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疫情肆虐2022年马上要过去了,回望一年,我们用自己的行动,面对困境极力把日子过得有条不紊,在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志愿为社区做些力尽所区的事,属于老年人的我不给社区和孩子添麻烦,调节好心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的退休生活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古美》责编周珂银老师,为我执笔《申城无处不芳芳》一文,不胜荣幸,自知不足,惭愧有加,难忘的2022年,我们有诸多的感悟和经历,特用周老师的美文名《申城无处不芳芳》编辑一本美篇书(记录难忘的2022年)。</p><p class="ql-block"> 很喜欢我的昵称《申城芳芳》,记得退休后,本想找了一件喜欢的事做做,我喜欢旅游那就学学摄影吧,真没想到学摄影有意想到的收获......《申城芳芳》就是我在黄埔区参加第一个摄影团队的主管为我注册新浪博客(便于照片在网上分享),起的网名,也许朋友们叫芳芳顺口,我也听得顺耳,为此网上的注册我基本都用这个昵称。 </p> <p class="ql-block"> 退休之后,一直往返于黄埔、徐汇社区学校活动,2013年4月10日,我慕名参加梅陇摄影团队,</p><p class="ql-block"> 在接受文体中心领导拍摄任务的同时,我得知《人文梅陇》杂志,这本杂志,内容丰富,知识面广及图片吸引着我,也许我亲临感受着梅陇的文化氛围,大胆写了篇习作,投了稿,经过大编辑刘辛培老师耐心指导,让我从不投稿的空白者到看见自己的文字出现《人文梅陇》杂志上,有种圆梦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人文梅陇》杂志主编刘辛培老师组织的微论坛活动中,我认识了很多有才华的老师,丁汀老师和周珂银老师就在其中,三年前丁汀老师担任了《大家古美》主编,周珂银老师也在做编辑。</p> <p class="ql-block"> “幸福闵行”联合征文获奖作者笔会在枫泾“荷风嬉鱼度假村”举行。文友们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幸福闵行,幸福满满!</p> <p class="ql-block"> “幸福闵行”联合征文获奖作者笔会,《大家古美》《人文梅陇》《浦江文学》三家街镇杂志的编委老师。</p> 《大家古美》杂志总编丁汀老师常说:“古美、梅陇是相邻”,是呀!我和古美真有缘啊!2008年我入住梅陇;2009起至2000年我的退管会工作,因而更转至闵行地区,古美社区将近百位退休职工需要我的关心; 2012年在在博友的联谊会上邂逅了旗袍姐姐......;三年前我和《大家古美》杂志接缘啦! 我能多次参加《大家古美》编辑部组织的各种活动,深感荣幸,谢谢丁汀总编,周珂银老师一直对我的关爱。荷风嬉鱼的采风评刊会、幸福闵行征文的联谊会、《大家古美》创刊三周年庆典会......每次活动我倍受感染与感动。三年来编辑部老师们辛勤耕耘着,他们用聪惠的目光善于挖掘各方精英,老师们的一篇篇佳作演绎着古美的人文景观。《大家古美》杂志在街道各级领导的引领下,杂志的栏目丰富多彩,有导向、讲实事、接地气、得民心、特别是“拾锦大彩“栏目,更吸引了各方文学爱好者的青睐......《大家古美》杂志呈现了古美的发展史。 <p class="ql-block"> 看到这篇佳作很感慨:”拜赏您的佳作!好感动!好开心!谢谢您褒奖了我,赏读您的佳作,如同清泉流入心田美滋滋呢,有生之年如此美评,足以!谢谢您!有您真好!其次学习您的佳作,受益匪浅,您很留意,善于观察,独特视角,我们无意中的聊天,都是您写作的素材啦!