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岁的新兵

雷勇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2022年8月1日,《长沙老兵》杂志举行首发式,其中发表了我撰写的《64岁的新兵》一文,简要记述了中国科学院李崇银院士在花甲之年毅然携笔从戎、为军队气象水文事业发展做贡献的事迹。此前,我花了两年时间完成了这部38万字的著名大气科学家《李崇银传》,初稿已交出版社,估计今年下半年出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下面,就将这篇文章全文刊发,向英雄的八一建军节致敬!</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04年10月,经中央军委特批,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李崇银研究员特招入伍,成为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原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的一名教授。这一年,李崇银已64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入伍十多年来,李崇银院士以战略科学家的远见卓识和领军人的使命担当,积极为国家、军队和学院气象水文事业贡献智慧力量,在学院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被誉为“全军气象水文系统的一面旗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0年4月,李崇银出生在四川省达县(今达州市通川区)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他两岁丧父,全靠母亲含辛抚养,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读完了小学和中学。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对正在读高中的李崇银震动很大,从此他暗自立下“将来当科学家”的远大志向。1958年8月,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天气气候专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创建的一所研究型大学,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校方针,各系主任全部由中国科学院各学科带头人兼任,马大猷、贝时璋、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九章、叶笃正等一批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亲自登台授课,及时把最新科技成就和前沿课题传授给学生,使得李崇银一进校门就有机会聆听众多名师的教诲和熏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五年的大学教育,为他打下扎实的科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培养了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特别是中国科技大学“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优良校风,厚基础宽专业的办学理念,以及众多名师的言传身教,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深远影响。</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63年8月,李崇银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开始学术科研实践,先后参加了平流层臭氧、东南亚和南亚大气环流和天气、我国第一次地下核试验气象保障、我国第一个数值天气预报自动化系统、我国最早的气象卫星探索等课题研究。这些丰富的科研实践,使他受到多方面锻炼,科研和组织能力有了很大提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80年6月,40岁的李崇银被公派到美国伊利诺依斯大学作了一年访问学者,合作开展台风动力学研究。回国后,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开始在大气科学前沿领域奋力攀登,不仅研究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变化的新现象、新事实,而且利用近代数学、物理方法把这些现象上升为理论,并应用数值模拟来证明所提出的理论,在热带气象学、大气低频振荡及其动力学、ENSO循环动力学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为中国和国际动力气象学、气候动力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卫星红外遥测大气湿度、台风动力学及亚洲季风等科学领域,他也做出了一系列有影响的重要研究成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截至2020年底,李崇银单独及与他人合作出版论著21部,发表科学论文481篇,培养了84名博士和硕士,60余次受邀出国访问和学术交流,受聘担任国内7所大学兼职教授、香港城市大学荣誉教授,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等奖励。1987年底他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93年担任博士生导师,2001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李崇银院士高超的学术造诣得到了国内外气象学界的充分肯定和信任,先后受聘担任国际动力气象学委员会委员,国际季风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气候变化及可预报性研究计划科学指导组成员,国际气候委员会委员等;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环流和地球流体力学研究室主任,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大气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动力气象学委员会主任,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秘书长,世界气候研究计划中国委员会主席,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军队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红四方面军曾在李崇银的家乡建立过根据地,有数万名同乡加入了红军,红色基因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就扎下了根。高中毕业后他曾参加了空军招飞,因身体原因与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失之交臂。21世纪初他参加了几次大气、空间、海洋等与国防有关的科研任务后,深切感到这些科学与国家安全联系十分紧密,在打赢未来高科技战争中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素有家国情怀的科学家,他想自己对大气和海洋科学都有所研究,应该为军队建设多做些贡献。于是,他不顾年过花甲,决心加入人民军队行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来到气象学院后,李崇银院士肩负着推动学科专业发展、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及带动培养年轻教师的重大责任。经过深入调研思考,不久他向学院党委提交了《关于学院建设方针的建议书》,内容涉及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方面面,既有宏观建设思路,又有明确的建设重点、建设目标和具体措施,得到学院党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有效落实,学院先后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学会和有关高校联合承办了数十个学术会议,邀请近百名国内外学者来院讲学,多名年轻教员赴国外深造,承担的科研任务越来越多,学术氛围越来越浓,教学科研屡创佳绩,学院建设驶入快车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了有效改善学院科研条件,经过李崇银院士一年多的顽强努力,每秒运行10万亿次的“银河”超级计算机系统落户学院,解决了师生对高性能计算的急需。2008年9月,他经深入调研论证,又向上级递交了“关于开展《高分辨数值天气预报方法研究》的申请报告”,被批准立项。他还帮助学院争取到“气象卫星遥感应用实验室”和“大气综合探测实验室”等科研条件建设重点项目。此后几年,他积极支持和促进学院论证,经上级批准组建了5个全军研究中心,带领相关人员一次性申报成功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与南京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联合创建了“协同创新中心”,实现了学院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原总参有关领导说:“李崇银不仅是气象学院的院士,也是我们整个军队气象系统的院士。”十多年来,李崇银院士高度关注国家和军队气象水文事业建设发展,以战略科学家的远见卓识,积极为国家和军队气象水文事业谋篇布局,十多次向上级递交了关于加强气象、海洋、空间、水文、卫星等方面研究和建设的建议书,绝大多数得到落实。在此期间,他组织专家完成了多个气象水文技术领域发展战略规划,多次组织召开“气象水文高层论坛”等学术会议,多次参加国家和军队有关重大科研专项和项目的立项论证,为推动我国和我军气象水文事业的发展进步做出重大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李崇银院士始终胸怀祖国,时常告诫学生大气科研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国家、军队现代化事业和人民群众服务。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待学生,他都以“踏踏实实研究、老老实实做人”要求,坚决反对吹牛浮夸、弄虚作假和溜嘘拍马。他专业基础扎实,学术视野宽广,总是站在战略高度把握整个气象领域的发展方向,及时捕捉和跟踪国际学术前沿,具有很强的战略思维和创新能力。他不仅能勇敢面对各种挑战,还在各个不同领域取得了出色的研究成果。“对已有的结果和权威人士的论点要敢于说不,对现有的研究和结论要敢于提出问题、提出创新见解”是他研究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他继承了川人特别能吃苦的优良传统,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是有名的高产专家和“快笔头”。他用半个多世纪在科学道路上的顽强拼搏再一次完美诠释了马克思“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明的顶点”的至理名言。他谦虚谨慎、艰苦朴素、勇于进取、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师生树立了鲜明的示范导向,展现出老一辈科学家崇高的精神风范,赢得了国内外气象学界广泛的尊敬和爱戴。</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