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路1073]——熊子塔下书传奇(寻塔记76—广东新会)

杨永发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新会凌云塔</font></b></h3><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 <p class="ql-block">在广东新会茶坑村(陈皮村)任何一处偶尔回首,但见“远远地一座塔耸在山坡上,许多绿树拥抱着它。在这附近很少有那样的塔”(巴金:《鸟的天堂》)。塔的所在地是中国近代历史名人梁启超的故乡,这里也是中国新会陈皮的核心产地。</p><p class="ql-block"><br></p> 那座山叫凤山,塔叫熊子塔。“熊”(读泥),“熊”字下面是三点不是四点,系新会特有的一个汉字。据《新会县志》记载:“熊子山在城南二十里,又有鼠熊、马熊、东熊、长熊诸山。山凡五,各有三足,故云熊。”熊子山下,河流纵横,潭江和西江支流在此汇入银洲湖,故亦称熊海。<div><br></div> <p class="ql-block">熊子塔,又名凌云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由当时的新会知县王命璇主持兴建,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br></p> 古塔八角七层,巍然屹立于凤山之巅。登临其上,可遥望银洲湖景色。梁启超在十一岁时所作《登塔》诗,1982年由岭南书法家秦篔生书写勒石立于塔下。诗曰:“朝登凌云塔,引领望四极;暮登凌云塔,天地渐昏黑。日月有晦明,四时寒暑易。为何多变幻,此理无人识。我欲问苍天,苍天长默默。我欲问孔子,孔子难解释。搔首独徘徊,此理终难得。”<div><br></div> 全诗充分洋溢着这位后来名闻中外的近代思想家、政治改革家和文学家少年时代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思想情感。<div><br></div> 新会以“葵乡”闻名于世。据说凡能望见熊子塔的地方,生长的蒲葵叶大心圆蒂正骨直,明显优于别处,所加工的火画扇是新会葵扇中的精品,在1915年的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得过金奖。古塔周围是冲积平原,土地肥沃,葵树得天独厚,而葵农人勤艺精,葵林四季常青,郁郁葱葱,给熊子塔平添几分秀色。<div><br></div> <p class="ql-block">茶坑村不仅历史源远流长,更是新会陈皮的核心产区。在这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能看到凌云塔的地方出产高品质的陈皮,而凌云塔下的茶坑村,历来被公认为最适宜新会柑种植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特殊的地理位置给茶坑村的新会陈皮镀上了浓厚的历史色彩。目前,茶坑村有新会柑种植面积150多公顷,年产新鲜柑果逾9000吨,产值约1.5亿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如今,在这个常住6500人的村子里,靠着种植茶枝柑和制作陈皮,村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1万元。</p><p class="ql-block"><br></p> 明清时期,新会的读书人把熊子塔称作“文笔”,认为此地人杰地灵,定出文人。清末果然出了个梁启超。也有人把熊子塔称为“航标”。因凤山北望新会城,南临银洲湖,远眺崖门海,四面平畴广阔,江河交错,有了卓立山上的熊子塔,就给人们一个航行的目标。<div><br></div> 登塔纵目而望,崖海、银湖尽入眼底。每当夕阳西下,银洲湖上汽轮破浪,船帆片片,像朵朵白云在塔下飘然而过,衬着塔影波光,好一幅绮丽的南国水乡图。这也是曾被列为新会八景之一,名曰“熊塔归帆”。<div><br></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谢谢浏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