精典!佩服!您如果能看到我工作时那种比男人还厉害的样子……真的好感谢!认真做好您笔下的我!”</p> <p class="ql-block"> 周珂银老师首次把《申城无处不芳芳》佳作分享在(大家古美作者群里)!谢谢周老师的美文,为文友们推荐了篇学习写作的范文,我们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文友们点评周老师的佳作——满屏芬芳</p> <p class="ql-block">《申城无处不芳芳》佳作刊登在《大家古美》春季版(第2期)(总15期)2022.04</p> <p class="ql-block"> 申城无处不芳芳</p><p class="ql-block"> 作者(可可)</p><p class="ql-block"> 疫情再袭,上海进入全面防控,此次,网格化核酸筛查工作量极大,没想到本刊作者,68岁的叶菊芳也上阵了。她穿上防护服,加入了梅龙镇老年志愿者队伍,奔走在核酸检测现场,成为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最美群像之一,正呼应了本文的标题“申城无处不芳芳”。</p><p class="ql-block"> 申城“芳芳”知多少?弄堂里,一群背着书包勾肩搭背的女孩子走过,若在她们身后唤一声“芳芳”,总有回过头来的;厂区内,一伙女工叽叽喳喳,倘在她们身后喊一声“芳芳”,十之八九也有转过身来。芳:不仅有花草的香气,还有贤德之意,有女孩子的家庭,大都青睐此字为名。不论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一个“芳”实乃雅俗共赏。</p><p class="ql-block">芳芳众多,然而,各自独特。叶菊芳,芳芳中的一个。普通的梅陇居民、普通退休工人、普通的外婆,当这些普通加持在她身上折射出一种热情、善良、大度的品行是时,那么,她就代表申城广大芳芳了。没错,她的网名就是申城芳芳,是大家公认的“芳芳”。</p><p class="ql-block"> 芳芳有一种大方朴素的美,音容笑貌温和谦逊,这样的形象,如果上戏台,应该演大青衣的,她眉眼带着喜气,想必年轻时是个俊俏的小美眉。芳芳语速慢悠悠,甚至还有点上海女人的嗲味道,这样的语调似乎与人们想象中开大吊车的女工不太吻合,然而,却是上海女性普通的“底色”。</p><p class="ql-block"> 与芳芳相识早在数年前的一次《人文梅陇》杂志笔会活动,与她熟悉却是在《大家古美》杂志创刊之后,知道她的一些个人经历还是拜读她的一篇文章《大吊车是我的最爱》。第一次与她交流,芳芳把我称为“你们这些大咖”,我听了嚇了一跳。自己不过是比一般人多发表了些文章,哪能一记头就忝列大咖了?芳芳说:“我以前只是一个工人,不懂写作,我是来学习的,你们会写文章的在我心中就是大咖。”她不娇揉不造作,眼神真诚,言语也真诚,不由得让人心头一热,她可以把大吊车开得高,为求知也可以把自己放得低,这是一个敏而好学,努力向上的女人。</p><p class="ql-block"> 退休前,芳芳在江南造船厂工作,她的工作就是开大吊车,并且一开就是三十多年,可谓高空女神。退休后的她希望融入社区文化,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于是,参加读书会,学习写作,结交文人,由此她的人脉也得到拓宽。芳芳是有气度的,她乐于将自己的人脉资源与人分享,或许也与她最爱的大吊车有关,长期的登高望远,使她视野开阔,心胸宽广,不会狭隘于个人的小空间。她参加各类社会活动,并且善于比较筛选,觉得那个平台好,她的“闺蜜团”便跟进,王碧君,芳芳的好友,气质典雅,为人谦和,素有旗袍姐姐之美誉,居住在古美,芳芳将她推荐到《大家古美》,为杂志引荐了一名优秀的作者。