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冰川遗迹》崂山1005

一粟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鳖石——高石屋前怀</p> <p class="ql-block"><b>  第四纪古冰川时期</b></p><p class="ql-block"><b> 这是指地球气候酷寒,高纬度地方的广阔区域为大陆冰川所覆盖的时期。</b></p><p class="ql-block"><b> 最近的冰川期在 更新世,据在欧洲和北美研究的结果,认为共有六次冰川期,五次间冰川期。在日本根据分析冰斗地形(围谷地形)发现有两次冰川期。最显著的冰川期是在石炭纪一二迭纪,冰川的遗迹残留于冈瓦纳大陆。除上述两大冰川期外,在欧洲和美洲还发现有前寒武纪、中生代和第三纪的冰川遗迹,但都不太显著。</b></p><p class="ql-block"><b> 在地质史上,冰川曾多次滑过地球表面,冲击刻画过大地形成许多湖泊和沼泽。最早的一次冰河时代发生在大约20亿年前。在加拿大南部,从东向西绵延1000英里的地面上,有一系列原始冰川的沉积物。这块最早的加拿大冰原,至少有1000英里长、1000英里宽,数千英尺厚。最新的证据表明冰块曾流到美国北部,至少进入了米歇根地区。</b></p><p class="ql-block"><b> 科学家们认为在南非、印度中部和澳洲西部发现的冰河沉积物与加拿大南部的冰河沉积物属于同一个时代。如果是这样,那么20亿年前的冰河时期想必非常广泛,并且延续了数百万年。从那以后,地球经历过若干次冰河时期。</b></p><p class="ql-block"><b> 大约在后10亿年当中,地球至少经历过6个主要冰河时期,每次发生的间隔大约为1.5亿年,每次都持续大约5000万年。至于为什么要有这种周期性的冰河时代,这是地球史的难解之谜。科学家们提出不少有关这方面的理论,从洋流的改变到太阳黑子的周期变化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但是没有哪一种理论站得住脚,令人信服。很明显,冰河现象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有一点看来是肯定的,地球目前仍然处于冰河时代。</b></p><p class="ql-block"><b> 冰川期这个说法可能有些含糊不清。通常这一说法指的是地球上部分地区被冰川覆盖了一二百万年的那个时期。这些时代通常以一系列冰川前进或间冰期(冰川停止前进、融化、后退)为标志。但是,地质学家所说冰河时代是指全球变冷的那段时间,可能延续了几百万年。前面提到的5000万年的那个时代被认为是冰河时代。很明显,在一个冰河时代里可能、也确实发生过几个冰川期。</b></p><p class="ql-block"><b> 最近这次冰河时代大约在6500万年前开始,好像刚巧与白垩纪的大灭绝联系在一起。大量的证据表明地球曾与巨 大的彗星或小行星相撞,后者的残余部分飞向外层空间,撞击造成的森林大火发出的大量烟尘弥漫了大气层的低层,挡住了阳光,结果使地球的温度急剧下降,并产生大量酸雨。这样,仅存的恐龙灭绝了,3/4现有植物和动物物种死光了。这次相撞还可能多少改变了一下地球的运行轨道,这就是为什么地球总保持这种温度较低的状态,而且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地球可能恢复到中生代适于恐龙生长的较热的气候。</b></p><p class="ql-block"><b> 冰河时代的开始是个缓慢的过程。大约在6500万年前南极开始形成冰川,冰面越来越大、变小、又扩大,逐渐形成厚厚的隆起的冰原。大约到2000万年前,冰面覆盖了整个南极大陆,这个过程现在仍在继续。大约到1200万年前,冰川才开始扩散、移动,并覆盖了阿拉斯加山区。在冰河时代,格陵兰冰川比较年轻,因为这块大陆直到大约300万年前才被冰川覆盖。</b></p><p class="ql-block"><b>时光已经进入了新的冰川期,地质学家们称之为更新世。大约在200万年前大量冰川开始向前移动,有时覆盖地球陆地表面的1/4,厚达数千英尺。在这最后一个冰冻时期,冰川由于至少有4次融化,因此,出现了几度前进、几度后退的现象。现在人们开始发现一些证据表明,冰川在下一次推进时总比前一次更凶猛。最凶的一次大约发生在5万年前,到1万年前停止。每当出现间冰期,全世界的气候就平均变暖,比现在还要暧得多。通常间冰期要持续好几千年。即使在最后这次冰川推进的高峰期,也有过若干次停止前进、发生溶化的过程,全世界的气温也在慢慢回升,也有上下波动。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仍然处在冰川阶段,因为1/10的地球表面仍然被坚冰覆盖。</b></p><p class="ql-block"><b>格陵兰和南极地面上覆盖着共达500万立方英里的冰,世界各地崇山峻岭中峡谷冰川更是司空见惯。但是历史记载清楚的表面,100年来地球正在经历一次间冰期。瑞士在本世纪初兴建的游览胜地曾使游客对冰雪美景一览无遗,而现在,那冰雪世界早已荡然无存!如果这次间冰期继续下去,地球上的冰川全部溶化,海面将上升200~300英尺,淹没全世界许多大城市。像纽约、波士顿只能由背负水下呼吸器的蛙人去参观游览了。</b></p><p class="ql-block"><b> 也许这次间冰期是暂时的,在未来的数千年中地球将会再次变冷,再次经受冰冻。