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p><p class="ql-block">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p><p class="ql-block">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p><p class="ql-block">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首诗大概是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李白到金陵游玩了半年多,在离别的酒席上作的。时年李白二十五、六岁,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生机勃勃的状态。告别金陵友人后,他是要“烟花三月下扬州”。而在扬州,不足一年时间李白大概花费了银钱三十多万两,李白在《与韩荆州书》和《上安州裴长史书》中皆有自我介绍,大致意思:尝游扬州时,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落魄公子悉皆济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三十万两白银!有人对比测算过,如果兑换成今天的人民币,大约有数千万之巨!可李白只是一句轻描谈写的“散金三十余万”?可见李白的狂放、豪迈、潇洒之气概。这种气概也让这首《金陵酒肆留别》具有了别样的韵味!自古离别多伤愁,离愁别恨是离别诗文的主旨,可这首诗却有别意而无离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有柳花,当是暮春时节,草长莺飞,花红柳绿,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空中随风而来的有柳花,柳花有香味吗?肯定没有!但是满店香又是什么香?在这个节令上,所有的生命都焕发出了活力,树木、野草都能散发出清香,而开放的花朵的芳香就更为明显了。再注意,这个香是酒肆里的香,少不了还有新榨酒的酒香。所以才“风吹柳花满店香”,风把所有的香都送到了人的鼻端,香不香?当垆卖酒的是谁?吴姬啊!吴地的美女!现场压酒,是新酿的美酒。酒是陈的香这是现代的说法,唐人还没有蒸馏酒的技术,当时的酿酒技术大概和咱们陇东腊月酿造的黄酒差不多,正月里喝新酿造的才美,时间长了就发酸。唐代酒肆里的酒是自己酿造,现场压榨出酒。无敌(吴地)美女新酿酒,你是喝还是不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头两句,色香味都有了,调动了视觉、嗅觉、听觉,感受到的都是美好,没有一点点的离愁别绪。随后,送行的少年来了,人声喧哗的更加热闹。准备走的和不走的端起来了精美的酒杯,一饮而尽。畅快淋漓。这里读到“尽觞”,我想起来了前不久回看央视的诗词大赛,第一届中有俄罗斯小伙回答一道填空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是王维的《渭城曲》,是一道填空题,“劝君更____ 一杯酒。”那个俄罗斯小伙说,他读古籍,见过有两个版本,有的是“进”,有的是“尽”,他选择了进。后边嘉宾点评说,“进”和“尽”都可以用,“进”是喝酒,而“尽”是把酒喝干!其中滋味肯定不同。就好比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的区别。</p><p class="ql-block"> 同样的,这首诗里的“尽觞”也体现出李白和朋友们一饮而尽的豪爽之气概。</p> <p class="ql-block"> 好酒,好景,好朋友,李白自然是不愿意轻易离去,朋友们也是多方挽留。李白去意已决,但是对朋友们的深厚感情仍然存在。感情是抽象的,如何表达自己不忍离去的感情,这里马上就能见到诗仙的“法力”。也许是酒肆旁边就是一条浩浩汤汤的大河,李白随手一指:请各位朋友问问这长长的东流水吧,看看我不愿离别的情意,是不是比它更长?情真意切,句短情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