而王碧君时常说,有芳芳在我就放心了;姜凯,与芳芳同是梅陇居民,退休后,从东北来上海照看孙辈,她心底一直有个文学梦,芳芳穿针引线,向她推荐《人文梅陇》杂志,又将她引荐《大家古美》杂志,姜凯如鱼得水,展露才华,诗歌散文,佳作迭出,频频见诸于报刊。</p><p class="ql-block"> 在生活中有些人是见不得别人好的人,而芳芳偏偏是一个见得别人好的人,每每看到两个“闺蜜”有文章刊登,挂在她嘴边的话便是:旗袍阿姐勿要忒灵哦!姜凯勿要忒有才哦!如果说到她自己,又连连摆手,我勿来赛额,我勿来赛额。</p><p class="ql-block">芳芳真的勿来赛么?肺叶!她虽然不张扬,但也有“显摆”的时候,只不过是私下里悄悄的,有一回她刊登在《大家古美》上的一篇文章《喜欢梅陇的得翠园》被其他报纸转载了,还获了奖;又有好几幅摄影作品被《人文梅陇》采用,这些作品笼统加起来,稿费还不少哦。芳芳得意之情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 其实,芳芳一直在努力,前不久我在《人文梅陇》杂志,读到一篇她的散文《参观长江隧桥通车仪式》,文中描述了当年江南造船厂搬迁至长兴岛后,职工每周一次乘船回家的焦虑心情。“赶船去”,在芳芳的笔下极其生动,忽而有台风消息,船只能停航;忽而船来了,大家撒腿便赶,甚至船已经航行至江面上,突然遭遇“强对流”只得调头回走……芳芳写得极有画面感,让读者不由得跟着她一道“赶船去”,可见芳芳的写作越来越走心。有一句名言人要像鸭子一样,表面很平静,但是脚底下要拼命划水。想来,芳芳就是这么一个努力“划水者”。</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的芳芳还做过厂里的退管会工作,对老人的心理频为了解。有一次聚会,我们聊起了老人的话题,芳芳说了这么一件事,有一年他们单位搞退休工人家访活动,事先通知老人在家等着,不料要走访的人家太多,走到后面来不及了,天色也暗了下来,有一户人家要想改日,电话打去,对方说,老人一直在等着厂里人来看他,已经两次下楼恭候,待他们赶到已是晚上七点多了,没想到老人一早起来穿上西装打好领带,笔笔挺的,期间不肯午觉也不肯换便服,就这么认认真真在等着他们。芳芳说“我一想到让这位老人等这么久就觉得内疚呀,以后就记着对老人说话一定要言而有信,一定要说话算数”。那么多年前的事情,如今芳芳到道来,依然有愧疚感,可见她为人的厚道和善良。</p><p class="ql-block"> 如叶菊芳那样,生于五十年代的芳芳们,大多生长在上海的弄堂里。她们从小滋养在左邻右舍相互照顾的氛围里,有着浓浓的人情味,她们成长在“团结友爱,共同进步”到语境里,又有着较强的集体意识。如今的她们将这份情怀揉入社区以及自己居住的小区。本土的王碧君可以是她们的闺蜜,外埠来的姜凯们也可以交往成闺蜜,海纳百川是这座城市的气象,上海之所以能凝聚五湖四海的精英力量,除了其国际大都市的魅力,芳芳们有温度的亲和力不可小觑。</p><p class="ql-block"> 有一种芳香从不曾走出我们的记忆,有一种吆喝从不曾在上海街头消失,“栀子花—白兰花—”悠长绵延,余音袅袅,唤得不就是芳芳么?申城无处不芳芳啊…….2022.08.07</p><p class="ql-block"> (叶菊芳:立秋复制)</p> 我们在《大家古美》编辑部(2022.08.01) <p class="ql-block"> 谢谢王碧君老师特为我做美篇分享!</p> <p class="ql-block"> 旗袍阿姐勿要忒灵哦!</p> <p class="ql-block"> 姐妹悠悠情</p><p class="ql-block"> 我和王璧君大姐是博友,第一次认识大姐在是在2012年底【老城厢*金秋时光】博客圈年会上,大姐身穿一件大红镶黑花边的短袖旗袍,特引人注目,她面带微笑,时而与旁边的姐妹说着悄悄话,时而拿着一架卡片机,对准发言人拍着,嗨!