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民居记忆|水墨江南:绍兴不老的黄酒

xiexie

<p class="ql-block">浙江杭州与绍兴</p><p class="ql-block">黑与白,浸润的石头,</p><p class="ql-block">密密层叠的乌瓦,再用雨水浇透,</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江南的建筑文化。</p><p class="ql-block">品一杯茗茶,望河水荡来荡去,</p><p class="ql-block">听雨声急促,这便是江南的建筑与建筑的性格。</p> <p class="ql-block"><b>一 、无从下手的江南</b></p><p class="ql-block">本文是我行走于杭州、绍兴和乌镇附近时的记录。徽派建筑的经典村落位于安徽宏村,而且保护得还相当不错,其余江浙地区的民居难以超越。此外江浙地区各古镇基本都已成为了旅游景点,数目很多,不一一罗列。</p><p class="ql-block">处于保护和修复的状态之下,可以解剖的建筑残体凤毛麟角,确实也难以觅到,这样的做法充分利用了旅游资源,并且保护了古代民居,突出的是江浙地区的商业氛围,也证明着从未停息的繁荣。正因为此,这一章是全书中最为纠结的一个部分,主要原因是我行走的地点不够典型,民居不够满足我所要求的沧桑感,改变早已在发生,如今连痕迹都难以存留。关于民居损坏现状的主旨就不再适用这里,纠结之下,难以起笔,直至封稿仍觉不够完美,也与主题多有偏颇。但最终得以保留下来,不为别的,只为这里的建筑形态太过于经典,我无法迈过。</p><p class="ql-block">作为中国民居的精华,也为我挚爱,不叙述,显得太不完美,我决定增加这一块完美中的不完美,但“完美”是指并非损毁的民居,而是指针对本书概述的缺憾之美反而不再完美。只希望能有限地表达出江南建筑两个最大特点,烟雨中的感觉及黑白的刻画即可,希望行文中能传达并渗透出江浙延绵不绝的文化力量,不仅是建筑,也是如茶及饮食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b>二 、饮食文化的深意</b></p><p class="ql-block">杭州翁家山的龙井茶,是中国最好的龙井茶产地(图5-1)。虽然只是一杯普通的茶,而所谓普通,因为是茶农家内招待路人的杯茶。然而对我而言又不普通,因为带给我很多的感触。这样的茶,才蕴含着这样的江南文化。</p><p class="ql-block">世事万物,当用心于任何一个微小之处,都会留给你不同的震撼。茶则是应景中的沉淀,我不会喝茶,只会拿来品人生,看茶根渐落杯底,自觉人生多了一种淡定与自然。茶作为一种文化,国人甚为喜欢,茶略苦,余味悠长,后茗香,与中国的文化先苦后甜如出一辙。茶味道内敛,茶水则清澈,低调但回味,气质溶于淡,唯品,方可知内涵。</p> <p class="ql-block">图5-1 茶之新生</p><p class="ql-block">有语说“无味之味,实为至味也”,龙井茶就是这样,茶清味久,可见到江浙文化的底蕴,江南商贾纵横千年,历史如茶般意味深长,讲究的是茶叶落于杯底的历练和沉淀,相应江南徽派建筑的婉约和风范亦如是风格,不张扬中的气质难掩在中式民居的地位。</p><p class="ql-block">茶文化之茶建筑,于翁家岭的茶园。因为这方水土,造就了这片神奇的土地,即便是茶园的布置,也是让人动容,却不见规矩。曾去过日本的茶园,整齐规整,如日本人的行事风格,严谨及认真。但太过单一,整齐最终变成了视觉的疲劳,变得不那么耐看。</p> <p class="ql-block">图5-2 茶园</p><p class="ql-block">龙井茶茶园则更显与自然共生,如图5-2所示的凌乱表象,却有着不规则中的美,杂树与茶树共存,讲究生物的多样性搭配,高低随山势而动,错落不均的布置看似无章,杂树又无修剪,反倒自然天成的意味。