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阅读建筑”之77:泰安路丶泰兴路

华天和

<p class="ql-block">泰安路10弄1号汤晓丹旧居</p><p class="ql-block">此处一栋三层三开间石库门房子,原是中国电影制片厂上海办事处的职工宿舍,1946年电影厂厂长为照顾汤晓丹、蓝为洁一家生活,腾出了三楼一间电影厂杂物间给他住。没有抽水马桶和自来水,汤晓丹却甘之如饴,一家人一住就是七年。</p> <p class="ql-block">泰安路76弄亦村介绍</p><p class="ql-block">泰安路76弄<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又名亦村</span>,1934年建造,有十四幢独立的西式住宅。村内建筑结构精良,周围环境优雅,弄内绿树婆娑,每户都有一百平方的深深庭院。解放后多为知识分子、高级职员、侨眷和国家干部居住。</p> <p class="ql-block">泰安路76弄4号贺绿汀旧居</p><p class="ql-block">亦村4号是中国著名音乐家、教育家贺绿汀旧居,在此居住了43年,从1956年到1999年逝世的大半生时间。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受党委派来到上海。</p> <p class="ql-block">泰安路76弄4号贺绿汀旧居</p><p class="ql-block">贺绿汀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可文革他遭到迫害。先挨批判,后蹲“牛棚”,继而投之于狱。狱中五年,不屈不挠,后经总理、主席一再过问,获释。文革后已76岁的贺绿汀再次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99年逝世,享年96岁。</span></p> <p class="ql-block">泰安路115弄</p><p class="ql-block">泰安路115弄花园住宅,系德国外侨1912一1936年间建的英国古典式和西班牙式假三层住宅,共三排八幢。该弄原为德士古洋行高级职员住宅解放前夕外侨撤离回国,解放后多为部队、地方干部居住。</p> <p class="ql-block">泰安路115弄6号周谷城旧居</p><p class="ql-block">周谷城于1975-1996年期间居住此弄6号,其寓所系西班牙式住宅,缓坡屋面,盖圆筒瓦,铁制阳台栏杆,窗间有绞绳纹小柱。周围绿树成荫、绿草茵茵,环境优雅。</p> <p class="ql-block">泰安路115弄6号周谷城旧居</p><p class="ql-block">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教授周谷城曾较长时间居住在此。先后当选第一、二、三、五、六、七届人大代表,曾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史学学会会长、上海社联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p> <p class="ql-block">泰安路115弄8号杜宣、叶露茜旧居</p><p class="ql-block">杜宣(1914—2004年)著名剧作家、散文家、《文学报》创始人之一,193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解放后曾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戏剧家协会主席、上海市剧协主席等职,1976年底全家13口人搬到这里。</p> <p class="ql-block">泰安路115弄8号杜宣、<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叶露茜</span>旧居</p><p class="ql-block">杜宣夫人是赵丹的前妻叶露茜,1917年出生广东南雄,1936年与明星影片公司的年轻明星赵丹结婚。抗战期间,赵丹加入救亡演剧队,1939年在新疆被盛世才逮捕,误传死亡,叶露茜改嫁剧作家杜宣。</p> <p class="ql-block">泰安路120弄卫乐园</p><p class="ql-block">卫乐园1924年由大陆银行陆续投资建造,弄内共有三层花园洋房31幢。整齐美观、煤卫齐备。底层设有汽车间,每户都有近百平方米花园。弄口西式大门,半圆拱券,墙顶铺红色半圆筒瓦,非常醒目。</p> <p class="ql-block">泰安路120弄1号黄佐临旧居</p><p class="ql-block">黄佐临(1906—1994年)著名导演、剧作家<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span>1947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假凤虚凰》。1950年调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曾任副院长、院长。1988年获中国话剧导演奖(终身奖)。</p> <p class="ql-block">泰安路120弄1号黄佐临旧居</p><p class="ql-block">1941年买下1号并长期居住,去世前交待家人一定要把老洋房卖掉。后来接手买进的是来自台湾从事金融业的夫妻,<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06年</span>买进价2000万,2018年挂牌价为9000万。文革期间黄佐临一家蜗居在卫乐园<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门口</span>某个小房间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泰安路120弄10号贺子珍旧居</span></p><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主席前妻、老红军贺子珍1949年从苏联回国来上海后,由周恩来总理安排曾住本弄10号。当时贺子珍与侄女毛泽覃的女儿贺海峰住在一起 ,毛泽覃的妻子即贺子珍的妹妹贺怡,毛泽覃是毛泽东的弟弟。