多美的画面,我赶紧抓拍了几张,在整理照片时,觉得这张照片拍得特自然,拍出了大姐温文尔雅的气质,当时正逢过年,大姐欣然答应我的建议把这张照片做博客的头像,好喜庆,年后我发现这张头像照撤了,心里纳闷着,后来得知2010年里大姐接连痛失了二位至亲夫君和母爱后,还坚强地走出阴霾,融入社区文化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等事迹,过年正好是大姐母亲的祭日,为了悼念母亲,大姐才把头像照撤下了,善解人意的大姐让我由衷地敬佩,暗下诺言以后要好好关心照顾好大姐。</p><p class="ql-block"> 2013年元旦,我们博友主办了一场(让我们的爱,为脑瘫孩子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慈善爱心义卖活动,义卖品是博友们的摄影习作,那天摄影展拍卖现场我正好值班,大姐带着儿子、女儿、女婿、外甥女、外孙子前来参加义卖活动,他们每人买了一幅作品,他们家的善举引起媒体的关注和采访,那天的慈善义卖活动达到了高潮,大姐家的爱心大绽放,让我温馨如春。 </p><p class="ql-block"> 2014年3月23日阿馨老师邀请我们参加《林曦明阿馨师生中国画联展》开幕典礼,大姐因有事未能参加,之后大姐还是前去观展,展会因清明长假提前闭馆了,由于我的疏忽没及时告知大姐,他们一家子吃了闭门羹,大姐非但没埋怨,而且在博上发了一篇《参观林曦明阿馨师生中国画联展》博文,我在博文中看见大姐一家人开心快乐的身影,好高兴哦!大姐的为人纯朴和真诚让我感动不已。五月初我们相约在古美旗袍队的活动室里,我特地为大姐带去了《林曦明阿馨师生中国画联展》开幕式赠送的画册,表示上次疏忽的歉意。我们第一次面对面亲切地聊着,当我赞赏她们的活动室布置的整洁、古朴、典雅、温馨时,旗袍姐姐自豪地告诉我:“这里是古美街道接待客人与外宾的一个传承中国文化的礼仪窗口,我们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小家园,也是姐妹们活动相聚和排练节目的场所,我们还会制作精美的小礼品,参加各种慈善活动呢”……我们一见如故,彼此讲述着参加社区活动的感受,短短两个多小时一眨眼就过去了,分别时旗袍姐姐送我一串心灵手巧的旗袍姐妹们制作地漂亮的香囊。 </p><p class="ql-block"> 大姐对旗袍情有独钟,她经常想邀请我参加旗袍姐妹们的活动,虽然我的空余时间不多,但大姐有约我总想办法抽点时间陪陪大姐,2015年我们约好一起参加东瀛邮轮旅行,签证前夕,大姐的心脏病犯了,大姐问我是否取消行程,期待已久的行程,我不忍心大姐失望,我告诉大姐:“先别急着退团,去旅游的时间还有一个多月呢,您先调理好身体,到时候看身体状况再定,旅游时我会照顾您的”。上船的那天我对大姐的儿子说:“你妈妈交给我,你们尽可放心好了”,这个游程我是即担心又开心,我一直观察着大姐的举动,生怕大姐有什么闪失,相反大姐在旅途中特别轻松快乐,在船长的欢迎仪式上大姐还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细心的大姐帮我定制了一件合身的旗袍我全然不知,在大姐的催促下我穿上合身的旗袍跟姐妹们在邮船上秀了一把。后来大姐告诉我:“你的话像颗定心丸,在邮轮上、在岛上心情很放松,精神也好多了,在你精心呵护下,我吃得好,玩得好。”这一次的旅行更加深让我们的友谊。</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陌生到熟悉,从相识到相知,我在大姐的言行中漫漫体味着……在我眼里,大姐自信,独立,端庄,优雅,内外兼修,热爱生活。多年来她积极投身于传播海派旗袍文化的活动之中,不计名利,无怨无悔。