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叶剑英元帅和董其武上将身边工作的日子一一河津市杨家巷村张市军团风采(之六)

张崇发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前 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在山西省河津市城区杨家巷村,有一个张氏家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名门望族,名声远播。这个家族的先祖,是《康熙字典》总编纂张玉书的笫五世孙张其昺,清乾隆四十二年曾任河津县五品知县十年。他的府第,就在县衙以西侯家胡同(今杨家巷村),死后葬县城北十多里远的迴龙山(今西庄村南的高岗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22O多年来,张其昺家族烟火旺盛,目前有200多口人生活在杨家巷村,还有几十口人生活在北京、太原、长沙、石家庄、侯马等地。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这个张氏家族,涌现出一批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精英,其中加入卫国戍边军旅行列的铁血军人,就有16位之多,是河津市目前唯一堪称"光荣军团″的家族。其中最著名的军人是1937年参加抗日斗争,后成为河津地下党的负责人,踏上空军领导岗位后为研发我国第一代直升机做出卓越贡献的张社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新中国成立前后,张氏家族 先后有 张文发、张武发、张崇发、张五发、张敬荣、张秀昌、张朝元、张晓明、张星昌、张克原、张进元、张福原、张晨等人,参加人民解放军,还有2名女军官嫁到張家。这16名军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为人民军队的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为纪念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在八一建军之际,编者组织张氏家族的军人们,写了几篇文章,展示军人风釆,向祖国汇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这些文章是:张星昌《军事科研战线上的博士后》、张秀昌《翱翔蓝天20年》、张崇发《蓝天铸军魂》、《在叶剑英元帅和董其武上将身边工作的日子》、《名门望族 军魂永铸》、《奏嘹亮金曲 壮军威国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今天推出张崇发的《在叶副主席和董其武上将身边工作的日子》一文。</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在叶副主席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董其武上将身边工作的日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张崇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八一建军节,全国全军都以不同形式,热烈庆祝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p><p class="ql-block"> 作为杨家巷村张氏家族的一名老军人,此时此刻,回想绿色军营的十八年,心情澎湃,思绪万千。</p><p class="ql-block"> 我是1965年2月,从山西河津县农村踏入军营的。前一年的7月,也就是半年前,我刚从河津中学高七班毕业。在学校,我喜欢文科,作文成绩好,偏科严重,未考上大学,便回村当了农民。没想到,接兵的连长贾新昌,需要文化高的兵,便破格给我发了入伍通知书。</p><p class="ql-block"> 当兵,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军营给了我广阔的发展空间。</p> <p class="ql-block">我在河津中学,喜欢参加社会活动,曾在学生会任宣传部长(前排右4)。</p> <p class="ql-block">穿上军装后,与接兵的贾连长在河津老县城照相馆合影。前排右一张崇发。</p> <p class="ql-block">到部队后,新兵连授了列兵军衔,照张像寄回家</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3月份入伍,7月份入党</b></p><p class="ql-block"> 走进军营之后,接新兵的连长贾新昌告诉我:体检第一关,由于你右眼视力仅为0.7,就“惨遭淘汰”。