稗海掇珠(100)曾国藩临终荐贤臣

杏山秋月

<p class="ql-block">曾国藩临终荐贤臣</p><p class="ql-block">曾国藩是晚清四大名臣之首,也是晚清散文“湘乡派”的创立人。曾国藩自幼勤奋好学,饱读诗书,从内阁学士做起,官至署兵、工、刑、吏部侍郎。</p><p class="ql-block">曾国藩创立湘军,镇压各地叛乱,劳苦功高,也是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他一生严于律己,尊道厚德,在满清官场上长盛不衰,受到无数人追捧。</p><p class="ql-block">曾国藩认为天下兴衰,人才问题是关键,他说,“只用人一节,实为万事根本。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认为只有拥有杰出人才的国家,才是真正强大的国家。</p><p class="ql-block">到了晚年,曾国藩桃李满天下,不过多年的超负荷的工作,耗尽了他的精力,曾国藩的身体越来越差,他感觉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可是此时的他还有许多事情放不下,毕竟,自己位高权重,国家还在危难之中,如果不安排妥当,后患无穷。</p><p class="ql-block">于是曾国藩写信给李鸿章,让他赶紧来一趟。</p><p class="ql-block">李鸿章感觉有点反常,他和老师在各方面都非常默契,老师从来没有这样急迫,他有种不祥的预感,于是放下一切事物,日夜兼程的赶路。</p><p class="ql-block">见到老师,李鸿章眼泪就下来了,他看到老师已经老态龙钟,一看就是行将就木之人,没想到这位在满清政府呼风唤雨的人物,也无法逃脱岁月的洗礼,此时此刻他已经风烛残年,李鸿章无比悲伤。</p><p class="ql-block">不过见到李鸿章,曾国藩显得非常高兴,回顾了他们交往的一些趣事。又针对时局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面对自己最欣赏的李鸿章,曾国藩几乎把重要的事都托付给了李鸿章。</p><p class="ql-block">最后他特别强调,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现在,由于受西方列强的文化冲击,世风日下,一定要正本清源,按照国家的需要和自己的规划,大量储备人才,同时把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继承下去。</p><p class="ql-block">听完老师的叮嘱,李鸿章说出了很多想法和疑问,很多话题是官场禁忌,按照规则,即使是情同父子的师徒,也要避讳。</p><p class="ql-block">可是此时此刻,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果然此时此刻的曾国藩也是百无禁忌,毫无保留地对当今人才做了一个全面剖析。</p><p class="ql-block">李鸿章询问何人可堪大用,曾国藩说出了五个顶尖人才</p><p class="ql-block">曾国藩认为,左宗棠当属海内第一号人物。他洁身自好,有雄才大略。李鸿章甚为不解,因为他知道曾、左二人早有不合。</p><p class="ql-block">左宗棠还是个普通举人的时候,仕途艰难,还是曾国藩的推荐,左宗棠的仕途才开始出现光明。</p><p class="ql-block">按照规则被人推荐,应该自谦是他的门生,但是左宗棠有点清高,无论在公开的场合,还是私人的书信中,左宗棠都和曾国藩以兄弟相称。</p><p class="ql-block">左宗棠也是晚清能臣,他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又主持平定陕甘叛乱,尤其是收复新疆,名垂青史,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p><p class="ql-block">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左宗棠上表朝廷,指出了曾国藩欺君罔上、谎报军情。这就让曾国藩非常被动,几乎晚节不保,大家都认为二人关系紧张,这一点李鸿章非常清楚。</p><p class="ql-block">面对李鸿章的疑问,曾国藩说,他和左宗棠意见不合不是因为私利,在国家大事上,左宗棠无懈可击,他十分佩服左宗棠的知人之明、谋国之忠。他不仅没有对左宗棠有非议,而且在暗中给予很大的支持,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曾国藩的格局。</p><p class="ql-block">曾国藩认为排第二的当属彭玉麟,此人光明磊落,淡薄名利,是不可多得的人才。</p><p class="ql-block">彭玉麟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四大中兴名臣”,秀才出身的他早年贫苦,当过学徒、帐房先生,后来彭玉麟加入曾国藩的湘军,统领湘军水师。</p><p class="ql-block">在曾国藩眼里排在第三的是郭嵩焘,郭嵩焘,晚清政治家,1853年,随曾国藩组建“湘军”。</p><p class="ql-block">另外,曾国藩还说刘长佑、沈葆桢都有大才,日后将是国家栋梁。</p><p class="ql-block">刘长佑非常耿直,他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曾国藩非常看好他,曾国藩担任阅卷大臣,他有意向刘长佑索取楷书,明眼人都知道这样做的含义,两人都是湖南老乡,肯定在阅卷时会特殊照顾。</p><p class="ql-block">但刘长佑居然拒绝了曾国藩的要求,曾国藩虽然尴尬,却对他更加佩服。</p><p class="ql-block">沈葆桢是福建侯官人,是清朝的船政大臣,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中国近代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台湾近代化奠基人和领导人。</p><p class="ql-block">沈葆桢非常重视海军力量的建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府——船政学堂,引进西方教育模式,开辟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先河,被誉为为近代教育的“开山之祖”。</p><p class="ql-block">曾国藩对人才的评价得到慈禧的认同</p><p class="ql-block">有一次,在和慈禧太后谈论人才培养话题,曾国藩说:“李鸿章、沈葆桢、丁宝桢、左宗棠均系忠贞之臣。”而慈禧则肯定地说:“他们都是好样的。”</p><p class="ql-block">要知道慈禧轻易不会如此郑重表达自己的喜好,尤其是自己关于大臣的态度,之所以这样说,那是因为这几个人是天下公认的人才。</p><p class="ql-block">曾国藩认为事在人为,一个国家的强大,识人、用人非常重要。不过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容易被利益集团以权谋私,只有从国家的角度,摒弃一切私念,才能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p><p class="ql-block">曾国藩的人才观,不仅让清政府受益匪浅,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