茶园依丘陵扇形布置,圆润似梯田成阶状,就地形展开,用坡度合理将茶树的种植浇灌与维护综合考虑,看似随意的种植,却养育出有个性的龙井茶。嫩芽的喷薄而出,如站在父亲的肩膀之上,可爱又充满希望,让整个茶园生机盎然。</p> <p class="ql-block">图5-3 菱角</p><p class="ql-block">夹杂夕阳下的漫烂阳光,远山下的薄岚层峦叠嶂,层次感鲜明,但正是这种不规则的乱,才透出一种特别的美,繁杂中形成和谐,演绎成为一幅山水画卷。</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仍然无关建筑,而是江南的饮食文化。不想太复杂,只点评南方一种具有地域特点的食物。菱角,是江南地区最为常见的水生食用植物。如果说土豆是卧藏于北方大地的馈赠,那么菱角则是南方孩童的快乐童年。</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较具生活化,对于北方人来说却难得一见(图5-3)。它给予一个外来人的感觉超越了食物本身,是可以让人深感到江南的习俗和饮食文化的。同样是食物,北方土豆是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养育出黑黝黝如土地般憨实的北方汉子,造就出不拘于小节,但结实粗犷的北方建筑;南方菱角生于水塘长于水塘,汇聚南方的水乡气质,亦如南方女子的多情妩媚,诞生了众多小桥流水、兰亭花榭的南方建筑。</p><p class="ql-block">建筑与文化乃至食物看似毫不相关,但建筑风格却是一个地区人的性格使然。正如这才采摘的菱角,青黄的感观,一如其甘脆的味道,真实而接近生活,让你在不觉中了解江南的人文意味,让你开启对江南建筑另一角度的了解。这山这水养育这人,这人这材建筑这屋,这屋这园表达这情,这情这意才是江南这文化。</p> <p class="ql-block"><b>三、水墨江南</b></p><p class="ql-block">墨迹未干,这是王羲之故居(图5-4),虽然有人工修葺的痕迹,但依然保留了古典民居的原汁原味,加之为书圣故居,更如茶般的静怡和素雅。徽派建筑典型的两叠式山墙、乌瓦白墙、条石基础,外挑近水阳台,配以褪色的红灯笼,落白的石墙,偷露的回字格扇,所有建筑细节溶于水墨的沧桑之中。并且在山墙上开门增设雨棚,拥有了一个近水空间。近水是江浙建筑的共性,如茶的文化,没有水就不会成型,黑白之间如山水画般,泼洒成型,正是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才让黑白之间不再界限分明。老房体现出来的山水意境,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依水而建,有水则灵,纵是大家王羲之,也不禁融入此等幻境,成就了一代书圣,建筑与环境于人的感染,在江浙地区尤其明显。人才辈出的地方,总会有这些别致并存意境的老房子,身后耸立的现代,面前却是老旧中对传统的坚持,山水画继续行进于现代之内。这幅建筑美图,随着时间,并不见凌乱,越多的衰老,越是带着骨感的韵味,这可能只有在徽派建筑中能够得以体现,与这里的人一样,老却依然清疏。</p> <p class="ql-block"><b>四、江南小巷</b></p><p class="ql-block">巷子,江南一特色,图5-5为绍兴书圣扔笔的弄巷,图5-6为安昌古镇的雨巷。关于弄巷不了解典故的可以自己搜索,小有名气,可以反映浙江人的硬气。对于江南的民风,如经商和人才辈出早已名声在外,但对于吃苦耐劳和坚持韧性却少有关注。江南建筑得以较好的保存,其实均就得益于这片土地上对传统的坚守和维护。</p> <p class="ql-block">图5-4 王羲之故居</p> <p class="ql-block">图5-5 笔飞弄</p> <p class="ql-block">图5-6 安昌古巷</p><p class="ql-block">王羲之扔笔之处,粗布旧衣的老人渐行渐远,仍是绑腿头巾,脱节于现代服饰,实在难见,千年老巷依然默默注视。