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中的百味人生(13)

老接

<p class="ql-block"> <b>土坯模子</b> 用来做土坯的器具,四块木板组成长方形框,两边有横梁。</p><p class="ql-block"> 土坯是当年农村的一种建筑材料,垒墙搭屋,盘炕建窝,都用得着它。它跟砖起同样的作用,只是因没有经火烧炼,没有砖坚固,形制也比一般的砖大。制作土坯就要用坯模子,这一过程我们家乡叫“脱坯”。</p><p class="ql-block"> 脱坯是一重活儿,农村人说,“脱坯打墙,活见阎王”。脱坯先要搅拌和泥,一大堆稀稠合适的泥准备好了,俩人合作,一个供泥,一个掌握坯模子脱坯。先把模子在水里泡湿浸透,然后把它平放在平整干净的地上,用泥填满,手按实四角,脱大型坯时还要塞进几根小木棍或秫秸杆,用手抹平抹光上面,轻轻地抬起(拔出)模子,用清水洗净模子内壁,后退一步,脱下一块,如此反复。同时,供泥人不断将泥浆用锹运送到模子里。这样,地上的土坯越来越多,排列成行。几天后,将土坯抬起,竖立晒干,就可以收拢使用了。这活儿累就累在脱坯人蹲着、手始终在泥中泥边用力,供泥人同泥打交道往返穿梭,也不容易。农村建墙是常有的事,特别是土炕要年年换新坯,所以几乎每年都要脱坯。在这一过程中,我往往是供泥的角色,体验了脱坯的艰辛,更体验和见证了我爸爸掌控坯模子的艰辛,也了解了坯模子的功效。</p><p class="ql-block"> 土坯相对于砖来说是初级产品,不规整、易碎,不能反复使用。古代人叹道:“窑头坯,随风破,只是未曾经水火,若经水火烧成砖,留向世间住万年。”由于土坯的不完善,古人将坯模视为不成熟的象征,用它来形容事物的雏形。《朱子全书》云“古者小学,已自暗养成了,到长来已自在圣贤坯模。”</p><p class="ql-block"> 这样一个初级产品的工具,反映了当时农村的落后。面对着不断涌起的砖窑,它被淘汰是不可避免的了。</p> <p class="ql-block">  <b>镜子</b> 镜子是表面光滑、具有反射光线能力的器具。</p><p class="ql-block"> 远古时,人们以水照面;铜器发明后,以铜盆盛水鉴形照影,当时这盆被称之为“鉴”。约4000年前,随着合金技术的进步,开始使用铜、锡、银、铅等制作的铜镜。《轩辕内传》:“帝会王母,铸镜十二,随月用之。此镜之始也,或云始于尧臣尹寿。”自秦始,中国人大规模使用铜镜,形制、材料和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发展,生动细腻,五彩纷呈。13世纪意大利人发明了玻璃生产技术,15世纪出现了玻璃镜。玻璃镜制品明末传入中国,清代取代了铜镜为国人使用。</p><p class="ql-block"> 我幼时家乡流行的玻璃镜,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方或圆形的,以金属丝为支架,安放在屋里梳妆台或箱、柜上。另一种较小,圆形居多,无支架,随身携带。</p><p class="ql-block">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每天早上,女子都在镜前梳洗打扮,离时不断顾目流盼。劳动妇女不会象古时贵妇名媛那样在自己皮肤上精描细缀,但梳梳头发、打个花结、涂胭抹粉等还是有的,有时也在眉、唇上做点文章。就是男子,出门前梳理一下头发,弄弄胡须什么的,也要在镜中端详一下的。就这样,那放在柜、箱上的玻璃镜也总是被挪来挪去的,久了,框也会生锈、边也会掉水银,慢慢的也一副老气横秋的模样了。</p><p class="ql-block"> 这面放在家里公用的镜子,一般都是出自新婚之日。姑娘出嫁,带到婆家的嫁妆中,必有一面闪闪发光的新镜子,就像她必带去自己绣的花枕套一样。她在这面镜子前把自己的面目弄清爽,同丈夫共度良宵。同样,新郎也要在这面镜子前装扮自己一番。</p><p class="ql-block"> 圆圆的小镜,揣在衣兜里,很方便使用。无论走到哪里,脸上是否干净、衣帽是否端正,随时拿出来照一照。那时,青年男女基本都带在身上一个,特别是女性。我也有一个,放在兜里,干活不碍事,但有时需要特殊关照,小心别压碎。那时,我主要用它对照来拔胡子。男性总用镜照面,总是给人很娘的印象,所以用时还得尽量避人。</p><p class="ql-block"> 镜子这种东西,能把人复制出来,把一个人变成两个人,总觉得很神奇。有时镜前把弄,很有意思。对着镜面走来走去,向它挥手、向它说话,觉得蛮有情趣。“览镜影还在,掩镜影还去。试问镜中人,却归什么处!”古今之人,在镜前都能唤起童心。