巨大的冰山将再次出现并向世界各地推进,吞没一切文明。</b></p> <h3>第 四 纪 研 究 (崂山) 2012年</h3><h3> 从地貌配置分析,崂顶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夷平面,最高峰巨峰,海拔1133m,著名的小天池“冰臼”,位于巨峰东北100m,海拔1050m。</h3><h3> 《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的研究结果[35],“庐山及中国东部海拔2000m以下的山地在第四纪期间从来没有冰川发生过。”由此可见,崂山“冰臼”说,更值得商榷。</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崂山是燕山运动晚期的侵入花岗岩,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经风化侵蚀。沿垂直高角度切节理发育,四周山体崩塌。形成众多孤峰突兀的风景地貌。燕山期对于中国的东部地质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在此期间,由于鄂霍次克板块和伊邪那岐板块先后与欧亚板块东北部碰撞,不仅造成了包括中国东部在内的大面积地区的褶皱隆起,形成李四光命名的“新华夏构造体系”,而且使欧亚板块逆时针旋转了30度,使这一板块逐渐接近现在的取向。</p><p class="ql-block">大量断层的出现,还造成了燕山期中国东部强烈的岩浆活动。崂山山区的山体延伸入海,构成了沿海的陡壁、岬角、岛礁,海湾和潮滩。这可能是因为这一地区的地壳在莫霍面处发生滑脱,大陆性的地壳直接推覆到了大洋性的地幔岩石圈之上。在这些岩浆活动中喷出或侵入的岩浆增加了华南地区岩石圈的刚性,从而使之在以后的构造运动中相对比较稳定,在今天也是中国地震较少出现的地区之一。</p><p class="ql-block">崂山海岸主要是花岗岩构造,特别是以崂山头为中心,北至黄山,西至鲍鱼岛一段海岸,陡峭险峻,有些悬崖峭壁离岸仅几米,水深即达10-20米,尽管岩质坚硬,但仍可见海蚀洞穴,海蚀裂隙等。崂山沿海岬湾相间,岸线曲折,构成岩石海岸的花岗岩岩层,海岸地貌特征不同,崂山东部的坚硬花岗岩海岸面对开阔海域,岸壁直立陡峭,连同断崖山体高度达10-100米以上,海蚀崖低部海蚀洞比比皆是,崖脚处岩块石砾堆积于狭窄的砾石海滩上,不同大小的砾石遭受波浪冲蚀,形成浑圆状和扁圆状,在岬湾连接处又有砾石堤堆积。</p> <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冰期之崂山</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崂山成山于中生代晚期的燕山造山运动时期,距今在六千五百万年以上,主体山脉属于节理柱状发育的花岗岩石质。是由高温高压热熔岩浆在地壳深处冷却凝固后,随着地壳的隆起露出地面,而缓慢耸拔为高山的。其石质主要由石英、云母、长石三分子所组成。</b></h1><h1><b style="font-size:22px;">崂山还没有出现以前,崂山一带地域的地质岩石为沉积岩、火山碎屑岩和变质岩等多岩种所覆盖。当崂山花岗岩热熔岩浆侵入造山开始后,许多接触性围岩被烘烤变质,或扭曲褶皱滑移凹陷隆起,形成崂山脚下的裙边岩石品种。譬如石老人、处处乱、登瀛半岛、崂山头半岛、黄山岭、返岭、雕龙嘴岭等直至仰口湾北侧的丰山、野鸡山,均为崂山外围的沉积岩和变质岩裙边岩石,有的地段接触变质和捕虏侵入的迹象非常明显。</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在山东省地质图上,可以看出崂山的地质构造为西南东北向,构成崂山中脊的数条山脉,受其影响都呈西南东北向排列,青岛北部滨海大道的穿越崂山段,地质测量单位就是选择了一条这样的地质构造山川,顺地势捷径一跃而过的。崂山西部的一条构造大断裂带,中止了花岗岩的产出,所以断裂带以西尽为火山岩或安山岩、沉积岩的低山丘陵地势了。</b></h1><p class="ql-block"><br></p> <h1><br>在山东省地质图上,可以看出崂山的地质构造为西南东北向,构成崂山中脊的数条山脉,受其影响都呈西南东北向排列,青岛北部滨海大道的穿越崂山段,地质测量单位就是选择了一条这样的地质构造山川,顺地势捷径一跃而过的。崂山西部的一条构造大断裂带,中止了花岗岩的产出,所以断裂带以西尽为火山岩或安山岩、沉积岩的低山丘陵地势了。<br>崂山生成以后,大自然的风电雷雨,一刻不停的在剥蚀改造着它的原始面貌。十七世纪以来,国内外许多地质学家经过科学考证,发现地球上自新生代第四纪三百万年以来,至少发生过四次冰川期。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二十世纪以来先后在长江流域的庐山、黄山以及华北一带,发现了大量的冰川期遗迹,印证了在中国大地上,同样经历过数次冰川期的事实。他于1937年撰写的《冰期之庐山》巨著,开了中国研究冰川期的先河。<br>在崂山地区,近年来也有许多专家学者,孜孜不倦的对崂山的冰川期遗迹做过大量专门研究。其中由李乃胜教授和郭良专家等人,分别撰有《崂山地质与古冰川研究》、《冰期之崂山》等专著出版,打开了崂山地区冰川期研究的先河。郭良先生在《冰期之崂山》一书的前言中说:“……崂山保存的古冰川遗迹的系统性,完整性远胜于庐山、黄山……崂山有我国海拔最低的冰臼,冰臼是在冰层的洞穴中,冰川融水进入冰洞以后,形成自上而下旋转流。