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致远 悦读相伴—-阳信县“三名”小学第一协作组7.27读书纪实

莫莫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读书引领</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腹有诗书气自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最是书香能致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个人的气质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藏着他读过的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亦藏着他走过的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特殊时期不能外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书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当你翻开书页,跟随美妙的文字一同上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每一个与好书共度的时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都是属于你一个人的好时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是李海燕,今天是7月27日星期三,由我和大家一起开启本周的阅读之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读书分享</b></p> <p class="ql-block">阅读日期:2022年7月27日星期三</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窦桂梅 著)</p><p class="ql-block">阅读章节:第6件事《朗读、语言与写作的素养》</p><p class="ql-block">阅读分享人:河流镇丁家小学 郭书国</p><p class="ql-block">阅读摘抄: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沉浸在书的磁场里,陶醉其中,从而唤起学生的感情体验,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诱发学生的丰富想象。这样学生的知识、能力、智力、情操、品格才会在春风化雨般的语言中潜滋暗长。</p><p class="ql-block">感谢书写带来的对课堂、对自我的“漂洗”,我们也因此沉淀了面对课堂忧患与艰辛后的澄明;焕发了咀嚼过课堂压力与困惑或的自信;拥有了正视课堂失败和痛苦的踏实……于是就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守住心灵,把困惑变成收获,把收获变成反思,在课堂反思中稳步前进。</p><p class="ql-block">阅读心得:窦桂梅老师,提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但要重视朗读,而且朗读要有思考性。</p><p class="ql-block">朗读的层次逐步深入,一是感知性的朗读,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二是理解性的读,读懂,读通,读畅,读出节奏;三是有感情的读分角色,表演等形式的度。简而言之就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如果没有思考的主线贯穿其间,朗读的意义不大。所以老师要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理解和感悟。学生带着思考,反复品读,沉浸文本中,就会努力将静态的文字赋予动态的生命,丰富语言的内涵,无形中培养智力、能力,提升语文素养。</p><p class="ql-block">诚如对窦桂梅老师所言,写作改变生命的职场。通过写,梳理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兼纳别人的意见,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准。写作,丰富了教师的灵魂,去掉教师身上的匠气,静心修身,理性思考。</p> <p class="ql-block">阅读日期:2022年7月28日</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教师怎样驾驭课堂》</p><p class="ql-block">阅读分享人:洋湖乡中心小学 吕洪艳</p><p class="ql-block">阅读章节:《专题五:用提问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p><p class="ql-block">阅读摘录:</p><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驾驭课堂的最重要的一项能力就是提问的方式。因此,教师提问的水平决定了学生的思考深度,决定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就决定了课堂的秩序和教学的正常进行与否。</p><p class="ql-block">阅读感悟:</p><p class="ql-block">在“戴夫的苦恼”这个例子中,我知道了他的课堂之所以秩序混乱,是因为他没能驾驭好课堂。而他没能驾驭好课堂的原因就在于他提问的无效性。本章讲述了九种提问的方法:问题揭示、悬念设置、故事提问、传递信息、回声提问、认知提问、推理提问、沙场点兵、换位轻问,而这些方法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能激起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一首著名的关于提问的诗,“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提问得好即教得好,由此可见有价值的课堂提问能够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课堂效益。