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德国中东部游-4

Johannes

<p class="ql-block">在莱比锡住宿三晚之后,7月5日离开莱比锡,乘坐区间火车往南一个多小时,来到撒勒河畔的瑙姆堡(Naumburg),一座中世纪的古城,三万多一点人口。城虽小,有景则灵。历史上它是商贸枢纽,曾经以“瑙姆堡集市”闻名。2018年起,瑙姆堡的大教堂被列入UNESCO世界文化遗产目录。</p> <p class="ql-block">寄存完行李,我们准备徒步去老城区,谷歌地图上显示仅需要十多分钟。在火车站门口看到这辆古色古香的有轨电车,我们就上去体验了一把。</p> <p class="ql-block">短小的车厢有前后二个驾驶室,驾车的是个年轻的女司机,驾驶过程中得不停地前后扳动长长地操作杆,似乎挺累人的。乘客多数是当地老人和带孩子的。有轨电车紧挨着着老城行驶,不进入老城区,走的是正常的交通路线,不是旅游观光车。如此“老旧”的产品还在正常使用,很值得钦佩吧!</p> <p class="ql-block">坐了三站下车,穿过居民区,我们远远地看见大教堂的两对风格各异的塔楼。此处的近景是一家居民养鸡的地方,鸡窝!这让威严的大教堂非常地接地气哈。</p> <p class="ql-block">之前在哈勒见到的大教堂也有两对风格不同的塔楼,原因是那个大教堂由原先二个老教堂合并新建而成,保留了原来教堂各自的塔楼。那么,瑙姆堡大教堂的两对塔楼的成因是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查资料得知,在教堂建筑历史上有一种特别的风格,即一个教堂拥有二个主殿,一个殿祭神和圣人,另一个殿祭俗人,每个主殿都有自己的塔楼。这儿两对塔楼都建成于十三世纪,罗曼尼式的东塔楼建成于十三世纪的上半叶,哥特式的西塔楼建成于十三世纪的下半叶。进入教堂后,我们见识了两对塔楼下面不一样的主殿及其风采。</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瑙姆堡大教堂不仅仅是福音教会的宗教场所,而且也是历史文物,对公众开放供参观。购买门票后,我们领到电子讲解器,从教堂外前厅穿过这个拱门进入教堂。教堂外前厅另一侧也是进入教堂内院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东殿地底下的祭奠室,由于大教堂是建在之前的教堂遗址之上的,所以沿用了这个地下祭奠室,它的建筑历史比大教堂早一个世纪。</p> <p class="ql-block">走出地下祭奠室,就是大教堂的中殿。与我们以前见到的教堂完全不同的是,站在中殿,看不到教堂的主殿,这座“墙”挡住了我们的视线。“墙”的那边是神职人员席及其举行祭奠仪式的区域,“墙”的这边是普通信众区域。这样的隔离是中世纪教堂的设置,以“栅栏”为名,饰以绘图雕刻等艺术作品,图解宗教故事。“栅栏”<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也被用作弥撒时诵读圣经的地方和唱诗班歌咏的地方。</span>“栅栏”上设有通往后面主殿的通道(“栅栏”上左右二个小门),以便神父进出。</p> <p class="ql-block">基于“栅栏”用于诵读圣经的这一功能,以后教堂中殿的诵经和布道台建筑从它演化而来。</p> <p class="ql-block">今天为了让人进入主殿,在“栅栏”二边加建了台阶。二边台阶扶手上各有一组装饰性雕塑品,这边是“天堂之路”,一条来自伊甸园的巨蛇贯穿扶手上下。</p> <p class="ql-block">扶手上努力攀登的主教</p> <p class="ql-block">背驼巨石的人,艰难地往上爬一节,又吱溜地往下掉一节。这里寓意很可能来自希腊神话的西西弗斯,始终从事一件没有出头之日的工作,但是永远不言放弃。</p> <p class="ql-block">那边扶手上是 “为动物布道”</p> 走上台阶,来到东塔楼下面的东殿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摆设和建筑与一般教堂差不多。面对祭坛有高大的联排木椅子,供高级神职人员就坐,还有安放几十公斤重的手抄弥撒经书的木架子。</p> <p class="ql-block">祭坛上出自十三世纪的多联木雕组画和圣母圣女故事</p> <p class="ql-block">回到中殿,往教堂的另一头望去,前面是与东殿相对应的西殿,同样有一“栅栏”隔断了我们的视线。“栅栏”后面是西塔楼下的主殿。</p> <p class="ql-block">这是“栅栏”上进入西殿的入口,十字架上受难耶稣几乎处于我们一般高的地方,不同于通常被高高架起的模样,以此突出耶稣替世人受难和拯救世人于苦难的教义。</p> <p class="ql-block">栅栏上饰有彩色壁画、雕塑和浮雕,呈现着圣经中的故事和耶稣受难的过程。与通常见到的教堂绘画和雕塑中的不同,这里人物表情各异,神情丰富,透着凡人气息。