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长春先生(1929年 -2003年) 汉族。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东城师范学校教师。1947年参加“中国画学研究会”,195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水浒》研究会理事。 侯长春先生【旧京风情】读后<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吴文彬(台湾)</div>记得在一本研究中国画的书上说:“有人认为中国画的特点在于工具,凡是用中国毛笔、中国墨、在宣纸上或绢上画的画,就是中国画,他们不承认中国画有其特殊艺术规律。主张用科学的写实方法改造,实际上是要以西洋画代替中国画,从而取消了中国画。”<br>中国画的创作,有他自己的艺术体系,如何进行观察,如何描写、表现,如何运用笔墨,如何把握神韵。拜读了侯长春先生的《旧京风情》,获得很多启示。侯先生是北京年长的画家,曾受邀参展工笔画学会主办的两岸工笔画大展,展出一副《芙蓉双鲤》,在一个月的展期内,给予台湾的同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以为他是一位擅长花鸟鱼虫的画家。不久以前,收到侯先生惠赠的《旧京风情》,拜读之下方才知道他更是一位功力深厚的人物画家。从鈐盖的印章“长白侯佳氏”长春“80以后”作,我们知道这是一位满族长者,这些画作是80岁以后的作品。<br>《旧京风情》共有130幅人物画,内容俱是昔日北京街头巷尾的生活特写,“五行八作”的小人物,依照岁时,从正月新春北京琉璃厂的“厂甸儿”集市,“卖风车儿的”、“大糖葫芦”、“琉璃喇叭扑扑登儿”,“画棚子”画起,到除夕年30儿晚上“送财神爷的”这130幅画,作者是在每幅上用工整小楷提识,说明画意,从画中人物服饰来看,应该是从民国十五、六年到民国二十五、六年前后的10年20年之间老北京人的生活的写照。在这段时间里,也正是笔者住在北京成长的日子,因此每一幅画都曾有亲身经历的感受,画中人物仿佛正在面对我诉说往事,耳边似乎又听到门外吆喝的声音。北京市井叫卖,号称“九腔十八调”,此刻竟绕梁不去,鄙居海隅的今天不禁又引起无限的乡愁。<br>六十年前的北京,很多人还都穿着长袍,为了行动方便腰里系上一条布“搭膊”把长袍的前大襟提起来,往腰里一掖,走路不挡腿,长袍外面再套件坎肩,秋风一起背腹不至受凉,冬天则换穿棉坎肩儿或皮坎肩,天气寒冷,可以把手伸入坎肩抚在胸前,双手保持温暖。那时候流行系“腿带子”,有三、四寸宽织成的腿带子缠在裤脚上,不系“腿带子”称“散脚裤”。北方气候立秋以后,每下一次雨,温度便降低一次,俗称“一场秋雨,一场寒”,在乍冷还寒的天气,立即换穿棉裤,笨重不便,只一条轻薄的布裤,又不足以抵挡落叶的秋风,在不影响活动的情况之下,可以外加一副套裤,所谓“套裤”只是两条裤腿,没有裤腰,系有布带子套在腿上,用带子系在腰里,如此两腿保暖,不至受凉,也不妨碍活动。<br>在四季分明的北京,穿鞋也要随季节,西式皮鞋,中式“礼服呢千层底儿”是大人先生们的专用,小市民很多都是家里自己做,出外工作不求美观,只图结实,做鞋之前先纳鞋底子,再做鞋帮子,最后送到“绱鞋”的铺子,把鞋帮鞋底连成一起,完成一双新鞋。为了一双鞋能多穿些日子,把最容易踢破的鞋尖部分多加一层厚布或薄薄的皮子包头,在包头上称之为打包头,《旧京风情》的人物,很多都穿着打包头的鞋。