经长期旋转侵蚀冰川底部的石块或丘顶,会在岩石的表面形成非常圆的侵蚀洼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冰臼。如崂山的鹤山冰臼,出现在海拔10米以内,堪称我我国海拔最低的冰臼。……”<br>据地质专家考证;冰期来临时,天体宇宙间可能由于地球的轨道发生偏转等诸多原因,地球上的平均气温比现在低了十至十五度,降水大都以固体雪雹的形式出现。在冰期盛行时期,北方南下的寒潮频繁,华北地区的最低气温,可以达到零下50多度。强寒流带来的低温多雪天气,使终年积雪带和雪线下移,其中最严寒的一次冰期,冰川覆盖了地球的三分之一。那时崂山海拔100米以上的丘陵山区,大都被厚重的积雪所覆盖,形成冰盖,崂山的最高部一带是巨厚的冰帽,在崂山所有的倾斜山川峡谷中,形成多种类型的山地冰川,由高谷向低处滑移。<br>一次冰期持续的时间很长,大约在万年至十万年以上。由于降水都以固体的形势积存在大陆山川高地上,海水得不到水源的补充,冰期的海平面很低,最严重时比现在低了130至150多米。那时的黄海、渤海全为陆地,一些海底丘陵和山岭,将山东半岛和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衔接了起来。现在主峰海拔1133米的巨峰,那时的理论海拔高度是1250米以上,如果加上冰盖覆盖的厚度,恐怕至少要在1500米以上吧!<br>崂山上的冰盖,不断得到固体水——雪花的补充而积累加厚,在达到一定的重量压力时,冰盖开始由山巅高处向沟川低谷作惯性滑移,这就是固体的河流冰川。据现在科学家在南北极和喜马拉雅山等冰川地带考察,冰川的厚度从几十米到几百米、甚至上数千米不等。<br>冰川在重力作用下,由高处不断向低处的滑移中,虽然速度不快,最快的一天可以滑移5——6米,慢的一年滑移数米。但是它在滑移时的力量非常巨大,可以将数吨、数十吨甚至数百吨和上千吨的巨石裹挟一起搬走。我们在崂山爬山旅游,在许多的山峰部位,都可以看到有一些岩石离开了原来位置,这其中有很大的成分就是冰期被冰盖裹挟拖动离开了原位,在地质学上叫做冰川拖(拔)蚀石。冰盖从山巅最高处开始,向山体下部滑移时,冰川一路将花岗岩冻裂崩碎的岩石带走,一些坚固的岩石便留了下来。这些留下来的陡峭峰峦,在冰川学上称之为刃峰,也叫角峰。角峰都很单薄陡峭,是冰盖从这里断裂下滑的起跑线。角峰是冰川的上乘之作,其加工而成的形态都非常秀美壮观。崂山的巨峰、天马峰、望海门、灯笼崮、华楼山、天门山、三标山、鹤山等山体顶端,都耸峙着这种峭立如削的角峰岩崮。<br>冰期崂山上冰盖的表层,由于一年季节气候的转换,气温明显不同于下部的恒温,在温暖季节上部冰层消融,融冰水由裂隙处向下部基岩流淌的时候,会形成旋转激流,在某处固定的基岩或漂砾石上反复冲击,如果伴有冻裂的碎石共同旋转划刻坚石,时日久之,便磨蚀“加工”出一些类似捣蒜石臼的石窝。这些由冰川水天然造就的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凹坑,被冰川地质界形象的名为“冰臼”。崂山上的冰臼,从一千多米的高山到海拔不足十米的海岸山岭岩石上,都有分布,可谓中国低海拔冰川上的奇迹。鹤山八景之一的“沐浴盆”,就是一个典型的冰臼实体,着实是大自然超高技术的杰作。华严寺南部偏坡石峰顶部的天波池,也是一个巨大的冰臼,高高悬挂在海拔三百多米的岩崮上!<br>冰川这条固体的冰河在由高峰向低谷的重力滑移运动中,底部的碎屑石碴和所经过的山体基岩发生摩擦和刮削,许多坡度起伏的岩石,会被冰川研磨揭去上层岩石,将基岩加工研磨成椅背形状,在冰川学上被称为椅背石。在崂山的沟谷石坎间,有许多连片的和单一的椅背石地貌。鹤山滚龙洞七蹬楼的东侧,就是一处典型的冰川磨蚀成的巨型椅背石。冰川在从高处向低谷流动时,如果遇到岩石陡坎,就会断裂跌落,向下摔砸,将陡坎处的岩石梳理成一只只羊头向下趴卧的绵羊,人们形象的称之为“绵羊石”。崂山的许多沟谷中,大量存在这种冰川经过时加工磨出的“活儿”,这也是冰川运动时跌落摩擦捎带而出的经典之作。<br>冰川在由高向低的滑移运动中,也和江河的水流一样,中部的速度快,两边流速慢。许多被其裹挟泥沙俱下的砂石岩块,在下移过程中,有的靠近边侧,有的被底部岩石或束腰窄谷所困,或冰体消融等原因,而被冰川一路抛撒“客居”到山川某处,在冰川学上称为“漂砾”。在崂山的山川沟谷,河流海边,造型各异的漂砾多的数不胜数!我多年前在三标山的一条深涧中,看到有一段狭窄陡立的石壁,将山谷束缚的仅有米许,在石壁的内侧,就有几块巨大的异色漂砾横在谷门,水流在下面潺潺而流……。鹤山遇真宫山门下的太极石,呈桃状,就是一块典型的漂砾石,当年它被这里的狭窄束腰部位岩石挡住,永远的留在了这里。在它南部巨磐上的元宝石,更是一块经典的、离我们最近的、最后一次冰期由冰川驼运来的“座上客”漂砾石。</h1><h3><br></h3> <h1><br>漂砾石根据冰川流的大小和冰舌所到的雪线——冻土层所到的位置,可以离开山体很远。如崂山仰口一带海滩上的乱石滩,就是冰川从山谷高处拖运而来的漂砾。从仰口至黄山一带的海岸线,是我国唯一的一段冰碛海岸,冰碛扇上的冰碛堆积物和大小漂砾沿途比比皆是,散布于海滩河流沟谷之间,形成一道亮丽的冰川漂砾石风景线。<br>冰川出山后的最终融化部位,被称作冰舌,冰水融化后,冰川所携带来的泥沙、砾石,就永远的留在了这里。这些因冰搬运而聚的砾石沙土,称为冰碛物,堆积在冰舌尾部部位的,称终碛。在崂山的大小数十条山谷出口处,几乎都可以看到冰期的冰碛物堆积。泉心河入海口的冰碛物,非常明显,在崂山的人文历史上也赫赫有名。