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揭阳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揭阳企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是员工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工匠精神”就是揭阳企业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优良品质精神动力。发展壮大揭阳企业离不开“工匠精神”。我们必须继续发扬揭阳老一辈工艺美术家的“工匠精神”,传承工匠技艺、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要与时俱进,要求企业在本领域内深耕细作,坚持高度专注和持续创新,才能生产精益求精产品。</p> <p class="ql-block">传承工匠技艺、弘扬“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于聂圣哲,他培养出来的一流木工匠士,正是来自于这种精神。揭阳工艺厂工匠们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工艺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事实证明,揭阳工艺厂工匠们打造出来工艺美术品挂屏类;金漆木雕《梅花喜鹊》、木雕挂屏《双风朝牡丹》、金漆画屏《炼丹济世》、金漆木雕《梅花喜鹊》、木雕挂屏《双风朝牡丹》每一件手工艺品的艺术都要通过工匠们画稿、划线、打眼、粗坯开料、锯锁头、修角、打磨、修光、着色上光:等20多道工序,技艺要求非常高,这便是工匠精神创造的魅力所在。工匠精神是对技艺传承基础上结合当代艺术所做的转换与延伸探索,是促使事物不断前行的推动力,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宝贵的,具有工匠精神与创新成果的匠人,都是受人尊敬的。</p><p class="ql-block">蟹篓(木雕),作者曾在揭阳工艺厂从事木雕工作,林行能,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称号。</p> <p class="ql-block">揭阳县工艺厂制作木雕。其产品以金漆挂屏和狮类最具特色,以刀法圆浑刚劲,造型优美,立体感强而著称。</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木雕艺术和艺人积极予以保护和扶植,揭阳木雕艺术得到重视和发展。于1959年成立广东省揭阳工艺美术社,开始社址设于揭阳学宫,1960年迁至揭阳周厝祠,职工十二人,主要生产金漆木雕类。到1965年,厂址迁至西门淑园,职工增加至140人。1969年9月更名为揭阳县工艺厂,厂址在榕城西门东岳宫前。隶属揭阳县二轻局。1984年产量2387件,产值22万元。至1991年产值7.0万元,企业负责人、黄志奇,职工60人。</p> <p class="ql-block">揭阳工艺二厂产品精美首饰盒</p> <p class="ql-block">揭阳工艺厂产品,剪纸,欢庆丰收</p> <p class="ql-block">揭阳工艺三厂作品,竹帘书画</p> <p class="ql-block">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悠久,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国际上素负盛名。工艺美术起源于人类开始制造工具的时代。工艺美术大多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它的产生,常因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技术水平、民族风尚和审美观点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揭阳县工艺厂生产的木雕源于唐代,兴于宋,明、清有所发展,主要作建筑、家具的装饰品及供神器品,分图案、博古、山水、草木翎毛、仙佛人物5类。构图以人物为主,景物为辅。技法分圆雕、通雕、浮雕和线刻数种,并相互渗合,层次分明;加上髹漆和贴金,构成形象生动,富丽堂皇之作品。</p><p class="ql-block">唐宋时期,揭阳木雕以平面雕刻为主,明代发展为单层镂通,清代进一步发展为多层镂雕。揭阳学官正殿楹柱的盘龙,形态逼真,艺术感甚强。清末,揭阳木雕艺人在潮州安济圣王官雕的《蟹篮》极其精巧。潮州市木雕大师张鉴轩之名作《蟹篓》是受《蟹篮》启发而制成的。</p> <p class="ql-block">揭阳工艺厂,木雕</p> <p class="ql-block">1978年《双风朝牡丹》木雕挂屏被国家选饰于中国驻日大使馆。</p> <p class="ql-block">揭阳工艺厂作品,精美漆画</p> <p class="ql-block">揭阳工艺厂作品,精美漆画</p> <p class="ql-block">1961年《梅花喜鹊》挂屏类的金漆木雕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品展览,后被选送人民大会堂广东厅悬挂。