<br> 多年前,台湾在煤气还没有普遍之前,一般家庭使用机制煤球,是一个圆柱形有许多洞的那种式样,其实煤球最早的样子就像似个球,那是用煤末掺入一些黄土,找摇煤球的工人到家制作煤球,煤末黄土用水调和,切成小块,放在筛子里像摇元宵那样,摇成柠檬大小的煤球,这份工作是又脏又累,工人都在脚腕子上绑一块厚布,盖住鞋子和袜子,以免被煤灰弄脏。这些细微的小地方在作者的彩笔之下,毫不含乎地描写出来。鞋到了冬天就不中用了,如果冬天仍旧要出外工作,就要买就要穿一双大云棉鞋,俗称“老头乐”,或是羊毛做成的“毡窝窝”,即便站在雪地上也不会冻脚。一般人家,无论男女,冬天的棉鞋都是家里自己做,用青绒做鞋面,中间絮入棉花和驼绒,名之为“毛窝”。不穿毛袜子,会冻脚,冻脚的滋味,生长在亚热带台湾的人是无法想象的,同样的硬叫北京人穿上台湾的木屐也是不能想象的。<br> 笔者在小学读书时候,记得有个“航空救国运动”,还发行“航空奖券”,那时如果天上有飞机经过,会跑到院子里昂起头看半天。有一次全家去看电影,演出飞机作战的场面,驾驶员戴的帽子是包在头上的,还带一付大眼镜,坐在双层翅膀的飞机里好神气。过了不久,帽店竟有这种式样的帽子,在帽子前方也有一付大眼镜做装饰,叫作“航空帽”,冬天戴这种帽子,包耳护颈,比其他帽子暖和,既实用又时髦,很多男孩子都带上了“航空帽”,一直流行了很多年。如今又在《旧京风情》中重逢。玩风车的那个男孩子,头戴“航空帽”,身穿大棉袍,外套蓝布袍罩,脚穿“打包头儿”的“毛窝”这不就是当年我的那副打扮吗!此时,不能不对侯先生的刻画入微而折服了。<br>北京过年逛“厂甸”是一件大乐事,凡是喜欢画画的人,看“窗户档儿”,串“画棚子”是乐事中的乐事。这两件乐事都是呈现在《旧京风情》之中。<br>先说“串画棚”,配合厂甸的集会,在和平门外南新华街,沿街搭起蓆棚,一座连一座,绵延有多半条街,棚内挂满了画,因为有蓆棚避风雪,参观的人络绎不绝。<br> 自从二次世界大战,北京成为沦陷区,民不聊生,抗战末期的“厂甸”每年虽然仍有集会,但“画棚”已成为绝响。如今看到描写“画棚”这一幅画,可以看得出,作者是经过相当思考的构图,巧妙的是,从棚口往里看,觉得棚内熙熙攘攘很多人看画,画棚主人怀抱着“画叉子”,与客人交谈,棚口走进一位身穿长袍马褂,头戴呢帽,围着毛线围脖,手抱一函线装书缎题“四库……”和一大本好似字帖的上有“龙门……”字样,充分说明这是一位学者刚从琉璃厂书肆买到珍版古迹,回程之便走进“画棚”参观。<br> 再说“窗户挡儿”,年假期间北京店铺不锁门,也不上门板,表示休假不是停业,习惯上把玻璃窗用一幅绢画挡起来,画面朝外叫“窗帘画”,也叫“窗户挡儿”,一般店铺请花灯铺“画作坊”师傅画工笔人物,《旧京风情》中所描写的这一段窗帘画,画的是三国演义、桃源结义,三顾茅庐、三战吕布、辕门射戟、长坂坡、千里寻兄。窗外有三个人,背立看“窗帘画”,巧妙的又有两个动感十足的小孩儿穿插进来,打破了画面的寂静,由于作者高明的构图,平添了许多画趣。<br>琉璃厂的南纸店素与书画家有往来,他们的“窗帘画”俱是当代名家手笔,在此驻足不亚如参观名家书画展览,算的是乐事中的乐事。<br>最值得称道的是《旧京风情》这130幅画完全是用中国画法,传统笔墨写出来的,笔法精炼,人物传神。且看“卖河鲜的”这幅画,卖莲蓬的老人,上身穿着白小褂,用白描画法勾勒衣纹,笔法干净利落,丝丝入扣,写出富有韵律感的线描,足以显出作者笔下的功力。<br> 很多年轻人认为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只要有素描的本事,就不必用毛笔了,用钢笔、铅笔都可以画人物画,写到此处有个感触,这不就好像吃饺子,不用筷子改用刀叉了吗?<br> 最后必须一提的是,在这部画里收集了很多珍藏古老的照片,非常宝贵,这些照片都是实地拍照的实景,相对照之下,侯先生笔下的:“摇煤球的”、“扛肩的”,“换洋取灯的”,令人厌烦的“掸尘的”都成了可爱的画面。