</p> <p class="ql-block">阅读日期:2022年7月28日</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让孩子爱上学习》</p><p class="ql-block">阅读分享人: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 丁媚清</p><p class="ql-block">阅读摘录:</p><p class="ql-block">1.家长要树立“大学习观”,明白学习这件事背后的道理,科学掌握孩子学习的规律,遵循规律,科学指导孩子学习。</p><p class="ql-block">2.只关注孩子学习的家长不是好家长,但不关心孩子学习的家长,也不是好家长。孩子一生的成长需要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仅仅只有学习成绩好是不够的,许多能力和品行在人一生的发展过程中比学习成绩更重要。</p><p class="ql-block">阅读感悟:</p><p class="ql-block">孩子不仅仅要学习成绩好,更要爱上学习,让学习成为他们终生的习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激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机、把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这对孩子的学习非常重要。</p> <p class="ql-block">阅读日期:2022年7月28号</p><p class="ql-block">分享人:商店镇中心小学 李芳</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于永正:我是怎样教语文的》</p><p class="ql-block">阅读章节:《幽默》</p><p class="ql-block">阅读摘抄:</p><p class="ql-block">幽默的语言可以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幽默的语言可以使人精神放松,使课堂气氛和谐:幽默感强的老师可以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当幽默营造出一种热烈的气氛时,不但学生乐于听课,而且会发生“共振”效应,老师的水平也能超常发挥,取得极好的效果。为什么相声、小品演员听到观众的笑声、掌声,越发表演得好,越能淋漓尽致地发挥?道理亦然。幽默固然有赖于知识的三富、思维的敏捷、口语的畅达,但重要的是要有融融的爱心、博大的胸怀、乐观的情绪、爽朗的性格。幽默与冷漠无缘。老师笑着看学生,学生就会笑着看老师;老师只有笑着看学生,才会有幽默的心境。</p><p class="ql-block">阅读感悟:</p><p class="ql-block">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幽默的教学体现一位教师思维方面的灵活程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其他专业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范围。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以万变应千变。教师还要勤于思考,客观评价自己的思维方式,并将快捷新颖的思维方式应用于实践,并从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成果。</p> <p class="ql-block">阅读日期:2022年7月27日星期三</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正面管教》</p><p class="ql-block">阅读章节:第九章</p><p class="ql-block">阅读分享人:温店镇中心小学 孙伟</p><p class="ql-block">阅读摘抄:</p><p class="ql-block">现在的父母对孩子较为纵容,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孩子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从而使得孩子养成了自私无理的性格,常常对大人提出一些无理要求。有的父母为了哄孩子高兴,时常会毫不犹豫地满足孩子的要求。有的父母一开始会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可孩子一开始哭闹、撒娇,他们也就放弃了原则,半推半就地答应了。</p><p class="ql-block">其实,这两种做法都不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它会放纵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无理要求。到时候,父母再后悔当初的做法恐怕已经晚了。</p><p class="ql-block">阅读心得:</p><p class="ql-block">正面管教的家庭中,家长比较理智,舍得花时间研究孩子、教育孩子,孩子就会相对自律。我有一个外甥女,她家里三个孩子,她排行老大,现在刚刚四年级,我行我素,谁也说不听,玩手机上瘾,有一次因我不让她长时间玩手机而闹离家出走,我想着天黑她也不敢去远处,就在暗处看着,结果孩子的姥姥、妈妈给她说了很多好话,当时我觉得我就不该管,不是因为生气,而是大家不在同一条战线上,管教没有效果,甚至会有反面影响。她现在年龄、脾气都越来越大,其实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孩子多坏、多难管教,而是她父母忙于他事,谁也没有耐心与孩子交流,只要她听话,不合理的要求也一味的满足,孩子一哭闹就放弃本来就不坚定的原则。可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树立榜样、坚持正面管教,不要等到孩子大了无法管教时再后悔!</p> <p class="ql-block">阅读日期:2022年7月27日</p><p class="ql-block">阅读分享人:商店镇第二小学 张燕燕</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中庸》</p><p class="ql-block">阅读章节:第十二章 </p><p class="ql-block">阅读摘抄: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p><p class="ql-block">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p><p class="ql-block">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p><p class="ql-block">【译文】君子的道广大而又精微。