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七夕须是浪漫的,是属于青年人的节日。在七夕节到来之际,老年人在精神上或心理层面浪漫浪漫也许别有一番滋味儿。鉴于此,将旧作翻找出来重新浏览了一遍,顿觉的七夕不仅是传统节日,还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现将旧作整理出来展示一下,为七夕节凑凑热闹。也盼看到此文的朋友多多指教。</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引经据典话“七夕”</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王二路</span></p><p class="ql-block">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七夕节。七夕节在我国传统节日中是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自古以来,有多少青年人带着对美好爱情的渴望,憧憬着自己的未来;又有多少文人墨客借着美好的传说,赋诗撰文抒发着人间的真情。</p><p class="ql-block"> 七夕节,源于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中的牛郎与织女。对牛郎与织女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岐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睕彼牵牛,不以报箱。”《大东》篇原是一首表现西周时代东方诸侯国臣民怨恨周王室的诗。这一节大意是说:银河两岸的织女星、牵牛星,尽管有其名,却不会织布,不能拉车;周王室的统治者也是如此,虽身居高位,却无恤民之行,不过徒有其名而已。这里,对织女、牵牛二星仅是作为自然星辰形象引出一种隐喻式的联想,并无任何故事情节。此时,它们只作为一种文化因子,开始进入文学这个大系统之中。正是这种“因子”,为这个传说的生成准备了潜在的文化条件。</p><p class="ql-block"> 在后来的社会实践中,民间便依照织女、牵牛二星演绎出一系列美好且动人的传说。以至于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流传最广的,是每年的七月初七夜晚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的传说。传说中的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人世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年轻的姑娘们还要向她求赐美满姻缘。</p><p class="ql-block"> 七月初七又被称为乞巧节。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据此分析,七夕乞巧这个节日在我国汉代就已流行开来。在后来的诸多诗词典籍中,妇女七夕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代王建的《宫词》:“每年宫里穿针夜,敕赐诸亲乞巧楼。”五代词人和凝的《宫词》也云:“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嫔乞巧忙。”在七夕的月光下,宫嫔们陈瓜果于庭中,眼望星空,手靠背后,用彩丝线穿七孔针,大显身手。先穿完者为“得巧”,后者为“输巧”。唐人祖泳把这种情景作了生动的描写:“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p><p class="ql-block"> 风流天子唐玄宗更是非常看重七夕。他在宫中专门建造了一座乞巧楼,楼高百尺,可容纳数十人。某年七夕,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在夜凉如水的长生殿,面对银河双星,贵妃不由得落下泪来,说牛郎织女,虽是一年一见,却能天长地久,人间的恩情哪有双星一般长远?玄宗说,那双星虽然长远,但朝朝暮暮,相亲相爱,哪有人间这般?玄宗口占一诗:“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正是他们之间上演的“霓裳一曲千峰上”的《霓裳羽衣舞》,成就了白居易的杰作《长恨歌》,传说着万千“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末元初人罗烨的《醉翁谈录》记载:“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中国最盛大的节日——春节。</p><p class="ql-block"> 七夕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各有趣味。</p><p class="ql-block">七夕期间,妇女乞巧,男子干什么呢?据说也没闲着。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是专门左右天下文人考运的,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要郑重的祭拜,祈求魁星保佑自己考运亨通。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p><p class="ql-block"> 青年男女乞巧、乞智,希望自己的技艺、才能高人一等,而已婚的、年老的、贫的、富的,莫不各怀所愿。于是,七夕在另一侧面又俨然成了一个许愿的日子。据说七夕的天河,还可预告当年的收成,天河明显,收成就好,粮价就低;天河灰暗,收成就不好,粮价就贵。譬如在过去有些地区在七夕期间大张旗鼓地举行“青苗会”活动,实质上就是一种许愿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夏季特有的炎热阳光,又促成了另一项七夕的习俗——晒书、晒衣。现代的科学报告指出,日光中所含的紫外线,的确具有杀菌的效果。历史上关于七夕晒书、晒衣的习俗或趣事也有不少记载。譬如中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卷二十五记载,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以此来显示、张扬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亦即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晋代“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在某一年的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绫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地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此看来,古时七夕期间晒书、晒衣的风俗颇为流行。