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是首歌的美篇

相逢是首歌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芳华》读/观后感</b></p><p class="ql-block">2017年的最后两天 ,我看了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 读了严歌苓的同名小说。 这部近期被热议的作品 将人性究竟是善 还是恶这个古代诸子莫衷一是,直到今日也争议不清的哲学命题再次呈现到了读者和观众面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说将叙事的时空阙设在上世纪70年代到2015年 西南某部队文工团。人物自然瞄准了文工团中的男女。男主刘峰,是以“活雷锋”(作者在书中称之为“雷又锋”)的好人形象出场的 。他不怕脏累 有求必应 人格高尚 荣誉加身。然而, 刘峰终究不是神 ,他的人性欲望在他意乱情迷对女团员 林丁丁的强行触碰时暴露了,从那一刻起 他成了众人眼中的流氓 ,成了批判的对象;也是从那一刻起 他的人生悲剧 拉开了帷幕:他被发配到伐木连, 在对越战争中失去了右臂;复员到地方, 靠倒卖盗版图书为生, 结婚,离异,甚至与一个发廊女生活在同一屋檐下, 再后来,他肝癌,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何小萍(小说中叫何小曼)是电影中另一个“向善”的人物。但不知为什么,当她以“特招兵”的身份在影片中亮相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她是个“后门兵”吧?虽然“杨老师”给出了她“是个不错的苗子”的解释,可我仍觉得那只是个难以服人 欲盖弥彰的说辞。在小说中,何小曼是一个 始终未被生活 善待,却又极度渴望施爱与被爱的女人。她从小感受着家庭的冷漠 ,参军后又被战友孤立欺凌 ,她暗恋刘峰却从未被对方接受,越战中 突然强加给她的“英雄”的光环 让她的精神不堪重负, 她,疯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何小曼与刘峰的命运曲线是逆向延伸的 :前者自下而上,从一个不被待见的土妞 一夜之间被捧上英雄的神坛 ;后者自上而下,从一个人格近乎完美的学雷锋标兵 倾刻之间 人设崩塌跌入尘泥。尽管发展曲线不同,但他们都被社会被战友被生活抛弃了:何小曼,疯了; 刘峰,残了,死了。</p><p class="ql-block">小说中的其他人物:“我”(萧穂子),审时度势,超然事外;林丁丁,成熟世故,游走在两个男人和两块手表之间;郝淑雯,家境优渥,香艳性感… 她们演绎着我们司空见惯的芸芸众生,成了男女主人公刘峰何小曼命运沉浮的旁观者、 告密者、 落井下石者、 推波助澜者或同情者、反思者、觉悟者。</p><p class="ql-block">尽管 在听到刘 峰病故后,郝淑雯对自己当年参与加害刘峰的行为痛心疾首地自责和忏悔,让我们感受到了对人性善良的微弱的召唤和些许的回归,可是“雷又峰”还是死了。刘峰的死在人们心中留下的空洞足以让人寒彻骨髓 ,对我们生存的社会和周遭的人甚至自我都产生了怀疑。</p><p class="ql-block">这让我联想到威廉.戈尔丁的小说KING OF FLⅠES(中译名《蝇王》),书中那群意外流落荒岛的孩子们在面对生存困境时表现出的贪婪,残忍,噬血的人性恶,与《芳华》仿佛存在着某种让人一时还说不清的互文性。难道严歌苓是咀嚼了《蝇王》之后吐出了《芳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罢《芳华 》我沉思良久。我在想,严歌苓 想通过她笔下人物的命运告诉世人什么呢?是雷锋精神已经死亡? 是好人注定没有好报? 是保家卫国非死即伤,非疯即残?是为国出战 青春不值?还是社会凉薄 人心险恶?</p><p class="ql-block">若真如是,作者用心真够阴毒,这让人生无可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导演冯小刚说《芳华》最接近严歌苓的自传, 也就是说,了解严歌苓(也包括冯小刚)有助于帮助我们看懂《芳华》。</p><p class="ql-block">网络上对作者严歌苓和导演冯小刚的个人介绍林林总总,下面一帖是我见过最为尖锐的:</p><p class="ql-block">“两个对部队既爱又恨的人一拍即合,创作出电影《芳华》,其经历鲜为人知,文艺作品反映人生经历。</p><p class="ql-block">小说《芳华》作者严歌苓,上海人,考入成都战旗文工团,当舞蹈演员。15岁爱上一个30岁的军官,写了160封情书,受到上级严厉批评,产生过自杀念头,后弃舞从文,离开部队,对部队充满怨恨。离婚后嫁给美国人,移居美国。</p><p class="ql-block">冯小刚,湖南湘潭人,在北京军区38军装甲6师当了一年假兵,办不了入伍手续,回到地方考上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当美工,因与歌舞团一名女舞蹈演员谈恋爱,被列为转业对象,后转业到北京西直门粮库,对转业一直耿耿于怀。后调到建工集团当文体干事,遇到北京台电视中心主任郑晓龙之后,转入影视界。</p><p class="ql-block">二个扭曲变态的心灵,创作了这部阴暗的影片,这么龌龊的芳华,还有脸致敬越战的老兵?这么阴暗的芳华,竟敢亵渎军人血染的风采!”(转引自网帖,佚名)</p><p class="ql-block">看到这段介绍,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严歌苓在小说中写道,“我们的孩提时代和青春时代都是讲人坏话的大时代, 而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和世故起来的。”原来是因为她追求一位有妇之夫挨过处分,内心愤愤不平。</p><p class="ql-block">作为同龄人,我们和作者的成长年代的确不怎么美好,可绝不都是“讲人坏话”,在那个“大时代”里仍然有人性善良的温暖。也正因如此,《芳华》上映后遭到了众多的诟病和质疑。</p><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的过来人都知道,在严歌苓笔下的“大时代”里走后门参军几乎是年轻人最好的出路,可以不必下乡,可以入党留城。严歌苓12岁就当兵了,是她才艺超群部队急需,还是为逃避下乡走后门入伍,现在已无人追究,相反,却有人极力渲染她父辈祖辈在“大时代”中如何遭受迫害,这不免有些“为赋新诗强说愁”的牵强,因为那年头当兵是要严格政审的,打这种悲情牌只能骗骗不解当年的后生们。</p><p class="ql-block">至于冯导,他宁愿没有军籍混迹军营也不肯当知青下乡务农的史迹恐怕也不必再去推敲了。</p><p class="ql-block">对任何文本的解读都会因每位读者的个人经历,学养,三观,社会角色,生活环境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差异,甚或大相径庭。因此也就出现了同一部《芳华》,有的人看见大腿,有的人看见反动,有的人看见压抑和疏远,有的人看见斗争和批判,有的人看见人际关系学,有的人看见青春短暂,有的人看见血肉横飞的战争残酷,有的人看见患难中的爱情凄美,有的人看见社会分层的深化,有的人看见真善美的背离,有的人看见隐喻象征和黑话,有的人看见对文艺作品管制标准宽松的意外惊喜…,严歌苓和冯小刚利用文字和蒙太奇手法描摹拼揭了中国军营中的尔虞我诈,相互倾轧。或许他们深谙,这类暴露中国社会阴暗丑恶的作品更符合各类西方大奖评委们的胃口。</p><p class="ql-block"> 2018.01.0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