</p><p class="ql-block"> 镜子的形制美也是它令人喜爱的原因之一。就玻璃镜而言,它引人入胜的是它的边缘,或金属、或塑料包边,圆润光滑,把玩有趣。要说古代铜镜,光鉴照人不如玻璃,但其边缘、铭文、铭物,蕴含丰富人类智慧,照人照物外的其它功能,显示了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魅力。《本事诗》记载,南朝陈国将亡,驸马徐德言预料在战乱中会夫妻分离,将一面铜镜分割成二,夫妻各执一半,约定在正月十五到京城去卖,以通消息。后其妻乐昌公主流落到隋朝开国功臣杨素家,她按约定派人到市上去卖镜,被徐德言看见并买下。他托卖者捎去几句话:“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在杨素帮助下,夫妻得以团聚。这就是“破镜重圆”的典故。如果是当今的玻璃镜,破后当信物就显得有点不雅,去卖也就没有意思。</p><p class="ql-block"> 镜子作为照物的器物,在人类文化中别有意趣,可以作为反观、审视人自身的一种象征。苏格拉底经常告诫自己的学生照镜子,说:如果你美,那就要配得上你的美;如果你丑,那就要用内在价值去弥补不足。这就把镜子的反映物的功能上升到了反映精神状态、人格、素质的高度。党的建设中反腐倡廉要求照镜子,也是这个意思。</p><p class="ql-block"> 把镜子看做审视、人自身境界的衡器,要用开放的心态、广阔的胸襟看待、对待镜子。镜子作为一个物体,它受着人的思想和情感的影响。那照镜后相继问妻、妾、友与城北徐公谁美的邹忌,最后在与徐公当面比较后再照镜子,发现自己的确不如徐,进而意识到“私我”、“畏我”、“有求于我”造成的阿谀掩盖了真相。这就是照镜的科学态度。</p><p class="ql-block"> 能把照镜子看做是警示和教育自我,是一种深刻的内省和自我约束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大人物身上更加可贵。唐太宗李世民在敢于直谏的魏征死后,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样宽广的视野,铮铮作响的声音,为中国后世几千年所传诵,连同“贞观之治”,铭刻在中华儿女心中。</p><p class="ql-block"> 这是大人物的胸襟,就普通老百姓而言,关照自己的容貌,是赋予镜子的唯一职责。就容颜说,也有一个如何审视自身的问题。人们多专心于对美的享受和追求,却很少察觉镜子的另类警示。或者说,镜子所警示的,往往是一些人不愿正视的。对于容颜的负面表现有意地遮掩,如憔悴和衰老等,从而对镜子反映的状况进行淡化和否认。“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皎皎青铜镜,斑斑白丝鬓。岂复更藏年,实年君不信”,这种坦然,才能得到镜光的青睐,才值得时常直面任何镜子。</p><p class="ql-block"> 镜子正当时,即将淘汰的是摆在箱、柜上和存在衣兜里的镜子。面向更加丰富多彩、精美绝伦的玻璃镜,直面现实,时常引鉴,来日方长。打开手机点了几下,里面传出刘长瑜的京剧唱段,全然没有小铁梅的刚劲,却听到女性的甜润和欢快,让我进一步相信镜子不会退场,唱词是:</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5px;">清早起来菱花镜子照,梳一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油头桂花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于是,我找出一面小镜子来,对之端详自己面容,在脸上看过去的影子,似乎往昔的气度犹存。看着看着,越看越喜欢它,眼前似乎只有这面镜子了,我马上将它珍藏起来。我知道,因成长而妥协的自己也曾有过纯真的心,因成长而年迈的自己也会找回那纯真的心。</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柴门 </b> 柴门,用树枝、柴木编夹的门。一般用作院门。 </p><p class="ql-block"> 这种门,极其简陋,透风。造价低廉,自己弄些草木就能编钉成。在那个年代,辽西农村好多人家都用这样的门来堵同样简陋的院墙进出缺口。</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见过的最土气、简单的门。进门时,往往用手一推再一抬,挪开一个缝就挤进去,然后一抬就端严。这样的门让崇尚门神的百姓无法安放他们的寄托,平时就是虚掩着挡掩一下外界的目光而已,也根本起不到防卫的作用。