</p><p class="ql-block"> 因为七夕的习俗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所以就出现了关于七夕的诸多美称或别称:①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②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③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④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⑤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⑥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⑦小儿节:因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⑧穿针节:因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p><p class="ql-block"> 民间传说中为何要将“七月初七”这一天算作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呢?这是因为古人认为“七”是吉利数字,有圆满的意思。这里面既寄寓着人们美好的憧憬和期望,显然又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首先人们对“七”有一种神秘感情,这是与数字崇拜有关。不仅中国有,世界上许多国家也有;不仅在民间文学作品中常见,宗教仪式、经书中也多有出现。佛教有释迦牟尼面壁七天顿成正果的传说。基督教中说,上帝创造万物是在七天之内完成的,因而有一周七天之分。伊斯兰教把天堂依次分为纯金、纯银、珍珠、白金、红宝石和不可企及、无法言喻的圣光等七层。古代的巴比伦人、埃及人和中国人都认为天上存在着七颗神圣的星:太阳、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我国谓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光有“七色”:赤、橙、黄、绿、青、蓝、紫;音谱有“七声”: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商。此外,立体化学理论中有“七味”,人的记忆量常数为七;如此等等。</p><p class="ql-block"> 可见对“七”的崇拜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文化现象。一个“七”尚不寻常,那么由两个“七”组成的“七·七”当然更具神秘色彩。据我国古书记载,“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麋为珍”(《太平御览》卷31)“七月七日为良日”故把它作为庆贺秋收的吉庆日子,汉魏时把这一天作为集会游乐之日。那天还是天宫神仙们聚会的日子,《续齐谐记》载“七月七,织女渡河,诸仙悉还宫”。当然更多的是把这一天视为相爱之人会面的美好日子。</p><p class="ql-block"> 古代,在民间盛行的七夕习俗,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迷信色彩,但主流还是好的,向往、追求的是美好的东西,是积极向上的;也可以说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的一种精神寄托。</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在古老的中国七夕节是不亚于当今西方情人节的。将七夕节认定为今天的中国情人节,也是恰如其分的。但在一定意义上讲,中国的七夕节与西方的情人节还是有根本区别的。七夕节不但具有历史渊源,还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底蕴,极具教育意义。</p><p class="ql-block"> 七夕节的主题,是对那些不屈不挠追求爱情的人的讴歌,也是对“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观的肯定,完全不同于西方情人节所提的那种“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的及时行乐的爱情观。牛郎织女故事,是中国几千年农耕社会人们对家庭、手足情谊、婚姻、门第观念的一种内涵深邃的社会风俗理念的体现;它弘扬了民族文化以及人性中最深刻、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无论社会怎么发展,七夕节所传达的精神理念正是人类所追求的,其精神内涵永远是鲜活的、生动的、感人的。它教人的不仅仅是如何对待爱情,更有对美好人性的阐释和对丑恶行为的鞭挞,将其说成是传承中华文明和道德的优秀文化毫不为过。</p><p class="ql-block"> 然而,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节日,在外国情人节的西风东渐下,使得当今许多年轻人对它感到了陌生。七夕节之所以未被众多的中国年轻人重视起来,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该节日没有一个统一的、适合年轻人活动的“节日载体”。过去的传统活动大都在乡村进行,如祈祷祭拜、穿针引线,难以让城市人接受。如果想让七夕节受到城市年轻人宠爱,就要对活动内容作一些创新。以礼物为例,“中国的情人节”来了,但情人们在选择相互赠送的礼物时,却与西方的情人节没有多大区别,依然是鲜花、巧克力和皮夹领带等,鲜见“中国特色”的礼品。倘若,中国的“七夕节”去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载体,比如玉石等代表纯洁和坚毅,“玉如意”等还代表着一种美好祝福,如商家能推出这样的礼物,中国味势必会更浓一些,也必将会激起人们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在世界各地则掀起了一浪赛过一浪的中国文化热。韩国抢注申报的江陵“端午节”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四大名著已被日本游戏公司抢注为商标,在内蒙古流行的马头琴已被蒙古国抢注为该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已被印度尼西亚申报为该国文化遗产,还有中国菜、中国功夫、中国戏剧……这些文化的优秀是世界公认的,这些优秀文化在国内面临的困惑也是存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受到很高礼遇,其受众也越来越多,他们看中的不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形式,而是更看重这些传统文化深刻的教育意义和精湛的艺术魅力。