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精神代代传

海鲜(大陆)中泰友协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景区位于安阳下属城市林州市(原林县)北,主要有两个景点,分水闸和青年洞。分水闸距林州20公里,青年洞距分水闸还有约40公里。</p> <p class="ql-block">  林县地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即1436年)到新中国成立共514个春秋,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有时大旱连年,河干井涸,庄稼颗粒不收。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有5次干旱严重到"人相食"。</p> <p class="ql-block">  这是红旗渠纪念馆。红旗渠纪念馆由赵朴初题写馆名,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共分为雕塑区、碑林区、展馆区、游览区四部分。</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60年代,面对“旱魃(音拔,意为引起旱灾的鬼怪)为虐”的生存环境,河南林县(现为林州市)30万干部群众十年如一日奋战在太行山巅,用勤劳的双手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1696.2万立方米,靠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了总干渠长70.6公里,干渠、分干渠、支渠、斗渠共1500多公里的巨大工程。红旗渠的建成,解决了林县人畜饮水的困难,并提供了农业、工业用水,从此赶走了旱魃。结束了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磨难历史。人们形容该工程是“人工天河"。红旗渠是林县人民的骄傲,它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她已变成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精神经过归纳概括为:自力更生、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不计报酬、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这些都是林县人民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表现出的优秀品质,构成红旗渠精神的基本内容。</p> <p class="ql-block">  上面这张老照片记录了当年开闸放水时林县人民欢庆的盛况。我们当年听着红旗渠的新闻报道长大,看到照片,能体会到久旱逢甘霖的林县人民当时喜悦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  这组图片是分水苑景区。分水苑风景区 是一园林式景区,也是红旗渠总干渠分为三条干渠的地方。距林州市市区18公里,原名:“坟头岭”,后因之改名为“分水岭”。</p> <h3>  红旗渠纪念碑,</h3> <p class="ql-block">  此图为红旗渠分水闸,渠水从这里分到林州市各个乡镇。</p> <h3>老纪念馆</h3>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工程上马的时候,正值我国遭受自然灾害时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林州人民不依赖国家,不向上伸手,不等不靠,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抬筐自己编,没有炸药自己造,粮食不够吃就采野菜、下漳河捞水草果腹,用一腔热血和辛勤的汗水谱写出一曲战天斗地的战歌。</p> <p class="ql-block">  以下图片是青年洞景区。青年洞风景区 位于分水苑风景区上行30多公里处。这里山高路险,红旗渠悬挂在巍峨雄险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主景“青年洞”靠断壁而凿,从大山之中穿通而过。</p> <p class="ql-block">  青年洞位于红旗渠总干渠任村卢家拐村西,是总干渠最长的隧洞。它穿过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原洞长616米,券砌洞脸后长度为623米,高5米,宽6.2米,设计流水量23立方米/秒,挖砌石方19800立方米,投工13万个,用款20.3万元。</p> <p class="ql-block">  1960年2月由横水公社320名青年先行施工。是年11月因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困难,总干渠暂时停工。为早日将浊漳河水引入林县,建渠干部群众坚持“宁愿苦战,不愿苦熬”,改由县里各公社挑选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继续施工。</p> <p class="ql-block">  当时干部民工口粮每天只有6两,为了填饱肚子,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捞河草充饥,很多人得了浮肿病,仍坚持战斗在工地,以愚公移山精神,终日挖山不止。作为过来人 也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深知饿肚子的艰难,特别是林县的青年突击队饿肚子干着重体力活,其艰难程度是现在年轻人体会不到也想不到的。</p> <p class="ql-block">  坚硬的石英岩一锤打下去只有一个白点,十数根钢钎打不成一个炮眼,青年们面对这样艰难困境,创造了连环炮、瓦缸窑炮、三角炮、抬炮、立炮等新的爆破技术,使日进度由起初的0.3米提高到2米多。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1961年7月15日凿通隧洞。</p> <p class="ql-block">  为表彰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197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亲笔题写了洞名。</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林县青年为全国的青年树立了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榜样,青年洞是一座丰碑光荣载入共和国成长的史册,它将永远鞭策着共和国的青年人接过先辈们未竟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不息、战斗不止。</p> <p class="ql-block">  走在干渠的堤坝上,看着缓缓流动的渠水,敬仰之情油然而生。红旗渠的建设者们,经过艰苦奋斗,战胜重重困难,穿太行,战绝壁,涉险滩,逢山凿洞,遇沟架桥。这种愚公移山的气势、无私无畏的胆略,感动着很多前来的参观者。红旗渠开凿至今已经过去五十年了,但来这里学习参观的的学生和各行各业工作人员仍然络绎不绝,他们来的这里,有感于红旗渠伟大的精神,纷纷举起手臂,励志把红旗渠的精神传承下去。我相信,不管多久,红旗渠精神一定会在中国大地上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正前方是山西地界,左边属河南,右边是河北,河南这边山腰上隐约可见红旗渠痕迹。</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是林县人民刻在太行山岩上的一座丰碑,红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的传家宝。改革开放以来,林州人民不断赋予红旗渠精神新的内涵,他们正在不懈努力,为实现林州由山区贫困县向现代化新式城市和生态旅游城市的跨越而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