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兵的回忆一一冯贞自述

珍尔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u><span class="ql-cursor"></span>一个女兵的戎马生涯</u></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u>一个母亲的一生故事</u></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u>婆母冯贞的口述回忆录</u></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u>是留给后人的珍贵礼物</u></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u>它再现了战火中的青春</u></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u>和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u></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出生于1928年。老家是河北省灵寿县西湖社村。在我五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所以我一直不知道自己准确的生日是哪一天,填表的时候就写成了12月31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有一个大姐叫冯振华。还有一个大哥叫冯振刚,他与大姐是同一个母亲。二哥冯富祥与我是同一个母亲。他参军以后随部队南下,到了湖南长沙工作,担任过湖南的标准计量局局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至今想不起来母亲长得什么样子,也不知道她是否有心脏病。那年我刚5岁,只是模模糊糊地记得,是一个夏天的夜晚,我们同睡一盘大炕,我睡在前炕,姥姥睡在后炕,半夜只听见姥姥慌慌张张地推我:“快起来,快起来,别睡了。你妈不行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听见姥姥带着哭腔,用悲伤的声音对母亲说:”你再睁开眼睛看看我们吧,看看你那苦命的孩子们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候,我还不懂“死“是什么,更不知道妈妈的死对我意味着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亲死后,我们跟着姥姥生活了一段时间。我七八岁的时候,后妈进门了,她又生了三个孩子,一个妹妹,两个弟弟,最小的是弟弟。后来都夭折了,前两个是因为出麻疹和天花,病死了,最后一个是死在日本人扫荡的时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忆中,我在家里每天都要下地拾柴火,捡高粱秆儿,帮忙做饭。那时候做饭是用一口大锅,下面要拉风箱,烧的是杨树叶和高粱碴子,苞米碴子,所以每年春夏都要到山上去刨草和白蒿,割草,捡树枝,拿回来晒干作为燃料。吃的是掺了红薯叶和杨树叶的糠窝窝头和高粱窝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当日本人的飞机来轰炸,我们就跑到野地里。大概是1938年或1939年,只听见炸弹和机关枪经常响起。成天担惊受怕,有一次爬在地里,轰炸过后,我头脑有点不清醒,就问二哥我是死了还是活的。只听到二哥说,别吭气,你在那儿趴着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我只上过两年小学,当时学校在一个破庙里,一年也上不了两个月的学。还记得识字课本上写着:”步枪长,马枪短,打敌人是一样的。爸爸是工人,加入工会,妈妈是妇女,加入妇救会,儿童要加入儿童团“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1年秋天。日本人经常来扫荡。村里组织了妇救会,动员大家做军鞋,不做亡国奴,开荒种地支援前线。当时我们儿童团员在山上站岗,有情况就向山下摆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次敌人包围了村子,我们发现时已经晚了,跑不出去了,我身上装着一颗手榴弹,跑到一个老乡家,他家有三个儿子都是自卫队员,只剩下他父母在家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父母看到我,就招招手说,姑娘快进来。我跑进里屋,窗户都被砖垒起来了,屋里很黑,我爬到床根下,把手榴弹的拉环套在手指上。我想,要是日本鬼子进来,我就拉弦儿,和他们同归于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因为屋里漆黑一片,日本鬼子没有看到我也就没有进来,只听到鸡鸣狗叫。过了一会儿,没有动静了,我出来一看,日本人把老两口都绑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一次我躲在高粱地里,日本人就从我身边走过,幸亏没有发现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本鬼子相当残暴,那一年我二舅和他的儿子都被日本人杀了。他们把跑不动的老太太也会撂到井里淹死。我的一个表哥被他们抓到满洲,后来又自己偷偷跑回来。家仇国恨,所以见到日本人我就恨得牙根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我是后妈,在家里也没有好日子过。十二三岁的时候,有一次我生病发高烧,躺在一个柴草棚里,喉咙里像着了火一样,也没人管我。我感觉自己快要死了。幸亏二哥给我端来一碗水,救我活了过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大哥和二哥都当兵走了,二嫂也去了部队,老家只剩下一个姐姐(她儿子后来在灵寿县水产公司上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也想去当兵。1942年,我14岁那年,听说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的本部驻扎在牛庄。在一个漆黑的晚上,我一个人从家里偷偷跑了出来,去找部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摸黑一连走了好几个村子,连一个问路的人都找不到。走了100多里地,又累又饿,好容易才找到部队,人家嫌我小不愿收我。后来多亏了在部队的二哥为我说情,才把我分配到晋察冀军区女生大队的被服厂。