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摄影师俱乐部推荐12——王正坤:​从重庆到上海,无人机视角下的长江经济带之重庆

重庆美友会—李云飞

<h5><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八届(2022)中国无人机影像大赛作品征集期间,在欣赏航拍佳作的同时,听</span>资深参赛创作者<span style="font-size:15px;">讲述有关影像、无人机和创作的经验和故事。</span></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本期摄影师:王正坤</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重庆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全国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中国著名高空摄影师、重庆十大摄影家、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他先后拍摄了1998年三江抗洪、1999年50周年大阅兵、5.12汶川大地震、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和赛事、2009年60周年大阅兵、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2019年国庆70周年大阅兵、2021年建党100周年庆典、2022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式等全国、全军重大事件。他还被《中国国家地理》誉为自1872年以来,“第五个拍摄长江三峡具有代表性的摄影人”。</span></p> <h5 style="text-align: right;"><br></h5> <h5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inherit;">王正坤在上海浦东陆家嘴</span></h5><h5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inherit;"><span class="ql-cursor"></span>中国银行大厦顶端航拍上海</span></h5><h5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inherit;">(龚祖章摄)</span></h5> <h5>弗洛伊德说过:“童年的经历决定你的人生。”乔布斯说:“你经历过的一切,都会变成珍珠串成你人生的项链。”回顾这些年跋山涉水、穿行于城市森林间的摄影创作之路,我有许多感慨与大家分享。</h5><h5><br></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b>伞兵视角</b></h5><h5><br></h5><h5>怀着年少的国画情愫,从带着画笔应征入伍,成为空降兵“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的一名小战士,到第一次背上降落伞从军用运输机尾门扑向大地,我真切感受到“伞兵视角”带来的高空震撼感。</h5><h5><br></h5><h5>经历了无数次从天而降,我开始思考,相比局限于方寸的挥毫泼墨,也许天马行空的高空摄影更适合我追求不凡的性格。于是,我放下画笔,从1998年长江流域抗洪起,开始拿起相机,搭乘军用运输机、直升机,用海鸥和美能达胶片相机记录战友勇敢跃出机舱,扑向大地的精彩瞬间,开启了 “高空摄影”之路。</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  </h5> <h5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inherit;">王正坤在某大型运输机上拍摄战友们似</span></h5><h5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inherit;">“神兵天将”般勇敢跃出机舱瞬间</span></h5> <h5>2005年,我回到长江边的故乡——重庆,正好赶上重庆CBD轮廓初现。那时的摄影人,习惯登上重庆“母城”渝中半岛隔江相望的南山,鸟瞰重庆主城,我的“登高摄影”也是从南山开始的。第一次上南山,不知道拍摄机位,背着摄影包,朝着南山制高点行进,途中在竹林边拾了一根竹棍,便于支撑上较高、较陡的坡度,从山脚下一直沿山路和杂草丛生中“毛路”,一步一步登上山顶,后来才知道这里就是南山拍摄重庆的最佳角度:“铁塔”机位。</h5><h5><br></h5><h5>后来,我大都从南山的这个视角拍摄重庆城市轮廓。但作品多起来,变得千篇一律,除了天气变幻,基本大同小异。如何才能视觉创新,拍摄出更加震撼的重庆城市风光呢?</h5> <h5 style="text-align:right;">从重庆南岸“南山铁塔”拍摄出来的重庆渝中半岛</h5> <h5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inherit;">登高探索</b></h5><h5><br></h5><h5><span style="color:inherit;">重庆是一座山城,道路盘旋起落,建筑层叠呼应,城市风貌独具一格。2005年夏天,重庆第一栋超60层楼高的“世贸大厦”在渝中区封顶。当我站在繁华的街道,仰望这栋高楼时,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如果我能爬上楼顶,用相机俯拍繁华都市,垂直视觉效果肯定很震撼。</span></h5><h5><br></h5><h5><span style="color:inherit;">那时国内“爬楼党”还没兴起,攀登高楼也是危险重重,让一般摄影者望而却步,但对于当过空降兵的我来说,这个高度只算是“开胃小菜”。</span></h5><h5><br></h5><h5><span style="color:inherit;">认定了目标,再难的事我也会去做。</span></h5><h5><br></h5><h5><span style="color:inherit;">尽管协调上楼遇到很多阻力,最后通过重庆市建委的朋友,终于成行。很多时候,为实现城市地标建筑“登高摄影”的梦想,我都会选择凌晨3点左右出发,而这个时候工人们都还未上班,所以不能乘坐施工电梯到达几十层高的楼顶,而我唯一的选择就是戴上安全帽,背负几十斤的摄影设备,从一楼一层一层往上爬。