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物是古代人们的生活用器,造型与颜色千变万化,它除了是反映个人品味、天命信仰和规矩礼制之外,又甚至是潮流使然。相关古物研究人员从中经过分析及至发现,在观察文物时,色彩较形状更能抓住人们的注意力。</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会将颜色归为五个大类:青,赤,黄,白,黑,称为 “五正色”,而正色以外的颜色则称为间色。笔者于香港历史博物馆观赏的 “馆藏文物的色彩美学” 大型文物展,是一个首次以颜色为切入点,并以馆藏文物陈列出历代的色彩,让观赏者走进古代缤纷的五色世界,让色彩联系古今。展览共分为青区,黄区,赤区,白区,黑区等五个区域,于每个区域内都能看到不同朝代的馆藏珍物,并附以网络音乐和导读作辅助。</p><p class="ql-block">该批馆藏文物均来自各界及以私人名义捐赠,而文物本身大多属于历朝历代的民间生活用器,相比宫里面那些国宝级文物,从历史和收藏价值角度来说绝对是难以相比,但却多了一份被岁月和生活消磨过的痕迹,是两种不同的鉴赏层次。笔者是次特意翻拍了部分的馆藏文物,所有图片都经过悉心的修辑,务求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与历史文物爱好者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