每天的任务除了出操,唱歌搞宣传以外,就是手工做军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被服厂有个女队长叫苏青,是个老红军,才30来岁,已经是长征干部,打仗指挥很有一套,晋察冀报纸上还表扬过她,说她背上小孩打仗领着部队转移,很勇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我在连队是年龄最小的,听说要挑选一批干部往延安送,我也想去,但是队长说你还太小,去延安要过许多封锁线,太危险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好这时我大哥从抗大毕业分配到晋察冀军区来了。队长就和他说,你妹妹要去延安,让不让?我哥说,她想去就去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一心想到延安去上学,于是就跟着部队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1943年5月出发,1000多人的队伍在路上走了好几个月,到达延安时剩下已不到500人,有的牺牲了,有的被抓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过同蒲铁路的时候碰到敌人,怕被发现只好又返回来,第2次才过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之前我从来没见过铁路长啥样。我一直以为铁路会很高,要爬上去才行。过铁道的时候,我把脚给陷到里面拔不出来了,队长说使劲儿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过河的时候水淹到大腿根处,衣服也来不及脱。裤子上还滴着水,又传来口令,要原地休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次,想通过一个叫马营的村庄,却因那里有敌人的封锁线,只好从摩天岭绕过去。摩天岭海拔很高,山上还有雨雪,带路的老乡都穿着皮大衣,我们却穿着单衣服,每人发两个土豆,过山的时候土豆都冻成了冰疙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山的时候实在走不动了,我们就拽着马尾巴走,实在太累了,拽着马尾巴走着走着就快睡着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路上只要碰到有敌人的岗楼,看见透着灯光,我们就要走很远的路绕过去。路上累得走不动了,也不敢坐,因为一坐下就起不来,有的人刚坐下就冻死了,护送我们的武装战士在一夜之间就冻死好几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容易在山下找到一点吃的,刚要吃,敌人来了,把村子包围了,指导员说赶快集合,于是大家冲出去,一口气跑了五六十里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容易爬到山顶上,又听见机关枪响。走在我前面的人,有的倒下了。我身后不知谁推了我一把,我赶紧爬下,就地打了一个滚儿,就滚到了山下。后来才知道,走在我后面推了我一把的那个战士也中弹牺牲了。指导员从山沟里找到了昏昏沉沉地躺在草丛里的我,他说,我们还以为你也牺牲了呢,你这个小鬼,还挺机灵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排长指导员对我很好,说这个小鬼年龄最小,我们带着她吧,我一路咬着牙紧跟着没有掉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天我突然打摆子发起了疟疾,烧得迷迷糊糊。我说你们走吧,别管我了,我实在走不动了。听到指导员在说,不行,拽着她也得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个大姐有经验,从老乡家买了几颗生鸡蛋,一路上喂我喝下,我又喘又咳的,喉咙就好多了。一路上都是别人替我背着背包,我越是心情紧张打摆子就越严重,指导员对我说,现在是考验你的时候,到了兴县过了黄河就好了,坚持一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过了黄河,经过米脂时,那里驻扎着国民党的军队,也不敢乱跑。经绥德,过十三里铺,又走了好多天,总算到了延安。这时候已经是七八月份了。我们这支部队没有解散,被单独编队分到中央党校一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延安我第一次碰到了彭真的秘书,他的媳妇叫彭加兰,与我哥哥熟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延安以后,部队安排我到离瓦窑堡20里地的镇上杨家院一家地方完小去学文化,有时候还排戏,搞卫生,做宣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4年在瓦窑堡时我才16岁。我很看不惯那些早早结婚的人,要求去保育院工作。我一点儿也不想结婚谈恋爱。一心只想着上学,当个好战士,将来做个指挥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当时延安部队里男的多,女的很少。我们女生队里的好多学员当时也不想结婚,但都被老干部们先后相中,抢走了。也就只好成家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我经常去政治处主任家帮忙看孩子。有一天,主任对我说,我给你介绍个人吧,你先了解了解,谈一谈再说。要不然问的人太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觉得自己年龄还小,根本不想谈恋爱。但又一想,身边追求的人太多压力也大。有的老干部年龄悬殊我也不愿意。主任介绍的这个人是从贺龙中学出来的,在政治部工作,比我大不了几岁,也有文化,就同意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在1945年,就是日本人投降那年8月份,我就在瓦窑堡和杨忠信结婚了。同年入了党。这一年我17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2年,我的大儿子出生了。我们为他起了小名叫冀晋,意思是河北人和山西人的后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刚满18岁的我,感觉自己还像个孩子,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却当了母亲。整天手忙脚乱。再加上当时战争年代环境很糟糕,所以日子过得很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部队要不断的行军打仗,女人带个孩子就更苦。常常要背着孩子行军赶路,还要一路上捡柴火做饭喂奶。那时候连小孩子的尿布都成了大问题。幸好有战友们帮忙。大家把旧衣服贡献出来,撕成了尿布给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8年,我在晋绥边区离石县大武镇参与搞土改。那年9月,贺龙中学和陕甘宁晋绥步兵学校合并。我们随贺龙中学从山西又转战到陕西西安。