那家中安全靠什么?回答是:狗,家家养着看家狗。落后嘛,就是这样: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劳动基本靠手,治安基本靠狗。在乡村,进这样的院门不用敲,但进去后要小心狗的袭击,等主人出来拦住狗才可以进屋。“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叶绍翁先生还讲究礼节,院里没动静他不断地敲门,院门一定插死了,院里一定没有狗。过一会儿,他意识到不对劲,“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原来男主人不在家,女主人正出轨呢。呵呵,赶紧回去吧!</p><p class="ql-block"> 门是进出的必然通道,是允许或禁止的关卡。“门”字组成的一些词从不同侧面反映出门的性质。如,“门第”,从一个门走出来的就是源于同一血缘,一个门就是一个家族,这个家族的身世、即在社会上的地位就是门第,可见门不是可以选择的。“门户”,这个概念比上一个小,一个门就是一户人家。站在街口或村中望去,每一个门就是一户。“门面”,门是家庭或家族的面子。高贵还是贫寒,通过门就一目了然。“朱门酒肉臭”,是富豪人家,只有红漆大门人家才能酒肉奢烂。再厉害的象正阳门、永定门,显示了皇家的尊严和天大的面子。“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不用解释,这又是贫苦人家,只不过比红杏出墙那家多出一个狗罢了。“门道”、“门路”,门本身就是道路,但它不是普通的道路,是关卡,要过去得有韬略、智慧,或是有可靠的、能起畅通作用的人。这两个意义相近的词反映出中国民间的一些行事规则和人际关系,水深水浅,只有自己去趟。我想,这里能量的大小要看是什么门,要过柴门,那再卑微的人也具备“门道”和“门路”。这也是我对柴门念念不忘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推柴门的日子一去不返了,好多年前,家乡的家家户户都有了能工工整整张贴对联的门了。这几十年改换门庭的进度是史无前例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钱包</b> 顾名思义,是装钱的包包。</p><p class="ql-block"> 钱包的历史久远。1991年在阿尔卑斯山冰雪中发现一具公元前3400--3100年的奥茨冰人尸体,随身物品中有一个皮质荷包,这是人类发现的最古老的钱包。</p><p class="ql-block"> 在古代,贝壳、盐、巧克力等是货币形态,原始钱包即装有这些东西;食物也是硬通货,包里也少不了它,随便提供能量供给。富人包里还带一些贵重物品,如一包胡椒、茶叶等。</p><p class="ql-block"> 我国古代人们衣着“宽袍广袖”,袖内会缝一个倒梯的口袋,里面放一些碎银、书信及后来的银票,兜虽小装东西不少,由此产生“袖珍”一词。劳动者一身短褐,则身带褡裢,或披于肩或挂马背上。同时,人们普遍使用荷包,大是牛、羊皮制作而成。考古发现最早的荷包用于春秋时期,从《隋书·礼仪志》中看,荷包到秦汉时已流行。随着纸币的通行,折叠钱包应运而生。渐渐地,荷包、香囊等成为定情物、装饰物。</p><p class="ql-block"> 我小时候,家乡的成年人都有自己的钱包,多数是塑料、人造革材质的,极少是皮质的,都是从中间折叠的那种。我经常见到我父亲衣兜揣着一个黑色的造革钱包,除了劳动都带在身上,粮票、布票也都放一些在里面,花钱时从里面拿出来。困难时期,哪有多少钱,包总是瘪的。后来我离家到外乡读高中,也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钱包,蓝色塑料的。里面装有家里给的可怜的几个零钱,还有粮票和其它一些票据。这些钱票都是零散小币,但都整整齐齐地码好,整整齐齐地放好。打开最外一层有个透明兜,里面放上一张自己的照片。也是没有多少钱,不得不节省过日子,那包里始终不厚也不薄。杜甫作《空囊》诗云:</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5px;">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span></p><p class="ql-block">宋代阴时夫《韵正群玉·阳韵---钱囊》中记载:</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5px;">阮孚持一皂囊,游会稽。客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囊中何物?”