但我用一只烧鸡向军医“行贿”,军医便将你这个稀有的高中生,按知识分子对待,于是视力0.7算合格。贾连长的一席话,直听得我瞠目结舌。</p><p class="ql-block"> 原来,征召的280多名河津新兵中,高中毕业生只有我一人。部队太需要人才了。完全出于公心的贾连长,竟不惜用个人的党籍、军籍承担一切后果。在这位接兵人的心目中,上个世纪60年代的一个高中毕业生,可能会比现在的大学本科生还要稀罕。</p><p class="ql-block"> 1965年3月,塞北坝上仍然寒气逼人。我们这支新组建的工程兵部队,马上就要开赴坝上地区修筑国防工事。在“深挖洞”的特殊年代,这是一项足以压倒一切的重要战备任务。</p><p class="ql-block"> 我的到来,竟然使这支施工部队如获至宝,立即被委以一个“识图员”的重任。所谓“识图”,就是会看国防工程图纸,并按图纸设计,指导木工按装模板,指导钢筋工编筋,指导捣固手在浇灌水泥浆时,把重要部位捣实,不出蜂窝麻面。连长、副连长全看不懂复杂的模板图、钢筋图、密闭门及射击孔图。我要站在工地上的连长身边,指导大家照着图纸干。这种事,我以前甭说没接触过,连听也没听过。可是,我一点儿不发憷。连队先让我到工区组织的施工技术培训班学了一个月,我以100分的成绩夺魁。回到连队,我牢记毛主席“实践出真知”,“人类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书本知识,一种是实践知识,最重要的是实践知识”的教导,干中学,学中干。向技术员请教,拜工程参谋为师。</p><p class="ql-block"> 正值血气方刚好年华,我凭着一颗上进心,凭着一股机灵劲儿,没多久就把识图员工作干得游刃有余。我所在的连队一下子就创出样板工程,兄弟部队纷纷前来参观、学习。</p><p class="ql-block"> 那段时间,连里的战士参加施工可以三班倒,我却因无人代替,经常连轴转。困了,连长让我躺在工地的水泥袋上瞇一会,需要我时,踢一脚,喊一声"起来″。一次,三天三夜不能下工地,收工时,我随下工的战友走出工地,走着走着,竟然睡着了。至于后来如何被抬回住地,我自己一点也不知道。</p><p class="ql-block"> 4个月后,1965年的7月26日,我被批准“火线入党”,入党介绍人之一就是把我引入军旅生涯的连长贾新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到大机关,做大事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为战士,除了施工,还要执勤、站岗,每天都很累。可是,喜欢写作的我,当记者的梦想一直藏在心底,因此,下岗后常不先回去睡觉,而是留在岗楼或值班室,琢磨如何把连队出现的好人好事,写成稿子,投给报社。</p><p class="ql-block"> 1965年8月和10月,《张家口日报》和《北京晚报》上发表了我写的3篇小稿,全是拥军爱民题材的,一篇是《六个鸡蛋》,另两篇是《冒风雪夜送子弟兵》和《主人不在猪自肥》。</p><p class="ql-block"> 一向默默无闻的施工部队,忽然被当地媒体关注,成了抢眼的“亮点”。我也因此有了点名气,上级于10月份便把我从连队调走。</p><p class="ql-block"> 按团政委王文奎的想法,要让我到团政治处搞宣传报道。而团长张梦久却执意要我到司令部工程股,继续搞识图,同时帮助团里写年终总结。</p><p class="ql-block"> 总结,我从没有写过。我就虚心向老同志请教,深入到不同类型的连队采访,再靠着生花妙笔,硬是作成了一篇大文章,除了上报师机关,还寄给北京军委工程兵《人民工兵》杂志社,想碰碰运气发表。3个月后,这篇施工总结竟真的被《人民工兵》杂志以《两手准备——机械作业和人工作业相结合——4741部队解决“任务重,机械少”矛盾的体会》为题,刊登出来。这下子,不仅全团惊喜,连师部、军部也震动了,仿佛炸响了一个重磅炸弹。</p><p class="ql-block"> 工区(师)政委高秉哲当即决定,把张崇发调到工区宣传科写稿子,搞报道。因为此前,我们这支部队组建时间不长,基础薄弱,通讯报道在65军3个师的排序中,总是倒数第一。</p><p class="ql-block"> 调到宣传科后,我重担在肩,不敢有丝毫懈怠,写稿比以往更勤奋,有时一个月就在报刊发表稿件30多篇(一稿多投,多家报纸刊登)。我所在的工程兵师也因此一举摘掉落后帽子,通讯报道跃升为65军全军第一,京字415部队(四工区代号)政治部给我记三等功。我的名气一下子大了。</p><p class="ql-block"> 1969年9月,北京军区干部部一纸调令,把24岁的我,又调到北京军区《战友报》当记者。报到时,干部部一位领导见眼前只是一个毛头小伙,以为搞错了。因为,那时侯大军区机关的干部,几乎全是30岁以上的营、团职老兵。