我们所在的部队并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政大学。就驻扎在西安附近的王曲镇。这里曾经是原国民党黄埔军校第七分校的营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9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匪患猖獗,部队又要奉命进军大西南,从西安前往四川。就在这个时候我的二儿子出生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刚出生的婴儿没有奶吃,当地的村干部热心给牵来一只奶羊。可是部队马上就要转移了。我总不能一路上抱着婴儿牵着奶羊去行军打仗吧?更何况身边还有一个刚满三岁又十分淘气的大儿子需要人照顾。真是愁死人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托了当地的村干部,在驻地附近四处给我物色奶娘,听说村里有一个叫郭新芳的妇女,孩子刚刚夭折,有奶无儿。村长就主动上门动员她给我的孩子当奶妈。说好了每月以2袋面粉作为奶费。部队派了人將500多斤面粉装在小平车上先送过去,作为头7个月的奶费。村里有人看到了,羡慕地说,这家人发财了,一车面粉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人家同意收养我们的孩子也是担了很大风险的,当时政局不稳,当地村民就有人说,可不敢收养共产党的娃,万一哪天国民党打回来,是要掉脑袋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幸好奶爹孙志聪和奶娘郭新芳都很善良。说共产党是为咱穷人打仗呢,娃儿虽然小,也是一条命呢,咱不能不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让我们放心,村干部还主动当了中间人,为我们作担保,村长孙善信和农会主任孙志喜找来一张宣纸,让教书先生用毛笔正楷书写,写下了一式两份寄养字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中间撕开的中缝上,还竖写了一行字:出奶小孩之证据。说以后不管是谁来接孩子,必须把两份字据严丝合缝地对上,才可以接走孩子。字据底部,还盖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政大学政治部”的朱红方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张珍贵的寄养合同,字迹书写工整,用词严密规范,丝毫不亚于现在的正规合同,多年以后我们还一直保存着,成为一份珍贵文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这样,刚出生四个月的二儿子就留在了西安王曲镇。部队开拔那天,我一步一回头地流着眼泪,无奈地离开了。这骨肉分离的痛苦,真是撕心裂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刚出生不久就寄养在西安的二儿子</p> <p class="ql-block">奶娘抱着二儿子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只要一想起孩子,我就会流泪,半夜经常梦到孩子也会哭醒。三岁的大儿子经常会问我,弟弟去哪了?我要弟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感觉自己的心快要碎了。我发誓以后再也不会将孩子送出去寄养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南军大一总四大队三营合影,1950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0年3月,我们随西北军大,进军大西南,迁到重庆与西南军政大学(原名叫重庆二野军政大学)合并。这段时间我们奉命接受了改造国民党起义部队的任务。我在14团三营负责起义军家属的思想教育工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0年底,西南军政大学和第二高级步校合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久,三儿子在重庆的歌乐山下出生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2年,抗美援朝,国家急需要各种军事装备和军事指挥专业人才,于是成立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我们所在的部队奉命北上办学,1952年底,全家随部队前往哈尔滨,住进了哈军工大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以后,一转眼到了1955年。和平年代国家需要节省国防开支。于是开始精兵简政。当时国防部长彭德怀提出部队要正规化,号召女兵们脱下军装回归家庭。当时有不少部队大院的家属响应号召离职回家当了家庭妇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我不愿意,我的切身体会是,女性如果没有工作,失去了独立的经济来源,难以自立自强。我不愿意过向丈夫伸手要钱的日子。尽管孩子多,家务繁重,但我还是决定要自己找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脱掉了军装,我转业来到哈尔滨竹林商场工作,后来担任了人事股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文化的重要性。1960年,我争取到了一个学习机会,进入黑龙江工农干校补习文化。尽管这时候我已经是5个孩子的母亲(老四和老五是到哈尔滨后出生的,在西安寄养的老二也于1959年接回了哈尔滨),但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个自立的女性,于是把家务托付给保姆,自己住校刻苦读书,一个星期或者半个月才能回一次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孩子们已是小学生,我也心甘情愿当起了小学生。尽管很艰苦,但我还是咬着牙坚持下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实践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我周围的那些变成家庭妇女的女战士们,后来大都十分后悔。比如杜克他妈妈就好几次对我说,老冯啊,我们真羡慕你呀,自己有工作有收入真好,还是你合算呀,花自己挣来的钱理直气壮。你怎么那么有远见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也不是我有远见。自从50年代初国家由供给制改为薪金制以后,老伴说的一句话刺激了我,他说,咱俩以后各人管各人的钱吧。