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 军 装 》</p><p class="ql-block">——献给我们那些当过兵的同学</p><p class="ql-block">人的一生,穿过多少套衣裳?</p><p class="ql-block">从现在的羊绒西装,回数到幼童时的碎布开裆。最忘不了的,</p><p class="ql-block">是当兵时的那一身军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许并不修身,照样勾勒出军人的硬朗;也许只是一色草绿,却衬印着鲜红的领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常常汗渍斑斑,那是激情燃烧的光芒;有时布满破洞,那记录着肌肉与石头的碰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假如没有穿过军装,不知有多少人会遗憾神伤?假如没有人穿上军装,请问,有多少人的生活能和平安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尚的朋友,汗衫的滋味谁也不愿意品尝。军装与军装相遇,战友的情谊如滚滚长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朋友,我不羡慕你的一身品牌,</p><p class="ql-block">我只告诉你,我穿过军装!</p><p class="ql-block">军装,人生的骄傲,军装,祖国的华章,军装,至高无上的品牌,</p><p class="ql-block">军装,当兵的人永远的珍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以下展示的是我们太原五中老三届《不白活一回》《同唱一首歌》《五中京津群》三个群中曾经当过兵的同学们当年当兵的英姿。如今他们虽己都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但是,每逢建军节,每逢回忆起自己当兵的历史,他们都会感到自豪,而我们也会为他们而骄傲!他们身上的绿军装也曾是我们的向往,他们头上的红五星,也曾是我们的追求。</p><p class="ql-block">他们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不会后悔,我们生命中有了这样的同学,一辈子与他们相伴。</p> <p class="ql-block">排名顺序</p><p class="ql-block">高三</p><p class="ql-block">高70班李晋生</p><p class="ql-block">高二</p><p class="ql-block">高77班张继棠</p><p class="ql-block">高一</p><p class="ql-block">高82贾祝文</p><p class="ql-block">高82王红光</p><p class="ql-block">高79任长江</p><p class="ql-block">初三</p><p class="ql-block">初71赵忠魁</p><p class="ql-block">初72李逢亮</p><p class="ql-block">初73李爱文</p><p class="ql-block">初二</p><p class="ql-block">初75贾大锦</p><p class="ql-block">初76梁汴凯</p><p class="ql-block">初78武立民</p><p class="ql-block">初79王冬生</p><p class="ql-block">初79杨蕊卿(女)</p><p class="ql-block">初一</p><p class="ql-block">初82李森</p><p class="ql-block">军嫂</p><p class="ql-block">高76贾彦勤</p><p class="ql-block">初83马润梅</p><p class="ql-block">儿子是军人</p><p class="ql-block">初73武平涛</p> <p class="ql-block">1 李晋生(京津群)。</p> <p class="ql-block">李晋生,高70班,1968年—1989年,在38军服役;1990年—2004年,在山西省人民政府外亊办公室工作同年退休。</p> <p class="ql-block">2 张继棠</p> <p class="ql-block">张继棠高77班</p><p class="ql-block">1968年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军”陆军第38军服役11年。转业后在山西省对外经贸系统工作三十多年。是我党《光荣在党五十年》荣誉获得者。</p> <p class="ql-block">3 贾祝文</p> <p class="ql-block">贾祝文(原高82班丿</p><p class="ql-block">1969年入伍,在北京军区4757部队及京字411部队服役;1974年至1979年在北京军区守备笫三师任排长、指导员、师宣传科干事等职;1979年至2006年在北京军区后勤部笫五分部机关及所属仓库、医院等单位任干事、教导员、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等职。之后退休于太原市军队离退休干部笫三休养所至今。部队期间曾于排长越级提升为连指导员;任教导员的医院科室被评为北京军区先进科室;任主任的医院政治处被评为北京军区先进单位并立集体三等功;任政委兼党委书记的医院连续四年被上级评为先进党委,个人被评为北京军区“优秀党委书记“并立三等功。部队期间个人立三次三等功。</p> <p class="ql-block">《戍塞有感》</p><p class="ql-block">自古许国男,捐躯镇朔边。</p><p class="ql-block">餐风饮雪日,枕剑卧沙天。</p><p class="ql-block">血甲威绝漠,战疮刻北关。</p><p class="ql-block">我身亦有幸,戍塞六余年。</p> <p class="ql-block">4 王红光</p> <p class="ql-block">王红光(原高82班)</p><p class="ql-block">1969年初至1973年底,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后勤4757部队政治处宣传股放映组任放映员。