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作者:魏聿虹</b></h3> 三十多年前,军旅作家栾人学所在的部队就驻扎在我们吉林磐石,那时他是炮团政委,我作为电视台的一名记者第一次到军营采访时,正赶上他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士兵今年十八九》开机。他平易近人,语言幽默,那时就在用电脑写作。他还与我市诸多文学爱好者结识,文友聚会大家都爱邀请他。 两年后,栾政委被调去沈阳军区从事专业创作。<div><br></div><div> 就在这一年,我遇到了有生以来最大的难题,母亲急需到外地做眼科手术,我也突然发病不敢大动,爱人需要照顾生病的父亲和两个孩子上学,只好求邻居先带母亲到沈阳某医院住院排队去了,手术的前一天我才带着伤痛去沈阳。</div><div><br></div><div> 一下火车我就蒙了,天下着瓢泼大雨,对面不见人,更看不清路标站牌,躲在候车室里感到特别的无助。这时我才想起了有一个两年没打过的电话号,就急忙找出来。拨通了,谢天谢地栾政委还没有换号,他正在沈阳。他让我别着急,等着,过了十几分钟他带车接我来了。</div> 栾政委和他的司机陪我到了医院找到母亲,又帮我在附近安排了住宿后才离去。我以为这样就结束了,没想到第二天,老妈需要往手术室推,病房在三楼而手术室在对面的十二楼,中间还要经过几百米的大院,我一个带着病的弱女子只能在医院四处求助,关键时刻栾政委又来了。简直是及时雨呀,可人家穿着军官服让他做护工的活儿,我还真是不好意思,怎奈当时就是花钱雇都很难及时找到人的。<div> 这时,老妈又情绪特别激动,说没人抬她就不做了,等着瞎了算了……栾政委走到她身边,用幽默的语言逗她开心,他帮我把老妈送进手术室,等到术后又推回来,一口水都没喝着,直到老妈平静后安顿好了他才回去,同病房的病友都羡慕的说:“这老太太真有福,还有一个当大官的儿子呀”,这让我着实的感动了……</div> 回来后,老妈一直念叨着栾政委的好,这件事也在我心中一直感动了好多年,我与栾政委虽仅是一般认识,但我感到他就像我的兄长,确切的说,更像助人为乐的雷锋……<div><br> 此后不久,我在网上看到了有关栾政委的消息,他用勤奋和智慧为自己编织了新的成功,成为电视剧《雷锋》的编导之一。同时也让我在意外之中有了新的感动:电视剧《雷锋》播出时,编剧字幕上他的名字却被打错了。我们这些他的粉丝看了都觉得太有失公允,然而他却是出奇的淡定,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这个事实,又热情地投入了新的创作。</div> 虽然与栾政委有三十多年没有见面了,但关注他的目光从没远离。这些年来,他创作的小说《天涯浴血》《祖宗海》和同名电视剧已经在中央一台播出,他的好多作品曾多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提名奖、全国飞天奖、大众金鹰奖、全军金星奖、解放军“八一”文艺等大奖,并且越来越多……真心地为他创作上取得的每一个成就感到高兴。 <p class="ql-block"><b>作者小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魏聿虹,网名:铁线蕨,吉林省磐石市人。退休前为记者、撰稿编导电视专题片60多部。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香港诗词学会会员、磐石官马溶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磐石三余诗社副社长。著有诗词散文集《小草》《铁线蕨》。有20首诗词收入《中国当代诗坛选藏》,被评定“中华诗词著作家”一级。</p> 图片多来自微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