一般夫妇即便愚昧,也可以参与了解某一部分;但到了它的最高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一般夫妇即便不贤明,也可以践行某一部分,但到了它最高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天地如此之大,但人们仍有不满足的地方。所以,君子谈到大的境界,天下没有可以承载它的;君子谈到小的境界,天下没有可以穿透它的。</p><p class="ql-block">《诗经·大雅·旱麓》说:“鸢鸟飞到天空,鱼在水中腾跃。”这是说它显现于整个天地之间。君子的道,从一般夫妇开始,但到了它的最高境界,则显现于整个天地之间。</p><p class="ql-block">阅读感悟:道有普遍的可适应性,普通男女都可以知道,可以学习,也可以实践。 </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把求知比喻成播种来看,我们辛辛苦苦地播种各式各样品种的种子,但并非所有种子都可以如愿成长,有些在还是种子时就被鸟儿吃掉了;有些在成长时,因为缺失水分被晒干了;有的被旁边的杂草争吃营养,饿死了;有的因为虫害,被吃死了;有的因为生病,病死了;有的因为环境、地势、温度等不合适,不适应死了。 </p><p class="ql-block">当然也有成长出来的,有让你收获少的,有让你收获多的,有你喜欢的果实,有你厌恶的果实。总之你播种了很多种子,可能就只有一些让你有所收获。 </p><p class="ql-block">以上播种的结果告诉了我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子的好坏决定它的成长,我们必须仔细挑选出,好的能生根发芽的种子,自己喜欢果实的种子,精心培植,期间还需要有好的耐心,成长是需要时间的,播种之后不是几天就能有收获的,是需要终其一生为它耕耘的人,才能真正收获属于自己人生价值的果实。</p> <p class="ql-block">阅读日期:2022年7月30日</p><p class="ql-block">阅读分享人:阳信县实验小学 田朝霞</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写作教学中教什么》</p><p class="ql-block">【阅读摘抄】</p><p class="ql-block">要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对于写作学习究竟意味着什么呢?</p><p class="ql-block">【感悟】</p><p class="ql-block">自己的写作教学总体上是什么样子呢?基本上都是一个套路:先看优秀作文,让学生积累上面的好词好句进行模仿,平时强调学生不断地抄写,不断积累好词好句、名言名句。其目的就是以后在写作中可以把自己积累的名言名句套上去。仔细想想,这种思维定势,造就的作文可能会跑不了题,得不了低分,但是那么的千篇一律,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p><p class="ql-block">曾经看到过这样的观点,现在想来,完全可以尝试:对于“好词好句”的积累,如果是低年级的学生,摘抄好词好句可以独立于作文进行,即纯粹就是摘抄积累,抽时间让孩子多诵读甚至背诵即可;如果孩子是高年级学生,那么可以尝试去分析所摘抄的好词好句可以用在哪里——而不是写什么作文的时候去想曾经都积累过哪些好词好句。每当看到一段不错的描写,孩子就会尝试分析适合自己用在哪里,这种“练习”是一种“内部动机”的驱使下完成的,其理解、记忆效果会更好。</p> <p class="ql-block">阅读日期:2022年7月27日</p><p class="ql-block">阅读分享人:水落坡镇雷家小学 雷书枝</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中庸》</p><p class="ql-block">阅读章节: 第四章 </p><p class="ql-block">【原文摘抄】</p><p class="ql-block">《中庸》第四章</p><p class="ql-block">【原文】《中庸》第四章</p><p class="ql-block">【原文】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p><p class="ql-block">【译文】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p><p class="ql-block">【阅读心得】</p><p class="ql-block">过犹不及。聪明的人、贤德的人,知道道,明白道的好处,坚决地去维护它,执行它,但是有时过分,反而会适得其反;愚蠢的人,不肖的人,不知道道,不明白道的好处,不知道如何去奉行道,所以他们在奉行道的方面就会很欠缺,甚至不去做。</p><p class="ql-block">比如:就孝敬父母来说:要爱父母,敬父母,好吃的给父母吃,还要对父母和颜悦色,平时说话办事,不给父母脸色看。聪明的人、贤德的人,加强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会对父母过于恭敬,对父母不当的言行,也言听计从,加以维护,这就是聪明的人、贤能的人在道上过了头。而愚蠢的人、不肖的人,却因为一点小事跟父母大吵大闹,不会克制自己的情绪,不懂得中庸之道,不懂得做事要恰当为好,他们造成了对父母的伤害,也使这个家庭不和睦,对他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这就是愚蠢的人、不肖的人做不到中庸。</p><p class="ql-block">所以任何一件事都要把握好度。只有这个度把握好了,才能奉行好道。过犹不及,过分和不及都不行,它们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走向极端的。所以孔子说:道不能奉行,我知道原因了。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就像人没有不吃饭的,但是很少能品尝出滋味的,对道人们很少能把握好这个度的。凡事要把握好一个度。