虽然我知道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我如果没了工作,花一点钱也得伸手向老伴要,对我这样要强的女人来说,求人的滋味真的不好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女人带孩子做家务也是为社会做贡献。但是传统观念并不这么认为。所以我认定女人一定要在经济上独立,才可能在人格上实现独立自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我这辈子的体会就是,女人一定要自立自强。所以不管是女儿还是儿媳,我都支持他们有自己的事业。我们家的观念是男女平等,男孩子也从小就培养他们分担家务劳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9年在哈尔滨工农干校学习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一点就是我觉得文化教育很重要。我小时候遭遇不好,战乱年代也没有机会多念书,到了和平年代,又因为孩子多家务拖累,也只上了一个工农干校,在工作中感受到文化低很吃亏,所以我很羡慕读书多有文化的人。孩子们谁如果愿意上学,我就是砸锅卖铁也愿意供他们。我自己也在工作之余一直坚持了认真看书学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是个不怕吃苦的人。从小跟随部队南征北战,再苦再难我都熬过来了,再大的困难都不在话下。所以在工作单位都公认我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7年,哈尔滨遭遇了多年不遇的大洪水,我带头跳进泥水中搬沙袋,修堤坝,连续几天几夜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周围的人都纷纷竖起大拇指说,从战火中走出来的女兵就是不一样。但我自己没什么感觉,因为经过了战争年代的艰苦磨练,这点苦根本算不了什么。这一年,我被评为哈尔滨市的抗洪模范,受到了上级表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8年前后,经历了大跃进,大炼钢铁,我也多次当选为劳模和先进工作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转业到地方以后,我把部队的好作风也带了过来。同志们都夸我吃苦耐劳,作风正派,待人热情大方。虽然我也算是老革命,资格很老,但从不居功自傲,大家都说我没有一点架子。无论是在哈尔滨的竹林商场当人事股长,还是后来回到山西,在太原旅馆当党支部书记,我在单位的群众关系都相当好。大家都把我当成知心大姐,有了心里话也总愿意对我说。就连家里的保姆也和我相处的像亲人一样,离开多年还会经常回来看我。哪怕是住医院,我和医院的医生护士,还有同病房的病友,也能相处的像朋友一样亲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觉得,人活着,就是要有一种精神和信仰。多奉献,少索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大地震发生后,我在第一时间主动打电话联系单位,抢着要求捐款。有人说,你已经退休了,单位又没通知你,干嘛要那么积极?我说,这是一种社会责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尽管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离休干部,行政级别也不高,只有18级。但我总觉得,人活着要有一点精神,有一份热就发一份光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5年10月2日冯贞口述,珍尔记录整理)</p> <p class="ql-block">冯贞不同时期的照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冯贞与爱人杨忠信的部分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录一:冯贞简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冯贞,女,河北省灵寿县西湖社村人</p><p class="ql-block"> 1928年12月出生。属龙。</p><p class="ql-block">1942年1月参加革命。时年14岁。</p><p class="ql-block">参加革命后先后在晋察冀军区被服厂,延安中央党校被服厂等单位工作。</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入党。</p><p class="ql-block">1948年到晋绥边区离石县大武镇搞土改。</p><p class="ql-block">1949年随军南下,在重庆二野军政大学后更名为西南军政大学,14团三营,负责起义军家属教育工作。</p><p class="ql-block">1956年转业后任哈尔滨市竹林商场人事股长。</p><p class="ql-block">1957年在哈尔滨抗洪抢险中,因奋勇当先,表现突出,被评为抗洪模范。</p><p class="ql-block">1958年曾多次当选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p><p class="ql-block">1960年入黑龙江工农干校学习。</p><p class="ql-block">1966年在山西省重工业厅机关工作。</p><p class="ql-block">1971年在太原旅馆做党务工作。</p><p class="ql-block">1984年离休。行政18级。</p><p class="ql-block">2011年2月2日18:10因病逝世,享年83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录二:冯贞所获荣誉奖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解放华北纪念章一枚</p><p class="ql-block">解放大西北纪念章一枚</p><p class="ql-block">解放大西南纪念章一枚</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一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今天是八一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谨以此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纪念所有奉献了青春岁月的女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献给天下怀着人间大爱的母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