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孩提时代我去的最多、记忆较深的地方大概就是东门了。早晨锻炼跑步、去东门菜场买菜和学校组织活动看电影,要从盐仓街出发,跨过南湖桥,翻越铁路洋旗道口和七一桥,便算是进入“大街廊”了。</p> <p class="ql-block"> “大街廊”相对生活在南湖边城乡结合部绢纺公房的人来说,是市区。因为在那个物资匮乏年代,生活必须品都要上“大街廊”去购买,所以去一趟“大街廊”,属于涨知识,领世面的好事。</p> <p class="ql-block"> 上图照片为穆家洋房,位于市区环城东路508号,临壕股河。民国初由大商人穆恕再建造,又因房前栽四棵各异梅花树得名“四梅居”。后被日军及国民革命军征用。1947年至1964年曾作为嘉兴邮政局办公楼。该楼为砖混结构,典型近代西洋建筑。现被辟为邮电博物馆。现为市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 言归正传,在我印象中的“东门头”,大概就是七一桥以北,火车站、东门菜场、穆家洋房和南湖戏园,以及中山路口的东升浴室和向阳饭店,甚至到东门大洋桥、轮船码头一带范围。</p> <p class="ql-block"> 东门的叫法来历,源于嘉兴古城四座城门的东门,有水陆两道城门。始建于五代(公元 940 年),当时名为青龙门,宋代改为春波门。这爿区域周边被后人泛指为东门了,而嘉兴土话喜欢后拖“头”音,故东门俗称“东门头”。无论叫法如何,都只是代表嘉兴老城的方位地名而已。</p> <p class="ql-block"> 上图照片为东门大洋桥东桥址。嘉兴最早的钢筋混凝土桥,建于1926年,该桥位于勤俭路至对岸人民公园口,跨环城河。1988年封闭禁行,1991年拆除,现仅存东桥址。</p> <p class="ql-block"> “文华园”傍有条小巷,前生叫“东门大街”,今世却冷落成人流稀少的“东大街”。要知道这个号称“大街”的地方,与宣公桥、迎紫桥区域形成东门最繁荣地区。曾经人来客往,熙熙攘攘。可惜今非昔比,到了好汉已无当年勇境地。</p> <p class="ql-block"> 东门大街尽头有条自由弄,早先称贤娼弄,因附近有“苏小小墓”而得名。历史上嘉兴苏小小墓比杭州西湖边苏小小墓成名要早的多,历代文人骚客所讴歌的基本是嘉兴苏小小墓。有点让人心疼,随着嘉兴苏小小墓的消失,杭州苏小小墓的名声便崛起。近年来政府开始重视历史文化挖掘保护,作为补救方案,在新开发的子城区域,建有“怀苏亭”,算是给嘉兴人民留下点滴“贤娼”苏小小的轶事传闻。</p> <p class="ql-block"> 上图照片为东门迎紫桥旧址,现已消失。衷心感谢庞艺影先生无私提供此照片。</p> <p class="ql-block"> 在我脑海里对东门自由弄有较深的记忆,因为那里开有许培泰先生的中医诊所。依靠他那推拿本事,一家生活无忧。他以外婆家祖传治疗“面瘫”的绝技为金字招牌,吸引众多四乡八邻的“歪嘴”病人,前往求诊,经他巧手痊愈康复的不计其数。许培泰人善能干手巧,爱拍照,还会摄影,上世纪未,我曾找过他为朋友婚庆拍录像出过力。据说许培泰先生现还在悬壶济世,继续华佗再世事业。</p> <p class="ql-block"> 旧宣公桥畔狮子汇渡口是当今东门最为有名的网红地。1921年一批平均年龄为28岁的年轻人,在“会务”工作者王会悟女士的精心安排下,中共一大代表从上海到嘉兴,通过这个渡口登上红船,游弋于南湖续会,从此诞生共党庆工农,完成建国伟业。渡口、南湖和红船等便成为举世闻名的红色革命圣地,是嘉兴的重要名片。</p> <p class="ql-block"> 上图照片为东门狮子汇渡口,左上角为已消失的老宣公桥。衷心感谢庞艺影先生无私提供此照片。</p> <p class="ql-block"> 离“狮子汇”不远,环城路西侧,现“文华园”位置,原来有座“南湖影剧院”,因初创时期叫“南湖戏院”,老嘉兴人至今还念念不忘这样的称呼。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电影院是年轻人相亲恋爱的绝佳地,时髦的奢侈享受。那时电影一票难求,有钱还难买到,能搞到票的,基本上是“头子活络”的能人而被人羡慕。电影院男职工耳朵上常架着人家上贡的“大前门”香烟。出去办事朋友多,神通又广大。嘉兴金融界赫赫有名的盛明强董事长,当初在文化系统做会计,办公就在于“南湖影剧院”内。</p> <p class="ql-block"> 以前电影放映前暖片,会播放些时政短片,如毛主席接见第三世界兄弟朋友、重大会议等。其中首都儿童手捧花束,边喊边跳“热烈欢迎西哈努克亲王”场景的纪录片,几乎成了保留节目。片中有个中国人民老朋友常伴随左右,他那歪头摇晃模样印象极为深刻,难以忘怀,名字叫宾努亲王。</p> <p class="ql-block"> 上图照片背影为南湖戏院。衷心感谢庞艺影先生无私提供此照片。</p> <p class="ql-block"> 南湖影剧院大门两侧墙上宣传栏内张贴的电影海报,完全靠人工绘制。工作认真又小心谨慎的盛林国,为南湖影剧院和人民电影院画海报,所有的电影海报基本出自于他和郑国伟先生之手,所绘出来的电影海报栩栩如生,是当时嘉兴的一道靓丽风景。