不曾变化的建筑氛围,江南的小巷大体都如此,狭窄但不拥挤,恪守当地居民的精明细致,曲径并不通幽,因为白墙总是让人心头开朗,纵横交错并不混乱。巷道基本以井字搭建,与河道平行,时光川流不息,总在巷子内增加些许新面孔,深深留下了各个时代的烙印。但是共存的新老物件,并没有改变巷子内的文化,大家依然喝着三块钱一斤的黄酒,依然可以安然缓慢地行走,依然做着各种传承的手艺活,依然过着慢节奏的悠闲生活。与远处的城市对比,这里的文化才是江南的小镇文化。只是这样的生活还能维持多久,在不久的将来终将被现代生活所淹没;只是这样的慢节奏生活才是该有的生活,我们是否迷失呢?</p> <p class="ql-block"><b>五、依水而建的格局</b></p><p class="ql-block">分别摄于绍兴及乌镇,于不同年段,为江南古镇的生活剪影(图5-7)。古镇多数均依河成排而建,毕竟在没有自来水的时代,选址还是要先解决吃饭洗衣的问题。一般都是正面沿街,背面靠河的布置,步道与河道通过桥梁交错同行。在建筑高度上也尽量利用空间,多为二层或是三层建筑,基础层为条石平铺,一层为砖墙窗或石墙窗结构,二层以上为木墙窗结构。</p><p class="ql-block">乌镇不同之处则是更多了些凌乱和琐碎,生活气息更为明显,清晰地显示了河边民居的建筑细节。条形石头堆砌成的基础,石块并无大小之分,但是在顶标高上却很平整一致,外挑的部分采用石柱支撑横向的石板,形成挑空阳台,让整体的立面在基础、阳台、楼梯的交错中不断变化(图5-8)。同样是白墙乌瓦,但无马头墙,非徽派建筑,窗与木墙是不雕饰的木板,时间久远之后,与顶褪去黑色融为一体,白色墙体慢慢揉进黑色的味道,没有了明确的界限,像是山水画中的泼墨技巧。按永不落伍流行色来说,没有能超过黑白两色的第三色,这种建筑风格更是一种等待时间的扩散,几百年之后方可见到建筑师的真实匠心,江南烟雨中的黑白颜色。江南文化亦是如此,总是在黑白分明间寻找一种融合,把两种截然相反的颜色,相互搭配缓慢渗透,而形成一种风格。</p> <p class="ql-block">图5-7 绍兴民居</p> <p class="ql-block">图5-8 乌镇民居</p><p class="ql-block">摄于乌镇,建筑风格为徽派,用途为商业,其建筑与民居相似却又不同,相似是均为依河而建,且有了白色马头墙的加入(图5-9)。正面二层设有装饰性栏杆,照片不甚清楚,但依稀可以感觉到栏杆的复杂与精美,显示了商业建筑与普通民居的区别。错落有致的整齐,多少有些不够自然,墙体的颜色不再传统白,大红的褪色,感觉出曾经的荣华与热闹褪却后的落寞,虽是曾经繁华,朱雀黯淡之后的暗色的感观却不如黑色,这也是民居的魅力所在,简单却更加自然。栏板及窗棂,特色难掩,有菱形窗棂及“[插图] ”字格的栏板,近代的玻璃窗四角可清晰见到“[插图] ”字形装饰护窗,较为少见。玻璃窗下船头式样横梁,更为奇特,个人认为是“月梁”,月梁物如其名:即指房梁不再是笔直,而是从中间向上弯曲,类似月牙。常见于江南建筑中,但多于室内可以看到,像这样朝外安置的不常见,所以准确功能难以考证,但它与月梁一样雕梁画栋,诡异的外形,复杂的窗型,还是着实让我好奇于这建筑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图5-9 乌镇</p> <p class="ql-block"><b>六、点缀</b></p><p class="ql-block">与宫殿寺庙不同,民居中屋顶有脊,但却没有了脊端的吻兽。多数为简单的硬山式或悬山式顶,屋脊瓦片堆叠,檐角平直或弯曲处理,至脊吻端自然收口。图5-10摄于扬州的照片比较特别,脊吻基本与山墙处于一个平面,可以认为是硬山式顶的一种变化演绎,圆孔状瓦片堆至脊吻处,让寿字砖吻显得格外突出。在中式建筑中吻兽最常见是龙之九子,最早为镇火的寓意,在民间并没有类似说法,各种图案及文字均有表达,寓意也不再是镇火,而是祈福之用,如这样的“寿”字砖吻在民间较为普遍。