</p> <p class="ql-block">泰安路120弄15号陈善庆旧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卫乐园的房屋建成后,多数分幢租给</span>知识分子和文艺、教育、金融、工商界知名人士及侨眷居住,<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其中15号是陈善庆住宅。</span></p> <p class="ql-block">泰安路120弄27号谈荔孙旧居</p><p class="ql-block">谈荔孙近代著名银行家,1912年4月任中国银行国库局局长,1919年创立大陆银行。1932年应傅作义之邀去筹建毛纺织厂,1933年2月25日因脑溢血在北平寓所病逝。</p> <p class="ql-block">泰兴路445弄中华新村</p><p class="ql-block">中华新村,1939年建,已有80余年。砖木三层,28个门号。这个地方原来叫辛家花园,清朝末年始建。首任主人辛仲卿失利后被盛宣怀购得花园大部分产业。民国初年康有为租住于此,有几颗广玉兰是他亲手种植。</p> <p class="ql-block">泰兴路445弄康有为归隐处</p><p class="ql-block">1914年康有为一到上海,看中了盛宣怀的辛家花园,以每月120元的租金租赁了花园南半部,并建造了很多建筑(如今这些都拆了)。当年园内树木森然,奇花如海,他常在园中吟诗挥毫,六十寿宴亦在此举行。</p> <p class="ql-block">泰兴路辛家花园一网载</p><p class="ql-block">康有为在上海走完了人生最后的13年。1927年3月8日康有为在上海做毕70大寿,于21日抵青岛。30日晚,一位广东同乡请他吃饭,未终席而腹痛,翌日身死异乡。如今这些都拆了。</p> <p class="ql-block">泰兴路张园</p><p class="ql-block">张园旧址在今泰兴路南端,主人是张叔和,清末时上海最大的市民公共活动场所之一。有弹子房、影戏、髦儿戏(由青少年女艺人演出) 、放焰火、照相馆、游船、茶馆、饭店、滩簧等,<span style="font-size: 18px;">曾被誉为“海上第一名园”。</span></p> <p class="ql-block">泰兴路张园</p><p class="ql-block">1885年张园向游人开放。1903年举办过自行车大赛,设有大奖,吸引了大批游客。1909年12月和1910年4月霍元甲两度设擂,还约了美国拳师奥皮音比试,后来奥皮音失约。1919年张园歇业,园中土地分批建石库门里弄。</p> <p class="ql-block">泰兴路张园</p><p class="ql-block">张园一度成为各界集会、演讲、展览最重要的公共场所。每逢重大事件发生,张园总会有活动。章太炎、蔡元培、汪康年、马君武等社会各界名人经常登台演说。最重磅的要数1912年4月17日孙中山在张园发表演说。</p> <p class="ql-block">泰兴路“张园大客堂”</p><p class="ql-block">1942-1945年间进步青年程迪和借“私立光明小学”校舍创办<span style="font-size: 18px;">“树群义务夜中学”,学生经考试免费入学。</span>先后有中共党员40余人,分批输送至解放区。1945年底光明生怕树群惹麻烦拒绝再借。现为社区居民活动场所。</p> <p class="ql-block">泰兴路张园<span style="font-size: 18px;">俞佐廷旧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金融巨头俞佐廷(1889—1951)曾先后担任过宁波总商会会长、垦业银行经理、上海市商会主席、四明银行总经理等要职。他曾在</span>“紫气东来”门头的石库门中居住。</p> <p class="ql-block">泰兴路张园“东吴世泽”</p><p class="ql-block">张园当年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筑形式最丰富的娱乐场所。沪上第一盏电灯、第一辆自行车、第一个室外照相馆都在这里产生。随后张园开始变迁,最终成为了一片石库门民居。</p> <p class="ql-block">泰兴路张园王宪臣旧居</p><p class="ql-block">原房1932年建造,买办王宪臣曾先后担任新沙逊洋行、麦加利银行等的买办,与金融买办世家席启荪一同开办过钱庄。王俊臣曾先在汇丰银行任职,后担任花旗银行买办。</p> <p class="ql-block">泰兴路张园王宪臣旧居</p><p class="ql-block">抗战初期41号被五昌公司整幢租下,房客主要是来沪避难的殷实富户。其中有医生、银楼老板、绸厂老板、中学校长等。<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独门独户”转变为“一门多户”。</span></p> <p class="ql-block">泰兴路张园王俊臣旧居</p><p class="ql-block">该住宅1921年设计建造,银行家王俊臣是此宅首任住户,那王俊臣的致富比其哥哥王宪臣更早。现为<span style="font-size: 18px;">“优秀历史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泰兴路张园吴眉孙介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泰兴路张园邓秋枚介绍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泰兴路张园吴眉孙旧居</p><p class="ql-block">吴眉孙(1878—1961年)名清庠,别号双红豆斋主,江苏丹徒人,曾参加南社。他藏书数万卷,颇多佳椠,加以眉批校释,一笔不苟, 即寻常简札,亦绝端正。</p> <p class="ql-block">泰兴路张园邓秋枚旧居</p><p class="ql-block">邓秋枚(1877一1951年)1902年正月开办《政艺通报》,任主编,后停刊。1905年参与组织国学保存会,主编《国粹学报》刊载抗清志士的文章,传播反清革命思想。晚年寓居沪上张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