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南——有一种沧桑之美属于南京

Cindy

<p class="ql-block"><b>2020年12月22日下午14:30离开扬州,目的地南京。</b></p> <p class="ql-block">车程86.3公里,时间1个多小时,高速费30元。</p><p class="ql-block"><b>三十一年前也是两个人来,瞻仰中山陵、凭吊雨花台;十五年前又带女儿一家三口,走马观花。</b></p><p class="ql-block">如今旧地重游,有好多计划。</p> <p class="ql-block"><b>一进南京城,就感受到厚重的古韵。</b></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酒店位于御道街外御道桥附近。</p> <p class="ql-block">酒店的大堂像一个小型书店。</p> <p class="ql-block">进入房间,感觉是一种商务范儿。</p> <p class="ql-block">酒店的早餐很丰盛。</p> <p class="ql-block">西点不错,不甜腻。</p> <p class="ql-block">阳春面。</p> <p class="ql-block">薄皮小馄饨。</p> <p class="ql-block"><b>23号的计划是:首先凭吊明故宫,然后参观南京博物院,最后瞻仰明孝陵。</b></p><p class="ql-block">说到南京,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六朝古都,但给南京留下浓墨重彩的非明朝莫属。</p><p class="ql-block">公元1368年初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定都于南京;1421年朱棣就迁都至北京,在南京仅仅53年,可是就是这短短的53年,让南京明遗迹无处不在。</p><p class="ql-block"><b>说到这些遗迹,明故宫当名列榜首。</b></p><p class="ql-block">南京故宫始建于元朝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基本完工,前后历时二十六年,布局依《周礼·考工记》中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为原则。<b>是遵循礼制秩序的典范,其建筑形制为北京故宫所继承,是北京故宫的蓝本,明清官式建筑的母本。</b></p><p class="ql-block"><b>明故宫城面积1.16平方千米,是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b></p><p class="ql-block">我们沿御道街进午门。经外五龙桥、奉天门,内五龙桥,然后是前朝的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再北则为后宫,乾清宫、省躬殿、坤宁宫。</p><p class="ql-block">御道是整个皇宫建筑的南北中轴线,以上建筑都位于这条南北中轴线上。</p> <p class="ql-block">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发生靖难之役,经四年战争,燕王朱棣攻破京师,结果“都城陷,宫中火起”,<b>烧毁了奉天殿等宫殿。</b></p><p class="ql-block">之后历代各朝都曾经想恢复修缮,但终因财力物力等原因不能再续辉煌。</p> <p class="ql-block">依稀可见的柱础,可以想象曾经的殿宇多么的宏伟。</p> <p class="ql-block">笔直的中轴线——御道。</p> <p class="ql-block">斑驳的城墙。</p> <p class="ql-block">内五龙桥。</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辉煌不再,只剩下残碑断亘。</p> <p class="ql-block"><b>传说方孝孺的血迹石。</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朝代的更迭最初都会受到一些所谓忠臣的抵制,换来了流芳千古。</p> <p class="ql-block">出遗址公园,不远就是南京博物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午11:30走进博物院,流连3个多小时,</span>关于南京博物院我会单独辟出一篇,接下来大家就随我一起瞻仰明孝陵。</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下午16:00到达明孝陵。</span></p><p class="ql-block">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b>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寝。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早于朱元璋去逝16年,马皇后下葬后,人们称这为“孝陵”,直到16年后朱元璋下葬,人们习惯之前的名字仍然称它为“孝陵”。</b></p><p class="ql-block">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b>它建筑布局堪称经典,影响后世多位帝王陵寝的修建。</b></p><p class="ql-block">明孝陵经历了600多年的沧桑,许多建筑物的木结构已不存在。</p> <p class="ql-block"><b>陵寝的格局仍保留了原恢弘的气派,且其地宫完好如初,没受任何捣扰。</b></p> <p class="ql-block">墓区的建筑大体分为两大部分:第一组神道部分,从下马坊起,到孝陵正门。</p><p class="ql-block">这些石雕都是由一块石头雕琢而成,石头巨大,从开采到雕凿,到最后的运输就位,真是一项浩烦的工程。</p><p class="ql-block"><b>尤其那两尊站立的大象,这样完整上好的石头那个年代是怎样开采的呢?!又是怎样放大比例做到如此如此形象逼真的呢?!之后又是如何千里迢迢运输的?!真的令人难以想象啊!</b></p> <p class="ql-block">第二组是主体部分,从正门到宝城、明楼、崇丘为止。</p> <p class="ql-block">清朝时明孝陵也受到极高的尊崇。</p> <p class="ql-block">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下江南拜谒孝陵,题“治隆唐宋”碑于碑亭。</p> <p class="ql-block"><b>历经600多年的沧桑巨变,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它曾经的美是那样的灿烂夺目,这种历尽沧桑之美,只有南京才拥有,它只属南京。</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