</p> <p class="ql-block">图5-10 江南建筑之屋脊</p><p class="ql-block">图5-11摄于乌镇,为中式门头及屋面瓦片的常见做法,即小叠瓦式做法,用于屋顶的情况更为多见。这里拿门口来介绍,缘自这照片更为专注地表达了这一方式,采用青瓦的感觉更为干净,对比白墙尤为清晰。屋面瓦片分为仰瓦及俯瓦组成,俯瓦由脊敷设至檐口处,由下向上铺设,为向上拱,瓦压瓦,层叠安放,檐口处俯瓦突出檐外40~50毫米,每两垅俯瓦之间下压仰瓦,末端仰瓦为向下拱,并且设有向下的导流板即滴水瓦,上可雕刻纹饰,即美观又实用。末端俯瓦则会设置装饰性的瓦当,进行封口,封口之上同样雕刻装饰,与滴水瓦相得益彰,但并无使用价值,更多见于宫廷及大型建筑,民居中并不多见。门楼侧或山墙处可挑出半块瓦宽,作为侧向排水及挡雨用。檐口技术是中国古建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封闭檐口的建筑工艺,是让檐口整齐划一的建筑美学,是完美解决屋面排水的建筑科技。相结合来看,方可明白中式建筑檐口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图5-11 门口的小叠瓦式做法</p> <p class="ql-block"><b>七、雨中行</b></p><p class="ql-block">雨中乌蓬,拍摄于安昌古镇(图5-12)。乌篷船,是鲁迅先生笔下的儿时情景,如威尼斯的贡多拉一样有特色,因篾篷漆成黑色而得名,但却因为篾篷的存在而更人性化。我可以安然坐在里面,看雨丝,听风声,于雨中行走。乌篷上的黑色更加乌亮,篷顶映照出一个老镇的背影,纵使太多故事,又有谁能够解风情。没有雨的江南是看不到江南风骨的,作为一个路人的我乱入其中,青石烈烈,都是曾经过往,鲁迅先生的童年似乎就发生在不久之前。沿街廊桥,连绵几百米,依然人来人往,老人们围坐打牌,木匠师傅淡然地进行着自己的杰作,酒馆的小妹开始午饭的工作,与外面的风雨无一点关系,一切都是自然简单,习以为常。生活本该如此吧,城市越来越复杂的生活,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每个人的承受压力可想而知。其实如这些老房子,本身就是一种跨时代的行为艺术,告诉你该坚守一种怎样的生活态度。我们本该简单地生活,关于生活、关于建筑,如果回归了简单,是不是能够有更多时间让我们来思考关于生活和梦想,有更多时间来记录建筑,来记录某一个下雨天,某一个瞬间。那时候我的乌篷船,那时候的倒影,廊桥多年以后不再存在,但却通过照片的记录让我怀念你于心。</p> <p class="ql-block">图5-12 江南水道</p> <p class="ql-block">图5-13 安昌的桥</p><p class="ql-block">安昌的桥,很多人说南方多拱桥,也是更有江南意味(图5-13)。其实在民间,这样的石板桥在支流中更为多见。雨中石板桥,洗涤的更为透彻,没有现代的印记,保留多是过去的味道。</p><p class="ql-block">石板桥多采用大石块堆砌,既作为桥墩也为桥身,其中顶部可见突出的两条石条,上有锚洞,为节庆或夜间通行时装设旗帜灯笼所用,板桥的整体并不高,但却正好适合乌篷船穿行。由于古镇的支流河道一般并不宽,所以整块长条石横亘于桥墩之上变成可行的方案。同时竖起石板,就是栏杆围挡,雕刻的浪花的栏板,则是点睛之笔,简约而并不落伍。石板浸在雨中,弥漫着江南烟雨的味道,点缀着百年来的痕迹,磨损中透着时间的痕迹,显示着这桥简单中的精美。</p><p class="ql-block">拱桥更多见于较宽的河面,也为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原理简单来说与双手折断筷子的感觉一样。拱桥的受力缘自两侧石墩的挤压,会产生向上的支撑力,可以承载比没有挤压时更大的重量。同时也承载着拱桥中部的自身重量。