</p> <p class="ql-block">1979年金漆画屏《炼丹济世》金漆画屏被选送参加广东赴港展销会“裕华国货公司”展出。</p> <p class="ql-block">1981年木雕《百鸟朝凤》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创作设计奖,并为日本客商收藏。该作品是中国科技协会会员,汕头潮汕工艺美术研究院委员,揭阳工艺厂林行能工艺美术师创作。</p> <p class="ql-block">揭阳工艺厂作品,精美木雕</p> <p class="ql-block">风彩人物</p><p class="ql-block">揭阳工艺厂比较突出的优秀人物;林行能、1920年生,中国科技协会会员,汕头潮汕工艺美术研究院委员。少年拜师学木雕技艺,上世纪五十年代,便享誉潮汕木雕行业,美称“芹菜林”。1958年在汕头农业展览馆,揭阳工艺厂,广州农展馆从事木雕创作,作品被多家杂志选登。1979年被评为广东省工艺美术师,受杨尚昆、习仲勋接见合影。1981年木雕《百鸟朝凤》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创作设计奖,并为日本客商收藏。</p> <p class="ql-block">揭阳工艺厂比较突出的优秀人物另外是;林汉旋、1963年生,揭阳揭西县人。从小喜爱雕刻工艺,自幼即随父学习雕刻艺术,1980年进揭阳工艺厂工作,受到工艺师傅的悉心传授,成为一名出色的木雕艺人。后又得到当地和福建多位木雕名师指点传授,擅长古建筑木雕装饰和摆件木雕,曾为30多座古建筑设计制作木雕装饰,制作的《百戏屏》梁楣木雕构件,创造了戏剧场面和人物众多之最,创作的摆件作品曾获全国工艺精品山花奖,从艺20多年,曾先后参加多项大型古建筑木雕装饰,深受海内外人士好评。作品《四大美人》、《南山五老》,入选《首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赴京展出。《四大美人》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奖。作品《三英战吕布》入选《广东省首届民间工艺精品展》获优秀奖。现为广东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广东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揭阳市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工艺美术师。</p> <p class="ql-block">三英战吕布(木雕)入选(广东省首届中国民间工艺精品展)获优秀奖,作者林汉璇,1980年进揭阳工艺厂工作,广东省工艺美术师</p> <p class="ql-block">四大美人(木雕)作者,林汉璇,揭阳工艺厂木雕艺人,该作品入选(首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赴京展出</p> <p class="ql-block">1983年大型金漆木雕《贾元春省亲》长2.74米、高1.93米。该作品的画面以大观园为主体,分为四个层次,幽深曲折地展现出大观园的庭院、亭台、轩馆、假山、曲径、垂柳、芭蕉、珠帘翠幕、雕栏画栋等的富贵豪华景象。雕刻人员还别具匠心地把贾元春省亲时所出现的五十多个不同性格的人物。从画面中表现出来。整部作品贴古板金,更显得富丽堂皇,充分体现了贾府的“玉堂金马,钟鸣鼎食”的富贵豪华景象,受到客户的高度评价。香港《新晚报》曾以《揭阳木雕红楼梦》为题加以报导,高度赞扬揭阳木雕艺人精湛的艺术造诣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该作品荣获省、市1983年四新产品奖,现存于香港“好世界酒家”。</p> <p class="ql-block">1982年金漆画屏“炼丹济世”在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获彩绘工艺第二名,同时被评为广东省优质产品。</p> <p class="ql-block">工艺美术厂1981年末分出工艺三厂,主管部门;县二轻局,负责人: 钟利坤,厂址:揭阳县榕城镇东岳官前33号,于1981年建成投产,最高年产值约三十余万元。画帘、门帘并销,出口额逐年增加。1985年末,现有固定资产原值3.5万元。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全厂拥有主要设备2台。年耗电量0.4万度,耗煤2吨。全年工业总产值5万元,主要产品竹帘产量6吨。年末全厂职工96人, 1991年产值0.69 万元,年末全厂职工86人,竹帘编织以县工艺厂为主要生产单位(1981年末分出工艺三厂后,以三厂为专业厂)。1960年开始创制的圆竹枝画帘,竹枝浑圆纤细,编织细密,经防腐漂白处理,洁白美观,再刷制色泽鲜艳的国画,成为精美耐用的艺术品,广受国内外用户欢迎,畅销日本与丹麦等国。