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九坛八庙之(四)社稷坛&中山公园

筱叶

<p class="ql-block">社稷坛,是明、清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原为辽、金时的兴国寺,元代改名为万寿兴国寺。1421年(永乐十九年)明成祖朱棣兴建北京宫殿时,按照“左祖右社”的制度,改建为社稷坛。</p><p class="ql-block">1913年民国政府接管了社稷坛, 开始募集捐款。1914年,在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下,将社稷坛辟为公园向社会开放,初称中央公园,是当时北京城内第一座公共园林,也是北京最早成为公园的皇家园林之一。1914年10月10日社稷坛对普通民众开放,公园开放前,短时间内进行了大面积的整修,开辟了面对长安街的正门,凿开了东坛门的围墙,修成了月亮门的样式。1915年以后,又在园中添建了河塘、叠石和其他建筑,社稷坛的戟门也被改为殿堂。1925年孙中山先生的灵柩曾停放在园内的拜殿。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在园内拜殿(今中山堂)停放灵柩,举行公祭。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中山公园。除保留社稷坛外,先后营造了松柏交翠亭、格言亭、蕙芳园等景观,还把习礼亭、兰亭八柱亭、保卫和平坊及河北大名古刹的宋代石狮移入园中,园中还安放了多块清代宫苑中的名石。1988年中山公园被中国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保卫和平坊。</p><p class="ql-block">保卫和平坊坐落于中山公园南门内,是一座宽17米,高10.9米,四柱三楼蓝琉璃瓦顶的青石牌坊。牌坊正中镌刻郭沫若题写的“保卫和平”四个镏金的大字。碑坊原建在东单北大街北西总布胡同西口外的大街上,原名叫“克林德碑”坊。克林德之死成为列强向清政府进行威胁、讹诈的借口,他们把此事列入《议和大纲》的补充条款,要挟清政府要在克林德被害处树立与其品位相当的铭志碑坊。北京当年6月至1903年初按德国要求,在东单北大街上建了与街同宽的这个石碑坊。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在协约国的提议下,将碑坊移建到中央公园(现中山公园)内,改为“协约公理战胜纪念”坊。左右石匾分别刻有移建时间,西边刻有公历“一千九百十九年三月十五日”,东边刻“中华民国八年三月十五日”。1952年,为了纪念在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将“协约公理战胜纪念”坊,更名为“保卫和平”坊。</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先生塑像。</p><p class="ql-block">1925年孙中山先生的灵柩曾停放在园内的拜殿。1928年改中央公园为中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社稷坛南门</p> <p class="ql-block">坛门石狮。</p><p class="ql-block">社稷坛的南门,雄踞着一对浑朴威猛的石狮。此对石狮是1918年河北大名镇守使王怀庆和统领李阶平发现并捐献给公园的。二狮重8800余斤,为蹲坐式,直背挺胸,姿态雄伟。1956年经考古专家鉴定“为宋代遗物,距今已有千年历史”。20世纪60年代,为保护石狮,公园职工将其埋藏,直至1971年オ得以重新与游客见面。</p><p class="ql-block">据说,假如您用木棍敲打它们,就会听到一个狮子发出铁音,而另一个却是铜音,甚为奇妙。</p> <p class="ql-block">建筑景观</p><p class="ql-block">社稷坛的主体建筑有社稷祭坛、拜殿,及附属的戟门、神库、神厨、宰牲亭等,多是永乐年间修建。社稷坛的正门位于东侧,南、西、北不设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社稷坛。</p><p class="ql-block">社,为土神;稷,为谷神。社稷坛早期是分开设立的,称作太社坛、太稷坛,分别供奉社神和稷神。后逐渐合而为一,共同祭祀。遵照《周礼》“左祖右社”的皇宫旧制和明洪武十年改变“社稷合一”的制式,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社稷坛与皇宫一起在北京建成。社稷坛建造于故宫午门之外、阙右门西侧,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封建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国家祭坛。