清代人撰写的《崂山志》上描述说;“乱石滩,在返岭村前,当璇心河入海处,巨石累累,横铺涧底,水至此,潆洄万状。”这堆乱石,远不是泉心河谷冰川的冰舌尾部,而是出山口部位,其冰舌尾部的终碛部分,当远在海面以下的很远处。在华严寺“山海奇观”刻石以下的一些民居,就建筑在一条冰碛物的石岭上。那块巨大刻石,也是一块典型的冰川期漂砾石。在泉岭、关帝庙一带,自关帝庙以下至仰口停车场的海岸线上,由大小数个冰碛扇组成的碛石地貌,是崂山东部最大的冰川碛石堆积地。</h1><h3><br></h3> <h3><a href="https://www.docin.com/touch/detail.do?id=1407831337&amp;from=singlemessage"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花岗岩石臼成因</a><br></h3> <h3><b>崂山是怎么形成的</b></h3><h3><b><br></b></h3><h3><b> 崂山,位于青岛市东部,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它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b></h3><h3><b> 崂山属胶东低山丘陵的一部分,位于中朝古陆胶辽地盾的南部,构造体系属新华夏系第二隆起代的构造部位。崂山山体从震旦纪吕梁运动时期已成为复背褶皱,而崂山这块巨大的花岗岩体是从白垩纪开始形成的。据今约6800万年至13000万年的燕山运动晚期,从地壳深处上涌的炽热熔融的岩浆,在地面以下几公里的地方冷凝。岩石有肉红色、白色,矿物结晶成粒状,地质上命名为“崂山花岗岩”,但在它诞生时,并没有露出地面。新生代以来,地壳抬升,上边覆盖着的岩石逐渐被累年的风霜雨雪和经久的流水剥蚀掉,才露出了花岗岩石。到了新生代中期的200万年才开始呈现现代轮廓。现在人们看到的崂山面貌是第四纪末期,亦即在近几万年的沧桑变化中,大自然雕凿而成的秀丽景色。 </b></h3><h3><b> 崂山地貌中,最有特色的是剑峰千仞、山峦巍峨和各种奇石怪岩。崂山地貌按高程大致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犬齿交错的山峰,海拔近1000米,它们是1万多年前末次冰期时形成的。当时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第四纪几度进侵的海水已退却到冲绳附近一带,黄渤海成为一片荒原,气候干冷。此时,日夜之间、冬夏之间温差很大,花岗岩在寒冻作用下,机械风化很快,大块大块岩石崩裂,形成参差不齐、面貌峥嵘的山峰。</b></h3><h3><b> 下层的花岗岩地貌,多是1万年来冰后期形成的。此时,大海回归,化学风化占了优势,雨水和地衣植物参与这种风化,将质地均匀的花岗岩由表及里一层层剥离,一些早期崩落的巨大岩块,或原来没动的岩石,遂形成一个个球形巨石。若干秀峰奇石,构成了今天崂山的这种雄伟、奇特的地貌形态。</b><br></h3> <h3><b>  【地层】零星出露最早的为前震旦纪的变质岩系,主要分布在王哥庄镇的仰口、勤子夯、何家村、青山、太清宫、港东、崂山头及中韩镇的石老人一带,分布范围小,零星出现云母片麻岩、绢云母石英片岩,及少量闪角岩、黑云母岩、变粒岩等。以前金—夏庄—大枣园东北、西南向为界线,其东为崂山花岗岩的侵入体。第四纪地层分布较广,自东部山区向西部平原逐渐加厚,1~2米厚的残积层分布最广。 </b></h3><h3><b> 【构造】山区地质构造属断块隆起,中生代构造线大致以北北东及北东向的大断裂特别发育,其次为北西向,一般以压性及压扭性断裂为主。山区地质构造分三类:华夏系构造,压扭性断裂多发育在东部山区,控制了崂山花岗岩及其岩脉的分布,多次性活动,规模较大,一般为北东走向,主要有前金—夏庄—大枣园断裂、浦里—北宅—浮山断裂。新华夏系构造,发育在山区东部及南部,多为北东向,局部为北西向,属以扭性为主压扭性断裂,主要有源头—罗圈涧断裂、铁家庄—前埠头断裂、沟崖—枯桃—朱家洼断裂和下河—汉河—南窑断裂。 东西向构造,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山丘,走向近东西,多呈陡坎或负地形,主要有铁骑山—土寨断裂、后金—楼金石断裂等,由于构造的多次性活动,使周围岩石节理裂隙比较发育。</b><br></h3> <h3>崂山的山是怎样形成的</h3><h3> 暖夏如冬</h3><h3>地球上所有的山,都是地壳运动形成的。</h3><h3>关于崂山的形成:</h3><h3>崂山山体从震旦纪吕梁运动时期已成为复背褶皱,而崂山这块巨大的花岗岩体是从白垩纪开始形成的。</h3><h3>据今约6800万年至13000万年的燕山运动晚期,从地壳深处上涌的炽热熔融的岩浆,在地面以下几公里的地方冷凝。</h3><h3> 岩石有肉红色、白色,矿物结晶成粒状,地质上命名为“崂山花岗岩”,但在它诞生时,并没有露出地面。</h3><h3>新生代以来,地壳抬升,上边覆盖着的岩石逐渐被累年的风霜雨雪和经久的流水剥蚀掉,才露出了花岗岩石。</h3><h3> 到了新生代中期的200万年前才开始呈现现代轮廓。</h3><h3> 现在人们看到的崂山面貌是第四纪末期,亦即在近几万年的沧桑变化中,大自然雕凿而成的秀丽景色。</h3> <h3>《一个完整的侵入岩系列》</h3><h3> 据李乃胜等 </h3><h3> 典型的砾石上的山脊壶穴开口一般不再向上,有可能在砾石侧面开口,也不再是一个平面内。