无论是社区的舞台,还是养老院或儿童福利院都留下了她忙碌的身影。一件旗袍让她的生活多了绚丽的色彩,也丰富了她的心灵内涵。 </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里我也为大姐和旗袍姐妹们拍摄了无数张照片,我一直想把这些照片编辑成一本留念册送给大姐,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2017年我不知有多少个不眠之夜为这本相册忙碌着,从相册的封面设计到照片的排版、编辑,从挑选照片到后期处理及注释文字,一本精美的留念册在大姐70岁生日前夕出炉了, 2017年5月18日在《魅力绽放又一春》旗袍联谊盛会上,组委会要我把这本相册在舞台上亲自赠送给大姐,当大姐接过相册的那一刻激动万分,紧紧地握着我的手,此时此刻我们感激组委会,让朋友们见证了我们的姐妹情。 </p><p class="ql-block"> 梅陇与古美是相邻,为之我们交流的内容更为融洽,我们互相共勉,积极融入社区文化,《大家古美》又是我们的新话题。这些年我们非亲非故胜似亲姐妹,彼此心中牵挂着,与其说我照顾好大姐,还不如大姐关心我,悠悠姐妹情难解难分。初心纯真灿若夏花,岁月静好如歌如画,相逢是缘相伴是福,唯有真情铺成佳话。 (2019.08.30)</p> <p class="ql-block"> 姜凯勿要忒有才哦! 梅陇到大世界舞台·(2018.03.29) </p> <p class="ql-block"> 《逐梦夕阳》无限美</p><p class="ql-block"> 祝贺文友姜凯《逐梦夕阳》诗集出版了,好荣幸收这本诗集,翻阅诗集的序言,蔡国华老师高度评价好友勤奋、好学、悟性极强……学员中的佼佼者……正如好友所说:“不可思议,年纪一大把,竟然还想出诗集……”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好友逐梦成真,真为好友骄傲,为她喝彩!</p> 今年姜凯老师又为自己七十岁准备了一份厚礼出版了《诗文集》 <p class="ql-block"> 谢谢姜凯在读书社群里分享周老师的美文!初心纯真灿若夏花,岁月静好如歌如画,相逢是缘相伴是福,唯有真情铺成佳话。《大家古美》笔会活动(2020.05.16)</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认识周老师挺有趣的,周老师没出现之前,旗袍姐姐经常提起,褒奖她,我很期待这位周编辑哦!</p><p class="ql-block"> 《大家古美》杂志于2020年9月19日,在周庄“品悦小院”举办一次以“秋”为主题的诗会上,我见到周老师了好像很面熟.......周珂银责编朗颂一首《欣秋》詩作描绘了在《大家古美》杂志上的笔名,这次与周老师短暂的交流,让我感觉我们不陌生,她平易近人,爽朗,大气,做事干练,给我留下了好印象。</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相聚在“幸福闵行”联合征文获奖作者笔会上,我们边玩边聊,我们围绕着周老师的作品聊着,也许周老师居住在我们厂区附近以及照顾老人问题,我们聊的话题就多了,无奈时间不允许哦!所以我们的聊天内容都是周老师写作的素材和细节。敬佩!向您学习!</p><p class="ql-block"><br></p> 《大家古美》创刊三周年庆祝活动,我很荣幸受丁总和周老师 的邀请,真的很开心,有缘一切不在言语中,庆祝会上,周珂银老师的佳作《情感扶手》闪亮登场,《大家古美》杂志编辑的实力所在,周珂银老师的赠书,乐开了文友们。 <p class="ql-block"> 这本多年的心血的佳作,让我们认真学习!细细品味!感谢周老师的馈赠!</p> 谢谢丁总!谢谢《大家古美》杂志!