</p><p class="ql-block">社稷坛的基址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幽州城东北郊的一座古刹,在辽代扩建为兴国寺,元代时改叫万寿兴国寺,到明代在此基础上修建社稷坛。</p><p class="ql-block">社稷坛作为封建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国家祭坛,在将近500年的时间里,皇帝亲诣和遣官祭祀达到1372次,每个朝代的皇帝都严格遵循春祈秋报的古礼。祭祀的场面隆重:供奉祭品、演奏乐舞、三跪九叩等。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礼仪流程,达到了与神沟通的目的,客观上维护了皇权的等级制度,也向天下臣民表明了皇家对农事的重视。</p><p class="ql-block">社稷坛、拜殿和戟门组成的主体建筑呈坐南朝北格局,这在古代祭祀建筑中是非常罕见的。社稷坛有内外两重墙垣,墙身为红色,顶覆黄琉璃瓦。按照古代天为阳向南,地为阴向北的理论,社为土地,属阴,所以坛内主要建筑均座南向上。最北为戟门,明代建筑,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原为中柱三门之制,后改为五间均为隔扇门。室内彩画为旧物,金龙枋心旋子彩画,室外彩画为新作的金龙和玺。</p> <p class="ql-block">祭坛位于内坛核心区,祭坛外呈正方形,寄寓“天圆地方”之意,是一座用汉白玉砌筑的三层平台,自下向上逐层收缩。坛高0.96米,其周长上层为15.95米、中层16.9米、下层17.85米,四面各设四步台阶。祭坛上层按照中国东、南、西、北、中的方位区域,分别铺设青、红、白、黑、黄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壤,俗称“五色土”。泥土由各地州府运送而来,寓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象征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以及金、木、水、火、土五行为万物之本。坛台中央有一土龛,明清时立有代表社神的石柱和代表稷神的木柱各一根,后二者合为方形石柱,名为“社主石”又称“江山石”,意指“江山永固,社稷长存”。</p><p class="ql-block">明清两朝皇帝,每年农历二月、八月上戊日,例行在此举行祭祀仪式,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p><p class="ql-block">文革时,五色土全部改为黄土,种植棉花,文革后恢复了五色土。</p> <p class="ql-block">祭坛前有两个鼎。</p><p class="ql-block">这是从拜殿前的棂星门进入拍照的祭坛。</p> <p class="ql-block">坛台上的五色土</p><p class="ql-block">从祭坛南边的棂星门内可看到祭坛和对面的拜殿。</p> <p class="ql-block">坛台四周有三重围墙,内墙为壝垣(矮墙),初始时以砖砌墙,后涂上青、赤、白、黑四种颜色,后改为四色琉璃砖。墙上青红白黑四色琉璃瓦按东南西北的方向排列,与坛台相呼应。东西南北墙面正中各辟一座汉白玉棂星门。</p> <p class="ql-block">拜殿,今中山堂。</p><p class="ql-block">在社稷坛的北面,有一座飞檐斗拱、金碧辉煌的华丽殿堂,它是明初修建的拜殿,也叫祭殿和享殿。殿中所有梁架、斗拱全部外露,并彩绘装饰,构成一幅美妙的图案。</p><p class="ql-block">按照典章,社稷坛内不应设飨殿,因为它所祭祀的是土地神和五谷神,土地必须承受风雨霜露以接天地之气,才能生长五谷,所以“社稷之礼坛而不殿”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的社稷坛,就只设坛不设殿。即使偶遇大雨,衣冠和坛台的祭品被雨水淋透,也不敢随便动弹。后来很多大臣建议增建一座飨殿,朱元璋怕惹恼了上天,“天地之气”不接,没有建殿,只是改为若祭日逢雨,就在宫内斋宫遥祭。明永乐时,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始建该殿,只在风雨时在殿内面向南方的坛台设供行礼,故此取名拜殿。这个仪礼直到清亡,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美国提督在这里设办公室,策划烧杀抢掠的罪恶活动。1923年重修拜殿,做为各界团体集会举办展览的场所。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曾在拜殿停放棺榇接受北京各界人士的瞻吊。当时前往吊祭的各界人士达七十余万,花圈、挽联满园皆是。1928年该殿因此改名为中山堂,此名沿用至今。