</h3><h3>崂山花岗岩山脊壶穴分布特征:</h3><h3> 该山脊壶穴开口不再向上,明显有两组不同 的崂山花岗岩山脊壶穴,比较典型的也即发育比较内部纹理一组基本与砾石岩面平行显示,是在巨砾成熟的山脊壶穴无一例外都分布在山顶部位在山顶原始位置时发育的特征另一组则是呈水平,占地地面积400多平方千米的崂山的所有山顶几乎都有。</h3><h3> 状态显示是巨砾滚下山后,处于现在位置上显示 壶分布无论是南边的蟹子夹还是西北边的华楼山。3l 穴在原来的山脊壶穴的基础上再发育特征图 </h3><h3> 可从海拔1132.7米的崂顶到海拔 300多米的山顶均有。可以看到两组比较清晰的山脊壶穴内部纹理。 </h3><h3>有分布图 中标示了比较集中的几处 ,总结崂山山脊壶穴的分布具有如下共同的特征。</h3><h3><br></h3><h3> 崂顶仰天池及周围位于丹炉峰与崂顶之特征:</h3><h3>所看到的原生山脊壶穴无一例外均分布在1050m,间的山巅之上,海拔约分布有十几个山脊壶顶位置。开口垂直向上内有水平纹理</h3><h3>见图 3 </h3><h3> 壶穴最大的叫仰天池直径约4M, 其他几个发育</h3><h3> 附近无高大植物落叶等不会填满壶 。比较成熟有的已经连体或破坏见图 ; </h3><h3> 壶穴附近也没有高山的外来泥沙及其它物质可能。</h3><h3>灵 旗 峰位于崂顶的东南 侧在 海 拔 约1000m,落入山脊壶穴,只有雨水落入没有流水流入山 900m ,左右的山坡上由于地处斜坡上分布有许多 。</h3><h3> 脊壶穴 ,20形态比较特殊大小不一的山脊壶穴多数量约有 ,崂山山脊壶穴的分布与海拔的关系不同海拔 ,为其中的一个为风景区设立的有关 个图 图 。</h3><h3> 但是海拔低的山顶相对较 的山顶均有壶穴分布。山脊壶穴的科普说明牌 ,,, 少发育也不是很成熟而海拔高的山顶相对多些( 3) ,盆盆罐罐盆盆罐罐地处崂山整个山体的 ,,往往发育比较成熟有的甚至已经连通或破坏如仰 ,550 , 600m,西北部海拔大约 在高低不一的几个山 。天池及周边的山脊壶穴 。顶岩石上分布有深浅不同的十几个山脊壶穴图 3〃 2 崂山花岗岩山脊壶穴的形态特征 1d ,2m,为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个山脊壶穴直径约 海 ,2,崂山的山脊壶穴其形态上有如下特征见图 580m,,2010 7 拔约 冬季壶内结冰照片 为 年 月拍 1、3 。也可在图 图 的照片中看到 ,,,摄内有草本植物右侧有一出水口出水口水平面 ( 1) 崂山花岗岩山脊壶穴与中国北方其他山顶 ,,以上部分有典型的壶檐出水口外有一小水槽槽内 ,、: 花岗岩山脊壶穴一样具有如下典型特征口小肚 。有流水痕迹 、。, 大底平崂山花岗岩山脊壶穴的开口一般呈圆形( 4) : ,华楼山及石门山位于崂山的西北部崂山 ,,或准圆形开口直径小的一般在几十厘米大的可达 ,350 , 400m,水库的南侧海拔 华楼山有十几个比较 ,4. 5m。几米如天钵池可达 山脊壶穴的内部即肚大 ,典型的山脊壶穴在与华楼山相邻的石门山附近的 ,部分的内壁相对口沿一般内凹几厘米多的可达二 ,1e 。1f 山顶上也有分布图 为华楼山的玉女盆图 。十厘米所有能看到的崂山原生壶穴的底部均呈水 ( 、、) 为石门山三界崂山李沧城阳三区交界附近山 。,平特征崂山壶穴的深度一般小于其直径大部分 ,350m,2010 11 ,脊壶穴海拔约 年 月拍摄由于拍摄 ,为直径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或更小如天钵池深 ,,,时崂山已两个月无降水该壶面积较大较浅壶内 1. 5m ,1g 大约 为 左 右图 中 的 壶 穴 深 度 大 致 为 ,干枯该山脊壶穴充分显示了山脊壶穴底面平坦的 0. 6m。 。,,特征其左侧为出水口出水口水位以上部分已不 ( 2) ,,山脊壶穴的地表形态特征从上往下看山 ,。再有冰蚀现象发生有比较典型的壶檐发育 ,脊壶穴大部分呈圆形或椭圆形山脊壶穴经常呈两 ( 5) 崂山另有一个比较大的山脊壶穴叫天钵 ,个或多个山脊壶穴组合形状即两个圆形及椭圆形 ,1g,池见图 在崂山东侧华严寺南离海边不远的天 。,, 的组合特征一般来说山脊壶穴分布在山顶位置,350m 。</h3> <h3>  巨峰西南600m山坡上的象形石“自然碑”,是一座高达40m 的近四棱状石柱,水平投影边长分别约7m 与10m,石柱被水平节理切割成上下叠置的3层大石块。石柱顶面平坦,有4个“冰臼”,其中3个近圆形,直径1m左右。“冰臼”说学者认为冰川运动拖走了周围的石块,残留下自然碑。然而,大陆冰盖或山岳冰川,也不会有两条冰川从左右两侧拖曳走周围石块,独留一个小小石柱。实际上,崂山的花岗岩石柱是常见的地貌类型,它们是寒冻风化和重力崩塌形成的,其形态受3组互相垂直节理控制。它们是很不稳定的,寿命很短,一般都是末次冰期到全新世形成的。在石柱形成过程中,上部不知有多少石块已经滚落。而留在现在顶部的那个石块,恰好暴露出来一些原生晶洞,经后来风化改造,就成为我们看到石臼。</h3><h3>据冰川学家施雅风等《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的研究结果[35],“庐山及中国东部海拔2000m以下的山地在第四纪期间从来没有冰川发生过。”由此可见,崂山“冰臼”说,更值得商榷。</h3> <h1><b>崂山三大天池的形成<br></b><b>  崂山以池称谓的景点很多,有天心池、天波池、仰天池、瑶池、天门池、天扇池、三元瑶池、小天池、金波池、天地淳和龙女池、天鱼池、八角池等。