</p><p class="ql-block">孔子说的这段话,即中庸之道不能奉行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人生要把握好中庸,把握好一个度是很关键的,过犹不及,过分和不及都是没有把握好分寸,没有把握好度,都是不好的。我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都要把握好一个度,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走上健康辉煌的人生之路。</p> <p class="ql-block">阅读日期:2022年7月27日</p><p class="ql-block">阅读分享人:第三实验小学刘召英</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前七章</p><p class="ql-block">阅读摘抄:1.我们求学最难得的是诚恳的良师和和爱的益友,所以选校应该以有无诚恳、和爱的空气为准。如果能得这种学校空气,无论是大学不是大学,我们都可以心满意足。</p><p class="ql-block">2.我时常想,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应该算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应该是生活。我所为的“生活”是“享受”和“领略”,是“培养生机”。</p><p class="ql-block">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记生活,那种学问和意义在人生中便失去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看作社会的机械。</p><p class="ql-block">阅读感悟: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越来越认同朱光潜先生说的这两段文字。学校是什么?一定要有温润自由的空气,要有真诚的老师和友善的学友,孩子生活在学校一定是快乐的。我们人生的第一桩事应该是生活,用心看自然,真诚待生活,学问这东西,先要博大而后守约。回归生活,我们生活的节奏是不是太快了,我们浮躁的心态是不是该调整了,走一段路,一定停下来,收拾心情,放慢脚步,用心回顾,学会欣赏,这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生活的至高境界,需要我们每个人慢慢修炼…… </p> <p class="ql-block">阅读日期:2022年7月27日星期三</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给教师的建议》</p><p class="ql-block">阅读章节:第八十一至八十五个建议</p><p class="ql-block">阅读分享人:阳信县特殊教育学校 韩素芹</p><p class="ql-block">阅读摘抄:</p><p class="ql-block">1.诚实,首先是对众人的诚实,同时亦是对自己和自己良心的诚实。对一切实事求是的评价,就是诚实和正直的奠基石。诚实,正直,以及对撒谎和欺骗毫不妥协的品质,来源于劳动的伟大真理。</p><p class="ql-block">2.伟大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弗•姆•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过:“要自我认识、自我约束、自我克制。”</p><p class="ql-block">3.只有你任何时候都不请求或要求任何人来管求和制服孩子,他才会对你真诚地敞开心灵。</p><p class="ql-block">4.与一个对你说出心里话的学生谈话的结果,绝不应立即就实行惩罚。</p><p class="ql-block">5.要对自己身上表现出来的人类恶习,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要学习别人身上使你钦佩的优点,永远不犯别人身上使你憎恶、鄙视的缺点。要爱护自己的长处,憎恨自己的恶习。</p><p class="ql-block">阅读感悟:</p><p class="ql-block">怎样教学生自己认识自己这一建议中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绝对正常的教育是与惩罚无缘的。不管是学校教学中还是家庭生活中,在孩子做了不正确的事情之后我们会略施惩罚。读完此章,我想在以后的教学和家庭教育中,我一定要有教育作风,应该创造安静的气氛,不要有大声喊叫和爱动气的现象。在孩子没有严重的不良行为,犯了轻微的、无关紧要的过错是我们首先不要怒火中烧,劈头盖脸就是一顿大吵或者对孩子进行行为方面的惩罚,而是应该克制自己心中的怒火,静下心来思考:在此件事情上,如何防止发生严重的过失?文中的一个例子让人心痛甚至惊醒,为什么在惩罚之后孩子往往变得心狠了呢?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在以后教学工作中和家庭教育中,我一定会谨记绝对正常的教育是与惩罚无缘的。在孩子们在健康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生活。</p> <p class="ql-block">阅读日期:2022年7月27日</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论语 大学 中庸》</p><p class="ql-block">阅读章节:《大学》第二章释“新民”</p><p class="ql-block">阅读分享人:金阳街道程坞小学 蔡淑芳</p><p class="ql-block">【原文】</p><p class="ql-block">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商汤在沐浴用的铜盘上镂刻的铭辞说:“如果一天能够洗涤自身的污垢。从而焕然一新,那么就该天天这样清洗,天天有新的面貌,并应持之以恒,从不间断,一天又一天地加以清洗,便能永远出现新的面貌。”《尚书·康诰》篇说:“做国君的就该引导人民振作起来,除恶从善,改过自新。”《诗经·大雅·文王》篇说:“周朝虽然是一个古老的诸侯国,但是它所秉承的天命却在于不断地自我更新。”