北京解放初期,这里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在这里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戟门(中山堂后殿),清朝这里是社稷坛的正式宫门——大戟门,简称戟门。面宽五间,辟三门洞,每个门洞里陈列二十四支大铁戟,共七十二支。大戟门的铁戟,是一丈一尺长的“银镦红杆金龙戟”。将这种金碧辉煌的古代重要兵器,插在朱红木架上,排列于宫门左右,既壮丽,又威严,是封建帝王显示威严的一种陈设。1900年,美国侵略者将这些铁戟劫持一空。1914年,社稷坛开辟为公园,将社稷坛宫门改装为殿堂,撤去六扇金钉兽面门,前后安装玻璃窗门,内设图书阅览所。之后,屡易名。</p> <p class="ql-block">在祭坛的西南角,是神库和神厨。神厨、神库为社稷坛附属建筑神厨在北,神库在南,各5间,均为悬山黄琉面 金龙枋心旋子彩画,建筑面积651.2平方米。神厨为制作祭品、存放具服的处所;神库用于安放太社、太稷、后土句龙氏、后稷氏种牌、种龛及设、祭器等物品。</p><p class="ql-block">目前这里作为展室,正在举办《社稷文化展》,详尽地向人们介绍社稷坛的往日今生。</p> <p class="ql-block">目前在神厨、神库,举办有社稷文化展览。</p> <p class="ql-block">展览的清代北京社稷坛模型1:100,根据《(光绪)大清会典图》复原。</p> <p class="ql-block">宰牲亭院落遗址。</p><p class="ql-block">宰牲亭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为祭祀时屠宰牲畜处所,故名打牲亭、宰牲亭。此亭为重檐歇山黄琉璃瓦屋面,建筑面积143.7平方米。明清时期,亭北、西、南有矮墙,与内坛墙相接。北有宰牲院门,为歇山黄琉璃瓦屋面。亭南有奉祀署用房,东、西房各3间,水井1口。亭周围墙及奉祀署用房,因残破不堪于1914年辟园时拆除。古井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为六方形,井口、水井盖板为青白石砌筑,井水供祭祀时清洗、蒸煮祭物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搴芝石。</span>名石“搴芝”系圆明园遗物,高六尺,围八尺。1914年,修缮宰牲亭时置于此处,“搴芝”二字为清乾隆帝御题。</p><p class="ql-block">四宜轩东侧有名石“绘月”,石高六尺,围七尺,系圆明园遗物,石上镌刻有清高宗乾隆题写的“绘月”二字。</p> <p class="ql-block">社稷坛原有三座外门。</p><p class="ql-block">第一座街门,叫社稷街门或社稷坛门,位于今“来今雨轩”东南,东向,宫门五间,门上悬挂“社稷街门”匾额。在清朝,它是社稷坛的正式大街门,但在祭祀时,清帝和王公大臣们并不由此门出入。因为从社稷坛的位置看,它位于坛东南,而不在坛北。这座门只有举行献俘礼时才启用。每当打胜仗归来,将战俘赤身露体,用黄绒绳捆绑,由兵部押解,先到皇宫东边行礼。礼毕,再押至西边,通过此门,施行献俘礼。打胜仗的大臣在坛台上主祭,向社稷神报告胜利,用被俘的活人作为祭品,在街门外陈列。</p><p class="ql-block">第二座门叫社稷坛左门,座落在“来今雨轩”后面的路东,是社稷坛的旁门,皇帝主祭时,陪祭的王公大臣皆由此出入。明朝举行献俘礼时,皇帝坐在午门城楼上,楼上楼下布满王公和卫兵,仪仗队从太和门布列到天安门外。战俘在砒处向北跪着,由得胜班师而归的大臣面陈,请皇帝给俘虏定罪发落。</p><p class="ql-block">第三座大街门,名叫东北门(即阙右门)。明朝,专供兵卒、夫役以及参加祭礼的小官吏出入。在清朝,则是社稷坛出入的总大门,正中门洞专供皇帝出入,左右两门洞供王公大臣、夫役、兵卒、太监等出入。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这东北门成了美国侵略军屯集粮草的仓库和囚禁中国人的监狱。1900年8月17日,美国侵略军在午门举行占领式,一些被迫为侵略军驮运粮草的中国平民,从阙右门外的门洞里向午门方向看了两眼,侵略军的炮兵立即架起机枪,将十几名中国百姓屠杀在社稷坛东北门外的场地上。</p> <p class="ql-block">现在社稷祭坛的北坛门</p> <p class="ql-block">北坛门外的格言亭。</p><p class="ql-block">“格言亭”简介:格言亭又称药言亭、药石亭,是一座西式的圆形八柱亭。始建于 1915年,八根柱上均有历代先贤的格言警句称为格言亭。1.朱子之言曰: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2.孟子之言曰: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3.