</p><p class="ql-block">获五好战士三次,受团部嘉奖一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庆八一 忆军营</p><p class="ql-block">弃笔从戎保国家,</p><p class="ql-block">红星绿装献春华,</p><p class="ql-block">生死考验炼筋骨,</p><p class="ql-block">光荣经历众人夸!</p> <p class="ql-block">5 任长江</p> <p class="ql-block">6 赵忠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8年入伍到38军,70年山无,71年省电子局,73年调省水利厅,10年退休赋闲在家。</p> <p class="ql-block">赵忠魁(初71班)</p> <p class="ql-block">7 李逢亮 在京津群。</p> <p class="ql-block">李逢亮(初72班)</p><p class="ql-block">1968年2月入伍38军113师,1987年7月转业国家监察部。</p><p class="ql-block">退休后参加防疫志愿者参与卡口值守、核酸值勤,北京平安志愿者参与社区战岗执勤。</p> <p class="ql-block">8 李爱文</p> <p class="ql-block">李爱文(原初73班)</p><p class="ql-block">一九六九年入伍,在空军高炮12师服役。七一年五月提干。后部队改编为空军地对空导弹。曾在连队、团政治处、师政治部和沈阳军区空军司令部工作过。八一年转业到省委省直机关工作委员会,曾在纪委、党校等部门工作过,曾任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副校长。一九八三年参加高考,考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毕业后又回到省直工委工作。</p> <p class="ql-block">上面发的照片,一张是1975年参加筹备沈阳大軍区军政大学空军专修室的工作照。墙上张贴的是敌军各型战机和各型空对空、空对地导弹。图中我正在制作布置军用机场模型。</p><p class="ql-block">另一张是1977年在沈阳机场的照片,背景是苏制的伊尔一14。</p> <p class="ql-block">9 贾大锦(初75班)</p> <p class="ql-block">1968年三月,从太原五中入伍,在保定,第38军,113师338团二营六连服役,1973年退伍。</p> <p class="ql-block">10 梁汴凯(初76班)在京津群。</p> <p class="ql-block">梁汴凯,河南开封东京汴梁生人。我于1969年12月太原半导体厂参军入伍,1973年3月退役返厂。我的部队番号是,北京军区工程兵工兵五团。</p> <p class="ql-block">11 武立民(初78班)</p><p class="ql-block">曾是一名汽车连的战士。</p> <p class="ql-block">12 王冬生(初79班)</p> <p class="ql-block">13 杨蕊卿(初79班)在京津群。</p> <p class="ql-block">杨蕊卿 初79班</p><p class="ql-block">1968年,入伍北京军区后勤部第263医院。1969年,调任北京军区第三局。1976年,整编归建总参谋部第三部第五局,从事政治工作。曾先后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1970年、1988年、1999年)。所领导的单位,曾被总参谋部评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2001年,退休。</p> <p class="ql-block">14 李森(初82班)</p> <p class="ql-block">李森,1969年2月由太原市5中应征光荣入伍,在北京军区工程兵建筑第217团服役4年,历任11连战士、文书、团政治处宣教股报道组,在中国人民解放军8.1建军节95周年之际,人生七秩再回首,部队历练从头越!</p> <p class="ql-block">军嫂,这一称呼,是对所有军人妻子最高的赞赏,在江西塑立着中国第一军嫂的雕像,她的故事曾感动了无数中国人。我们不白活群里,也有一位不为人知的军嫂,那就是高76的贾彦勤。她的丈夫(已逝)丶两个儿子及外甥丶外甥女都是军人。借此机会,我们也向她问好,祝她身体健康,顺利平安。</p> <p class="ql-block">军嫂 贾彦勤</p> <p class="ql-block">军嫂 马润梅(初83班)同唱一首歌群</p> <p class="ql-block">马润梅与她丈夫</p> <p class="ql-block">朋友们,说完了军嫂,还有军人爸妈呢。那就是老伴和我了。</p><p class="ql-block">我们支持儿子大学毕业去部队,我们儿子在部队服役十年,我们也很自豪,借此机会,也祝儿子节日快乐。</p> <p class="ql-block">儿子</p> <p class="ql-block">今天借建军九十五周年,我也收要了我丈夫大哥的有关资料。他是1946年生人,1966年从太原林校被选拨到航校,当了数十年飞行员。</p><p class="ql-block"> 后来他又把唯一的儿子送到西藏当兵,儿子因公牺牲。目前安葬在西藏烈士陵园。借此机会,也向大哥大嫂表示衷心的问候。愿他们身体健康,过好余生每一天。</p> <p class="ql-block"> 八一致辞</p><p class="ql-block">穿的不再是军装,吃的不再是军粮,听的不再是军号,住的不再是营房,但还是军人的脊梁,军人的衷肠。百听不厌的是军号,常唱不衰的是军歌,本色不退的是军心,生死不惧的是军威,终生不悔的是军旅,风雨不倒的是军旗,永远不变的是军魂,终身难忘的是军人情。祝所有当过兵的老军人们“八·一”建军节快乐!</p> <p class="ql-block">再见!谢谢大家收看</p><p class="ql-block">2022年8月1日于太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