比起那些珍贵的实景照片,就可以感觉到写实和写意最大的不同,实景缺乏“意”,写意的手法,有虚有实,有隐藏,有夸张,令人心领神会,如果一味追求写实、肖似,就得不到这样效果,真实的照片虽然珍贵,却没有侯先生笔下人物传神可爱,是值得我们深思的。<br><br>作者后记:<br>现在大家都说有图有真相,编辑这篇文章时,我是很伤透脑筋。首先这本书《旧京风情》依据记录应该是捐给了傅斯年图书馆,但是捐书没有上架,也不方便去借,怎么办呢?我个人搬回台北,也没有再去大陆,也不好去买。<br>多亏了深圳的老同事、老朋友刘鹏东先生,在网络上找到了卖旧书的人,也找到甚至是新书的这一本书,不容理由,不计成本,鹏东帮我买下,寄来台北,也因此,这本书里许多图版,才有彩色与清晰的呈献。感激鹏东,谢谢你。<br>也同时在此感念侯长春老先生,谢谢接祖华先生,感谢中国电影出版社,谢谢这本书在1999年出版的出版团队。<br><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原文刊于工笔画学刊第28期2003/12/1)</div><br>吴文彬 画家,毕业于国立北平艺专,台湾中华工笔画学会创会理事长<br><br><br> 耍傀儡子的<br>河北一带乡民农闲进城演傀儡戏,讹传“耍猴儿利子的”。担子一头为一卷棚歇山式小戏台,楹柱围槛彩绘精致,下连蓝布幔帐。另一头为一大圆笼,内装小道具。串巷敲锣集众于街头空地,以扁担支起小戏台,演者钻入幔内,以指头或杖头操纵作戏。小出有《王小儿打老虎》、《猪八戒背媳妇》,大出有《平贵别窑》、《三娘教子》。演者边做戏、边击钲,口中唱曲哨子对白,一人而数任,良不易也!<div><br></div><div> </div> 算命先生<br>算命瞽者,为人批八字、问流年、合婚择日,串街走巷。有击鼓或敲小钲者;亦有吹横笛者,闭其三孔,声如“工尺上——尺工——尺上”。人皆称呼为先生。<br><div><br></div><div><br></div> 卖布头儿者<br>贩者背一大包袱,内装花素布头,手摇小拨楞头,串巷叫卖“买零布头儿哦”。<div><br></div><div><br></div> 粘扇子者<br>春四月间即有串巷粘扇子者,为用主换扇面、配扇骨、烫扇轴。其货担颇具特色,乃为一提梁木箱,外手竖一二尺余木杆,冠以宝塔顶红丝穗,横担木下面系四串铜铃,挎箱走动时,杆顶丝穗摇摆铜铃齐响,无需吆唤,远远即闻铃声。<div><br></div><div><br></div> 卖黄土的<br>春初有串街卖黄土者,推一独轮车,左右各一荆条筐,自城外黄土坑或城墙根挖取黄土进城叫卖,专为修房、摇煤球之需。吆唤为“买黄土噢”。<br>独轮车辐上常系铜铃,行进时铃即哗呤作响,故京中有“车动铃铛响”之俗语,喻此事甫举即牵动他事之意。<div><br></div><div><br></div> 摇煤的 <br>商号、学校或用煤大户,将一冬煤烧剩下之碎煤末清出,雇一串街摇散煤者,就街头空地,打塘、掺土、摊平,以长口铁剁子切成小方块煤茧,置于一荆条筛中,筛下放一花盆,两臂旋转晃动摇成美球,晒于平地。<div><br></div><div><br></div> 剃头的<br>走街串巷手振铁唤头,为男人剃头、剪发。民国前尚有打辫子之活,业此者除剃头外,还擅按摩、正骨等技。货担后方为一小柜,抽屉内放置剃刀、木梳、篦子等工具,亦为顾客之座位。担前为一圆笼,上放铜脸盆,圆笼内置一温水用之小火炉,故有“剃头挑子——一头热”之歇后语。圆笼旁竖一旗杆,刁斗葫芦顶,下垂丝穗。