谢谢周老师的美文! “幸福闵行”联合征文——我的习作 今年疫情期间我的习作和照片被《人文梅陇》杂志入用 庆祝《人文梅陇》创刊十周年 <p class="ql-block"> 春风里相遇</p><p class="ql-block"> 《人文梅陇》杂志创刊于2012年的春天,第二年的春天我荣幸参加了《梅龙镇首届市民文化节、运动会掠影》画册的采风活动,在分配拍摄任务时,文体中心领导谭蓉给了我一本精致的 《人文梅陇》杂志,回家后阅读着,一篇篇佳作像春天里的露珠滋润着我的心田,和风细雨地述说着梅陇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让会你有所启迪和感悟……也许是参加拍摄精彩文化节场景的经历,也许是跟着老记者采访梅陇骑游队故事的缘由,也许是梅陇浓浓的文化氛围感染着我,情不自禁写了第一篇习作(感受“市民文化节”) 投了稿,刘辛培老师对我的稿件作了真实的评价,指点了写作的要领并鼓励我要写好文章的细节……。从不投稿的我,看到2013年11期《人文梅陇》杂志上有我的习作,感慨万分,满满的成就感由然而生,然而要想写好文章,符合杂志的要求对我而言谈何容易,读书学习是我的首选,从那时起我像一颗种子深深地埋在梅陇这块肥沃的土壤里,沐浴着阳光和雨露慢慢地成长……。</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阅读《人文梅陇》杂志,为了提升写作能力,2013年底我参加了梅陇读书会,团队在镇政府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并聘任名家蒋星煜先生(生前)为读书会顾问,读书会里凝聚了一群喜欢读书热爱文学创作的文友,在刘辛培、郭利民两位老师的引领下,积极参加上级布置的任务,活跃在社区各项活动中。</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人文梅陇”微论坛活动,微论坛是《人文梅陇》杂志内涵的深化与外延的扩展,它调动了梅陇的文化资源,增加了梅陇文化的理论厚度。<br></p><p class="ql-block"> 我清晰记得 2014年7月24日第一次参加“微论坛”(6)座谈会的情景, 主讲人上海“一号媒体”老总徐锦江先生对《人文梅陇》杂志,归纳了24个字的评价:【社区特色,城镇气息,专业品质,图文并茂,真情故事,人文关怀】。老总的高度评价这对梅陇人是一种莫大的鞭策和鼓励。会上杨建华书记描述了创办《人文梅陇》杂志的初衷和艰难……《人文梅陇》杂志是提升发展梅陇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文化软实力, 杨书记特别赞赏了感谢《人文梅陇》杂志负责人刘辛培老师;感谢到会的和没来参加微论坛的新闻志愿者,对创办《人文梅陇》杂志的支持和参与;最后表示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是都离不开每个梅陇人的努力;这次的微论坛活动,我深层次了解了创刊这本杂志的重大含义,敬佩经常为杂志投稿的作者和新闻志愿者及各岗位的工作者,作为一个梅陇人理应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身边事和人,为梅陇的文化和传承尽力而为。</p><p class="ql-block"> 为纪念蒋星煜先生对梅陇文化事业的关心和指导;弘扬、传承蒋星煜先生为梅陇的文化事业发展鞠躬尽瘁,2016年5月25日梅陇文学读书会命名为(梅龙镇蒋星煜读书社)。