在冬季登高拍摄,为了不让汗水打湿衣服,很多时候是“光背”负重登高。当经过艰难攀登后,站在顶楼墙体外施工的脚手架上,迎着呼啸而过的高空气流,我又找到了边俯瞰大地边按下快门的激动。那是我第一次以“登高摄影”的方式,垂直拍摄重庆CBD的晚霞与夜景,是一次“视觉创新”的大胆尝试,巨大的兴奋让我不知疲倦,一拍就拍到了深夜11点。</span></h5><h5><br></h5><h5><span style="color:inherit;">我把那组以“我站到了重庆摩天大楼的顶端”为主题的作品,发到摄影论坛后,阅读量很快冲上10万+。尝到甜头的我正式开启“登高摄影”,足迹遍及渝中半岛所有适合拍摄的高楼,有网友评论说重庆摄影从此进入了“高空垂直时代”。</span></h5> <h5 style="text-align:right;">如今的渝中区解放碑,在它的周围已经是高楼林立,密度直追香港</h5> <h5 style="text-align:right;">大雨中王正坤创作的水墨重庆</h5> <div><br></div><div>有着国画情愫的我一直梦想着拍摄我的系列水墨重庆作品,终于,2015年9月19日,在渝中区“联合国际”楼顶守候了一整天才得以实现,以至于后来涌现大量的航拍版水墨重庆作品。<h3></h3></div> <h3 style="text-align: right">重庆极端天气中的拍摄——闪电重庆</h3> <h5 style="text-align: right;">2014年12月31日,新年钟声响起</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重庆解放碑放飞数十万只彩色气球,迎接新年到来</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br></h5><h5>在“登高摄影”创作中,让我感受到它与乘坐运输机与直升机航拍很不一样。摄影创作最佳时间段大致在早、晚弱光环境下,城市地标建筑楼顶也发挥着“城市巨型三脚架”的功能,包括在雷电、狂风暴雨等极端条件下,在高楼顶端能选择比较安全的地方进行创作,会收获不一样的作品。</h5><h5><br></h5><h5>拍遍重庆的高楼后,我的目光开始瞄向全国,通过想方设法与不懈的努力,近十年来,我先后登上了北、上、广、深、津、宁、藏、港、澳、台等中国一线大城市的第一高楼和地标建筑的最顶端,作为创作“战斗”的地方。尤其是长江沿线的自然风光与城市风光,是我创作中的重中之重。</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直升机航拍尝试</b></h5> <h5>为了拍摄角度更加新颖,2014、2015、2016年连续三年租用直升机,花费大量费用从空中航拍长江三峡,但拍摄效果未能达到我想要的,也无法实现一些特殊构图的想法。</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王正坤数次租用直升机航拍大三峡</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航拍长江经济带之重庆篇</b></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桥都重庆——无人机垂直视角下的峨公岩大桥</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重庆渝中半岛似一艘启航的“巨舰”</h5><h3></h3>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山水重庆水墨长卷</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航拍长江经济带之三峡篇</b></h5> <h5>从爬楼到爬山,我的目光开始投向中国十大风景名胜——长江三峡。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峡长192公里,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奇绝,从古至今都是知名的旅游热线。唐诗三百首有12首描写长江三峡,诗圣杜甫就为三峡创作诗篇逾400余首。</h5><h5><br></h5><h5>正因为有无数文人墨客描写三峡、赞美三峡,自150年前,英国人约翰·汤姆逊揭开了拍摄三峡的序幕起,无数摄影人来到这里尽情创作。</h5><h3></h3> <h5 style="text-align: right;">传统机位拍摄的瞿塘峡</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王正坤站在(十元钱背后风景)</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山尖唯一一块能容双脚一字型站立的悬崖石绝壁头上创作</h5> <h5>三峡风光成为了大家热衷的摄影题材,如何才能另辟蹊径、脱颖而出?答案是创新,通过“伞兵视角”表现新三峡。<div><br></div><div>2006年11月,咨询了著名风光摄影家罗大万老师后,我搭乘长途汽车,历经13个多小时颠簸,第一次进入长江三峡。不同于别人坐船上或者站岸边拍摄,我乘船来到神女峰对面江边的青石村后,只身徒步爬向山顶,负重在没有路的山岭中艰难攀爬了4个多小时,终于到达峰顶。鸟瞰整个巫峡,一幅壮阔的江山胜景如画卷一般呈现在我的眼前,三峡红叶在江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格外美丽浪漫……我兴奋地举起相机,这是我以“伞兵视角”第一次拍摄三峡的尝试。</div><div><br></div><div>从那一刻起,我就深深爱上了长江三峡独特的自然风光,并暗下决心,一定要登遍三峡所有的高峰。</div><div><br></div><div>从2006年至2017年十年间,从每年一次,到三四次,再到七八次,我拍摄长江三峡的频率越来越高,几乎把三峡所有高峰登了个遍。很多年前,在拍摄过程中,至山顶的路段非常艰难,转一个弯需要转三四次,车才能通过,同时需要驾驶底盘高的四驱越野车才能前往,很多高山顶机位和一些半山机位,车辆不能直接到达,需要徒步负重前行2至6个小时才能到拍摄点。而我选择的三峡很多创作住宿点,有些离拍摄点稍近,但条件非常差,如果是团队出行,还需要集体睡地铺和通铺。早些年,大家每一次在瞿塘峡赤甲山(桃子山)顶峰创作时,睡地铺都睡在老乡家的堂屋,被大家笑称享受“厅级待遇”,而住在仅有一间屋床位的被称“部级待遇”。我们就这样苦中作乐、乐此不疲地创作着。