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冰寒百善故事之五十二:下一盘“连"

<p class="ql-block">玉清园既像个百花园,又像个收藏老物件的百宝箱,初进的人都有《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眼花缭乱,惊喜若狂,对冰寒和刘主任就是这般感受,他们见啥都新鲜稀奇,恨不得像哪吒生出三头六臂来,抬眼间,一副“连”摆在眼前,善意的冰寒围着转来转去,寻找着对它的记忆,思索再三,他干脆坐上,挥手招呼过来他刘叔,咱爷俩对峙一局。刘主任也是满心欢喜,还有这玩艺那,堪称绝版。玉清园主仰天大笑,哈哈,现在真是难得一见,你俩会玩也真是让我没想到。冰寒持白石块,刘主任持灰色石块,只听他们叨叨咕咕,你放一个石子,他放一个石子,一嫣一频,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是那么轻车熟路,有板有眼,特别是90后冰寒追着往事,拽回似曾相识的玩法,机智中透着沉稳,巧妙中蕴含谋略,姜还是老的辣,最终老江湖刘主任技高一筹,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冰寒敬佩得抱拳施礼,甘拜下风,玉清园主评点到,刘主任宝刀不老,冰寒出生牛犊不怕虎,虽败犹荣啊,一盘小小的“连”映射出你的善意,不忘过去,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啊!来吧,那里有一块平步青云石,只要你走过,必会所有梦想都开花!冰寒十分感慨,我人生信条就是日日行善,日日善。他坦荡地走过“平步青云"石。附:文史资料一篇:古老的民间游戏——下“连”</p><p class="ql-block">○ 刘科文 吕斌</p><p class="ql-block">多少年来,民间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游戏——下“连”。</p><p class="ql-block">这种游戏,始于何时,无从查考。但可联想得到,乃是劳动人民实践的产物和智慧的结晶。古老的乡村,偏僻落后,文化不发达,文体活动无条件开展。而广大劳动者在繁重的劳动之余,又不甘寂寞,要消遣和娱乐,劳逸结合,于是这种简易、斗智的游戏就应运而生。下“连”,场地易寻,用“子”随地可拾,玩起来,又能勾起人们极大的乐趣,且对解除疲劳、增长智力皆有益处,所以爱好者,不分老少,不论田间地头,檐前树下,碰到一起总要下一盘,斗个输赢。沿续到今天,经久不衰,足见在民间的生命力和普及程度。下连”与下棋除了有技艺上的高低之分以外,更有许多相似之处。从历史渊源考察,也许“连”就是“棋”的萌芽,今天的高级棋类就是“连”的改进和提高。下“连”的时候,先在一个平面上,画个类似棋盘的图形,估且叫“连盘”吧,然后由弈战者双方,象下围棋一样,轮流向“盘”的交点上投子,(或似象棋一样,弈前把子摆好),投完之后,即布局结束,再轮流“行子”,每次顺线只行一步。下“连”用的子,可用石子、土块、草棍取代,只要双方能相互区别就行。每个“子”的自然功能一样,没有军棋子那样的等级和象棋子走法上的差别。它的作用大小,完全靠根据“连”的形势所投放的位置和“走”的方向来决定。“投子”的每一着和“行子”的每一步,都含着不太复杂的攻防策略,那就是要尽量使自己的“子”结为某种“连”形,叫“成连”。“连”这种游戏的名称,就是因此而得。每一次“成连”,都可以吃去对方一“子”或数“子”,同时,又要通过塞堵,阻止和破坏对方“成连”,以保自己各“子”安全无虞。经过一阵激战,一方的“子”被对方吃得殆尽,再不能“成连”,战斗的胜负便见分晓了。“成连”吃子,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决胜手段。布局阶段被吃的子叫“死子”,“死子”不能和其他子再连结“成连”,但并不立即从盘上拿掉,只要圈个记号即可,这是提醒双方不准再在此处投子。当布局完了,取下“死子”,出现空位,战斗便从这里打响。这个“缺口”是双方攻防的场所和交战的前沿,这时的先一步“成连”,往往一举决定战局的胜败。所以在布局时,如果“盘”上已有了“死子”,双方都瞄着“死子”的位置抢占要点,尽可能在“死子”周围布成“连”形结构,或为破坏对方“成连”安下钉子。“行连”时的吃子,要立即拿掉。“吃子”当然也有许多讲究,按规则,对方已“成连”的子不准吃(未有闲子时,可吃),要选吃对方即将“成连”或障碍自己“成连”的“闲子”。