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夏日炎炎,烈日当空,恰逢庆祝八一建军节同时,经黄巷街道五河社区赵书记和冯巷村原书记储耀金热情邀请,我们市北高中校友会几位校友一起,冒着酷暑,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冯巷村这个江南古老的村落。</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地处锡澄运河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的冯巷村,根据无锡市城市规划,将华丽转变为风景秀丽的体育公园——北尖公园和冯巷工业园。目前拆迁工作紧锣密鼓,已经接近尾声,在规划的北尖公园中,冯巷占地约101亩,建筑面积约5.38万平方米,涉及341户住宅征收。项目于3月26日启动签约,截至当前,已签约308户,签约率90.3%。拆迁前的冯巷村如凤凰涅槃前正在经历浴火重生的考验。</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冯巷村曾担任十几年老书记的储耀金先生,他站在黄巷街道宣传牌前,如数家珍般的给我们介绍着冯巷村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今天参与参观的市北高中校友主要有校友会理事长张友复,副理事长经文彪、王斌,理事孙振兴,宋冬英,并特别邀请了无锡市地方志研究协会的会长郁有满,大家在五河新村赵书记的热情欢迎和储耀金老书记的陪同下,参观了冯巷村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及环境,初步了解了冯巷村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冯巷村冯巷浜美丽的水利枢纽风景</p> <p class="ql-block">在村落里一路前行,从斑驳破旧的墙面阅读着老村悠久的历史,也从民居的各种形态建筑风格领略到冯巷村居民的生活状态和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这排房子已经具有百年历史,每块砖每片瓦都在叙说着历史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这是村落中最破旧的一间房子,偏细的屋梁和破旧的砖瓦已经难以支撑沉重的屋面,摇摇欲坠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模糊的门联痕迹。</p> <p class="ql-block">这几间房属于九十年代改造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这是全村最好最新最讲究的院落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是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屋顶做有三神兽保护雕塑,年代久远,门面属于石库门材质,非常讲究,据说房主当年与杜月笙是亲戚。右二即房主在讲述当年的故事,大家听的津津有味。</p> <p class="ql-block">这是五十年代末所开的水井,深不见底。</p> <p class="ql-block">冯巷村的文化名人吴海发老先生,字达文,号称湖边散人。甲戍年生,家住冯巷村177号。研究员,文学史者,民进人员。中国作协委员,江苏省鲁迅研究会理事。1958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先后在徐州铜山郑集中学,无锡市北高中任教,为高级讲师。曾参与和编纂中国《汉语大词典》并发表学述论文,多次参阅评审江苏省语文高考试卷。</p><p class="ql-block">吴海发老先生自费出版了,300多万字的共10卷的巜吴海发》全集。并把全集赠送给梁溪区黄巷街道五河社区,作为对家乡的捐赠和留下永恒的历史纪念。</p> <p class="ql-block">边走边看,不觉来到老书记的家门口,他热情邀请我们去他家参观,特别是当年化一万八买了一套花梨木家具,现在增值数倍,拆迁后也可以带到新房子去,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吉庆庵门口的一块石碑,上面隐约刻有"文碑建录”四个字,据说吉庆庵建于乾隆年间,距今约有240年左右,这个庵堂属于尼姑庵,听之前老人们说是专门为六十岁以上老人祈福的地方,随着岁月流逝,石碑刻字已经模糊不清,但历史车轮碾过的痕迹依稀可见,同时冯巷村值得怀念的故事也将继续传颂下去。</p> <p class="ql-block">村民门口凉晒着窗帘,可见他们已经在为搬迁做准备。</p> <p class="ql-block">群众的安居梦,城区的焕新梦,这次旧村拆迁受到群众的积极响应,也圆了老百姓住新房的梦。北尖公园地块旧城区改建项目(冯巷)占地约101亩,建筑面积约5.38万平方米,涉及341户住宅征收。项目于3月26日启动签约,截至当前,已签约308户,签约率90.3%。</p> <p class="ql-block">表上都是拆迁户签字的名录。</p> <p class="ql-block">村民新居模型大沙盘。振达西园200套,龙塘西园150套,五河苑220套,共550套。</p> <p class="ql-block">这是新锡澄运河大桥。</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站来到平安桥。</p> <p class="ql-block">这是已经修缮过的平安桥。</p> <p class="ql-block">连接新运河的水库,水面宽广,波光粼粼,十足的江南水乡风光,与平安桥相互辉映,将古老的冯巷村顿时映衬的引人入胜,无限向往。</p> <p class="ql-block">这是村落内河冯巷浜,属于运河支流。</p> <p class="ql-block">郁会长和全体参观人员,被即将华丽转身的冯巷老村的村风村貌深深地吸引了,大家表示出极大的兴趣,特别是平安桥的修缮,美丽河岸改造,把平安桥堍建成冯巷村平安园。最妙的一笔,将即将消失的冯巷村,利用大理石地面绘了一幅冯巷村记忆地图,把冯巷村的村史写在地面大理石上,把冯巷村的三个文化遗产,皋桥,平安桥,大王庙刻在大理石的台面上,把巜平安桥志》刻在大理石碑上。因此,冯巷村将永远留在历史的长河中,留在人们深深的记忆中。郁会长认会此举开创了折迁村庄,桥梁等社会设施,如何保存纪念难题的先河,建议可在全市范围内推广。</p> <p class="ql-block">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冯巷村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通过拆迁重建,将真正实现凤凰涅槃,华丽转身,不久的将来,一个崭新的北尖公园和冯巷工业园将呈现在我们面前。参观者们为冯巷村的变化发展感到骄傲,也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未来充满期待和信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