</p><p class="ql-block"> 到了北京军区领导机关,我先在《战友报》,后在宣传部新闻处,一干就是15年,每年都要采写3——5篇在全军区或全人民解放军有影响的重头稿件。我越来越被领导重视。</p><p class="ql-block"> 1974年1月,经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军区第一政委、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推荐,我又调到中央军委机关工作,在叶剑英副主席的直接领导下,担任一个小工作班子的负责人。</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只有29岁,又有当记者的经历,在军委那个工作班子里,算是个笔杆子。我们小班子向叶副主席及“军委六人小组”汇报工作的《情况反映》,大多经我修改,重要的由我亲自执笔。这期间,给我留下难忘记忆的是,曾受叶副主席委托,专门给毛主席写过一份报告。</p><p class="ql-block"> 能在叶副主席身边工作是十分幸运的。叶副主席不仅经常关心我们这个工作班子的伙食、休息等问题,还曾邀请胡炜副司令和我,到他的家里共进午餐,周末看小电影。1974年9月30日晚,周恩来总理抱病在人民大会堂最后一次举办盛大国庆招待会,叶副主席让中央办公厅给我发了一张请柬。当晚,我和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坐在同一桌上(第2区第220桌)。《人民日报》在第二天报道国庆盛况时,我的名字出现在人民解放军驻京各大单位负责人的行列中。许多年后,这些激动人心的往事,一直是我奋发向上的巨大动力。</p><p class="ql-block"> 从军委机关回来,1981年,我到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其武上将身边,当了近三年的私人秘书,协助董老处理来信来访,为董老代笔写过许多有影响的文章。其中,《由穷变富 国泰民安》一文,1982年6月27日在《人民日报》发表后,受到全国政协杨静仁等几位副主席的称赞,新华社发摘要稿,香港《文汇报》全文转载,国内许多报纸也纷纷刊登,影响很大。</p><p class="ql-block"> 2011年,我将董其武将军生前委托编书的稿件,编入《董其武将军传奇人生》(上下册),实现了我26年的夙愿。</p> <p class="ql-block">以上4篇稿,是我当战士时发表的。</p> <p class="ql-block">  1974年,军委机关办公地三座门</p> <p class="ql-block">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元帅,在三座门会议厅,每周都召开"军委六人小组″会议,我们小班子4位负责人列席会议,做记录、口头汇报。</p> <p class="ql-block">在三座门,我与军委小班子牵头人、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后任副总参谋长兼军委为公厅主任)胡炜将军合影(摄影:胡炜夫人吴暘)。</p> <p class="ql-block">1974年9月30日晚,应邀参加敬爱的周总理主持的盛大国宴。第二天,见报名单我排在军队各总部、各军兵种、北京军区、北京卫戌区之列。</p> <p class="ql-block">在军委机关,我除了办理叶副主席交办、批办的事,还亲自处理过2件周总理的批办件。</p> <p class="ql-block">1981~1984,我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开国上将董其武作私人秘书。</p> <p class="ql-block">人民日报《由穷变富 国泰民安》一文,是我根据董老提供的2封农村调查信,和山西运城日报报道的一个农村的报告写成的。此为原稿。</p> <p class="ql-block">以上是我为董老代笔写的文章,和我写的宣传董老的文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办文化生活报,一枝独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政治的风浪总是要冲击那些不善于驾驭命运之舟的人。</p><p class="ql-block"> 1974年,我在叶副主席身边工作,1976年却被诬陷为“四人邦” 服务。</p><p class="ql-block"> 于是,1984年7月,我被处理转业,先强行分配到山西河津县北山根下的樊村工商所当征管员,后经中纪委、军纪委干预,我调离河津,到秦皇岛市工作。</p><p class="ql-block"> 秦皇岛市文化局的领导很器重我,让我担任主编,创办一张《文化生活报》。