子思之言曰: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4.阳明之言曰: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5.丹书之言曰: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6.武穆之言曰: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7.程子之言曰:主一之谓敬,无适之谓一;8.孔子之言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现无存。</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还从各地迁移来一些古建筑。在唐花坞以西,著名的“兰亭碑亭”与“兰亭八柱”,原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于1917年迁入。亭为重檐蓝瓦八角攒尖顶,立在中间的石碑上刻有“兰亭修禊曲水流觞图”和乾隆帝所写的有关“兰亭”的诗作,八根石柱上分别刻着历代书法家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帖,是珍贵的石刻文物。1915年从清代礼部衙门移来的习礼亭,原建于鸿胪寺内,是各地初入京的文武官员和外国使臣朝谒皇帝习礼之地。</p> <p class="ql-block">兰亭碑亭</p><p class="ql-block">由拜殿往西南而行,便可见到一座八角石亭,名叫“兰亭碑亭”,它原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圆明园被焚毁后,1917年将石亭和八根石柱移到这里。亭中八根柱子上分别刻有一些书法家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以及柳公权所作的《兰亭诗》,它们笔锋遒劲有力,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石碑正面刻有《兰亭修楔曲水流觞图》,背面刻有乾隆皇帝所书的《兰亭诗》,亭匾名为“景自天成”。</p> <p class="ql-block">雕梁画栋、亭廊连接,彰显皇家气派</p> <p class="ql-block">习礼亭。</p> <p class="ql-block">习礼亭位于南坛门南侧,为黄琉璃瓦顶,六角形,建在两层台基上,南北两面石阶,北阶3步,南阶6步。上层台基为石质,台高0.65米,围长22.32米。亭为单檐攒尖,黄琉璃瓦屋面,金龙仿心旋子彩画,朱棂门窗,面北一方为隔扇门,其余为槛窗。下层台基为砖砌,台高0.63米,围长35.76米。</p><p class="ql-block">该亭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址在正阳门内兵部街鸿胪寺衙门内,是明、清两朝专为初次来京的文武官员、少数民族首领和附属国贡使等演习朝觐皇帝礼仪之用,故名习礼亭,亦称演礼亭。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鸿胪寺被焚,此亭幸免。不久英军强占鸿胪寺做操场,清政府被迫将习礼亭迁至户部街礼部衙门院中。清末,礼部改为典礼院。1912年典礼院为盐务署占驻,1915年4月移建此亭到中央公园。</p> <p class="ql-block">唐花坞</p><p class="ql-block">在兰亭碑亭的东面,有一座雁翅形的建筑——唐花坞,中间为八角亭式,顶、吻、瓦、脊均为宫殿式结构建筑。两旁为玻璃暖房,朱漆绿额,蓝色亭檐,玲珑美观。室内一年四季都展出各种名贵花木,您只要一踏进花房,立刻就感到芬香扑面,沁人肺腑,因为是人工控制花期,所以无论一年四季和雨雪风沙,在这里您都可以看到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的鲜花绿叶。尤其是隆冬季节,室外白雪皑皑,花坞里却繁花似锦,春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唐花坞南面的区域为水榭景区。水榭建于1916年夏秋间,在唐花坞前一片荷塘南岸建北厅3间,东、西厅各建3间,环厅内外建游廊,均为砖木结构,卷棚筒瓦屋面。南面建垂花门1座,左右筑花墙,独成一庭院。北厅地基一半座于水中,有地下室2间,北半部环厅游廊以水泥柱墩支架于水面之上,为三合院式水榭。1928年春,将南面垂花门及花墙拆除,增建南厅5间,歇山式灰瓦顶,砖木结构,内外走廊,四面厅房与廊连接,扩建工程于1928年10月竣工,建筑面积818.7平方米。外廊南面沿廊柱设坐凳,东、西、北三面沿外廊柱设靠栏坐凳。原公园董事恽宝惠曾手书“水榭”匾额,现已摘除。</p><p class="ql-block">由水榭向西侧是一座用山石堆就的小丘陵,小山东面山脚下有六角亭一座,单檐攒尖,水泥地面,柏木为柱,紧邻山腰朝阳的山坳处,坐西朝东,取名为“迎晖亭”。