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一场我穿越的人间清醒

云荷

<p class="ql-block">《万历十五年》:一本我穿越过的人间清醒</p><p class="ql-block">文/云荷</p><p class="ql-block">2022年4月30号,《亭城读书会》的部分会员在丰乐亭园区里的醒心亭,座谈《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醒心”读书会。我是临时抱佛脚看的《万历十五年》,以我个人浅薄的拙见,此书若作小说来看,开篇并不引人入胜。1587年,臣工们接到通知去上早朝,结果却是闹了一场乌龙为切入点,开始了细碎的叙述。通篇读下来,因文字不抓人,我几次三番想弃读,最终因要参加该书的分享活动,不得不硬着头皮读完。全书共分七章,以1587年为关节点,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历史大事与人物着手,记叙了明朝中晚期的种种社会矛盾和开始走向衰败的迹象,甚至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转折点,也是历史的关节点。该书的每一章,都像是主要人物的传记。每部分都像是写某一个人,但作者展现的又不仅仅是单个的人和事,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其叙述的人和事都与当时的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中央集权制度、内阁制、科举制、文官制度、朝服特点、丧礼程序等等。作者黄仁宇以传记体的铺叙方式展开,让读者对人物的生平、思想、政绩、履历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但是,在铺排叙述的过程中,在大故事套小故事的串联中,作者所展现出来的是人物生活背后更为广阔的社会历史。作者通过写《万历十五年》,旁观了一遍万历那个朝代,试图给作者自己所在时代寻找一个注解;而读者通过阅读此书,跟着作者的心意,看了一场历史人物演出的大戏,以及对作者所处时代和为什么写这本书的思考。就写作方面而言,《万历十五年》的叙事角度随意而散漫,视角转换非常的灵活和自由,书中事件的细节描写非常亮眼。比如在第一章“万历皇帝”中,作者描述了身为君主的种种限制与无奈,分析了他消极怠政的原因以及日后逐渐消极乃至反抗的过程,让读者看到了一个较为真实的皇帝,对万历皇帝有了深入的了解,使得万历皇帝这一人物形象生动而丰满,更让人对万历的昏庸多了一份理解与同情,这让我们明白了皇帝也就是一个占据高位的普通人,他同我们一样羸弱小时会依赖强者(以张居正为首的文官集团);青春期时一样会叛逆(为了表达自己是不再依附他人的大人和强者,把公德不错的张居正以私德败坏为由,全面否定张居正让国家兴盛的政治、民生、经济等方面的主张)。这让后人警醒,一个国家的兴衰决不能系于某一个人的身上。作者同时告诉我们,明朝的特征在于“依靠意识形态作为统治手段,意识形态充斥在国家的各个方面,无论从强度还是广度来说,都是空前未有。”简而言之,帝国的官僚们一意保持传统与稳定,从而丧失了主动性和灵活性。王小波曾评价该书是一面镜子,照见了古时候的读书人,让我们看见他们是怎样做人做事的,王朔也曾点评过《万历十五年》,说此书像一扇窗,打开了他的视野。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对《万历十五年》评价也很高,认为它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却具有卡夫卡小说《长城》那样的超现实主义的梦幻色彩。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陈梧桐对《万历十五年》就有不同的看法。他以为该书固然视角独特,写法新颖,但史料却处理得不够严谨,脚注引用,大多掐头去尾,甚至有一些注脚根本找不到原文。此书虽然在总设计上属于“大历史”的范畴,但主要的研究方法却是“以论带史”的老套路,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对具体史实叙述的并非全部真实可靠,有些结论失于偏颇、片面。历史学领域,一直是见解不同纷争不断的学术领域。概因有灼见者言,历史,“是任人(胜为王者及后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也是事件碎片被人为以时间这根绳子穿起来挂在借鉴脖子上的项链。</p><p class="ql-block">至于我,读书时则努力奉行“开卷有益”的态度,从这本书字里行间、从黄仁宇的思想中穿过时,已然接受阳光雨露,风霜雪雨。从此处,我收成了文化营养,生长了人生之树,即使这棵树苗枝干还很纤细,但,是我。读书,如同来到人世,看过的人,经过的事,吃过的饭,最终为了成为一个独立的明白的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