办报的目的,是要和一些格调低下的小报争夺阵地,丰富文化生活,为群众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接受任务后,我充任分发挥自己的能量,亲自到北京请老领导、北京军区宣传部老副部长、著名作家魏巍,和著名诗人臧克家,为《文化生活报》题了词。当时,臧克家还特意为我写了“大时代的弓弦,正等待年青的臂力”的条幅,勉励我办好报纸。</p><p class="ql-block"> 一个月后,《文化生活报》创刊号问世。</p><p class="ql-block"> 对于每期报纸,我都精心策划,精心编辑,从文章的选题到版式的设计,我都求新、求好,因此刊登了不少对工作有推动作用的好文章。北京的《光明日报》、安徽的《文化周报》、辽宁的《群文信息报》、四川的《文化活动报》等各地报纸,常常转载其中的稿件。</p><p class="ql-block"> 随着《文化生活报》质量的一天天提高,一些文化界同行和上级领导机关,也开始关注并高度评价这张报纸。河北省文化厅《大舞台》杂志主编冯锋写信赞扬道:“你们脚踏实地地、正确地理解中央有关政策和群众的实际需要,办出这么一张很好的小报,很值得同行们思考、学习。”1986年初,河北省文化厅《群众文化研究》杂志刊发长篇通讯,盛赞《文化生活报》:“整个内容——高尚健康,有益有趣;文章形式——短小精悍,新鲜多样;版面安排——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秦皇岛市委机关一些领导同志也称赞这张报纸是“我市文化战线上的一枝赫然崛起的新军”,是“指导群众文化工作的好伙伴和知识宝库。”</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的执著、努力,《文化生活报》很快就在全国小有名气,连广东、江西等偏远地区的文化部门都慕名来函求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办《文化生活报》时,与田立仁同志共同研究版面设计。</p> <p class="ql-block">由于工作成绩突出,秦皇岛市文化局为我记功一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成为“学者型记者”</b></p><p class="ql-block"> 1987年,我调秦皇岛市文化局机关,《文化生活报》停刊。</p><p class="ql-block"> 对很多希望减轻工作压力,追求平静生活的人来说,这种从基层到机关的转变,可能求之不得。然而,我却似乎只习惯在风口浪尖搏击。我的性格仿佛与生俱来,原始细胞就带着这种基因。我不愿意过“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生活,没有办报任务,我也放不下手中的笔和纸。</p><p class="ql-block"> 我要求到各区、县搞调研,发现文化界的新事物、新经验,便主动采访、报道。在青龙满族自治县,我听说该县酒厂有一名工人获全国硬笔书法一等奖,便冒雨采访,写了一篇人物通讯《山沟里飞出金凤凰》。1986年9月6日,这篇通讯在《河北工人报》发表,后来《工人日报》、《华北民兵》也全文发表。从此,工人傅奇的硬笔书法名扬全国。秦皇岛市书法家协会接纳其为会员,并推荐其当选为青龙县书法家协会主席。三间房乡农民郝玉兰的剪纸作品获全国大奖,我听到后四处奔走宣传,终于引起青龙县文化部门和县政府的关注。不久,郝玉兰便成了乡文化站干部,改变了一生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我撰写这类稿件,除了新闻记者的敏感外,更多的还是因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总把自己的真情实感与自己文章中的人物,完全融合在一起,与他们同呼吸,同喜同怒。这是我在军队当记者时养成的好习惯,也是我多年来的成功秘笈。如1973年10月21日,《解放军报》发表长篇通讯《一百二十个日日夜夜》,表扬了195师585团三连。写完这个连队的稿件,我又帮助这个团研究请功、命名材料,并向北京军区领导机关积极反映情况。之后,三连便被北京军区命名为“国防施工先锋连”。</p><p class="ql-block">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大地震。8月1日,我扔下住在防震棚中的一家人(二女儿刚8个月大),直奔抗震救灾最前线。我冒着强烈的余震,在帐蓬中采写了长篇通讯《红色电波通北京》。8月17日,《人民日报》在头版用近一个整版的篇幅发表了这篇文章。文中的主人公、报务员吴东亮,震后荣立一等功,受到华国锋总理的接见。</p><p class="ql-block"> 1986年和1987年,我在深入基层调研时,发现秦皇岛的文化工作有几个突出的特点,很值得对外宣传,便写出来寄《中国文化报》。