沿石阶而下一座青石桥与小岛相连,此桥取名为“听雨桥”。</p><p class="ql-block">小岛上建有一座“工”字型建筑,称四宜轩。原有房舍4间,砖木结构,硬山黑瓦顶。1919年夏改建时与后檐衔接横建房屋3间,整组建筑面积38.20平方米。据朱启钤先生讲,建园时此处供奉关帝,故称关帝庙,原供神像6尊,关云长面西坐在中央,周仓站在近侧,下边侍立左右的是其部将关平、赵累、王莆、廖化。</p> <p class="ql-block">水榭与唐花坞隔水相望,三面临水、由曲廊相绕,建筑设计别致优美,可谓巧夺天工。它创建于1916年。东西北三厅都以走廊相绕。南门立有垂花门,门外左右围筑花墙,金碧彩绘。北厅完全立在水上,以墩台支架,水榭由此得名。当年的水榭,是官僚政客的游艺场所。五十年代以后,水榭改成为展览室,经常陈列历史文物和举办图片展览。</p> <p class="ql-block">水榭四周的风景点繁多,相依相衬,显得格外雅静。南面是昔日的银丝沟,春季碧水清澈,杨柳垂依。西面土山之上山石嶙峋,松柏青葱;冬季雪天,大地银装,与金碧彩绘的水榭红白相映,风姿更加宜人。北面有荷池,盛夏莲花朵朵,清香袭来,使人不知暑热。东面隔着长廊遥望草坪,一年一度的春暖时节,浅草放绿,桃花吐红。这四季宜人的水榭,是中山公园中的胜景。</p> <p class="ql-block">穿过连廊,水榭正在进行中山公园园史展展览。</p> <p class="ql-block">水榭院落</p> <p class="ql-block">在社稷祭坛东南角,有中山公园音乐堂</p><p class="ql-block">中山公园音乐堂始建于1942年,走过了半个多世纪风风雨雨。1997年北京市委、市政府重新翻建音乐堂,1999年4月全新落成的音乐堂展现在北京百姓眼前的是一座典雅、音响效果良好的专业古典音乐厅。</p> <p class="ql-block">“来今雨轩”。</p><p class="ql-block">“来今雨轩”开业于1915年,风雨沧桑的70多年当中,经营过西餐、鲁菜、川菜,又首家推出了红楼菜,从而闻名于世。当年的“来今雨轩”牌匾,是民国总统徐世昌所书,新的匾额为赵朴初所书。</p><p class="ql-block">来今雨轩的命名,是由一个典故引出:唐朝诗人杜甫在京城长安闲居时,曾受到唐玄宗的赏识,这时一些人认为杜甫的前途不可限量,所以都争着和他拉关系交朋友。随着杜甫做官的消息越来越沉寂,那些曾巴结讨好他的“朋友”便不再和他来往了。一个秋雨连绵的季节,正当诗人贫病交加之时,一位姓魏的朋友冒雨来访,这使他很受感动,于是作“秋述”一首。序曰:“秋,杜子病卧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高车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从此“新雨”“旧雨”便成了新老朋友的代称。“来今雨轩”就是取其新旧朋友欢聚一堂之意。当年,鲁迅、柳亚子等文化名人曾多次在这里饮茶读报,聚会叙情。解放后,中国领导人也把这里当作招待外宾、海外侨胞的理想场所。 “来今雨轩”的红楼宴,把饮食与红楼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客人进入餐厅就好像踏入了《红楼梦》的氛围中。这首先体现在饭庄的外部环境上。古香古色的风格,亭台楼阁的建筑,小桥流水的情趣,使人仿佛置身于大观园中。其次是餐厅内部的装饰上,墙上挂着巨幅的林黛玉、贾宝玉《读西厢》的画,餐厅的灯、桌、椅甚至台布,都严格按书中所描写的样子制作。再次是服务,这里的服务员皆服古代服饰,每上一道菜,就向宾客介绍菜的名称和菜的缘由,使宾客既饱口福又饱耳福。</p> <p class="ql-block">社稷坛内古木参天,显示着它的庄重和年代感。</p><p class="ql-block">其中槐柏合抱是一株独具特色的古树,是由侧柏和国槐合二为一形成。其中柏树已经生长了500多年,而槐树则扎根于古柏树干的裂缝中,也生活了200多年。槐树巍然挺立、柏树苍劲峭拔,两树和谐生长,而且国槐和侧柏同是北京市的市树,为园林奇特景观。</p> <p class="ql-block">中山公园是四时花卉的展览园。特别是春天的郁金香文化展、牡丹文化展,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美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社稷坛南边的树林,花坛之美四季如春。</p> <p class="ql-block">蕙芳园。</p> <p class="ql-block">蕙芳园内,有精品兰花展出。展室的题名牌匾“蘭室”由朱德所书。</p> <p class="ql-block">中山公园与天安门比邻。</p> <p class="ql-block">(完)感谢美友们来访留评。原创作品,欢迎批评指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