据考,清代入主全民薙(剃)发结辫,旗杆下张挂告示并置刑杖于其下晓喻民众,敢有违抗格杀毋论。后业此者亦效其制,背刀之皮条挂于旗杆下拟告示也,扁担漆以黑红两色拟刑杖也。<div><br></div><div><br></div> 磨剪子磨刀的<br>串街磨刀剪、开刃口,肩荷一板凳,上置粗细磨石,小木箱里装夹刀用之卡子,开口用之钢刃,紧剪轴之铁锤等物。板凳另一端挂一水罐,小麻刷子磨刀时加水之用,冬天则加盐其中。另一侧系一束破布铺衬,磨完剪刀以试利钝。其唤头为四片铁页,厚二分,宽二寸,长半尺余,以布条缀连,用手颠抖哗哗作响,四远皆闻。吆唤为“磨剪子来磨刀”。<br>或考其铁唤头为由古代士兵之甲页,盖为军营中磨刀者也。<div><br></div><div><br></div> 卖胡琴的<br>贩者多外乡镇人,以一般竹木加工,制成品虽不甚精良,然售价钱颇廉,足供一般民众和小孩玩者。其人身背一布梢码子,前后袋中各放数把,手持一胡琴,边走边拉,连续奏二黄原版过门“合四上尺工尺上四合四合”。<div><br></div><div><br></div> 锔碗儿的<br>旧时家用之瓷器若有断裂,则由串街锔碗儿的修补之。其锔子用黄铜丝锤扁锉尖,做活儿时左手握一酒盅稳住钻杆,右手持竹弓扯动皮绳,使嵌有金钢钻之钻杆旋转,在瓷面上打一小眼,一矩两眼嵌入锔子,以小锤轻敲,最后涂以油灰即成。除锔瓷器活儿外,还修金属竹木小什物等包镶加固诸零活。其货担一边为一三屉小柜,上架一铜钲,行走时两锤摇摆撞击小钲叮噹作响以代口唤。<br>另,锯陶瓦大件者,则别为另一行,其打眼以钢钻即可。故有“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之俗语。<div><br></div><div><br></div> 焊洋铁壶的<br>旧北京烧开水都用铜壶,本世纪初才有马口铁,当时呼为“洋铁”。业此者以洋铁板焊接成水壶、水勺、喷壶、漏斗等器皿。货担一头放一小火炉、焊锡及一小瓶镪水;担之一头为木箱,内盛铁剪子、丁字砧、木锤、焊烙铁等工具。串街游走,吆唤为“焊洋铁壶噢”。<br>图中地上所放器皿名为“汆子”。旧时遇有客至,便以水汆子插入炉口内,须臾即沸甚为便捷。至暖水瓶出现,此物遂无用矣。 白炉子<br>旧时北京居民冬天取暖所用之火炉,除铜质铁质者外,尚有用石棉白膏泥打成之白炉子,炉体较轻,如不磕碰十分耐用。此类铺店还专制饽饽铺烘炉之上火,京中唯庞公道、庞公顺两家字号营此。<div><br></div><div><br></div> 木匠<br>走街串巷承应打制家具及修理木器等活,身背一木提篮,内装全套木作家伙,其吆唤为“桌椅、板凳”。<div><br></div><div><br></div> 打鼓儿的(一)<br>串巷收买金银首饰、古董细软等物。贩者不挑筐箩,只夹一蓝布包,内有戥子一只,所击之小鼓径只寸许,鼓键为藤劈子,端缠细皮条,边走边击,其声清脆颇有节奏。吆唤为“潮银子咧,首饰来买,玉石、宝石我买”。<br>(潮银子指的是成色不好的银子)。<div><br></div><div><br></div> 打鼓儿的(二)<br>除收买首饰细软一类“夹包打鼓者”外,尚有挑筐者。其一头为扁圆竹筐,另一头为直帮圆筐,串巷收购旧衣物、家具等杂项什物。所击之鼓较夹包者略大,一般多不吆唤。所收之物次日清晨于德内晓市售出。 换洋取灯儿者<br>贫家妇女身背荆条筐,晨间八时左右串巷吆唤。住户以旧衣物、鞋袜、废纸等破烂换火柴及梳头用之刨花。 <br>早年呼火柴为洋取灯儿或洋火,今南北城巷名皆有取灯胡同。<div><br></div><div><br></div> 耍猴儿的<br>农闲季节河北吴桥一带乡民进城业此。