报社分别用3个头版头条突出发表,一下子把秦皇岛市的文化工作推广到全国,立即引起国家文化部和河北省文化厅的高度重视,4次让秦皇岛市文化局在全国和全省会议上介绍经验。这期间,我还自发成立《旅游文化丛书》编委会,主编了《秦皇岛名胜古迹传说》,策划了《作家笔下的秦皇岛》、《历代名人咏长城》等三本书。其中,《秦皇岛名胜古迹传说》是秦皇岛市第一本旅游文学,为推动秦皇岛旅游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我的辛勤劳动受到了文化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年终给我记功一次。</p><p class="ql-block"> 我的表现,很快被秦皇岛市政府发现。1989年,主管工业的一位副市长决定借调我到《中外产品报》(后更名为《中国引进报》)秦皇岛记者站,拟利用这里的条件成立一个编委会,一面写宣传工业的稿件,一面编书。此后,我被任命为记者站长。角色的转换,为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使我目光更加远大。我决心抓住机遇,在业务上博中求专,搞出一些成果来。于是,在记者站10年,我主编、参编了公开出版的图书达23部(卷),计1000余万字。期间,我还创作了电视剧本《威远城传奇》,并发表了一些戏剧评论,被《戏剧报》、《大舞台》等国家和省级杂志采用。</p><p class="ql-block"> 我还有25篇札记类作品,相继在海外报刊发表,其中有1986年2月21日刊登在法国《欧洲时报》的《虎头石前说李广》(虎头石在秦皇岛市卢龙县境),1986年10月9日刊登在美国《时代报》的《北戴河谈往》等文章。</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引进报》秦皇岛记者站工作期间,我发表新闻作品125件,组织通讯员、记者采写并发表了121件。这些稿件都曾对秦皇岛市的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工作,发挥过显著作用。</p><p class="ql-block">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还致力于中医中药论文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并为中医走向世界做了大量具体工作。我先后主编、出版了《求医问药实用辞典》、《中国名医良药实用辞典》、《中华医学新论》、《顽痼杂症证治秘要》等7种医学书籍。策划、组织、承办10次国内、国际大型医学学术研讨会。两次率领中国医学代表团参加中美、中德国际医学会议。为此,1996年6月8日,总部设在美国的世界中医学会授予我“宣传传统医药杰出贡献金奖”,颁发了证书和奖杯。</p><p class="ql-block"> 此外,我协助赵禄祥同志(原秦皇岛市常务副市长、河北省人事厅厅长)编纂了史鉴巨著《国史镜鉴》4卷精装本。我担任该书第4副主编(共13名副主编)。</p> <p class="ql-block">中国引进报秦皇岛记者站与中华预防医学会合作,连续8次举办全国专科专病学术研讨会,2次到德国和泰国,举办"让中医走向世界″医疗技术交流会。</p> <p class="ql-block">卫生部老部长钱信忠、崔月犁及著名中医肝病专家关幼波,参加全国专科专病学术研讨会,并高度评价会议,为大会题了词。</p> <p class="ql-block">法国《欧洲时报》、泰国《星暹日报》,在重要版面,报道中国医学代表团在德国、泰国进行学术交流。</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国史镜鉴》 这部400万字的巨著,由秦皇岛市常务副市长委托我,亲自组织40余名北京的专家教授,历时3年完成。此书获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入选奖、北京市社科类图书优秀二等奖、15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图书优秀奖。</p><p class="ql-block"> 常言: 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的这些业绩,不断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p><p class="ql-block"> 早在1987年10月18日,《河北日报》就发表了一篇题为《挥笔疾书颂中华》的通讯,介绍我的事迹,直率地称赞我这个只有高中学历的人说:“从张崇发身上使人看到了自学成才者的希望和前途。”同年,北京大学分校历史系主任、教授朱耀廷,副校长、教授孔繁敏,党委书记、教授楼开昭等人,也在为我签署的《学力鉴定书》中称:“张崇发同志发表在国内外报刊上的研究名胜古迹的文章,反映了他的中国史知识学的扎实,有广度、深度,成绩显著。”