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冰:我师方直

诗人蓝冰

<p class="ql-block">蓝冰:我师方直(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写下这四个字,忽然觉得会有歧义,有解释一下的必要。这四个字的一般意义就是我的老师方直先生,但对于我而言还有另外一层:我跟着先生读古典文学的研究生,是先生的亲传弟子。</p><p class="ql-block"> 我们1982级的同学有一个小骄傲,那就是我们50人都是林先生亲自录取来的。那时的高考录取不像现在,在电脑上设定完各项参数按一个确定键,符合条件的就都看到了,剩下就是微调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录取,是要在堆满考生报考材料的大库里一个一个地挑选。如果只看总分录取,也会稍微简单些,但林先生一个一个挑,不光要重点看语文成绩,还要看综合素质甚至还要调阅考卷等等,这就增加了几倍的工作量。那时先生正值壮年(46岁),以他的认真劲,那是一定沙里淘金的劲头。所以,我们班是上下几届年龄差最大的,也是个性最强的一届。</p><p class="ql-block"> 我们入学是在9月,报到的时候林先生在系办公室等着同学们,每当有新同学进来他就能准确地叫出名字。我进办公室时林先生叫着我的名字,说:“语文考得不错,将来读研究生吧。”我不知轻重地应声答道:“我不读研究生,我要当作家。”林先生笑笑,说:“当作家和考研究生不矛盾啊。”</p><p class="ql-block"> 正式入学后林先生对我们班关爱有加,课内课外都不放松。林先生上课并不生动有趣,学术性研究性都较强,他不紧不慢侃侃而谈,古代经典他如数家珍。这对我们纯粹乡下的孩子来说,有些不适应。我喜欢写作,喜欢民俗,这些都有点面宽而肤浅的特性,我受不了深刻和专注。所以林先生的课上,我更多溜号或琢磨他的板书。同学中有人说我写钢笔字以及板书有林先生的影子,也不是虚言。</p><p class="ql-block"> 林先生不仅给我们上课,还搞一些读书活动。一次,先生搞了一个古典文学知识小考——对成绩优异者每人奖励一套钱钟书先生的五册巨著《管锥编》,我因为用心不在于此,所以没有获奖。倒是一直在写作上用力甚勤,大学四年其间有一篇散文收录在秦牧主编的《全国大学生抒情散文选》,有一篇小说被荆州师院收入教学参考书,还在《人民日报》发表一首纪念屈原的诗。说实在的,因为意不在学问之道,所以我的学术功底并不扎实。毕业时,陈寿鹏先生、齐鲁青先生都问我对就业有何想法,我都回答:“第一不做官,第二不坐班”。他们建议我留校,我就留校做了校刊的编辑。几年后,张国栋老师做中文系系主任,我就回中文系做了老师。</p><p class="ql-block"> 无论做学生还是做教师,我觉得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林先生也不像外界人猜想的那样是皓首穷经的学究没有生活情趣。我记得有一次全系教师到大青山游玩,我们在上坡看到很多芍药,林先生用树枝挖回一株小的,栽在园中,此后我们每年都能在先生的园子里,看到艳丽芬芳的芍药花。有一年芍药花开,我还写了一首小诗——</p><p class="ql-block"> 一年一度春风醉,</p><p class="ql-block"> 先生小院芍药开。</p><p class="ql-block"> 曾记青山移名种,</p><p class="ql-block"> 书香花香伴君怀。</p><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中文系以及整个内大为了提高师资水平,鼓励青年教师读研,我经过再三考虑,又有班澜先生、郎宝如先生、齐鲁青先生劝导,所以就读了林先生的研究生。</p><p class="ql-block"> 也正是从这时候起,我才算真正做了林先生的学生。本来,我也打算糊弄糊弄混个硕士文凭就可以了,所以开始上课去几次,就想借机借故逃课。可林先生并不放过我,每当上课讲到关节处,他就问:国民先生以为如何?我是胆大不害臊的,就知与不知都东拉西扯发挥一番。《管锥编》如此,河图洛书也是如此。河图洛书的作业我把先生讲的“斐波那契数列”生数与生数、成数与成数、生数与成数进行加减,发现得出的数列仍是斐波那契数列,我对此以先生的理论发挥一下,颇得先生赞赏。