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出生不忘爹和娘,幸福不忘父母亲!</p><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名讳 刘荣清,1935年12月29曰(农历乙亥猪年腊月初四)出生于甘肃省秦安县郭嘉镇刘家上沟村。2004年12月13日(农历十一月初二)逝世,享年70周岁。</p><p class="ql-block">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3年2月入朝,1958年2月归国。先后在兰州无线电技校、国营七八一厂职工子弟学校工作。</p><p class="ql-block">1962年7月因工作难以调动故辞职回乡,操持家庭;</p><p class="ql-block">1965年6月又经秦安县委、县人武部报请天水军分区批准为人民武装干部,分配到郭嘉公社武装部工作;</p><p class="ql-block">1970年7月调秦安县郑川公社工作;</p><p class="ql-block">1970年11月调入新成立的秦安县文化教育局工作,后分配到县体委工作;</p><p class="ql-block">1975年12月调秦安县种子管理站工作,</p><p class="ql-block">1978年县种子公司成立任采购。</p><p class="ql-block">正科级主任科员;</p><p class="ql-block">1995年退休。</p><p class="ql-block">为党积极认真刻苦努力工作了整整45年!</p> <p class="ql-block">父亲1951年3月报名参加志愿军。入伍后先在西北军区补训队一团三营十一连当通讯员,同年国庆节第一批参加青年团,兵驻徽县城南。</p><p class="ql-block">1952年6月第一回坐汽车到青海湟源县,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军二师四团二营五连当通讯员,参加速成法学文化运动,部队移防平凉泾川县,基本停止文化学习,以军事训练为主。</p><p class="ql-block">1952年12月,从咸阳坐火车到东北的清源县,白天听报告控诉美帝侵朝罪行;夜间进行军事训练月余,部队移防丹东县,正式宣布命令:赴朝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作战。这时,父亲已到团通讯连无线电排当话务员。</p><p class="ql-block">1953年2月6日,坐闷罐火车跨过鸭绿江,在朝鲜的新义洲稍停后,就急速奔驰前进。黎明前下火车,经两夜行军到黄海北道驻军,构筑地下长城“打坑道”,迎击艾森豪威尔的两侧登陆计划战争。日夜苦战三个月完成作战预防任务。</p><p class="ql-block">6月3日夜,艰苦行军,奔赴临津江前线,先后参加了三次反击作战战斗,至7月28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生效。</p><p class="ql-block">朝鲜停战后,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p><p class="ql-block">父亲在朝鲜五年期间,先后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三0八、三0七部队通讯连、独立通讯营任无线电话务员、台长、一级无线电报务员,荣立三等功一次。</p><p class="ql-block">1956年、57年回国探亲两次。</p> <p class="ql-block">1956年9月,父亲在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307部队独立一中队由徐光福(山西人)、陈俊卿(河北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经历两个阶段。从1950年10月25日~1951年6月10日,为运动战阶段,一般按战役过程分为五次战役。从1951年6月中旬~1953年7月27日,为阵地战阶段。</p><p class="ql-block"> 志愿军根据中央军委轮番作战方针,先后有27个军另1个师入朝参战。</p><p class="ql-block"> 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4月21日,首番入朝的部队有38、39、40、42、66、50、20、27、26军共9个军30个师(其中20、27、26军辖4个师);</p><p class="ql-block"> 从1951年4月22日至6月上旬,第二番入朝参战的部队有64、63、65、60、12、15军和20、26、27、39、40军共11个军33个师;</p><p class="ql-block"> 从1951年月6中旬以后,第三番参战的部队有67、68、47军和12、15、60、20、26、27、63、64、65、38、39、40、42、50军共17个军51个师,另有36、37军2个军担任朝鲜3个机场抢修、维护和警戒任务。</p><p class="ql-block"> 1952年9月,23、24、46军入朝,轮换20、27、42军回国;</p><p class="ql-block"> 1952年11月第33师入朝,担任元山地区防御任务;</p><p class="ql-block"> 1952年12月至1953年3月,16、1、54、21军先后入朝。</p><p class="ql-block"> 朝鲜停战后,大部分部队回国。第1、16、21、23、54军留朝。</p><p class="ql-block"> 1958年3月至10月,上述5个军,分3批回国。</p> <p class="ql-block">1953年1月,第1军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军入朝参战,作为志愿军总预备队,驻守在谷山地区。4月,赶赴朝鲜战场前线,担负正面战场防御作战任务,之后参加了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和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p><p class="ql-block">第1军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撤出朝鲜战场的五个军之一,于1958年10月撤离朝鲜回国。</p> <p class="ql-block">父亲工作过的单位,我都去过。在郭嘉公社时我才四五岁还尿炕呢,常言说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实话。那时我尿炕后装睡,父亲不打我屁股,那是怎么样都叫不醒我的。</p><p class="ql-block">郑川公社是父亲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到办公室整理完东西就回到文教局了。</p><p class="ql-block">七八岁我上小学时偷偷地跟着村里到县上修磨房机器的人翻山越岭,步行几十里到县上,先到文教局对门的电影院,把门的安爸(安爸名讳:安养信)一看是“刘爸的娃娃”,票也不要就放进去了……,看完电影我才找父亲睡觉去;八九岁时跟着父亲到天水、成县等地看运动会。