“有十几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其中《国宝〈赵城金藏〉始末记》、《稀世国宝脱险记》、《有关抢运〈赵城金藏〉的部分文章及其失实问题》、《漫话洪洞大槐树》、《正沟石刻考察记》、《成吉思汗陵墓的秘密》、《王勃和他的故乡》等文章所研讨的问题,都是国内史学界到目前为止无人涉及或论述较浅的问题。个别原来的文章有错误,张崇发同志通过多方查找史料,进行社会调查,深入研究多年,写出了较高质量的文章,纠正了前人的失误,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这是很可贵的。”</p><p class="ql-block"> 有了北京大学分校的《学力鉴定书》,我在秦皇岛被列入“学者型记者”的行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激情打造《秦皇岛文化》</b></p><p class="ql-block"> 2002年7月,我从中国引进报秦皇岛记者站回到文化局,创办《秦皇岛文化》杂志。这是一本秦皇岛市文化系统从来没有办过内部刊物。从这时起,我又把自已多年的知识积淀,把自己的激情和心血,全部倾注到了这本刊物中。</p><p class="ql-block"> 作为常务副主编,我为刊物定下的宗旨是:“发布文化信息,交流文化经验,表彰文化人才,引发文化思考,推动文化建设,活跃文化生活,提高大众文化素养。”</p><p class="ql-block"> 2002年10月1日,《秦皇岛文化》杂志创刊号问世。</p><p class="ql-block"> 在这一期里,我亲自撰写了一篇长文《文化人忠诚的呼唤——文化工作热点、难点聚焦》,旗帜显明地指出:城市文化工作的重点是发展社区文化,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社会艺术教育市场,文化管理部门不能放任不管”;“报样广告满天飞,报纸打假刻不容缓”。</p><p class="ql-block"> 创刊号涵盖了乡镇追踪、社区揽胜、产业扫描、旅游文化、艺苑风景、艺术漫笔、文物天地、出版纵横、中外交流、岛上春秋、他山之石、世界之窗、文化短波等多种栏目。出版后令人耳目一新。</p><p class="ql-block"> 河北省文化厅厅长王辅捷写信祝贺:“这本刊物版式规范,装帧精美,办刊思路明确,也具有一定的信息量,不失为省内文化类内刊的佼佼者”。北京市《群文博览》杂志副主编赵怡平写信称赞:“《秦皇岛文化》专群结合,栏目众多,视角独特,观点新颖,作为文化局内部刊物,在全国来说都是难得的上乘精品杰作。”</p><p class="ql-block"> 至2005年7月,在我和刊物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秦皇岛文化》出版了10期,成为受到公众广泛关注的一个品牌。编发第5期纪念毛主席诞辰110周年特刊,第6期纪念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胜利召开55周年特刊及第8期纪念小平同志百年诞辰特别报道时,我对每篇文章、每个标题、每块版面字斟句酌,格外重视,尽最大努力突出《秦皇岛文化》的特色,以至每期杂志出版后,国家和省、市媒体都会选用、转载其中的文章;《中国文物报》、《中国旅游报》、《中华工商时报》、《歌曲》杂志等先后选用、转载了20多篇文章、3首歌曲。</p><p class="ql-block"> 在“非典”阴云笼罩全国时,我和编辑部另外两个同志,冒着危险,不分白天黑夜下县区采访,突击编辑、排版,每天连续工作12至16小时,硬是比平时提前20天推出一本“抗非典特刊”,及时配合了抗“非典”斗争。秦皇岛市委宣传部授予编辑部“特殊的春天——征集抗非典文艺作品优秀组织奖”。 “非典” 期间,我有3位亲属病故,为了抢时间出杂志,我只参加了一位亲属的安葬仪式。</p><p class="ql-block"> 《秦皇岛文化》尽管创刊时间短,每期印数也不过一、二千册,只因是用主旋律的激情打造的产品,还是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挚爱。许多读者反映:最初因看不习惯,不好界定,曾产生过困惑。它不是学术性刊物,却追踪学术前言;不是新闻类刊物,却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它追求宏大叙事,有精神诉求,尤其有一种呼声每每牵动人心。读这些文字,看似简单、平常,琢磨起来却很有滋味,是回味无穷的那种感觉。</p><p class="ql-block"> 其实,这正是我与众不同的办刊思想的真实流露。我认为,主旋律并不是一个生硬的政治概念。