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别梦依稀</p><p class="ql-block"> 蝉,又称蚱蝉、油蝉、知了、蜘蟟、叽喳虫、老蝎蝎,还有体型较小的啸息儿。其幼虫又叫幼蝉猴、知了猴、老蝎猴、肉蛋儿等。</p><p class="ql-block"> 蝉是昆虫,也害虫,幼虫会利用口器吸食植物根部的汁液生存,导致其枝梢枯死,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而成虫会攀附在树干上,利用口器吸食树干和叶片中的汁液,导致树木生长不良,并且蝉进入产卵期后,会将虫卵产在新生枝条上,导致新生枝条枯死。</p><p class="ql-block"> 鸣叫的蝉都是雄蝉,是用叫声吸引雌蝉来交配产卵。</p><p class="ql-block"> 蝉是很古老的昆虫,有研究记载,2.08亿年的侏罗纪,生活着一种古蝉。1.5亿年前,古蝉发生了突变,飞行能力显著提高。 侏罗纪中期,古蝉的前翅有很宽的前缘;侏罗纪晚期,古蝉的前翅前缘变窄,进化出连锁器,与后翅联结,飞行能力有了大大的提高。</p><p class="ql-block"> 古代文人的诗词歌赋作品中多有对蝉的描述,如:唐代李商隐的《霜月》</p><p class="ql-block">初闻征雁已无蝉,</p><p class="ql-block">百尺楼高水接天。</p><p class="ql-block">青女素娥俱耐冷,</p><p class="ql-block">月中霜里斗婵娟。</p><p class="ql-block">还有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p><p class="ql-block">明月别枝惊鹊,</p><p class="ql-block">清风半夜鸣蝉。</p><p class="ql-block">稻花香里说丰年,</p><p class="ql-block">听取蛙声一片。</p><p class="ql-block">七八个星天外,</p><p class="ql-block">两三点雨山前。</p><p class="ql-block">旧时茅店社林边,</p><p class="ql-block">路转溪桥忽见。</p><p class="ql-block">还有清代袁枚的《所见》</p><p class="ql-block">牧童骑黄牛,</p><p class="ql-block">歌声振林樾。</p><p class="ql-block">意欲捕鸣蝉,</p><p class="ql-block">忽然闭口立。</p><p class="ql-block"> 关于蝉的诗词歌赋还有很多,不再例举。</p><p class="ql-block"> 蝉之所以在地球上生存这么久,是有超强的生存智慧的。自入夏就有很多人打着手电筒满树底下寻找知了猴。立秋之前,有百万千万甚至几亿个知了猴没有爬到树上蜕变,而是到了人的餐桌上,变成了人类的美食。尽管如此,夏天的蝉鸣还是不绝于耳,有时他们共鸣共停,一直合唱到晚上十点多钟。</p><p class="ql-block"> 这种声势浩大的共鸣,也是非常震撼的。都力争在这短暂的夏末秋初产下尽可能多的后代,保障种族的长盛不衰。交配成功了,产卵也是智慧,其智慧就是保证它们的卵能够落到土地里,然后在地下生活5-7年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就这个问题,我傍晚散步的时候,发现了蝉的智慧之所在!并让我觉得它们有两亿年的历史绝不是白给的!</p><p class="ql-block"> 发现是这样的,我居住的小区后面是一条河,河的南北两岸是宽宽的绿化带和硬化的人行道,河南岸的绿化带就是我们小区的院外,种的是垂柳,树冠很大,一半在院墙外面,一半在院墙里边,院墙里边是水泥硬化地面,院墙外面是土地,种植了蔷薇、月季、小松柏、马莲花等绿化植物,有趣的现象就源于这地面、蝉的智慧也在于这地面。</p><p class="ql-block"> 我发现,院墙外面的树冠上有很多因蝉产了卵导致枯死的枝条,而院墙里边的树冠上一根枯死的枝条也没有,也就是说,蝉发现了树冠下面的地面条件不能养育它们的后代,所以,就不在硬化的地面上面的树冠上产卵。为了验证这一判断,我又找了几棵树下是全部硬化过地面的大树,发现树上没有蝉产卵而导致枯死的枝条。很神奇!这就是蝉的智慧,这就是两亿年种族不灭的生存智慧!</p> <p class="ql-block">蝉产卵导致枯死的枝条。</p> <p class="ql-block">树下是大理石硬化地面,树上没有因蝉产卵而枯死的枝条。</p> <p class="ql-block">院墙以里的树下是水泥硬化地面,树上没有因蝉产卵而枯死的枝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