有时我有事逃课,先生就叫别人,意图讨论。不想这许多人比我之功底更差或者更肤浅,干脆不敢搭话。他们私底下求我,师兄你还是来上课吧。你不来,林先生上课没精神不说,我们都搭不上话,大家受罪。我能想到事实如此,所以就基本好好上课了。几年下来先生耳提面命,我也算是收获颇多,学术上开了点窍。</p><p class="ql-block"> 做了先生亲传弟子之后,因为住得近,我常去家里。有时就帮着做点小活。看见周边别的教师家院墙有铁丝网,先生家没有。我就去工地搞来水泥,偷来几截铁丝网给先生家安好。我也会在春季找我的学生要来各种蔬菜苗,得空去帮先生种好。种地是我和先生在院子里做活,师母则做好吃的。有一次是炖坛子肉。活计完了,就吃肉喝酒。先生不胜酒力,师母和我小酌几杯。先生家园子草莓、水果熟了,师母都会留一份给我们。看见我下班从门后经过,就会递给我,嘱咐说:拿回去给晓梅、虎墩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 我毕业那年,先生累计已有九名硕士毕业。因此,我特意请内蒙古知名画家海日汗作了一幅《九桃图》并请书画艺术家滑国彰题词。我还请我区篆刻名家西泠印社社员朝洛蒙兄为先生刻了一方印,印文是先生自己的号“抱瓮灌园叟”。先生及诸友极为高兴。</p><p class="ql-block"> 我研究生毕业之后没多久,我们就举家迁到了大连。此后,见面的机会少了,心里仍时时惦记着先生,有时也电话联系,但总不得随时问候以及学问讨教。好在先生与时俱进,电话、短信、微信均适时跟进,我也就能在微信里看到先生动态。记得有一次看见先生在园中的图片,感念感恩之语化作一首小诗——</p><p class="ql-block">林中逸士是先生,</p><p class="ql-block">方正耿直大有名,</p><p class="ql-block">古典深山探奇宝,</p><p class="ql-block">茫茫学海筑高城。</p><p class="ql-block">河图解密惊寰宇,</p><p class="ql-block">符号红楼正视听。</p><p class="ql-block">坐上威严为解惑,</p><p class="ql-block">林下宽宥爱后生。</p><p class="ql-block">室内彬彬众弟子,</p><p class="ql-block">唯我顽劣愿争鸣。</p><p class="ql-block">相逢解颐君子笑,</p><p class="ql-block">趣谈逸事对佳茗。</p><p class="ql-block">多年聆教如父子,</p><p class="ql-block">师母待我如螟蛉。</p><p class="ql-block">果蔬传情赠梅虎,</p><p class="ql-block">小小园内我代耕。</p><p class="ql-block">而今居远常牵挂,</p><p class="ql-block">门前桃李可结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先生很少外出旅游。我的师友曾有多人全家来连游玩,我和夫人也多次邀请先生和师母,但先生总以各种理由推托,我知道那是耿直的先生唯恐给我们添麻烦。有一次先生师母到沈阳,女婿女儿陪着途经大连,住在棒棰岛。我极力想借机挽留先生多住些时日,先生不肯,因为女婿已经安排好行程,我未能尽弟子之礼,也是遗憾了。</p><p class="ql-block"> 虽说远隔千里先生,对我的关心仍是不减,学问上也经常鼓励。我出第一本古体诗集《且歌且行》时,邀先生写几句话,先生竟然写了一首六言古体诗《怪体拙句赠蓝冰》:</p><p class="ql-block"> 造化安排不差,</p><p class="ql-block"> 结缘师友允佳。</p><p class="ql-block"> 针度红楼壶奥,</p><p class="ql-block"> 犀通河洛深涯。</p><p class="ql-block"> 迦叶会心微笑,</p><p class="ql-block"> 如来示众拈花。</p><p class="ql-block"> 入室钵衣袭去,</p><p class="ql-block"> 移辽吾道东扎。</p><p class="ql-block"> 学术时传大作,</p><p class="ql-block"> 诗文频绽奇葩。