</div><div><br></div><div><p>2017年前,从重庆市奉节县城到三峡之巅的路行驶非常艰难,到处是泥坑沙石,车只能2档速度行驶,从奉节宝塔坪出发,经巫山省道和巫山境内的山脊乡村公路绕行将近4个小时,车只能到达山顶的平槽小学,然后请三峡老乡帮着背摄影器材,要走湿滑的山路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离三峡之巅最近的老彭家,然后从老彭家去三峡之巅,又要走一个小时很滑的山间湿滑路。如今,大家从奉节草堂高速下道,前往三峡之巅,三十多分钟到达景区停车场,从景区停车场步行,只需十分钟左右到达,大大方便了游客与摄影人的创作。<br></p></div></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暴雨来临前的瞿塘峡(山顶机位拍摄)</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早些年,从三峡之巅旁的老彭老乡家到这个拍摄点</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需要偶尔踩着落石往返行走6个小时</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王正坤在三峡创作</h5> <h5>2017年,无人机拍摄技术逐渐成熟起来,为摄影人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也为“垂直影像”和“伞兵视角”的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撑。有了之前十年拍摄三峡群峰以及各个点位的经验积累,从2017年至今,航拍大三峡成为我最重要的拍摄任务,也为拍摄大三峡,插上了飞翔的翅膀。</h5><br><h5>三年多来,我利用全年小长假、大长假、双休等时间,从重庆出发自驾前往大三峡地区航拍达39趟,其中一年前往三峡次数达到17次,行驶9万余公里,起飞无人机航拍千余架次,创下了航拍三峡密度较高的纪录。同时,我投入近30余万元升级无人机航拍设备。</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代表长江的王正坤三峡作品《三峡之首瞿塘峡》</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被制作成26米长卷悬挂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作品原图</h5> <h5>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拍摄的三峡垂直影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重庆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轻轨站、长江索道等网红打卡地。同时作品还被新华网、人民网、国防部网、搜狐网等国内权威媒体大量发表,特别是《中国国家地理》多期专题呈现,两次登上封面作品,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三峡的壮美。</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长江三峡“瞿塘峡”</b></h5> <h5><p style="text-align: right;">高空垂直视角下的白帝城,好似一片红叶飘在长江之上</p><p style="text-align: right;">邮轮好似一条鱼儿在旁边游过</p><p></p></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水墨瞿塘</h5><h3></h3> <h5 style="text-align: right;">瞿塘峡的春天</h5><h3></h3> <h5 style="text-align: right">瞿塘峡的夏天</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瞿塘峡的秋天</h5><h3></h3> <h5 style="text-align: right;">瞿塘峡的冬天</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长江三峡“巫峡”</b></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壮观的巫峡云海为神女峰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长江三峡“巫峡”</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巫峡峡口,从空中远眺巫峡十二峰之登龙峰</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巫峡翠屏峰、聚鹤峰空中鸟瞰图</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三峡的路蜿蜒险峻</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从神女峰左侧往下拍摄,整个巫峡似“神女”头像映在江中。</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从巫峡的正上空往下垂直拍摄,整个巫峡似齐天大圣</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孙悟空”头像映入长江之中</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巫峡画卷</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长江三峡“西陵峡”</b></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从高空看,西陵峡兵书宝剑峡左侧江面曲线神似</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一把“宝剑”卧于长江之中</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晚霞中的兵书宝剑峡</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