其中犹以天心池、天波池、仰天池(并称崂山三大天池)最为著名。<br></b><b> 这些天池是不是冰臼?是什么时间形成的?怎样形成的?为什么总是出现在高高的穹状岛山、突兀山崮之上?为什么池中的水可以常年不涸?难不成真是鬼斧神工,还是天外之作?<br></b><b> 首先以三大天池为例说起。天心池,也有天女池之称。是崂山东麓日起石峰顶海拔752米上一个心形水池,被称为崂山之心、魅力之心、一颗恒古不变之心、一颗拥抱自然大爱无言之心。面积将近20平方米,深约1.5米,池里的水长年不枯。<br></b><b> 天波池,位于崂山华严寺景区那罗延窟西方的望海岭之巅,海拔370米。山顶巨石累叠,其中在一块向东南方向探出的大石中央,有一凹陷的石坑,椭圆形,四壁光滑,约10平方米,其内碧波盈盈,蒲草丛生,这便是著名的天波池,明代黄宗昌《崂山志》中称为天池。<br></b><b> 仰天池位于崂顶,海拔1100米。池呈圆形,不甚规则,直径约为2米,深度约为1米。亦是常年积水不竭。<br></b><b> 这三大天池的共同特点是,池子均位于崮顶,池子的直径大于坑深且常年积水。那么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关于天池的成因,有几种说法:一是“流水说”,即由于长年流水而形成的;二是“差异性风化说”,即因岩石的内部结构、质量、岩性等因素不同,故经过风化也可以形成这样的景观;三是“海蚀说”,即由海水长期侵蚀而成;四是“冰臼说”,这是古冰川的作用;五是“风蚀说”,即由沙漠化的风沙研磨而形成;六是“晶洞说”,即由于岩石内所含物质不同,而形成了许多晶洞,再由风化进行而逐渐形成的。<br></b><b> 目前最为流行的说法就是“冰臼说”,其中以李乃胜教授和郭良专家等人为先,分别撰有《崂山地质与古冰川研究》、《冰期之崂山》等专著,从而开启了崂山地区冰川期研究的先河。郭良先生在《冰期之崂山》一书的前言中说:“崂山有我国海拔最低的冰臼。从一千多米的高山到海拔不足十米的海岸山岭岩石上,都有分布,可谓中国低海拔冰川上的奇迹。鹤山八景之一的“沐浴盆”,就是一个典型的冰臼实体,出现在海拔10米以内。华严寺南部偏坡石峰顶部的天波池,也是一个巨大的冰臼。<br></b><b>在这之后,一些善于探究的登山爱好者按图索骥,相继在崂山发现了数量众多的“冰臼”,如在明霞洞西侧的北大顶发现冰臼群、崂顶的仰天池、小天池、宝珠山狍子崮上的瑶池、鹤山上的沐浴盆,华楼山上的玉女盆,天茶顶冰臼和中心崮冰臼等,而日起石顶部的天心池,则被认为是最完美的一个特大型冰川期冰臼。另外天门池、金波池、盆盆罐罐、仙人脚印等也被认为是冰臼,有人甚至在崂山北部不足百米的一座小山上,还发现了一处冰臼群,在不足50平方米的一方山巅基岩平台上,竟然有4个非常完美的大冰臼。最近又有人在浮山也发现了很多“冰臼”,一时间竟是无坑不臼,逢坑必臼。那么这些坑果真是冰臼吗?<br></b><b>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冰臼的成因,一般来说,它是由于冰川运动时,以水冰长期流动研磨而形成的。而且只有以某种角度向下流的水体,才能产生螺旋状水流,以快速旋转流的形式侵蚀冰层,并带着从冰层中获得的大小冰碛物,不停地向下钻进,最终到达更大的冰碛物或者基岩上,经过数百年、甚至更长期的冲蚀,才能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冰臼。假如随着冰层的融化,水流的方向发生了改变,其形成条件也必然发生改变,那么就很难在同一地点连续几百、几千年的冲蚀,因此也很难形成冰臼,所以说冰臼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偶然的事件,即便有,也是极为罕见的。因此可以肯定地说,这些所谓的“冰臼”只是貌似“臼”,绝大多数只是坑而已。<br></b><b>2010年7月间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貌与区域环境研究所王为、周尚哲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炳元、解波、冯小珍研究员考察了被认为是“中国东部沿海低海拔古冰川保存完好”的崂山地区,考察结果显示,崂山地貌是正常的花岗岩地貌,并不是古冰川遗留的地形,崂山的冰臼不过是花岗岩地区常见的风化坑。这从根本上否定了崂山冰川运动的存在,也就否定了“冰臼”的存在。他们依据世界各地的研究成果认为,风化坑是岩石顶面上的凹坑,可以出现在各种岩石上,但在花岗岩上最发育,也最为典型。风化坑是世界各地花岗岩地形共有的特征。所有研究都表明,风化坑岩石露头向上的平坦面上,或坡度不大的斜面上,特别是花岗岩穹状岛山、突岩及巨砾的顶面,岩石坡度增加,风化坑的大小数量都减少,风化坑表面形态多样,以圆和椭圆为主,其宽度(口径)通常大于深度。风化坑发育早期往往没有出水通道,只有发育到一定程度才会形成出水通道。由于风化坑是因积水而产生风化,所以大多只有出水口,没有进水口。作者还列举了世界各地的风化坑图片,与崂山的所谓“冰臼”几乎完全一样。<br></b><b>小编极为赞同风化坑一说,当然,我不敢冒然否定崂山冰川运动的存在,也不排除有冰臼的可能,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所谓“冰臼”,绝大多数就是风化坑。而且风化坑最初的形成多是起源于小晶洞。