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红军闽中游击队——第一支队、第二支队的创建和发展

红色八闽

<p class="ql-block">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闽中地区中共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同上级失去联系,中共福清、莆田中心县委分别领导中国工农红军福清游击大队、莆田工农游击队及原属中共闽东特委领导的连江红军西南团一部(不久编入福清大队),在闽侯、福清、永泰、莆田、仙游、长乐边境地区坚持游击战争……闽中游击区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之“八省十五个地区”中一块独立的游击区。</p> <p class="ql-block">▲角楼会议(中共福清中心县委成立)1934年8月,中共福清中心县委在福清角楼村成立,黄孝敏(原中共福州市委巡视员)任中心县委书记,刘突军、陈金来、余长钺、何胥陶、池亦妹仔等为委员,会议决定离开城市,扎根农村,建立武装,开展游击战争。</p><p class="ql-block">▲西厝会议(中共莆田中心县委成立)1934年9月,中共莆田中心县委在灵川西厝村重新成立,王于洁(原中共福州市委常委)任中心县委书记,潘涛、郑金照、林阿郎、陈建新、黄国璋等为委员,会上决定在国民党治力量相对薄弱的常太山区开辟新的活动据点。</p><p class="ql-block">▲常太第一支游击武装建立:1934年10月,莆田中心县委委员郑金照、陈建新到常太顶外坑(今常太镇渡里村),动员该村进步青年雷光熙参加革命,雷光熙在接受党的思想教育后,毅然献出家中藏有的步枪14支、短枪一支及手榴弹子弹数箱,参加革命队伍。利用这些枪支弹药,中共莆田中心县委在常太山区组建了一支20多人的游击武装,从而开辟了常太第一块游击根据地。</p><p class="ql-block">▲福清西区第一支游击武装建立:1934年11月,福清中心县委在西区成立了30余人的中国工农红军福清游击大队,刘突军任大队长,黄孝敏兼任政委。</p><p class="ql-block">▲枫叶塘突袭(闽中三年游击战第一枪):1934年12月,潘涛、郑金照率沿海游击队与常太游击队会合,化装袭击了设在枫叶塘的国民党镇公所的民团常备队,缴获反动民团步枪二十多支、子弹数千发。枫叶塘突袭打响了闽中三年游击战争的第一枪,从而拉开了闽中三年游击战争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袭击常太枫叶塘镇公所遗址旧照</p> <p class="ql-block">▲罗汉里根据地开辟:1935年3月,闽东苏区遭国民党重兵“围剿”,连江县委书记魏耿(后叛变)、闽东红军西南团团长杨采衡和原共青团连江县委书记陈云飞等,率20余名武装骨干乘船突围抵达海口镇,与福清中心县委委员陈金来取得联系并加入福清游击队。随后,福清中心县委派陈云飞深入罗汉里说服匪首刘春水余部10多人弃暗投明,加入游击队,从而开辟了罗汉里游击根据地。</p><p class="ql-block">▲樟溪会议(中共闽中特委成立):1935年5月,莆田、福清两个中心县委取得联系,王于洁、潘涛亲赴福清樟溪参加两个中心县委联席会议,会上決定撤并莆田和福清两个中心县委,成立中共闽中特委,统一领导福清、长乐、莆田、仙游、惠安、永泰等闽中各县的斗争,王于洁任特委书记,黄孝敏、潘涛、刘突军、余长钺、陈炳奎为委员。会议还決定把福清和莆田两支游击队分别整编为闽中工农游击队第一支队和第二支队,以罗汉里(第一支队)和常太(第二支队)为根据地,分别开展游击武装斗争。</p> <p class="ql-block">中共福清、莆田中心县委联席会议遗址(福清·镜洋镇蔡三俤故居)</p> <p class="ql-block">▲山坑军事会议(工农红军闽中游击队第一支队建立):1935年6月,黄孝敏、刘突军到罗汉里山坑村召开军事会议,传达樟溪会议精神,宣布福清游击队整编为工农红军闽中游击队第一支队,魏耿(后叛变)任支队长,黄孝敏兼任政委,吴德标任副支队长,杨采衡任参谋长;同时成立中共永泰工委,由陈云飞任书记。