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十五月未圆

阅读

<p class="ql-block"> 文字 原创</p><p class="ql-block"> 图片 部分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每当听到这首歌,思绪就把我带回到一九八五年元宵节那个我终身难忘的夜晚。那是我第一次唱起这首歌,也是我最深情地唱出这首歌。那时,我在从老山防御作战回撤到云南西畴马街休整的三十二师炮兵团任宣传股长。</p><p class="ql-block"> 我团是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三日撤回马街休整的。部队从老山下来后,对四个多月的老山防御作战进行了全面总结,评选表彰了先进。同时,在总结老山防御作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展了苗皇帝山进攻作战炮火支援的针对性战前准备和练兵。苗皇帝山,我方一侧十几公里全部暴露在越军视界之下,毫无隐蔽可言,易守难攻。对苗皇帝山,双方都志在必得,必定会进行殊死较量。攻克苗皇帝山,我方可能会付出比攻克老山更大的伤亡。部队刚在老山坚守了四个多月,官兵本想下来好好休息后,就能很快回家与亲人团聚,一听说又要打苗皇帝山,思想波动比较大,不少人有厌战情绪。作为宣传股长的我,除了认真总结战斗经验,大力宣传战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与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外,还根据上级政治机关和团首长的指示,下到营连认真了解干部战士的思想情况,广泛开展了苗皇帝山进攻作战的战前动员与思想工作。基于部队连续在老山坚守四个多月比较疲劳,且又面临比老山防御更艰苦更激烈的作战任务,师决定休整期间干部家属可以来部队探亲。但妻子因为工作走不开,一时无法来队团聚,我只能把对妻女的深深思念埋在心里。一九八五年元旦春节期间,中央和全国各地都派出慰问团赴云南前线开展了慰问活动。总政歌舞团董文华在老山一曲《十五的月亮》,引起了台下官兵的强烈共鸣:台上台下情往一处倾,泪往一处流,和声四起,场面感人。这首歌很快在前线参战部队传唱,在全军部队传唱,在全国传唱,并经久不衰。</p> <p class="ql-block">  这首歌之所以在部队官兵,进而在全国人民中引起巨大反响,是因为这首歌不仅旋律优美动听,更是这首歌的歌词与旋律,契合了全体官兵,尤其是参战官兵对妻子、对亲人的真切感情,反映了广大官兵的心声,表达了军人亲属对军人的厚爱,代表了全国人民对军人及军人亲属的理解和支持。元宵节的夜晚,面对高悬在碧空中皎洁的圆月,想着下一步可能面临的恶战,我思绪万千,不能自制,心早已飞回了远在四川合川的妻女身边!大战前夕,妻子和女儿,我对你们说点儿什么?听到收录机里董文华《十五的月亮》的歌声,我突然有了自己的想法。恰好股里临时暗室有录音机和录音带,我马上进去调整好后,对着录音机,唱了一首刚学会还不标准的《十五的月亮》,并附上自己在这月圆之夜不能与妻女团圆对妻女的歉意,以及如遇不测对后事的托咐。第二天上午,我制作了一个小木盒,到邮局寄给了妻子。十二日后,妻子也寄回一个小木盒。小木盒里,也有一盒录音带。录音带里,除了妻子回唱的《十五的月亮》外,还有妻子对我的鼓励和支持,对我托咐之事的回应。妻子说,如我万一在战斗中牺牲,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她都一定会把我们的孩子养大成人,她都一定会代我尽孝。让我惊喜的是,录音带里,还有我两岁半女儿稚嫩的声音:听到女儿“爸爸爸爸”的呼叫,我的心都融化了。后来听我岳母说,这首歌,是我妻子眼含热泪唱的。</p><p class="ql-block"> 我团是一九八四年七月十日接到昆明军区命令,十三日出发开赴老山,二十六日开始接替四十师炮团防务的。七月十六日,经几天晓行夜宿,团机关到达马关后待命。我突然想起,还有几天就是父亲七十岁生日,便立即请假到邮局给妻子寄去50元钱,嘱她转交父亲,并代我向父亲祝福。据妻子后来说,她接到汇款单后,看到寄出的地址不是昌宁,一查地图,知我已到离老山不远的边境,立即轻声哭起来。这是她作为军人妻子受到的第一次惊吓。</p><p class="ql-block"> 进入战区后得到的第一个消息是:越军不甘心“7.12”的失败,将举全国之力,组织更大规模,孤注一掷的进攻,不夺取老山决不罢休。据此,军区要求我师做好打比“7.12”更大更恶的仗的准备,务必做到寸土不丢。宣传股除搞好集中动员外,要直接到炮阵地去进行宣传鼓动。为激励同敌人血战到底,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和意志,根据团首长的指示,我与警卫排长带着军旗,到四个营和团直属队,逐一组织了全体官兵向军旗庄严宣誓的誓师活动。