工艺三厂书画人才辈出,比较著名的有;黄志群(揭阳市群艺馆馆长),</p> <p class="ql-block">揭阳工艺厂,林汉璇,广东省工艺美术师</p> <p class="ql-block">揭阳工艺三厂书画家,周友照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揭阳工艺厂,林行能,广东省工艺美术师</p> <p class="ql-block">1985年《群狮》在广东省金漆木雕评比中获优秀设计一等奖及圆雕类第二名,井在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获银杯奖,还获轻工部优秀产品奖。揭阳金漆木雕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创新,各种狮类产品就是在原有的艺术形象上,加上新的构图技巧而形成的。传统产品“南狮”.以其线条圆浑,造型活泼见长,有较浓厚的地方色彩。而“北京狮。则以刚劲雄伟,壮健威武而取胜。现在揭阳的金漆木雕狮类,有各种规格的南狮、北狮、群狮、醒狮、几上狮、独角狮、招牌狮等三十多个品种,最大高度为1.38米,米.最小的只有7.5厘米。</p><p class="ql-block">麒麟送子(金漆木雕),作者,林行能</p> <p class="ql-block">揭阳县工艺二厂产品,精美首饰盒</p> <p class="ql-block">揭阳县工艺二厂厂址</p> <p class="ql-block">剪纸,欢庆丰收</p> <p class="ql-block">揭阳工艺厂(漆画)荔镜记</p> <p class="ql-block">陈成光,笔名晨光、1916年生、揭阳仙桥古溪人、工艺美术师、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裁突</p><p class="ql-block">少年时得到胞兄培养、随兄在潮汕各地绘壁画和工笔重彩写真像。1960年在揭阳县工艺厂任美术设计。被评为广东省工艺师、擅长漆画、工笔面、剪纸。美术作品多次发表于人民日报》、《南方日报》、《汕头日报》等中央和地方各报刊、先后参加世界画联博览会、全国美展和广东省美展并获奖、金漆画《炼丹济世》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被广东省工艺美术馆收藏。1977年参发广东工艺美术 协会、任理事、1979年参加广东工艺美术艺人创作设计代表大会受到杨尚昆、习仲勋等领要接见、并合影留念,1989和1993年、二次应泰国有关部门之邀、携子陈映能到泰国绘制大型壁画及庙宇装饰美术设计,名扬东南亚。</p><p class="ql-block">2004年6月,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称号。</p> <p class="ql-block">陈成光近照</p> <p class="ql-block">陈成光,剪纸作品</p> <p class="ql-block">陈成光,剪纸作品</p> <p class="ql-block">工艺三厂书画人才辈出,比较著名的有;邝望鸥,卓庆平(省工艺美术师),黄少岳,潘雪芬,汤泰。</p> <p class="ql-block">揭阳县美木印刷厂旧址</p> <p class="ql-block">余凤生,余凤生(1922—1994):名余世昌,字凤生,号白丁,以号行,别署问石轩。广东揭阳人。私淑同邑林天均画风。山水浓墨重彩;人物线条古朴干脆,逸笔草草而神采奕奕;花鸟则形神具备,甚有动感。是潮汕继林天均之后最有个性的画家。亦擅长篆刻。LOT 806 余凤生 采芝图 庚午(1990年)作。</p> <p class="ql-block">揭阳县工艺厂厂址</p> <p class="ql-block">揭阳县工艺三厂旧址</p> <p class="ql-block">林受益,个人简介;画师,在广东省文史馆工作。20世纪20年代毕业于上海美术专门学校,为刘海粟大师、潘天寿教授得意门生。毕业后从事美术创作、理论研究、教学工作数十年,饮誉西欧、东南亚、日本、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刘海粟大师盛赞其作品"深得缶庐神髓"。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汕头画院画师,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学会顾问,揭阳县政协委员。 </p> <p class="ql-block">1984年揭阳县工艺厂共生产工艺品2387件,产值22万元。此外,还有许多个体工艺者,散处于城多各地,从事木雕工艺制作。工艺厂生产金漆木雕外,还有金漆画、漆器、雕填漆画、竹织、剪纸、纸花、泥塑、面塑、油灰塑等。揭阳金漆木雕最具特色的是狮类和金漆挂屏,以形象逼真、立体感强而饮誉海内外,有不少产品获得各级主管部门的奖励和好评。揭阳金漆木雕.以揭阳工艺厂为主,从事制作人员五十余人。产品大都销往欧美各国。工艺厂比较著名名匠师傅有木雕;林行能、林应足、林汉旋、郭映腾。金漆:杨表权、杨汉周、杨细容。漆画:陈成光。剪纸:苏巧莲。泥塑:陈书本。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