这种解释可能不如用剪力、应力解释科学,但是比较易于理解,读者不必太多追求是否准确,其实欧式建筑的穹顶的原理也是类似的,只是用在了不同的使用场所,拱形建造是石材受力原理最为合理的使用方式。</p><p class="ql-block">文笔行走于此,我的心情与这天气一样配合,天气中也弥漫着雨的味道,慢慢理解了那种爱与哀愁的感觉,乌篷上的雨水如墨汁般在拱桥的阴影下,四溢,散开。行走之处,只是印证了雨天是属于孤独人的节日,桥顶撑伞匆匆的行人,不曾多望一眼,古镇静怡中的感觉,对于居住的人来说只是天天如此,但对于一个外人来说,却是离家千里,一身孤单。如每个过客一般,我也在焦急和不安中,度过这每一个寒暑,每一个夜晚。当秋雨淋淋,我会觉得一个异乡人的刻心孤独;当地铁拥挤,我会觉得一群异乡人的艰难不易;当孑然一身,我会思念家中的妻儿老小。一句歌词说得好,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当我用了各种办法证明自己,最后才发现只是证明了一个内心孤独的人。这种异乡孤独症,是否很多人与我同行,这是种表面极为坚强,内心却很脆弱的状态。遥想家乡的老屋,是我们改变了社会,还是社会改变了我们,顿时无解。</p> <p class="ql-block">图5-14 杭州民居</p> <p class="ql-block">八 扬州民居</p><p class="ql-block">摄于杭州及扬州,民国期间民居,玻璃窗取代了窗棂,一般为多重进深,套式的四合院结构(图5-14)。院套之间设有二层过街廊道,结合了北方四合院及徽式建筑天井做法,但不见了天井下的水池。一层为砖墙木窗,二层为木墙木窗,设置有木质栏杆,与近水民居一样的立面结构。木门式样可见为民国时期,排扇式木墙,窗则变成了玻璃窗。仍然可见白色马头墙,而且十分典型,外伸部分起到防火分隔的作用,已经褪去的白色,可以看得出时间久远。</p><p class="ql-block">按照江南居民的喜好,民居多采用寿字作为建筑装饰,照片中为福寿字影壁,影壁四角可见四只蝙蝠,中间为寿字,与马头墙一起均为建筑早期的部件,其余很多构造则为后增。江南地区民居的改造多延续了老式建筑基础构造,在其之上加以修葺,进行搭建改造,新增的设备使原先的建筑特色变得杂乱,也没有了建筑价值,不过作为江南民居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还可以拿来做个纪念,是建筑历史的见证。只是现代物件实在无法匹配老房子的条件,所以出现了杂乱无章的电线及临空的排水设施等(图5-15)。</p> <p class="ql-block">图5-15 扬州民居</p> <p class="ql-block"><b>九、建筑与环境的搭配</b></p><p class="ql-block">荡舟绍兴湖中,保存很好的江南民居,白墙黑柱乌瓦,唯美的唐代建筑风格,是梁枋结构的典型实例(图5-16)。梁指木结构屋架中顺着进深方向架在柱上的长木料,枋则是指两柱之间拉结作用的稍短木料,将梁柱与墙体用颜色进行了区分,让这种特色更为明显。唯一美中不足,墙体为新近粉刷,泛舟于此,多的是一种气氛。悠然自得的乌篷,恬静无风的湖水,密不凌乱的绿植,独却不单的老屋,意境之间将建筑与自然的美完美融合,将建筑的美加以陪衬,得以加深和升华,并入乌篷的江南文化中,点缀行人之后,景色也就不再固定,生动跃然纸面,波纹浅淡之际,可以对水弹琴,对酒当歌,对局当戏。</p> <p class="ql-block">图5-16 绍兴白墙</p><p class="ql-block">江南建筑对于建筑与景与人的关系紧密联系,让建筑拥有了生命,不再单一,搭配着欣赏似乎才更显合理,这就是江南园林闻名于海内的内在理由。讲究水、石、建筑、绿植的搭配,用一种欲扬先抑的表现方式进行表达。一如虽然你看到的只是绿植点缀,但是建筑通过它却有了生命;二如不见到通廊尽处,先是假山遮面,再把原本的直线路径变为曲径,达到最大化的观赏路线;三如用分区的水域,显示出不同的意境,用连廊纵横于水上,将平面的空间变成竖向立体的景观链等等。