许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直至今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