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的语境里,军装是指军人的制式服装。</p><p class="ql-block"> 军装的式样和功能在文化层面有许多讲究,诸如生产力水平、军人的社会层级、大众审美等等,这都是人家写专业论文的内容,我今天想说的有些话,也许多少会与此有点儿关联,但不是这个主题,想了半天,就叫军装情结吧。</p><p class="ql-block">1979年在高炮五师十五团四连营区门口▼(六五式)</p> <p class="ql-block"> 从历史沿革看,军装会随着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变化而有所改变,到底是社会审美影响军装式样还是军装式样引领大众审美,虽然说法不一,但肯定不是单向的,应该是互有影响。不考虑例子的普遍性,我小的时候,如果谁穿一件洗得发白的军上衣那是很潮(流)的,大概率是根红苗正,出身革命家庭,起码也是光荣军属,单从材料和做工上看那也是一等一的。当时的大众衣着款式很单一,绝大多数都与当时立翻领的军装式样相仿,也有很多叫法,什么学生服、建设服、人民服等等,而且那时的帽子几乎只有一个款式,即解放帽。军装则被称为“国防绿”,这款“国防绿”就是解放军的“六五式”军服。</p> <p class="ql-block"> 六一那天,战友史晓军用一张卡片在群里引出了一个关于军装的话题,为什么是六一?因为“六五式”是在1965年6月1日这一天宣布全军统一列装的。“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帽徽和领章),这套看似简朴的军装,不但此后二十年穿着在解放军官兵身上,它所承载的时代意义也深深埋藏在这些军人的心里。</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套全功能、全款式军服,也就是说它既是军人的作训服,也是常服,在重大礼仪场合还是军人的礼服。从功能上讲,当时的指战员协肩挎包和枪支装备,双肩背包什么的毫无牵扯。甚至有种说法,认为戴着肩章妨碍为老百姓挑水担柴,应该是一种朴素的正能量发挥吧。</p><p class="ql-block">1983年在颐和园▼(六五式71款)</p> <p class="ql-block"> “六五式”军服的审美特征也十分显著,那鲜红的领章和帽徽,对任何肤色任何脸型的颜值都是正向提升的,透着军人那种特有的帅气与英姿。而且这套军装最大的特点是不怕旧,反而越旧越显风度,这是其它制式军装没法比的。现在的军装应该是很讲究的,既阳刚又时尚还有几分雅气,别说旧,不笔挺都不行。</p><p class="ql-block"> 我在解放军空军服役有15个年头,一入伍就是这套“六五式”,后来赶上过两次换装,一次是八十年代恢复军衔制前的过渡型,也就是“85式”,这套军装在1984年“十一”大阅兵首次亮相,第二年正式列装。另一次就是1988年9月恢复军衔制,全军统一换上了“87式”军服。</p><p class="ql-block">1985年在广西友谊关▼(八五式)</p> <p class="ql-block">1985年在广西▼(八五式夏款)</p> <p class="ql-block"> 其实,“六五式”在二十多年里也曾有过几次微改,但都没有改变式样,比如1971年采用“的确良”面料的“71款”,更加耐磨而且稍显挺阔;1979年增加的小翻领夏服“78款”等等,据说还有“74款”,主要是海军和女装。不管是大改还是微改,作为军中一员,都感觉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每次换装前,心中都充满期待。转业后,看到又有几次换装,细节了解不多,感觉面料更加考究,式样更加时尚,配套的作训服从功能上讲更加适应军队现代化要求,而且根据战区自然环境不同,被服及装具也有了明显区分,相信人民军队会越来越威武强大。</p><p class="ql-block">1990年在延庆▼(八七式)</p> <p class="ql-block"> 我感觉,战友们普遍都有一种军装情结,喜欢欣赏服役期间的老照片,有的甚至把军装照设置为微信头像。无需过多解释,这是对军旅生涯的骄傲和自豪,那是一段最难忘的岁月,军装在我们的人生经历中,标志着一种特殊的荣耀,记载着我们曾经为国防事业做出过最直接的贡献。</p><p class="ql-block">1991年在重庆▼(八七式尉官冬款)</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军装情结蕴含着十分丰厚的情感和精神寄托,值此八一节之际,向战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祝战友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p><p class="ql-block">1993年转业证件照▼(八七式)</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八一作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