</p> <p class="ql-block">闽中罗汉里游击根据地(福清·一都)</p> <p class="ql-block">▲漈川军事会议(工农红军闽中游击队第二支队建立):1935年秋,王于洁在常太漈川主持召开第二次党团联席暨军事会议,决定以漈川、外坑、金竹坑为中心,建立莆(田)仙(游)边游击斗争根据地,同时把参加整训的沿海游击队、黄笏中心区游击队、常太游击队等正式改编为“工农红军闽中游击队第二支队”,郑金照任支队长、潘涛任政委(兼)。支队驻地和闽中特委办公机关都设在漈川。</p> <p class="ql-block">工农红军闽中游击队第二支队(漈川驻地旧址——马院村)</p> <p class="ql-block">▲大洋田赋处奇袭战:1935年10月,刘突军、吴德标率闽中工农游击队第一支队80余人从罗汉里奔袭田田赋处大洋分柜,全歼粮务分队,缴枪8支,镇压铺差1名。</p><p class="ql-block">▲东山寨突围战:1935年11月,魏耿(后叛变)、杨采衡率闽中工农游击队第一支队到永泰一都东山打土豪,被敌军围困在东山寨,游击队将寨门紧闭并冲上寨门顶,以机枪向敌军猛扫,逼敌不敢靠近,对峙到夜幕降临,游击队趁夜沿小道撤返根据地。</p><p class="ql-block">▲镇压地霸韩觐侯:1936年1月,郑金照率游击队第二支队袭击了常太下里洋教堂田赋田粮征收处,逮捕了度口铺差、恶霸韩觐侯,宣布其罪状后就地执行枪決。</p><p class="ql-block">▲诱捕地霸杨本六:1936年2月,游击队派队员黄联枢回常太九坑家乡,诱捕了反动联保主任、恶霸杨本六,缴其枪械并把伪甲长吴洪国并枪決。</p> <p class="ql-block">▲沃柄岑伏击战:1936年2月,雷光熙率游击队小分队前往广业外坑围捕土豪林少平(林当时不在家,游击队逮捕并枪決了其三个反动亲属),归途中在沃柄岑遭遇拘捕壮丁队一连敌人,游击队主动伏击,敌军溃败。</p><p class="ql-block">▲河村桥伏击战:1936年2月,吴德标、杨采衡奉命率第一支队夜驰相思岭,在公路急弯处的河村桥伏击福建省银行厦门分行押钞车队,击毙押车宪兵,俘获福建省银行总经理韩疆士、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郑其妙和大田县县长萨桓等7名官员,缴获一批金银、钞票。</p> <p class="ql-block">河村桥伏击战旧址</p> <p class="ql-block">▲漈川反围剿:1936年3月,度口韩觐侯族侄勾引敌军一个连和反动民团的兵力,大举围剿游击根据地際川、金竹坑两地。双方激战一天,时游击队一排排长陈金潘(马院村人)在“治印满村”战中牺牲,队员李玉堂被捕杀,游击队掩护群众暂时撤离隐入深山。</p><p class="ql-block">▲三官塘突击战:1936年4月,为分散敌人注意力,第二支队长郑金照奉命率领一支精干队伍,奔袭驻在笏石丙店宫的县自卫队,因计划不周,在笏石三官塘与敌军正面交战,郑金照及警卫员不幸中弹牺牲,游击队随即撤返常太漈川根据地。</p><p class="ql-block">▲漈川胜利会师:1936年5月,为粉碎国民党对福永边(罗汉里)游击根据地的重兵清剿(国民党当局出动飞机、装甲车等共3000多人的部队),王于洁亲自赶赴永泰后溪,沿莆永边山区小路,把闽中工农游击队第一支队带到常太根据地同第二支队会师。在常太漈川,王于洁主持了合编似式,第一支队正式并入第二支队,合并改编为“闽中抗日义勇军”(下属编二支队),由刘突军任政委,吴德标任司令员,雷光熙、王铁成任副司令,杨采衡为参谋长。闽中抗日义勇军的办公机关设在常太根据地漈川。合编后的游击队对外仍称闽中工农游击队第二支队。</p> <p class="ql-block">▲长岭缴枪:1936年6月,刘突军率20多名精干突击队员翻越华亭龟山,直插福厦路的莆仙交界路段长岭,袭击了驻岭上的一排敌军,缴枪18支。</p><p class="ql-block">▲奔袭(黄石)区署:1936年6月,刘突军率游击队员80余名化装成客商、农民和小贩,奔袭莆田腹地重镇黄石,突袭了国民党县政府第三区署,毙敌5人,缴获长短枪械30余支。