</p><p class="ql-block"> 悬瀑讲坛唯我,</p><p class="ql-block"> 倾情妻子靡他。</p><p class="ql-block"> 彻悟庄禅妙谛,</p><p class="ql-block"> 勃兴金石行家。</p><p class="ql-block"> 尔汝一双童叟,</p><p class="ql-block"> 交欢没有篱笆。</p><p class="ql-block"> 先生对我俩的师生情谊极为看重,尽管我学术上并没有大的作为,先生也从没有怪我的意思,都还是常常夸赞有加,这让我十分汗颜。</p> <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 2021年,先生与郎宝如先生合著《翰墨友声》,多述科教界同行师友及弟子来往唱和,这本非学术的《翰墨友声》,反映了先生的另一侧面:诗意生活、文字交友。先生编写时我略知一二,也知先生在书中会提及于我。先生大作出版,我收到后却是十分惊讶。先生大作里竟有一章专门述我。感动、惊讶、惭愧之情,一时交织莫可分辨。</p><p class="ql-block">回首师徒交往,可谓往事历历在目,遂成一首《喜获恩师林方直先生&lt;翰墨友声&gt;著作赋得》:</p><p class="ql-block">忽收讯息快递临,</p><p class="ql-block">恩师赠书至南门。 </p><p class="ql-block">踉跄飞奔获至宝。</p><p class="ql-block">展卷诗友聚彬彬。</p><p class="ql-block">各呈风骚多雅士,</p><p class="ql-block">凤羽龙鳞皆成文。</p><p class="ql-block">后生小子今翁哉,</p><p class="ql-block">耄耋先生正青春。</p><p class="ql-block">皓首穷经是巨擘,</p><p class="ql-block">辛苦为学总耕耘。</p><p class="ql-block">莘莘仰慕多恭肃,</p><p class="ql-block">我虽愚顽曾聆音。</p><p class="ql-block">人生有缘天意赞,</p><p class="ql-block">叩首何幸入师门。</p><p class="ql-block">红楼奇梦曾研讨,</p><p class="ql-block">河图洛书亦思忖。</p><p class="ql-block">斐波那契奇数列,</p><p class="ql-block">中西合璧骇听闻。</p><p class="ql-block">多忆园中同摘果,</p><p class="ql-block">老少鞠躬种蔬人。</p><p class="ql-block">吾迁海滨问候少,</p><p class="ql-block">常回青城每探亲。</p><p class="ql-block">短信微信时问候,</p><p class="ql-block">伏枥耕耘见师心。</p><p class="ql-block">喜得大作墨香在,</p><p class="ql-block">开卷赫然我列陈。</p><p class="ql-block">粗文陋赋蒙称道,</p><p class="ql-block">老少诗友是知音。</p><p class="ql-block">我亦花甲无牵挂,</p><p class="ql-block">回首历历念师恩。</p><p class="ql-block">乐见吾师诗犹壮,</p><p class="ql-block">耿耿方直灌园心。</p><p class="ql-block"> 方直先生为学为人,皆为模范,一如其名。虽一生坎坷波折不少,然弟子、朋友满天下。林门弟子也都各有所成,不辱师门。凡我内大中文系毕业之弟子,提及先生,莫不正襟危坐肃然起敬,不敢稍有嘻狎之语。正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先生一生,光明磊落,端正方直,学术为师,行止为范。得蒙教诲,幸何如哉!!!</p><p class="ql-block"> 弟子蓝冰叩首写此</p><p class="ql-block"> 2022年8月</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