身背一木箱,内有小盔头、罗圈儿、小独轮车等道具,大绵羊备有鞍辔,大竹竿系以浮梯、吊杠,可以攀登作戏。至街头空地圆场开演。<div><br></div><div><br></div> 耍耗子的<br>艺人驯小白鼠数只,身背一木箱,上架作戏时用之小浮梯、水桶、小鱼、小瓜、小塔等道具。演时艺人轻击敲铜钲,小鼠便作攀缘、钻穴、提水、钓鱼、拱爪作揖等,名之如“状元拜塔”、“李三娘打水”、“姜太公钓鱼”等诸般戏态,逗人欢笑。此类戏耍可邀进宅院,唯请主人收执狸猫方可演出。艺人吹海笛串巷游走(海笛锁呐而小者)。<div><br></div><div><br></div> 卖模子 磕泥饽饽的<br>清明过后天气渐暖,儿童步出户外,玩泥玩水多所不禁,其中磕泥饽饽之戏更是小孩欢喜者。市上模子摊以粘土烧制,色红质细,扣之铮铮有声,人物、车马、鸟兽、鱼虫内容甚多。模子有单面的、有双合。余幼时亦喜欢玩此,磕成晒干,或烧砖、或彩绘,供于窗前案首,至今仍保存小兔爷及老虎棋模子一付。<div><br></div><div><br></div> 算命先生<br>瞽者算命先生,除吹笛击鼓外,尚有敲小铜钲者;另有明眼人。卜者手持两块紫檀小板,敲打代唤。此类卜者兼营看风水、下镇物、破解灾凶、相定阴阳二宅。 代写书信<br>旧时城市中读书者较多,而乡村识字者较少。妇女几尽文盲,每需通信则必倩人代书。市中有卦摊命馆,多代充此任,邮局门外亦有营此业者。求书者口述喋喋,执笔者斟酌拟词,书成读诵一遍,主人肯首方峻。此事笔酬无多,数枚铜板而已。<div><br></div><div><br></div> 认真负责之药工<br>旧时药铺抓药工抓药为一药一包,且附一方二寸之红纸小票,票上标注药名、药味、药性,一并包入药中。取毕,按单方查点无误,始将各小包按大小堆成塔形包之,从无失误。今则混为一袋,难于查对矣。<div><br></div><div><br></div> 三贝子花园的“大人”<br>今之北京动物园前身,乃清室贵族之别墅“三贝子花园”也。清末实行新政,于此养动、植物,名为万生园,任人参观,后改为农事试验场。门口检票处设两位巨人,皆身长八余尺,游人莫不仰视,此亦园中之一景也。<div><br></div><div><br></div> 念喜歌儿的<br>新春伊始,门外有乞者高唱吉辞,曰“宜入新春,诸事遂心,合家欢乐,吉庆满门,财神送宝,喜神叫门,左手拿着摇钱树,右手托着聚宝盆”等等,主人忙出钱打发之。<div><br></div><div><br></div> 打发乞丐<br>乞者手持牛之肩骨,俗称“哈拉巴”,上系铜铃敲打有声,串街乞讨,每至一店,即景生词,亦颇合辙押韵,偶出谑语,引得围观者哗笑,店主见状连忙掏钱打发之。茶叶铺偶有掷一小包茶叶者。<div><br></div><div><br></div> 变戏法儿的<br>庙会之中有变戏法者,桌上堆放木圈、铁环、铜茶盘及蓝包袱一方。可演二仙传道,萝圈当当大搬运、小搬运等节目。闹市中亦有席地而坐,圆场作戏,演些仙人摘豆等小戏法以糊口也。<div><br></div><div><br></div> 擂砖的<br>街头闹市有乞丐趺坐,赤裸上身,手持青砖一方,击打左胸。击处瘀血呈黑紫色。每击则伴以嘶哑之号叫,其声惨厉,行人或有掷钱地上,匆匆离去。据云尚有甚者,穿腮钉柱,盖此类以残伤肉体,乞怜施者或胁商家者皆属恶化。<div><br></div> 粥厂<br>入冬以来,贫户人家饥寒交迫。慈善商家或宗教界,每早施粥赈民,大锅熬玉米碴粥,每人一勺,于贫户则不无小补矣。儿谣曰:火车一拉笛儿,粥厂就开门,小孩给半碗,大人给一盆。<br>注:笛,京中读如“鼻”。<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