对己方来说,如果许多“成连”能连在一起,各“子”相互“成连”,那就形成了坚固的堡垒,轻易攻不破的,子效也得到充分发挥。因为吃子的多少是靠“成连”的次数决定的,所以已成的“连”,必须瞅准机会走开一子,叫“拉连”,拉开的“连”什么时候再“成”,要看什么时候吃子最有利。如果拉开的一子,又同时和其它子配合“成连”,叫“拐子连”,一般来说,有了这种机遇,对方便只好认输了。由于只有“成连”的子才不准对方吃,所以在“拉连”的时候要警惕对方乘机进攻。</p><p class="ql-block">下连的规则是约定俗成的,用不着裁判。比如“先下后走",一般地说,先投子者有先投之利,象“五幅连”还可以多投一子,因而就把先行之利让给后手,后手可抢先发动攻势。但也有的连,如“九连”,易于后发制人,所以是“先下先走”。往往有这种情况,在布局阶段,双方谁也没有“成连”,未打出“死子”。未有空点就不能行连。这时就要“揪子”,双方各拿掉一子,可以互揪,也可各揪各的。布局时就要预见到揪子的可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p><p class="ql-block">下面是几种连的下法:</p><p class="ql-block">一、五幅连</p><p class="ql-block">“五幅连”得名于它的盘形。它的盘是由横竖各五条线垂直相交而成的正方形。该连的“成连”之一是五个子并排在一条线上,虎视眈眈,威力较大,俗成“五虎”因此又叫“五虎连”。</p><p class="ql-block">“五幅连”的盘上共25个交点,先手方投13子,后手方投12子。“成连”的形状有五种:“井字”、“三斜”、“四斜”、“五虎”、“通天”。分别由三子至五子组成。</p><p class="ql-block">“井字”,就是在一个“口”字形的四个角上放上了自己的子,形成近似大口井的四方井口。全盘有十六个“井”字。</p><p class="ql-block">“三斜”,就是在盘上的角区,斜着三点组成的直线图形。在同一横线或竖线上没有“三斜”存在。显然,全盘共有四个“三斜”位置。</p><p class="ql-block">“四斜”,与“三斜相似,在“三斜”的内侧,由四子组成。“四斜”的四子连线和每一相应的“三斜”连线是平行的。全盘“四斜”的位置也只有四个。</p><p class="ql-block">“五虎”,在盘的任意一条线的五个交点上皆放上了自己的子,便构成“五虎”连形,全盘共有十条“五虎”线。</p><p class="ql-block">“通天”,这是最难成的“连”,即指沿盘的对角线方向的五个交点皆放上了自己的子。全盘只能组成两个“通天”连。</p><p class="ql-block">“五虎”、“通天”的成连用子较多,组成不易,一经被对方攻破便难以收拾。所以对弈时,双方商定,这两种成连可一次吃掉对方两子或两子以上。下连投子本来不多,一次被吃去数子便大势已去,只好中盘认输。</p><p class="ql-block">二、十二连</p><p class="ql-block">“十二连"也称“三连”,是连这种游戏的代表式。其名称根据一方投子总数或每一“成连”子的数目而起。十二连的盘是由大中小三个方框套在一起,再用八条短线把角和边串起来的。盘上共有24个点,每方投子12个。“成连”只有一种,不论横、竖、斜、内、中、外、边、角,只要三子排在一条线上、即可。全盘有20个成连形。</p><p class="ql-block">三、九连</p><p class="ql-block">“九连”的盘,成连方法和“十二连”极其相似,但又有些不同。九连,每方只投九子,盘的四个角上,没有内外连线,因而不能在角上内外走子,也不能成连(九连只有16个成连形)。这就增加了布局和成连的难度。可以说,九连是下连游戏中较难的一种,会下连的人,有的却不会或不大下九连。九连在布局阶段不准成连,但并不影响“行子”。九连和其他连还有个最大不同,就是后发制人最有效,所以是先下子的先走。</p><p class="ql-block">四、老虎吃绵羊</p><p class="ql-block">这种游戏是虎、羊之争,反映了弱者同强者的抗争和求胜的愿望。人们把“羊”特指为“绵羊”,也许正是反映了这种愿望的强烈,因为绵羊比山羊更绵顺、老实。</p><p class="ql-block">在“五虎连”的盘上,将意想的“三斜”、“通天”的连线画成实线,就成了“老虎吃绵羊”的盘形。对弈时,不是轮流投子,而是同时摆在盘上。