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理是中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是云南历史文化的最早发祥地之一。秦王朝把大理地区正式纳入统治的国家版图,汉王朝在此设置郡县,唐代的南诏国和宋代的大理国在这里建国都,大理成为当时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理古城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及其灿烂的文化遗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大理三塔和后来复建的崇圣寺。</p><p class="ql-block">这是2005年第一次去崇圣寺时在山门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崇圣寺内。崇圣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公元713年——741年),经历代扩建,到宋代大理国时期达到鼎盛。崇圣寺建成之后即为南诏国、大理国时期佛教活动的中心。崇圣寺所崇之“圣”为观音。崇圣寺在清咸丰年间烧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连续进行了崇圣寺的恢复重建。</p> <p class="ql-block">这是2005年第一次游览崇圣寺时以三塔为远背景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2011年重游崇圣寺时在大理三塔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崇圣寺三塔原来是崇圣寺的一部分,位于大理以北1.5千米的苍山应乐峰下,背靠苍山,面临洱海,湖光山色把三塔打扮的分外妖娆,而三塔对峙,金碧交辉,又把苍山洱海点缀得更加秀美。大理三塔就象美丽的白族少女,以其独特的卓越风姿迎接着四面八方的游客。人说:游大理如果不游崇圣寺三塔,就不算游了大理。</p> <p class="ql-block">崇圣寺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阁组成。大塔名千寻塔,当地人称为“文笔塔”,为大理地区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砖塔。南北小塔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寻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卫。</p> <p class="ql-block">三塔具有不同于内地塔的两个特点:一是三塔层数均为偶数,而内地塔多为奇数。二是中原塔由基座向上直线收缩,下大上小,呈矩梯形;而三塔上下较小,中部较大,外部轮廓呈曲线,具有曲线美,与中原塔相比更为挺拔俊秀。</p> <p class="ql-block">先建了大塔“千寻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檐式砖塔,共16层。稍后又建了南、北小塔,均高42.19米,是一对八角形的砖塔,都是10级。修建三塔,除了佛家所宣扬的可以成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理古为“泽国多水患”。古籍《金石萃编》中记载:“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为此镇之。”</p> <p class="ql-block">相传古时修建三塔,采用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后,才将土逐层挖去,让塔显现出来,故有“堆土建塔”与“挖土现塔”之说。建塔时所搭的桥高如山丘,长达10余里。修塔时运力不足,还用山羊来驮砖。古籍记载修三塔,“役工匠七百七十万,耗四万余金,历时八年建成”。</p> <p class="ql-block">崇圣寺三塔的主塔名千寻塔,建于唐代南诏国时期(公元836年),平面方形中空,迭涩密檐十六层砖塔。塔身高59.4米(台基上皮至塔顶铁圈盘上皮),两层台基高3米,总高62.4米,包括塔刹通高69.13米,轮廓端庄素雅,苗条清秀。</p> <p class="ql-block">崇圣寺三塔的基座为方形,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其东面正中有块石照壁,上书“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字体蒼劲有力,颇有气魄。</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千寻塔底座会有"永镇山川"四字呢?因为在历史上,大理是一个多水患的地方,永镇山川反映了当时修建三塔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镇伏水患。同时,这四个字也体现了大理三塔的重要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崇圣寺三塔的南、北小塔形制相同,均高42.19米,塔身平面呈八角形,都是10级砖塔。南北二塔均距千寻塔70米。北塔(包括南塔)塔身塑砌莲花、斗棋平座,形式繁多的塔形龛及团莲、倚柱等,外观轻盈华丽,和千寻塔庄严雄伟的风格形成鲜明对照。南北二塔不但构造、外形、大部相同,更有趣的是二塔相对而倾,南塔倾斜18°,塔尖偏心93厘米,方向西北。北塔倾斜12°,塔尖偏心90厘米,方向西南。</p> <p class="ql-block">大理三塔的历史的久远和建造技法的高超无一不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尤其是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大地震,千寻塔裂二尺许,形如破竹,但旬日复合;民国十四年(1925年)强地震,大理城十室九塌,而千寻塔仅塔刹震落,金鹏倒毁.这不能不说是奇迹.</p> <p class="ql-block">三塔建成后,历经千年沧桑和风雨剥蚀,仍巍然屹立。1978年,对其进行大规模的保护性维修,在维修过程中,于千寻塔塔顶和塔基内清理出南诏、大理时期的佛像、写本佛经等文物600余件。这是南诏、大理国时期文物中最丰富、最重要的一批。其中一尊金质造像,重1135克,高0.24米(如图)。此外还有刻字铜片,佛经,各式铜镜,各种药物,如朱砂、沉砂、檀香、鹿茸、珊瑚、云母等。这些实物,为研究南诏、大理时期的历史、宗教、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三塔的塔砖上面布满了佛教密宗的各种各样的梵文和汉文的经咒,图中塔砖均由崇圣寺中塔(千寻塔)1978年维修时拆出,为南诏劝丰祐保和、天启年间(824~859)的遗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