盛聪明能干,爱钻研,油画、版画、水彩画、国画样样精通,经常参加全国各类美展,并屡屡获奖,在嘉兴美术界享有盛誉。</p> <p class="ql-block"> 南湖影剧院向北不到百米,便是环城路与中山路交叉口。中山路通过“宣公桥”横跨环城河,以前叫“中山桥”,而最早的名称叫“向阳桥”,围绕该桥,周边有许多以“向阳”为名的店堂,其中以“向阳饭店”最为著名,也就是老嘉兴食客记忆中的“江南春”饭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去参加邻居朋友卞渠成老师的结婚喜宴,豪华、风光,菜的味道又好。嘉兴餐饮业“常青树”屠泳珍女士最初的工作就是新三届毕业分配到“江南春”开始当学徒做厨师。</p> <p class="ql-block"> 上图照片为江南春饭店(向阳饭店)旧址,现已消失。衷心感谢庞艺影先生无私提供此照片。</p> <p class="ql-block"> 向阳桥边有个供销社开的生资店,也有人称东门碗店。门口有条通向河边的公共小路,为船舶上岸必经之路,每天挑担上下货,洗衣汰碗的人川流不息,极为繁忙。早晨店门口有个嘴角略上扬的小男孩,自行车架上放着几笼糍米团子,老练地叫卖动作我还铭记。当年早当家的小男孩,如今估计也到了退休的年龄,不知卖团子的小哥现可好?有点想念那热气腾腾的糍米团子了。</p> <p class="ql-block"> “江南春”隔马路对面小弄凹进去有个“东升浴室”。不像现在,浴室装修豪华,设备先进,名字高大上。那年月的浴室设备简陋,一个浴池加几个水笼头,浴池外大间休息厅,除了走廊都是躺椅,躺椅上方挂满衣服帽裤。室内烟雾缭绕,谈天说地与跑堂客的吆喝声相互交汇,充满喧嚣。顾客盈门,生意兴隆,甚至经常有排队等候现象。去东升浴室泡个澡,擦掉点污皮泥,喝口浓茶,抽根烟,躺在椅子上闭目养神,简直赛过活神仙。</p> <p class="ql-block"> 上图照片为即将消失的环城东路大年堂前路,以前有大年堂前、后二条以大年堂名命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夏天,浴室淡季息业,浴室利用场地开始转行,做起冷饮生意。酸梅汤、八宝汤、棒冰雪糕与绿豆汤等避暑降温用品琳琅满目,在那个没有冰箱,电扇稀罕的年代,不知吸引多少人前来避暑品味。傍晚,我经常与几个同学小伙伴来购买并小歇,我人生尝到的第一快“光明”牌雪糕,就是在东升浴室大厅一张餐桌上。凉爽清甜的八宝汤和里面的红绿丝密枣那童年的味道至今还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说到东门,永远绕不开两种人,即苏北人与回教人,是东门两大特色。大年堂清真寺一带居住着大量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民,以河南、山东籍的韩、马姓为主。大部分经营饮食为生,如牛肉包、拉面、煎饺和炝饼等,走过那四处飘逸着牛羊肉香味。据说嘉兴是浙江回民聚居最多的地市。</p> <p class="ql-block"> 上图照片为清真寺,原名真教寺,俗称回回堂。明万历三十年(1602)兴建,清乾隆十一年(1746)、三十九年(1774)重修,改称礼拜寺。全寺建筑由门楼、大殿、讲堂、水房、清泉亭、古碑和清真女寺等组成。江南风格建筑,现为市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回民给我的印象很多。比如庄严的清真教堂,男人头上的“礼拜帽”以及餐厅门口挂着的小壶形状图案等,虽然不知其中的奥妙,但充满着神秘与好奇。由于回族民风尚武,非常羡慕和向往他们有着超人武艺。于是便有了崇拜的偶像,有“大刀王”之称的李青山;有与牛较劲的“掼牛”高手韩海华大力士;还有个神化了江湖高手“翘脚”,传闻其轻功非常厉害,会飞檐走壁,“吸壁功”更是一绝,人腾空趴在壁上,犹如钉子上墙,纹丝不动。那时,他们在我心目中,属于刀枪不入的侠客英雄。</p> <p class="ql-block"> 沿环城河两侧有许多低矮的简易房,便是嘉兴有名的棚户区,俗称“苏北棚棚”。这些基本上都是在兵荒马乱时期,从扬州、泰州和盐城建湖一带逃荒而来的船民。聚集在环城河,他们贫穷,却吃苦耐劳,靠干些苦力活养家糊口。凭借利用勤劳的双手,捡些碎砖乱瓦,积沙成塔,在河边两侧空地上堆砌成毗邻而居的小屋,他们保留苏北风俗,讲家乡方言,慢慢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居住群体。</p> <p class="ql-block"> 上图照片为狮子汇边春波门,重建于2021年。</p> <p class="ql-block"> 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山路、环城路的拆迁,城市经过几轮建设与改造,中山路成了浙江第一路,而环城路绿化带成了市区一条漂亮的珍珠项链,昔日东门头变化日新月异,那老巷,旧屋和往事成了人们心中美好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