反过来,我们看重外国“情人节”的什么呢?形式,浪漫的形式。这正是当代许多年轻人浮躁的表现。</p><p class="ql-block"> 要想让国产情人节真正获得年轻人的认同,赢得情侣们的青睐,让这个延续数千年的节日能够在洋节们的进攻下不至于归于沉寂,而是焕发出新的生机,只有在增加节日的文化内涵上以及必要的形式上多下功夫,多做文章。</p><p class="ql-block">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曾提出了将七夕节定为我国的情侣节的建议。他表示,2008年的七夕是8月7日,正值北京奥运会的前夕。“奥运会开幕式的设计者们也应该抓住机遇,请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嘉宾领略一下东方情侣节的神韵,聆听一下我国古代词人秦观的《鹊桥仙》的美妙旋律,瞻仰一下牛郎织女的风采。”他建议,到时候还可以邀请世界各国的情侣来中国过节。这一建议在国内曾引起了极大的反响。</p><p class="ql-block"> 七夕文化滥觞于5000多年前的天象观察,牵牛星、织女星所属的星象体系为二十八宿,是源于我国的古代天文观察,然后才传至古印度、古巴比伦。七夕文化的表现形式“牛郎与织女”是典型的“凡夫寻仙妻”故事,民俗学将之归为“天鹅处女故事”型类,这一型类故事不仅中国、日本、韩国有,而且亚洲其他国家以及欧洲、美洲、非洲等地区也有。</p><p class="ql-block"> 一言以蔽之。七夕文化拥有能为全世界人民接受的民俗内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此文发表在:2006年7月29日编辑出版的《河北省“七夕”文化研讨会论文汇编》一书的第86—92页。)</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由“七夕节”谈起</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王二路</span></p><p class="ql-block"> 七夕是中国人的爱情节。故此,在一年一度的七夕节之际,以杞忧之心写点有关爱情方面的一己之见。</p><p class="ql-block"> 人类之所以称为高级动物,与其他动物相比最显著的一点便是智商高、情商高。人间若将爱和情彻底斩尽杀绝,或对爱情没有敬畏感,其景况必至极糟极惨。</p><p class="ql-block"> 单就爱情二字讲,与爱字相关的词大都是美好的。旧繁体的爱字原是有“心”之爱,比喻或形容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但后来简化时,将“心”简化掉了。另外,爱的本义是“行惠”,即施惠于人。古人认为对人的爱,不是姑息,而是有德于人,所以《礼记·檀弓》说:“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爱字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情字则由“心”和青年的“青”两字组成,我觉得,一个人只要有了真爱实情,内心深处就一定会永远年轻,永远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爱与情二者相融一体,堪称世间最美之物!</p><p class="ql-block"> 20世纪50至70年代,人们极避讳谈爱情。谁要敢在公开场合卿卿我我谈情说爱,即被认定为不地道、不正派,更会招致周围人的白眼或戳脊梁骨。在我少年记忆里,有一段时间农村家乡搞大跃进建“万亩方田”,青壮年男女昼夜不准回家,男的睡一块,女的睡一块,不允许“夫妻双双把家还”。那时,所接触的文艺作品也统统是顶天立地、不食人间烟火的“钢铁汉”,也大都是男无妻女守寡……奋斗、闹革命、搞社会主义建设,浩然正气、革命的英雄主义或浪漫主义固然重要,也是必需的,更是可敬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委实令人肃然起敬,感佩之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尤其在眼下和平建设时期,倘把爱情死死禁锢,婚姻家庭失去坚实基础,人们的心灵势必扭曲,也一定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p><p class="ql-block"> 纵观当今,社会开放人们宽松了许多许多。但在爱情、婚姻、家庭方面并非尽如人意,长期形成和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极大地影响干扰着人民幸福、政局稳定、社会和谐。例如,多年来的反腐败,反出的贪官背后十之八九有养情妇、包二奶、玩小三之劣迹。往往是揪出一个贪官,迅即牵出一串情妇。多年前,社会上流行的“烟酒基本靠送, 吃喝基本靠请。工资基本不用,老婆基本不动。”即是对某些“公仆”享乐奢侈之风的辛辣讥讽。更可怕的现实是:20世纪80年代之前,人们视乱搞男女关系为可耻,现如今,不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甚至,猖狂至极禽兽不如!对当今的贪官或某些富翁来说,养情妇、包小三如同拥有豪华轿车、高级别墅一样,视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更看成是他们地位的象征。男人有钱有权就变坏,成了这些败类的定律。</p><p class="ql-block"> 毋庸置疑,养情妇、包小三之类绝不在爱情之列,而且是对爱情的肆意亵渎与残忍践踏,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性掠夺!贪官的腐化,富豪的奢靡,直接浸染着社会的风气。离婚率的居高不下,单亲家庭的与日俱增,青少年犯罪数量的持续上升,卖淫嫖娼的此起彼伏……已成为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的一大不利因素。</p><p class="ql-block"> 由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谈爱情而色变,到时下的爱情被玷污蹂躏,很值得反思。真正的爱情需要倍加呵护与格外珍惜,无情的禁锢封杀,随心所欲地亵渎,都将会殊途同归地导致婚姻上的同床异梦或同梦异床,诱发家庭中的名存实亡,乃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如此这般,大局焉能稳定?社会岂能和谐?!这绝非危言耸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