能够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精神风貌,表达理想追求,激人奋进的作品,都应在这个主框架之内。</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情系家乡,笔走河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2年春,我从《中国引进报》社结束工作,回文化局上班之前,还应邀在河北省旅游局主管旧《旅游纵览》杂志编辑部,当了半年的策划总监。</p><p class="ql-block"> 《旅游纵览》是一本在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旅游类杂志,已有十五、六年的历史,是一本国家级优秀期刊。</p><p class="ql-block"> 回到文化局主编《秦皇岛文化》后,我情系家乡,忙里偷闲,帮助山西省永济市和万荣县两个市、县的旅游局,策划并编辑出版了两期《旅游纵览》专刊。在这两期专刊中,我亲笔撰写了多篇文章,分别署名为一石、华磊、重放、张楠、李兰。这两次成功的策划,显示了我对家乡的一片赤诚之心。</p><p class="ql-block"> 翻开《旅游纵览》2003年5月号,就可以看见,我以《永济:颧雀楼屹立黄河岸》为主题,宣传永济市颧雀楼、黄河大铁牛、西厢、杨贵妃故里、柳宗元故里、蒲州古城等景点的文章,趣意盎然,版式设计新颖别致。编2003年4月号时,我更是别出心裁。在这一期中,我为了充分宣传万荣县4月19日举办的《全球华人公祭后土圣母大典》活动,曾带领2名编辑人员在万荣县采访、组稿7 天,然后写了独家文章《毛泽东关注后土祠》和《发展山西“寻根祭祖”游的新思路》等。我以《万荣:让凝固的历史鲜活起来》为总标题,把万荣县的全部历史古迹串起来,一个一个地推向全国,使广大游客深刻了解了后土祠、薛瑄故里、王勃故里、张仪故里、孤山风景区等景点,效果极隹,港台贵宾争相阅读并收藏这一期《旅游纵览》。</p><p class="ql-block"> 对于中国四大历史文化名楼——颧雀楼,我情有独钟。在4月号中,我就刊登了一篇《诗文使古楼光耀日月 古楼让文人名垂千古——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诗文小记》,为5月号永济专刊作铺垫,为颧雀楼大造舆论,显示我的策划独具匠心。</p><p class="ql-block"> 为了使万荣县和永济市的旅游业尽快形成“旅游链”,我特意在《旅游纵览》杂志中设计了《景区链接》栏目,宣传万荣、永济周边县市的旅游景点和古迹,如芮城永乐宫、运城关帝庙、河津禹门口、夏县嫘祖故里、洪洞大槐树和广胜寺、临汾尧庙和尧陵等。这样,既向游人展示了山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很有诱惑地吸引游客来万荣、永济和周边县市旅游。</p><p class="ql-block">(详见本人美篇《情系故土,笔走河东》上、中、下)</p><p class="ql-block"> * * *</p><p class="ql-block"> 2005年1月,是我退休的时限。但秦皇岛市文化局要留我再干一年,便特意到有关部门为我办了“专家教授延聘申请”。 此时,我已评上正高职。而在此之前14年,我一直是副高职(1991年破格评上主任记者)。之后13年,由于没有大学本科学历,一直原地踏步,不能晋升。因为这件事,有人曾善意地劝我,可以参加电大、函大的学习,补一张文凭。要不,评职称就太吃亏了。我权衡过:为补一张文凭花费那么多时间,还不如多写些作品、多出几本书,至少可以为社会多作几分贡献。 </p><p class="ql-block"> 河北省高级职称评委会充分考虑到我的实际情况——没有学历,但有别人无法企及的大量优秀作品,便在2004年我59岁时,再次破格评我为“国家一级编剧”,享受正教授待遇。</p><p class="ql-block"> 后来,秦皇岛市为我颁发“秦皇岛职工自学成才奖”,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荣誉和肯定。人,总有离开工作岗位的那一天。有了这个荣誉称号,退休时,无论划上的是句号还是叹号,都是欣慰的。</p><p class="ql-block"> 2006年1月,我为自已的61岁生命画了个大大的叹号,我满怀欣慰,光荣退休,并按照北京的政策,把户口迁回北京!</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文字:张崇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照片:张崇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制作:张崇发</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