为上情下达,鼓舞士气,我建议创办了反映炮兵特点的战地快报《炮声隆》。作战期间,《炮声隆》除及时传达上级精神,大力宣传表彰先进,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战场鼓动外,还充分发挥短、频、快、新的特点,开设了“阵地艺苑”“地方来信”等栏目,刊登官兵的诗歌对联,选摘地方群众写给部队官兵的慰问书信,反映官兵的生活情趣,激发官兵的乐观精神。在阵地四个多月,我不但每天晚上要站一班岗,还经常深入一线阵地了解官兵思想,做好思想工作,帮助连队总结战斗经验。其中,分别两次到二营和七连蹲点共两周。尤其到七连蹲点,几次和死神擦肩而过。七连根据师指要求,“大炮上刺刀”,把八五加农炮推上直线距敌八百米的偏马,用直瞄打击敌火力点。十月中旬,我奉团首长指示到七连帮助总结战斗经验。出发时刚好碰到越军炮击。小车刚出发,就被越军发现追着打。越军的炮弹几次在前后不远处爆炸。或许是越军以为小车里坐着中国军队的一位大官,不知只是一位小小的副营职,所以才拼命打(笑)。蹲点回来,看到在我小车冲出不到十米的地方,越军炮弹炸了一个大坑。郭方荣副政委说,你刚走,这发炮弹就来了,相差不到一分钟。</p><p class="ql-block"> 能从战场上平安健全归来,对我来说,是何等庆幸!</p><p class="ql-block"> 只有经历过身离死别的人,才懂得团圆的美好!只有与死神有过邂逅的人,才知道在生命面前,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一文不值!</p><p class="ql-block"> 很多战友,没有活着回来,没有等到与亲人团聚的那一天!</p><p class="ql-block"> 十五,本是月圆之夜,但我们绝大多数军人,尤其边防军人在边关放哨值班甚至流血牺牲;他们的妻子和亲属在家乡耕耘农田,苦盼着亲人平安归来。</p> <p class="ql-block">  碧血洒满边关,捐躯为谁?为国威军威振奋;英灵醉卧陲野,价值在哪?在千家万户安宁!一转眼,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过去已经整整四十三年,老山作战也已经过去三十八年。每当看到山上那一片片坟茔,看到坟茔上那一块块墓碑,看到墓碑上那一个个永远年轻的面孔,我都禁不住泪湿衣襟!这些长眠的烈士,他们牺牲时绝大多数只有二十岁左右,除自己的母亲姊妹外,连女人都没接触过。谈情说爱,结婚生子更无从说起。他们把年轻的生命交给了祖国,交给了人民,交给了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醉卧沙场,长眠边关,不但永远失去了谈情说爱,结婚生子的机会,也永远失去了与父母亲人团聚的机会。他们的人生之月永远也无法圆了。</p><p class="ql-block">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时间,可以冲淡往事,却不能抹去记忆;岁月,能够沧桑容颜,却难以磨灭情感。几十年过去了,但那血与火,生与死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痛与悲,爱与恨的情愫,尚在心头翻腾。枪声炮声呐喊声,常常在耳边回响;小山大山尸满山,时时在梦里浮现。远去战友的身影,长眠边关的英魂,一直在我脑际萦绕。军人,意味着牺牲;参战军人意味着超乎想象的牺牲!当军人难,当边防军人更难,当长年担负作战任务的军人难乎其难!</p><p class="ql-block"> 时光留不住过去,岁月找不回曾经。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倏忽间,我们都老了:时间的雪花染白了双鬓,岁月的年轮碾皱了脸额。列夫.托尔斯泰说:“和平是人类社会最大的物质财富,健康是个人最大的物质财富。” 生命宝贵,人生短暂。我们这一代云南边防军人,多次与死神邂逅,经历过太多的苦险。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一定要倍加珍惜。再见再见,或许再也不见。谁也不敢断定意外和明天谁先到来。保重自己,好好享受生命的乐趣,享受生活的美好,应是我们的重中之重!</p><p class="ql-block"> 最美不过夕阳红。年轻时的“十五”,我们失去了很多未能得到的月圆。苍天给了我们机会,那我们就紧紧拥抱当下,在今天这个桑榆“十六”,好好地享受与妻儿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尽情地欢笑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