此后几次在“人文梅陇”微论坛活动中,我聆听老师们颂说蒋星煜生前的故事、学说蒋老健谈幽默乡音、观看(蒋星煜文献纪录片),让我近一步感受这位文学大师平凡而博学,不论岁月繁华和坎坷,执着为研究古今文学,认真、一丝不苟;以及蒋老在梅陇留下了的足迹;特别是在蒋星煜先生百年诞辰座谈会上, 杨建华书记的讲话鼓舞人心,杨书记很自傲梅陇现有五十一本《人文梅陇》杂志,还有十六本《人文梅陇》丛书,太震撼了……杂志里的一千多个故事就是梅陇人的写照,也是梅陇变化的见证人,杨书记要求蒋星煜读书社社员年轻化,更需要孵化读书社,让更多的文学爱好者写好梅陇的故事,若干年后《人文梅陇》杂志,蒋星煜读书社,不要看成是梅陇的,要打出品牌走出梅陇,这才是我们对蒋老的感恩和回报!我是个新梅陇人,目睹着梅陇的发展变化,特别喜欢梅陇的文化氛围,融入在读书社的群体里让我此生受益匪浅,让我用更多行动表达我的感激之情,缅怀蒋老!学习!学习!再学习!</p><p class="ql-block"> 捕捉自然界万物景观,记录生活中包罗万象,是我学摄影的动力,新浪博客(我的博名申城芳芳)是我图片分享地,由于我喜欢《人文梅陇》杂志,2013年6月7日我在新浪写了第一篇博文(走进画家的工作室)分类为(人文梅陇),之后我有53篇博文都是标注(人文梅陇),虽说在博上我是以照片解译我的夕阳生活,但我学着写点感悟给人以一个真实的场景释放出正能量,为此博友们很羡慕我们梅陇的文化生活,网络的神奇让我惊讶,一位博友(居住在美国),我们邂逅在新浪博客里,遥远异国他乡的博友对家乡人分外亲切,虽说远隔千山万水,但是近的让我兴奋,我的家与博友的母亲家只是一步之遥(同住一个小区)。《人文梅陇》杂志需要挖掘老梅陇的文化底蕴,精彩的故事,良好的家风,正能量的素材, 贾荣老师采访老寿星, 更让我敬佩的老人在退休后,做了二十多年的居委社区工作,还得了一大堆奖状,老人记忆力惊人,第四代的重孙女们的名字和年龄都不会说错。《人文梅陇》杂志,2014年11月刊登了,(95岁的快乐)文章,详细地介绍了博友一家子的开心事,好友要了十多本《人文梅陇》杂志给亲朋好友及国外的友人,分享我们梅陇镇的文化品牌。</p><p class="ql-block"> 我能为梅陇做什么?做个有心人,分享我们梅陇的文化氛围,大家一起记录我们的故事,2014秋季我们八位摄友(梅陇摄影班)结伴自驾游到古村落采风,回来后我们集体投了稿(行行摄摄栏目),虽然我写了点文字,十多张照片是大家的,《人文梅陇》2015年第一期就入用了,大家很开心的,很有意义,等稿费下来,我们一起下馆子分享哦,这么多年过去了,有时还留恋那段美好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论坛上众多的资深优秀作者交流着创作的感悟及对《人文梅陇》杂志给予高度的评价,感谢《人文梅陇》杂志编辑刘辛培老师辛勤耕耘的丰硕成果,——一本传承梅陇人文化的魁宝。让梅陇这块沃土滋润着万物,在阳光的普照下在园丁的耕耘中四季如春,百花齐放! 2022.01.29 叶菊芳</p> 梅陇镇有两本精良的画册:第一本《梅陇镇首届市民文化节、运动会掠影》;第二本《梅陇•20年纪实》;画册里的场景让我思绪、感慨……<br> 《梅陇镇首届市民文化节、运动会掠影》画册入用了我有四张习作,一张听翠园习作被《梅陇•20年纪实》相册封面采用。<br> 我庆幸退休后学了摄影课程,我感谢摄影沙龙、读书社、《人文梅陇》杂志、和谐梅陇报老师们的推荐,当我看见相册的摄影人注明有我的名字时,激动、感恩、喜悦、除此之外更让我坚定了多记录梅陇人文和美景的心愿。 <p class="ql-block"> 读书社里文友们经常交流写作体会,老师们指点写作要领,对我来说都是学习的好机会,我也给自己有个小目标,每年至少交一篇作业吧。</p><p class="ql-block"> 祝《人文梅陇》、《大家古美》两本杂志,宛如四溢飘香的姊妹花,满园芬芳!<br></p><p class="ql-block"> 感谢《大家古美》杂志编辑周珂银老师的美文《申城无处不芳芳》特制作此美篇留档纪念。<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