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市口的前事今缘——走进京城的“曹雪芹”故居

冷剑笔客·阿韩

<p class="ql-block">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坐落于北京市东城磁器口大街东北角(原蒜市口大街),是唯一有可考文献记载的伟大文豪曹雪芹的故居,是曹雪芹长期生活的地方,也是文学巨著《红楼梦》诞生的地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曹雪芹故居纪念馆于2022年7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二天上午正直周六(31日)骑着小黄车来到这座修建古朴精美的四合院前,虽然是现代化的名牌高楼大厦目标显著,却也挡不住路人远眺【曹雪芹故居纪念馆】的视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来此参观者络绎不绝,按照防疫要求,我也随着游客开始排队,采用手机现场预约方式,扫码健康宝进入馆内开始参观游览这座“复古”的四合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里曾经是曹雪芹生活的故居,尽管现在新地名是磁器口大街了,但是,蒜市口这个京城史图上的旧地标无论如何变迁,通过新复原的【曹雪芹故居】又重唤起无数的人们对老北京的那一片真情和深深的碎片性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布局</p><p class="ql-block">【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坐北向南,是一座三进院落的传统四合院,是明清时期有代表性的院落,其布局合理、紧凑,是民间大量采用的形式。清代传统四合院的格局,清朝建筑的风格是雍容大度、严谨典丽,而且又富于人情趣味。</p><p class="ql-block">进了大门,迎面是一片影壁,左边是月洞门。《红楼梦》常见的“月洞门” 亦是曹雪芹故居这里别致的风景。“月洞门” 形如满月,常见于中国古代园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入馆内的二道门,北面正房雕廊画栋,主题为“归籍京师”</p><p class="ql-block">主要展出曹雪芹和家人从金陵南京沿大运河一路北上,即清雍正时期有“十七间半”的缘起,还有清朝康雍两朝江南金陵“曹寅和后代家族兴衰史的实物展出和文字说明;</p><p class="ql-block">同时展示《乾隆京师全图》《刑部移会》,张书才、冯其庸相关考证文章,以及考古遗址挖掘勘探照片、花砖文物等,也反映出曹雪芹的跌宕一生。</p><p class="ql-block">两侧是过斗儿房直通后院,东西两侧厢房为三,四展览馆,主要展出一些曹雪芹当年居住时用过的生活实物和多媒体影视动漫介绍。</p><p class="ql-block">这座宅院亦是对当年曹雪芹生活起居的复原,还有园林景致的再现,也是它极富古建筑的流线美,亦寄寓古人“千里共婵娟”;</p><p class="ql-block">同时,游览者身临其境,对匠师们的杰作给与赞许,对现实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对和谐家园的祝福,这座纪念馆还包含着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圆融如一的东方智慧。</p> <p class="ql-block">东厢房主题为“红楼一梦”</p><p class="ql-block">主要包括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各主要版本在北京的抄写、刻印与流传,以及《红楼梦》作为文学作品,与绘画、曲艺等艺术门类间的相互影响。</p><p class="ql-block">西厢房主题为“寻梦蒜市口”</p><p class="ql-block">介绍了青年时期的曹雪芹于此地居住的活动轨迹,以及清代此地繁华的商业对曹氏创作的影响,展示蒜市口相关老照片、老物件,风筝、头花、绢花、景泰蓝等东城区诸多手工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彩绘装饰</p><p class="ql-block">在正房回前廊上,随处可见的“油饰彩画”,香炉花瓶图案是典型的中国传统美学符号。</p><p class="ql-block">在复建中院内所有彩绘形式都采用清代彩画定式之一的苏式彩画,绘入博古(文房四宝),飞椽用黄线万字符,椽檐则为黄线栀子花,精美之余,倍添书香之气,彰显曹雪芹一代文豪风采。</p> <p class="ql-block">蒜市口“十七间半”的发现与重建</p><p class="ql-block">1982年,中国第一档案馆研究院张书才发现了一件清雍正年间的《刑部移会》明文记载着“曹雪芹故居”的详情和具体地址。</p><p class="ql-block">1999年,北京城市改造,开发商欲对磁器口大街207号进行拆迁,但是在挖掘工作中发现此处地基正好是“十七间半”的原址,正是曹雪芹故居。</p><p class="ql-block">2019年,经过多方研究与合作,曹雪芹故居正式开始复原重建,因磁器口大街扩建原因,将原址东北方位移动一百多米,建筑采用清代传统四合院形式。</p><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30号正式对外开放,现场预约接待各地游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北京东城区蒜市口大街,在我小的时候父亲带着我去花市串亲戚骑车穿过无数次,它的北边就是花市大街,向东走是斜街,过去逢三月初三有蟠桃宫庙会,经辘辘把出口就是培新街,转回向西就又返回蒜市口;</p><p class="ql-block">在清代这里属于鱼龙混杂、多为底层贫穷人群居住的地区,少年曹雪芹在这里居住时得以深入京城市井生活,了解这里百姓鲜活接地气的一面,眼界大开视野因此也得到了拓展,不再是之前那个无忧无虑的“富贵闲人”。</p><p class="ql-block">在这穷人杂地环境中逐渐成长,体验生活与感悟人生,也为他的写作积存了丰富的创作源泉。</p><p class="ql-block">它承载着无数的“红学之迷”太多的期许和关注,也希望能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文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隔三百年,经过政府与文物部门的研究与实地考古,以及各方的不断努力,在匠人们精工细作的打造下,曹雪芹故居纪念馆,旧址原貌终于完工对外开放,真可引用《红楼梦》里的那一句诗“多少工夫始筑成 ”,我们也可亲临其中,重温曹公的“梦”起源处。</p><p class="ql-block">在这里,你可以随着展览,静静地感叹着旧时的“蒜市口”与今日的磁器口街面上深埋地下的那段历史和作者笔中的人物故事,还有无法剪断的那份今世“红楼”之缘。</p> <p class="ql-block">东厢房的书案以及各种装饰</p> <p class="ql-block">四合院布局图</p> <p class="ql-block">西厢房的展示主题墙</p> <p class="ql-block">清代奏折和谕批</p> <p class="ql-block">十七间半的文字介绍</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彩绘装饰</p> <p class="ql-block">院内景色</p> <p class="ql-block">参观者聆听讲解员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月亮门</p> <p class="ql-block">“红楼”工艺品展览</p> <p class="ql-block">“红楼”工艺品展览</p> <p class="ql-block">“红楼”工艺品展览</p> <p class="ql-block">“红楼梦”中的夏日食谱</p> <p class="ql-block">曹雪芹故居纪念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