当降雨和融雪之后,这些凹陷的小坑可积水,而周围岩石表面干燥之后,坑内因能继续积水使自身的化学风化作用快于周围岩石,风化坑因而得到扩大和加深。当风化坑中生长植物时,植物的酸性分泌物更可加速化学风化作用。另外融冻作用也加速了风化作用的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坑会越来越大,水越来越深。由于原始晶洞大小形状的差异,所处地理环境及位置的不同,其风化结果必然不一样,这也就是多少年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些大大小小、形状不一、深浅不同的天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在一些岩洞中可以看到水晶洞、石英洞,在一些岩壁上可以看到圆状、扁平状、串珠状坑洞中残留的水晶、石英,而在岩石的风化面上从来就看不到,看到的总是风化坑的原因。<br></b><b>另外其它成因形成的坑洞,如沿白云洞水库北水渠看到的流水冲蚀坑,戴家山、华楼山的风蚀洞、魔鬼海滩的海蚀洞则由于数量少,也极易辨别,在此不再赘述。<br></b><b>至于为什么三大天池可以常年积水不枯,我想有以下几方面原因:<br></b><b>一是气候因素。崂山东、南两面临海,气流中水汽含量充沛,湿度较大。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月平均相对湿度在65%以上。7、8月份虽然是蒸发量最高的季节,但也是湿度最高的月份,均在85%以上;1~5月较低,均在70%以下。同时崂山又是地处太平洋西岸的一个多雾中心,据历年气象资料记载,崂山年平均雾日为50天左右,雾季集中在春末夏初,每年自4月份起雾最盛。而这段时间恰恰是最为干旱的季节。因此相对湿润的气候使积水供给大于蒸发是其最主要条件。<br></b><b>二是地理因素。我们发现凡是常年积水的风化坑都是集中在崂山的东部海边,而在华楼山、石门山、三标山等离海稍远的风化坑中则一般较浅,干旱季节大多枯竭。可以认为随着距离大海的远近,这种湿度的微小差别乃经过长年的积累而产生了风化坑深浅不同的结果。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是风化坑而非冰臼的判断。<br></b><b>三是高度因素。凡是常年积水的风化坑,都是分布在高高的山崮之上,如天心池、仰天池、天门池均在海拔700米以上,越是高海拔,积水蒸发的越少,而且由于夜间的寒冷,还可以凝聚部分的露水,这也是我们在较低海拔的山上看不到积水坑的原因。至于天波池虽然地处海拔低了一些,但它离大海也确实太近了。<br></b><b>四是发育程度。风化坑的形成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由于花岗岩在结晶过程中,其内部的大量气水热液冷凝后就会形成晶洞,当岩体被剥蚀露出地表,最表层的晶洞首先就会形成风化坑,随着风化作用的不断进行,一些深部的晶洞会不断地暴露出地表而形成新的风化坑,早期的的晶洞就要比晚期的晶洞接受风化的时间长,另外晶洞的原始大小也差异很大,所以,只有风化坑发育到一定阶段才会达到储水不枯。<br></b><b>崂山是一部史书,崂山是一座宝库,崂山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用尊重科学的态度,怀揣求知的孜孜之心,去亲近崂山,去探究崂山,去化解那些谜团和猜想,相信那将带给我们无尽的财富和无穷的乐趣。</b></h1> <h3>1 图 崂山地形及部分山顶壶穴照片</h3><h3>Fig〃 1 Laoshan topography and some photos of granite potholes</h3><h3>( a) ; ( b) ,,,2011 8 崂山地形及部分花岗岩山脊壶穴分布为灵旗峰南坡的一个山脊壶穴开口向南向下坡方向呈现口小肚大的特征年 月 20 ; ( c) ,,2011 8 20 ; ( d) 日灵旗峰崂山风景区有关山脊壶穴的科普介绍石碑中的照片为天钵池年 月 日灵旗峰比较典型的崂山山脊壶 ,2010 7 24 ; ( e) ,2010 12 1 ; ( f) ,,穴年 月 日盆盆罐罐华楼山上的玉女盆年 月 日石门山山脊壶穴充分显示底平及水平纹理的特征水平</h3><h3>,2010 11 27 ,; ( g) ,2010 10 纹理即为壶壁在不同水位的冰蚀或水蚀的痕迹线年 月 日石门山三界附近 崂山东北部海边山顶上的天钵池年30 ; ( h) ,2011 1 22 月 日 月 日崂山东北部仰口太平宫前 巨型砾石上的山脊壶穴年</h3> <h3>崂山花岗岩山脊壶穴的特征及成因探讨<br></h3><h3>朱银奎 </h3><h3>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内容提要关于中国北方地区花岗岩山脊壶穴,有报刊称之为冰臼冰川壶穴型、风化穴、岩臼锅穴、坑穴等的争论一直不断通过对青岛崂山花岗岩山脊壶穴的形态及分布特征的实地仔细观察和分析研究,发现青岛崂山花 岗岩山脊壶穴同其他北方地区花岗岩山脊壶穴一样具有口小肚大底平内有水平纹理的特征,山脊壶穴有一出 水口,以出水口水平面为界以上为 口小的部分,即本文称之为壶檐以下,即肚大的部分为壶穴的主体。</h3><h3> 根据山脊壶穴的这些特征认为,崂山花岗岩山脊壶穴是由于壶穴内冬季水面的结冰对壶穴内壁的冰蚀作用所形成的,每年冬季在不同的水位结冰便在壶穴内不同的部位产生冰蚀由于壶穴内最高水位与出水口持平故其上部分不发生 冰蚀,便形成壶檐即口小,其下部分不断被冰蚀扩大,便形成肚大的特征。