江南建筑的美总是在细致、精致、别致处加以文章,各种融合让你感觉多而不乱,繁而不杂,风格明了。</p> <p class="ql-block">图5-17 绿植老宅</p><p class="ql-block">江南绿色建筑,摄于绍兴,与老宅无关,仅是关于绿色的使用。关于绿色建筑的规定规范很多,但似乎一直没有明确提及绿色,即绿色植物。绿色建筑在我心中标准就是照片中的样子,充分利用藤蔓,让它覆盖,让它满布,达成建筑与植物的共生共长。因为唯有绿色才是生命的原动力,给人希望(图5-17)。所以建筑增加绿色,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杂乱,而是通过自然的布置,和生长的规律,让建筑变得生动,赋予建筑生命,给建筑穿上衣服,有效降低冬天的散热,增加夏天的隔热效果,有效增加氧气的供给,也可有效化解不开心的烦躁,众多方面都是建筑师在绿色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如在新加坡的金沙酒店,也是每层及楼顶设置大量的绿植,其实立意根本,还是要通过绿植的配置,来增加建筑的动感和活力。一个好的建筑,一定会充分利用植物对建筑的多方面影响。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共存和协调,也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方向。我们的先人在这些方面做得很好,甚至融入传统文化于内,这种赋予建筑生命的设计思路,才是节能与艺术融合的正确道路。</p> <p class="ql-block"><b>十、夜幕下的水墨丹青</b></p><p class="ql-block">夜晚的绍兴,摄影质量虽差,但最后却变成了山水画。虽然效果不好,弄巧成拙,却可以当另外的创意来看(5-18)。现代的路灯下,多了几分橘色温暖,墙体的白色变得更加柔和,由于照片效果实在不清楚,黑与白的界限不再明显,墙下的灰色条石基础与水渐溶于一起,没有了分明的边界,如画者毛笔的印记,浸润,唯可惜没有了墨色的天空。城市的天空中总是有灯光的方向,小时候对于灯光总觉得很温暖,那时候的夜空太黑,更多希望黑暗中多些灯光点缀。不知何时,城市的夜空不再是星光灿烂,而是霓虹闪烁,渐渐泛滥,夜不再是夜,而变成了夜生活,我们逐步遗失了夜晚。突然仰望,已经再不见了夜空中的星星,不再可见瞬间滑落的流星,不再有了黑暗中夜的味道,不再见了萤火虫带来的细微光芒,匆忙的生活也遗失了睡眠,失眠中仰望夜空,等待那永不落山的灯光,等待让我心沉下来的黑暗。是城市改变了我,还是我改变了城市,我常思考。站立在过去与现在的记忆边缘,当我再次觉得火柴盒子的建筑原来也具备庄重的美,开始了反思事情的两面性。</p><p class="ql-block">我们追求的建筑美到底是什么,任何一种可以存在几百年的建筑,哪怕确实不再适合现在的居住,但是却不能忽视它的美。遗失的总是最美好的,从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到每个建筑追求的建筑风格,我们曾经澄澈的心,其实就是最美丽的源泉。当我们这一张白纸被涂抹成一张废纸的时候,才让我们想起儿时的老房子,原来快乐并不复杂,只是我们变得复杂了。原来建筑之美也不少见,只是我们蒙蔽了欣赏美的心灵。任何一个建筑师如能够保持一颗简单的心,于功利也好,于想法也好,也许才可以放下,才可以拿起。</p> <p class="ql-block">图5-18 绍兴之夜</p> <p class="ql-block"><b>十一、雨水香茗背后的建筑性格</b></p><p class="ql-block">江南的天窗及连廊,如果第二层需要居住,则会建造出斜屋顶天窗,如现在建筑的老虎窗,不同之处样式各异,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檐口有短有长,长的甚至有点像鸟之羽翼。