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课堂 <p class="ql-block"> 窗外鸟语花香晨光微露,孩子们早已起床收拾好行囊了。是的,今天终于迎来了孩子们盼望已久的研学之旅。有人说,曾经,书本是孩子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孩子的书本。观念的变化,让研学旅行近年来受到热捧。在行走的课堂里,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生动而立体的书,孩子们从中见天地之大,一路收获、一路成长。</p><p class="ql-block"> 七月的天气像极了撒泼的孩子一般,时而万里无云朝阳如血,时而电闪雷鸣倾盘大雨。今天,经家长们一致决定来一场风雨无阻说走就走的旅行。目的地-南宁四季那廊生态园。这次是哥哥班组织的活动,亲属也可以同行。孩子爸和弟弟决定自己开车前去,我和哥哥乘坐班级承包的公车一起前往。一路上已是艳阳高照,孩子们无比的激动和兴奋。这次活动内容主要有,下塘捉鱼,进栏抓鸡,修剪枝条,进园采摘,下地锄草,自主烹饪。对于70后80后的家长来说,这些都是家常便饭。自从在城市扎根后,自己的孩子就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了。“百闻不如一见”,让孩子亲身实践、亲身体验和亲身品味,方能循事物之理,明德于物外。让孩子自我表现、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发展生存生活能力,全面提升孩子的自信力。</p><p class="ql-block"> 公车缓缓停靠下来,蓝天白云,绿树成荫,碧草如茵,鸟语花香,硕果芬芳,这是七月的四季那廊。孩子们听从教练和指导老师的指挥,集合整队开始我们今天的研学之旅。在这行走的课堂中,用心去读这无字之书,用双手不断地去实践验证,兴之所致,乐此不疲。烈日下一张张稚嫩的面孔在党旗下宣誓,铮铮誓言掷地有声,证明了这班孩子的不怕吃苦的决心。烈日当空汗如雨下,孩子们始终坚持着田间劳作,没有指令绝不撤退。孩子们深深体会到了什么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午饭时间,家长们协助孩子烹饪菜品,孩子们分成小组,分工合作,摘菜,洗菜,切菜,烧火,炒菜,面面俱到。家长们瞬间成了现实版的“百度”,只需要告诉孩子怎么做就行。看着一个个忙碌的小身影,一会又出来了一份美味佳肴,不时互相点评一下美食。享受午餐时间是最快乐的,孩子们吃着自己做出来的美味,都说特别好吃,真是王婆卖瓜。</p><p class="ql-block"> 下午,陈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去学习土地面积测量,太阳把地面烤得滚烫,孩子们拉起尺子,按照老师说的方法认真地去测量着,脸蛋被晒得通红,汗水浸湿了衣衫。测量完后认真记录数据计算面积和周长,因为没有进行单位换算,数字太大了,孩子们的答案各不相同,又开始了一番学术上的激烈争吵。休息时间孩子们认真书写记录着研学过程,哥哥说:“累并快乐着!”</p><p class="ql-block"> 返程所思,暑期的亲子研学之旅不仅增进了家长和孩子关系的和谐,开拓了孩子的视野,提高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相结合,课堂内外相互补,孩子学习再也不会抽象化了。所以研学就是行走的课堂,孩子一路收获一路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