所以说,作为统治者,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尽一切努力去追求引导人民自我更新,以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p><p class="ql-block">阅读感悟:</p><p class="ql-block">如果说“在明明德”还是相对静态地要求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的话,那么,“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从动态的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问题了。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思想上的改造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其实,成功的机会无处不在,只是它更青睐于善于思考、善于变通的人。别人成功了,我们却没有,并不是别人运气好,而是他们善于思考,对这个世界多了一分观察,对自己的生活多了一分思考,在事情的解决方法中多添了一分变通。就像有人说的:这个世界不缺少能干活的人,缺少的是会思考、会变通的人。</p><p class="ql-block">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勤于思考、善于变通,对于一些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可以换个思路去解决;对于别人想不到的事情,我们要努力想到并实现。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只要我们不拒绝变化,并且善于运用变通的思维方式,不断改变自己的观念,我们就能抓住机会,走出困境,进人新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阅读日期:2022年月7月27 星期三</p><p class="ql-block">阅读分享人:温店镇蔡王小学 巩希琳</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即墨28中解码》</p><p class="ql-block">阅读章节:第三章精品活动 文化涵育 </p><p class="ql-block">阅读摘抄:</p><p class="ql-block">“四区六楼十八苑”不但布局好,而且起的名字有品味。学校是文化的圣地,任何地方,都应当呈现出文化味。如果学校文化建设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就内涵着一种被人们忽视了的领导主观决策或教师教师决定学生的思想。</p><p class="ql-block">阅读感悟:</p><p class="ql-block">即墨28中是在师生的心里种植文化、种植思想。学校几乎是一步一景,景景都有文化,景景都有和谐思想,文化载体因势而成,恰到好处,有种就有收,况且天天在种,天天在收,文化可以改变人,况且校园本是一个育人之地。这就启迪我们一线教师在管理班级时,不能小觑班级文化的建设,要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还要发挥班级全体学生的才智,让学生成为管理班级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阅读日期:2022年月7月27 星期三</p><p class="ql-block">阅读分享人:第一实验学校 李海燕</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给教师的建议》</p><p class="ql-block">阅读章节:三</p><p class="ql-block">阅读摘抄:知识对你来说之所以必不可少,并不单单是为了你将来的职业,并不单单是为了你毕业以后考入大学,而首先是为了你能享受一个劳动者的丰富的精神生活;不管你是当教师还是当拖拉机手,你必须是一个文明的人,是你的子女的明智的和精神上无比幸福的教育者。</p><p class="ql-block">阅读感悟:道德教育应该独立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我们需要投诸更多的智慧、精力、时间去精心设计和安排,甚至如何在各个学科知识传授中,渗透思想教育,都应该落实到位,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转变,我想这是我们作为教师都应该考虑并努力去做的。</p> <p class="ql-block">阅读日期:2022年7月27星期三</p><p class="ql-block">阅读分享人:阳信县第五实验小学 曹树仁</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设计》</p><p class="ql-block">阅读章节:第十章 非正式作业:以追求自我学习为向度</p><p class="ql-block">阅读摘抄:</p><p class="ql-block">非正式作业由教师将现有的课程活动、社会生活、自然环境等相关资源进行整合,鼓励儿童主动地进行非正式学习类活动,完成其作业,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健康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独立性格的所有作业之和。</p><p class="ql-block">非正式作业设计是强调打破书本、课堂和学校的限制,在空间上向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活延伸,在时间上相较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给予儿童更多的弹性时间,设计某一特定主题,以多种任务形式、多种探究方法为完成途径的作业。相比其他类型的作业,非正式作业比任何其他作业都要更加关注儿童在某一主题下,完成作业过程中的亲历与体验。</p><p class="ql-block">阅读感悟:</p><p class="ql-block">非正式作业在执行的过程中一定存在差异,由于我们学校是农村小学,家长外出务工占很大比例,留守儿童很多,缺少了家长的帮助,学生进行资料搜集、课外探究就会变得困难。所以教师在设计非正式作业时一定要内容多元化,评价以表扬鼓励为主。设置还要从布置作业走向自选作业,给学生选择的机会,同一类作业可以设计水平内容供学生选择,这样更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p>

阅读

孩子

学生

摘抄

教师

书目

课堂

作业

感悟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