</p> <p class="ql-block">黄石镇国民党县政府第三区署</p> <p class="ql-block">▲九坑土寨攻击战和上坂攻击战:1936年7月,闽中特委为摧毁敌人设在度口九坑杨家土寨的联防据点,发动游击队和赤卫队及群众二百余人攻打九坑土寨并取得胜利。继而又发动一支百多人的革命队伍,除了上坂的联防据点。</p><p class="ql-block">▲荒墓掘枪:1936年秋,由于国民党的多次围剿,漈川根据地经费和武器都非常紧缺。游击队员新战士蔡兆英,主动向组织反映其父蔡春庭(原国民党“民军”营长,后不干隐居在家)有批武器弹药,埋藏于荒郊坟墓穴里。游击队派出20多人急驰埋藏地,挖掘出二十多箱(每箱千发)子弹和一批枪械,由杨金莺作向导把弹药搬运到漈川根据地的山上,充实了武装装备力量。</p><p class="ql-block">▲莆永边(山溪、宁里、旗插安)根据地开辟:1936年9月,闽中特委在外坑陈文通家中召开紧急撤退会议,决定把游击队和一部分的地方干部、群众撤出常太根据地,同时决定在靠近永泰交界的莆田北部山区开辟新的游击活动据点。特委派黄国璋到庄边北部的杉溪(今山溪)与当地实力派黄开元谈判,双方以“互不侵犯”为条件达成协议,使游击队得以暂时开进杉溪休整、训练。特委同时派方子民(方言)到莆永边的宁里、寨下(属永泰)一开辟新的地下活动据点。</p> <p class="ql-block">▲杉溪反围剿:1936年10月,国民党重兵围剿杉溪,游击队为避开敌人锋芒,主动撤出杉溪,大部分队伍由刘突军带领转移到莆永边的旗插安、宁里一带隐蔽。小部分队伍由雷光熙带回常太根据地继续进行斗争。</p><p class="ql-block">▲游击战争战略转变:1936年11月,闽中特委与中共南临委接上组织关系。根据时局的变化和南临委的指示精神,闽中特委決定实行战略转变,停止袭击国民党当局军事据点和打土豪行动,把游击队隐蔽在莆永边(宁里、旗插安)游击根据地整训待命。</p><p class="ql-block">▲闽中五特委被捕就义:1937年2月,中共闽中特委领导人王于洁、黄孝敏、潘涛、余长钺在梧塘洪渡村薛家召开会议,研究新一年工作,会后,按照特委交通员薛宝泉(原渔溪特支书记,当时已秘密向国民党特务机关自首,充当汉奸)安排,到邻近的林外村赖金繁家投宿,被预先埋伏在那里的完兵队悉数逮捕。接着又诱捕特委委员、福清县委书记陈炳奎。王于洁等五位闽中特委领导被捕后坚贞不屈,在狱中坚持斗争,于6月23日在福州鸡角弄惨遭杀害。</p> <p class="ql-block">▲中共闽中工委成立:1937年3月,刘突军召开闽中特委部分党员干部紧急会议,决定成立中共闽中工委,刘突军任工委书记,苏华、黄国璋等为工委委员,继续领导闽中游击区的革命斗争。</p><p class="ql-block">▲工农红军闽中游击队改编:1937年6月,闽中工委按照南临委指示,把工农红军闽中游击队改编为中华人民抗日救国义勇军第七路军第一纵队,吴德标任司令员,刘突军兼任政委,雷光熙、王铁成任副司令员,杨采衡任参谋长,为奔赴前线抗日作准备。</p><p class="ql-block">▲闽中国共合作抗日:1937年8月,国共两党经过多轮谈判,达成合作抗日协议。</p> <p class="ql-block">泉州承天寺内游击队北上抗日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在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闽中党组织率领游击队先后开辟了以常太外坑、漈川、金竹坑为中心的莆仙边游击根据地,以罗汉里为中心的福永边游击根据地和以宁里、旗插鞍为中心的莆永边游击根据地,游击区域从莆田、福清一直影响扩大到仙游、永泰、闽侯、惠安等县,成为南方八省十五块游击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参考资料《中共闽中地方史》、《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等书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