有次在天水,晚上路上很少有灯,黑灯瞎火的我转着迷路了,找不到父亲开运动会的驻地,我便摸到白天父亲带我去过的天水军分区才把我送到了地方。十二岁多时我和姐姐转到了一中上学,一直在胡家巷和父亲住在一起,1991年2月我从秦安县叶堡粮管所调到兰州市红古区糖酒副食公司,才离开了父亲的身边……</p><p class="ql-block">(该照片是我在天水迷路时年龄大小的记录)</p> <p class="ql-block">父亲的兵役证就放在抽屉里,我小的时候经常拿着玩,后来便不知所踪了,,,</p><p class="ql-block">父亲从朝鲜带来的口琴被我小时候学上拆卸工了,,,,</p><p class="ql-block">父亲那时的几本书被我过年时拿的换上鞭炮了,现在还记得其中的两三本书名是《把一切献给党》《三千里江山》《元白诗选》,,,,</p><p class="ql-block">父亲带来的朝鲜服装,一直压在箱子里,被在八十年代初期蹬着高跟鞋的我,穿的耍上人了,,,</p><p class="ql-block">由于我的年小无知,小时候竟做出了这么多、现在看来都不可理喻的憾事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诚然,我小时候,我也听父亲讲过很多抗美援朝的事。</p><p class="ql-block"> 关于战斗的事,当时文教局的张爸也是抗美援朝的志愿军,他们在一起说起来,真的是枪林弹雨、销烟迷漫、鬼哭狼嚎、惊心动魄。</p><p class="ql-block"> 但,对我一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于连环画《奇袭白虎团》中严伟才的战斗事迹以及严伟才的真名字叫杨育才什么的等等,让我感觉很奇怪,什么崔大娘、阿妈尼、李承晚的都太复杂了。</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父亲还带着我在电影院看过《鲜花盛开的村庄》《劳动家庭》等电影,现在很多人恐怕都不知道曾经还有过这样的电影。当然我现在也记不清内容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想来,那是一个老兵、一个志愿军老战士对曾经流过血、流过泪、流过汗的那片土地、那块国土怀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情怀!</p> <p class="ql-block"> 在三年自然灾害过后,我家里只剩下奶奶、母亲、哥哥(我大答的儿子)三代三个人了。因此,父亲1962年辞职从兰州回到了家乡,担起了事老抚孤的重担,从而挽救了家庭。</p><p class="ql-block"> 家庭的沉重负担拖累了父亲,父亲兢兢业业的工作支撑起了家庭大厦的繁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哥和兄弟姐妹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父亲非常崇拜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人民领袖,父亲晚年带着病体,去韶山、上新疆收购领袖像章,加之原先收藏的毛主席像章、纪念章有上千枚,抱病自制了8个展框,用像章构成“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等图案,先后在县文化馆、博物馆、兴国寺等地举办了七八次毛泽东像章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父亲制做的展框之一</p> <p class="ql-block">父亲是2000年前后着手编纂家谱的,我由于很少回老家对此也漠不关心。父亲时已身体不好,又非写谱行家,可查阅资料有限,央人索求也很艰难,想在有生之年完成十二代的家谱,成了父亲晚年与病魔抗争的动力源泉。在完成第四稿后带着对一些事件人物还没有完全准确史论的遗憾走到了他不平凡生命的尽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父亲病魔缠身,矢志家谱,不忘根本,给先祖们树碑立传,昭示后人,功莫大焉!</span></p><p class="ql-block">在父亲烧三年纸时,我把自己“食指禅”打印出来的一份家谱烧在了父亲坟前,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作为不孝之子,我很想重拾遗稿进行完善续写,由于工作忙和太费心思等原因一直迟迟未曾动笔,花费了父亲晚年全部心血的遗稿也至今保藏着没有外传。</p> <p class="ql-block">据中国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的统计,志愿军参战人数为290万,牺牲人数为183108名烈士,还有作为后勤补给,没有部队编号,没有名册的参战人员,他们大多都没有生还,但是已经无法统计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父亲为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于2001年10月10日照的</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任何战争都是要死人的,参军时都报着“马革裹尸”尽忠保国的思想。任何战争的胜利,都是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p><p class="ql-block"> 父亲只是两百多万入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中的普通一兵,有幸没成为牺牲在朝鲜的19万多志愿军战士中的一名烈士。</p><p class="ql-block"> 但父亲在异国他乡的五年军旅生涯实在不容易,也不负“伟大”二字!</p><p class="ql-block">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p><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p><p class="ql-block"> 父亲要是还健在,今年该是八十八岁的高龄了,兴许也能收获更多的荣誉:抗美援朝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章、在党五十年纪念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父亲病重时和子女们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赓续红色血脉、接受红色教育</p> <p class="ql-block">我和夫人</p><p class="ql-block">在军旗升起的地方-—“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谨以此文,以追忆、缅怀我敬爱的父亲-----一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一位为了保家卫国在异国他乡坚守了五年的老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