如果考虑商住两用,则出现了连廊,石础立柱的间距并无一定的要求,按檐梁的长度予以确定,柱上榫接檐梁,将雨棚连接起来,即是屋檐的联通做法,成为了廊桥,形成了商业的氛围。这里并没有刻意的说明之处,只是介绍。依水而建的廊桥是一个时代商业的缩影,河边的台阶深入水中,洗衣洗菜或是乘船渡口之用,几百年过去了,不变的是这里的生活节奏。</p><p class="ql-block">当我荡舟河中,炊烟中,一天已是开始,并不似城市内的繁忙,大家该打牌的打牌,该做饭的做饭,该做木工活的自是不抬头,闷声干活。每人的生活简单平凡,看似缺少我们所说的理想或是梦想,但是仔细想想,能够安静地做一份事情何尝不是一种实现呢?当你安心做一份看似并不高大上的工作,多年后回头看,其实发现也会很钟爱,如婚姻一样,不习惯中的磨合,才可以悟出婚姻中何为珍贵。</p><p class="ql-block">习惯本身也是一种内心的平衡,每每看到城中的人们为了竞争,不得不提升自己的潜能达到极致,也许那就真的突破了道德的底线,也突破了自己心理的承受力。回头看看,当你被众多的人裹挟着进入一条奔忙之路,多年后,有人发现自己累了,走不动了;有人发现越走越偏,迷失了自己;有人还在坚持,但是同质化的人太多,总是让你觉得路漫漫看不到希望,每当这时候你总是能够回忆起曾经的故乡,曾经炊烟袅袅,曾经无比的快乐。我们追寻的其实原来就在原地,我们却非要画了一个圆去完成这个过程。</p> <p class="ql-block">当时间被定格,雨丝被画面所固定,迷迷濛濛,斜的样子透露了风的讯号,其实想表达的已经不再是建筑,而是这瓢泼一般的大雨。雨是江南文化的一个重点,对比我这塞北的汉子,江南的雨总是与北方的雨不一般,难于感觉,北方也有狂风及暴雨,但总是出现在夏日的雷声中,或是秋后的残冷里,江南的雨则不再如此,拥有各式样子,有春雨季的温柔怡人,婉约清爽;夏雨季的狂暴不羁,让人恐惧;秋雨季的绵延泛滥,易成灾难;冬雨季的冰冷无情,有颗潮湿的心总难烘干。因为有这样的文化,对比这样的建筑,石板石块总是可以被清洗雕琢,才会有乌瓦上的块块青苔,相得益彰,白墙上雨水的浸透,黑白交融。</p><p class="ql-block">江南的建筑如中国风的山水画,必要几种调料:黑与白,浸润的石头,密密层叠的乌瓦,再用雨水浇透,这就是江南的建筑文化,当然不能没有味道,品一杯茗茶,望河水荡来荡去,听雨声急促,这便是江南的建筑与建筑背后的性格。</p> <p class="ql-block"><b>十二、风雨后的阳光</b></p><p class="ql-block">图5-19取自杭州湘湖。作为本章的最后一张照片,不再是阴雨绵绵,石柱之下,阳光泛泛,鱼儿游弋。一如石头上的雕痕斑驳,历经风雨洗礼,阳光依然迷人,鱼儿无忧无虑,一代代繁衍生息。</p><p class="ql-block">烟雨中的行走到此结束,江南底蕴是一种坚持,对于建筑风格的延续,对于建筑遗址的保护,对于建筑人文的一种传承,让我这个感叹屋破风高的人,无话可说。虽然还是颇多感受,但只是仅限那些小桥流水带给我的离愁别怅。</p><p class="ql-block">如果说民居建筑作为一种艺术依然还存在现有建筑行业中,那么江南的民居则是主流,徽派建筑在今天依然被人喜欢,并被人继续加以改造和发扬,与现代建筑工艺也更多融合起来。在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等,都有重新发挥和引申。与其说是建筑留存的典范,不如说更是江南千百年来,不变的人文价值观,所以建筑风格依然受到推崇,这个理由值得我们深深思考建筑与文化的关联。</p> <p class="ql-block">图5-19 鱼与石</p> <p class="ql-block">选自:</p><p class="ql-block">消失的民居记忆/白永生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1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