一方执子为“羊”,共24只,分四群放在四个“圈”里,即盘的交线最多的交点上(共五个这样的交点,盘中心的不放),每群六只。另一方执子为“虎”,共两只,放在“羊圈”之外的任意交点上。走动时,执“虎”方先行。“虎”的行动目的在吃“羊”,“羊”的行动用意在包围“虎”。“虎”吃“羊”的时候要“跳吃”,即遇有“羊”的点,可顺线跳过去,每次只能跨一点,同时把被跨的一只羊吃掉(包括跨过“羊群”,也只准吃一只)。如不能跳吃羊,则和羊一样,每次只能走一步。行走或跳吃的落脚点上,如有子,便不能前行。这样,虎、羊相争,反复较量,决胜的唯一条件,就是羊能否将虎围住,再不能行走或跳吃。围住了,羊胜虎败,围不住,羊败虎胜。围住的程度,双方协定,两只虎可围在不同的角落里,也可赶在一起,甚至围在一个点上。实战可知,如果弈力相当,执羊方胜多败少。如果执羊方弈力太差,也可商定,在“羊群”未全部疏散开以前,虎不准吃“孤羊”(即单子),这样执羊方取胜的把握就相当大了。</p><p class="ql-block">五、“四棋”和“挑夹”</p><p class="ql-block">这两种连的“盘”相同,是横竖各四条平行线垂直相交的正方形。每人四子,先在盘的边线上相对摆好,互相吃子决定胜负。不同的是吃子方法。</p><p class="ql-block">“四棋”的吃子法:如果一方在一线上走成相邻两子时(只能两子),正好把对方一子(也只能一子)顶到头上,即把被顶的一子吃掉。直吃到对方仅剩一子,失去战斗能力,便告结束。</p><p class="ql-block">“挑夹”的吃子法:顾名思议,即一挑,一夹,当自己一子走到对方两子中间的唯一空点上,便挑去对方两子,自己两子将对方一子紧紧加在中间(指中间再无空点),便夹掉对方一子。挑、夹要干净利落,不能戴帽(在挑夹的同一线上,如果还有第四子,不论哪方的,称为“帽”)。</p><p class="ql-block">这两种吃子法,含有积极的进攻意义,要想吃对方的子,必须以围追堵截为主要战术。对方虽竭力躲逃,但因战场小,缺乏回旋余地,躲逃无路,只好送吃。当然,也要警惕对方诱敌深入,夹吃对方一子,却被对方挑去一双,得不偿失。一般的连,只剩几子不能成连,便宣告失败,而“挑夹”,只剩一子还可以战斗下去。取胜和求和的机会虽然极少,但须知骄兵必败,不是没有万一的。</p><p class="ql-block">六、“憋死牛”、“撑死狗”、“赶羊入栏”</p><p class="ql-block">和“老虎吃绵羊”一样,这几种在名字上和动物有联系的游戏,听起来较粗俗、诙谐,但正可看出其产生和流行于民间的深厚根基。</p><p class="ql-block">这几种游戏和前边讲过和那些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决胜的手段不是吃子,而是靠巧妙的运子,把对方的子逼到不能走的位置而宣告失败。</p><p class="ql-block">“憋死牛”的盘是个“冈”字形,开口处为河界,共五个交点。两人对弈,一人两子,仅剩下一个空点。弈前,把子分别摆在隔河相对边的交点上,谁先走都可以,只是河界不能跨越,也不能第一步将对方憋住。在各类连里,“憋死牛”用子最少,玩法最简易、原始,但别的连最终都是胜负必分,只有它双方可以“成和”,创造了胜、负、和三种结局。</p><p class="ql-block">“撑死狗”的盘,是将个“田”字形,就中间“十”字的四个端点连出四条斜线。盘上共九个交点。对弈双方,每人各顺边线摆放四子,仅剩中心一个空点。经过走子,直到一方将另一方的四子全部赶到四个角上便是胜利(运子时,不能将对方子憋住)。这种游戏有个决窍,知道其中奥妙的人,只要先行一子占住中心不动,便只有胜没有败,所以玩的时候是必须猜先的。当然,若运子有失,中心一子就可能被赶出来,那就只有等待对方失误了。</p><p class="ql-block">“赶羊入栏”(或称“赶羊栏”)的盘形,恰似三立两横的杖条编成的栅栏,立线顶各画个“〇”,象征“羊圈”对弈前,每方三子各摆在相对的边线上(羊圈处摆一子),中间还有三个行子空点。双方轮流走子,但不可在“圈”和“圈”之间直走。谁能把对方的子都赶入“圈”里谁就为胜。但未全赶进之前,不能把子憋住。这个游戏和“撑死狗”一样,胜负的决窍更绝对,而取决于“先手”或“后手”。知道这个奥秘,选对了先、后手,只要“走”时不丢步,既使不能速胜,也是决不会输的。有兴者,可以一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