阮曰,“但有一钱看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空恐羞涩。”</span></p><p class="ql-block">杜甫是否真的那样贫苦,不得而知,也许是诗意的夸张,但兜里没钱日子肯定不好过;阮孚一生为高官,生活奢华,史载“以金貂换酒”。他到会稽,也许是一时手头拮据,也许是他玩票眩富,也许是后人杜撰。不管怎样,这二位给我们创造了“囊中羞涩”一词。我那时攥着钱包的日子就是这样,没有任何诗意,也发不出诙谐情绪。后来上了大学,还是这个钱包随我远行,只是包里多出一个学生证和一张餐证。有这两证件,钱包与我须臾不离。一次,同小胡同学去看电影,我同他争着买票。看完回来,发现我的钱包不见了,那里面没有多少钱,最可惜的就是近一个月的餐证和我的学生证。我只好再去办理学生证,再买餐证,当然,还要再买一个钱包。呵呵,原来的钱包跟随我多年了,也该换了,可没想到它用这种方式离开,把我的证件带走。这新钱包是紫色的,随我走上工作岗位。在单位吃食堂时,同钱等混在一起,包里塞着餐券,鼓鼓囊囊。后来干脆把钱取出单放衣兜里,钱包清爽许多。再后来结婚,钱继续直接放衣兜,钱包被我无情地抛弃了。此际,正是钱包花样翻新的时候,各种真皮、仿皮、造革、布料的小包琳琅满目,而我觉得直接从衣服里掏钱很方便,就抵制了诱惑。</p><p class="ql-block"> 囊中干瘪的时候镇定自若,还能自我调侃,不是大胸怀就是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或者是装出来的羞涩。电视剧《无道》中,丁元英醉赋《自嘲》,很有意思:</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他一边揶揄自己卑微无知,一边显示自己淡泊名利、心胸宽大。这不是一个吃不饱饭的人所能体现的风度,一定是有自鸣得意之处。最后一句话,看什么情况。如果是大部分人都囊中羞涩,那就是客观环境的问题,“怒指乾坤错”应该;如果不是使许多人贫穷的环境,少数人还羞哒哒的,再怨乾坤,那就无理取闹了。无论是命中没有,还是自己努力不够或资质不够,我后来始终处在羞涩的边缘,就不能怪罪别的了。事到如今,啥原因也不必探究了,根据现有的钱包安排余生罢了。</span></p><p class="ql-block"> 就在我抵制钱包诱惑的过程中,信息产业的发展使货币的传输数字化,钱包迅速淡出了人们生活。货币的如何使用与钱财本身没有关系,就是古代也有不用钱包的时候。人们交易时包里装钱很不方便,把铜钱串起缠在腰间,自宋始还把银两打成腰带系在腰间,80年代初,我在扬州,看见一副对联:“手著五千言乘车出涵谷,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我知上联是指道家创始人老子,下联不得其解。后查阅资料,知语出南朝·梁殷芸《小说·吴蜀人》:</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5px;">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扬州刺史,或愿多赀财,或愿骑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上升。某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鹤上扬州。”欲兼三者。</span></p><p class="ql-block">呵呵,看来贫穷与富足与钱财处所没有关系,就是缠在腰上,也可成为大富翁。那褡裢、荷包、香囊都退出了历史,钱包嘛,也会有同样的结局的。</p><p class="ql-block"> “时间流逝,每时每刻留下印记,那些铭心记取的,那些来不及遗忘的,统统成为生命的点滴珍藏。”饶雪漫说的对,在我生命中珍藏的老物件中,钱包的分量不轻不重,但它反映的生活状态,却让我刻骨铭心。有它的时候,没有使它有用武之地,很多时候它处于闲置状态;当能用到它的时候,又弃之不用了。可能就是它的这种尴尬让我牢记在心吧:钱的重要就是日子的重要,那么细致稳妥地安放钱,就是细致稳妥地恭敬日子、恭敬那琐碎清贫的日子。渐渐地,这个世界变了模样,钱还是往日意义上的钱,而日子已大不同从前。手中的钱比过去多,而心里的快乐却不是太多,人们依旧为钱所累,不少人沦为奴仆,也因此遮蔽和放弃了本该感念的东西。钱变得赤裸、冷漠、生硬,不需要那么温馨的场所贮存了,甚至和那种叫做日子的温润相去甚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