同时崂山花岗岩山脊壶穴的生长发 育必须满足这样的条件,位于山顶部位没有外来流水沉积物及生物枝叶等落入壶内本文用冰蚀作用解释了崂山花岗岩山脊壶穴的基本特征,对花岗岩山脊壶穴发育过程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崂山花岗岩山脊壶穴的产生发 育—消亡是现代花岗岩冰蚀作用的产物而且这种过程目前仍在进行中与第四纪冰川无关。</h3><h3>关键词崂山花岗岩花岗岩山脊壶穴冰蚀作用</h3><h3>山脊壶穴以口小肚大底平为特征,在中文期 。知灼见或许对探明花岗岩山脊壶穴成因能起到有 、、、A 、、 。刊报纸上还有冰臼冰川壶穴型风化穴岩臼益的作用</h3><h3>、2008 ) ; ( 锅穴坑穴等名称吕洪波和章雨旭探讨了 1 有关北方花岗岩山脊壶穴成因的争</h3><h3>,,: ‚pothole‛ 文中章雨旭建议修改这些名词的来源议</h3><h3>‚‛,‚‛、‚‛和壶穴的原始定义摒弃冰臼岩臼等中文</h3><h3>,关于山脊壶穴的成因许多学者各有不同的看 。‚术语以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青山山脊上的口</h3><h3>。( 2004 ) ‚法韩同林认 为冰臼主要是由 冰川融水 、、‛,‚‛小肚大底平的凹坑为例建议使用壶穴一词</h3><h3>( ) 、包括冰川压融水携带大量冰碎屑岩屑及冰川粉 ‚‛,,来称呼这类凹坑并修改壶穴的原始定义即不</h3><h3>,物质沿冰川裂隙自上向下以滴水石穿式形成滚流 。,‚再强调水流冲蚀成因按此建议本文采用山脊 ,水钻对下覆基岩进行强烈的冲蚀和研磨作用下形 ‛。壶穴一词来称呼崂山花岗岩山顶上的这种凹坑 ‛。( 2008,2010 ) ,‚成的吕洪波等赞同该观点中国 ,有很多的文章争论山脊壶穴的成因有多种不 北方花岗岩山脊上的壶穴只能是曾经覆盖其上的第 。,同的观点韩同林等提出了第四纪冰川成因说但 。, 四纪冰帽在冰川退缩期之冰川融水形成的所以。,该观点没能得到普遍的认同反之许多学者均表 ( ) ,花岗岩山脊上的壶穴为冰川壶穴即冰臼可以看 ,达了强烈的发对意见反对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不 ‛( ,2008 ) ; ‚作第四纪冰帽的标志吕洪波等在对已 ,同的见解但始终没有一个可以得到大家接受的成 、、 经考察过的内蒙古赤峰北部山区河北丰宁喇嘛山,。5 因解释也即争论没有得出结论笔者在崂山用 、、、、秦皇岛祖山山东青岛的崂山大珠山小珠山山东 ,、、年多时间对崂山山脊壶穴的形态内壁光洁度所 、‛,‚新泰的青云山蒙阴的蒙山等地后认为壶穴的 ,处地表环境等特征进行了反复仔细的观察研究现 ,形成并不受花岗岩中节理的控制也与风化作用无 ,将观察的结果和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写出来以期 ,‘’。关不能用负球状风化来解释壶穴是高速旋转 ,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或可以讨教到专家们的真</h3><h3>: ( 2011ZX05005-001-004) 。 : 注本文为国家重大专项编号 的成果收稿日期</h3><h3>2013-04-28; : 2013-12-10; : 。改回日期责任编辑章雨旭</h3><h3>: ,,1962 。。; ,。Email: qdzyk@ 作者简介朱银奎男年生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洋地质研究业余登山爱好者经常登崂山163〃 com。</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漂砾上的村庄——北长岭村</p> <h3>当晶洞被垂直节理劈开时,就会在断崖上暴露出来,我们比较容易指认这些晶洞;当水平节理切割晶洞时,它们则开口朝上,容易蓄积降水,发生季节性冻融,为物理、化学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它们不断扩大,成为天然石臼。王为等 [10]对崂山天然石臼坑中的残留矿物行了研究,说明长石在水解作用下会发生大量分解,而且积水是坑穴发育扩大的重要成因,并由此认为石臼是风化坑。施雅风[13]指出“冰臼论”是对花岗类岩石“负球状风化”的误解。这种空间尺度为厘米级至米级的臼状地形,应是花岗岩类地区与节理有关的负球状风化( negativespheroidal weathering)与风、水协力作用的结果。由此推断,原来几厘米的小晶洞,历经几千年、上万年,</h3><h3>完全可能变成几十厘米的,甚至超过1~2m 的坑穴。在春天干旱季节,坑穴中的水可能干涸,风化的土沫也能被大风吹走,为再加深风化提供条件。当石臼中积累风化土壤时,可以长植物,生物风化作用也就发生了。在末次冰期,寒冻风化作用和大规模的重力崩塌作用是目前崂山峰林、石崮形成的主要时期,也是晶洞破坏暴露时期。冰后期12万年来是晶洞改造和石臼形成时期。</h3><h3>(3)比较小的天然石臼,直径约几十厘米,许多是完整的半椭球体,与晶洞的形态、大小相近。如太平宫附近的“神臼”,开口直径分别是078m 和066m,深050m,形态就像“半个鸡蛋”,而不是冰臼说强调的“底平”(图5c);太平宫前面一大滚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