</p> <p class="ql-block">这是从“栅栏”里面朝外面中殿望出去,栅栏分割出二个“世界”。能够进到这里西殿参加弥撒的人物,必然也需要“有头有脸”,不是普通信众。这里祭奠的是为教会和大教堂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世俗人士和大金主。</p> <p class="ql-block">祭台前二侧供奉的大金主塑像共有十二个,他们直接和间接地为教会和瑙姆堡大教堂捐赠了巨额财富。这些世俗的人物占据了通常被圣人和教会人物拥有的位置,这是西殿的一个特色,一个在中世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特色。我们饶有兴致地听着电子讲解器里面对每个塑像的一一介绍。</p> <p class="ql-block">这对夫妇是瑙姆堡的传奇,确切的说,这位瑙姆堡女子成为了瑙姆堡的一张名片。她名字叫Uta,丈夫是戍边将官,二人婚后无子,丈夫去世后,她将家产全部捐赠给了教会和德国皇帝。塑像上的她一反宗教人物塑像的严峻端庄,神态举止生动。她一手牵衣遮脸,微露怯色,一手挽着拖地长袍,静中欲动,眼神专注着远方。彩塑的色泽烘托出她的艳丽抚媚,这样的神韵被视作日耳曼女子的典范,颇受公众追捧,被誉为“中世纪最美佳丽”。今年7月8-10日,瑙姆堡举办第八届“Uta相会节”。</p> <p class="ql-block">西殿的主祭坛和祭坛前另一侧的塑像。主祭坛上安放的是一幅称颂圣母玛丽亚和耶稣诞生的油画新作,以延续十六世纪之前这里祭颂玛丽亚的传统。这个本世纪新作门幅超大,遮挡了人们在西殿全幅观赏殿前殿后塑像的视角,因此受到UNESCO世遗机构的批评。</p> <p class="ql-block">这对夫妇与Uta夫妇遥相呼应,他们四人是亲戚,他们俩是兄弟,她俩是妯娌。她是Uta的嫂子,表情更加外露和夸张,似乎正隔空与Uta拉家常,直率,喜形于色。她丈夫呈现的一幅病怏怏的样子,与她构成鲜明对比。</p><p class="ql-block">大教堂西殿的所有塑像和雕刻作品都出自一位无名大师,至今科考不出此人姓甚名谁。所以,文献中称他为中世纪的“瑙姆堡大师”。他的雕塑作品在欧洲其他教堂都能够见到,特点是人物神情生动,反映世俗人生。</p> 西殿全景 考古证实,西殿的窗花质地出自十三世纪,上面的人物造型与西殿十二塑像风格一致。 祭坛上油画后面的塑像,都是当年的社会人物,讲解器里有每个人的故事。 <p class="ql-block">从中殿的视角回望西殿。</p><p class="ql-block">中殿里面的二座“栅栏”能够保留至今,经受住八百多年的磨难,实属罕见。在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之后,许多教堂里的这一设施都被视作罗马教廷的陋习,予以拆除。</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大教堂里面,我们来到教堂内院,这里面积有一公顷大,十字拱顶的敞开式方形回廊连接着昔日修士生活和学习的场所。</p> <div>手机拍的全景照,屋顶有点走形。</div> 从内院里观望东塔楼的视角 从内院里观望西塔楼的视角 从内院观望两对塔楼的视角,用手机全景模式拍摄。 <div>从教堂外观望西塔楼的视角<br></div> <p class="ql-block">二个多小时的参观,瑙姆堡大教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愧于UNESCO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外面就是老城的街道,扑鼻的香味把我们引到这个摊位,图林根烤肉肠是这里的特长,怎么也得尝一口。</p> <p class="ql-block">沿着老城的街道,来到集市广场。广场周边的景致主要由这座以圣人文策尔命名的教堂和色彩斑斓的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加上早期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构成。教堂的塔楼是全城的制高点,以前也被用作消防瞭望,现在供游客俯瞰远眺。教堂前面的四拱窗户建筑是十六世纪建造的主教官邸,人称“小宫殿”,今天是个供参观和设展的场所,里面还设有一个游客问询处。</p> 这座有六拱窗户的建筑是市政厅大楼,也是十六世纪文艺复兴的风格。 <p class="ql-block">大屋顶上突出的大窗户,以及屋顶斜面上的小窗户,窗户后面是仓库和储藏室。由于地面上用地紧张,人们想到了这个向屋顶要空间的建筑方式。从十三世纪至十九世纪初,瑙姆堡一直以德国中部地区“集市之城”而著称,众多的这类建筑,彰显瑙姆堡在中世纪作为商贸中心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图片右侧的双斜顶建筑,当年是本地公爵的一个官邸,现在是瑙姆堡地方法院。左侧有三拱窗户的建筑从一开始就是一富豪兴建的民居。</p> <p class="ql-block">我们找到了上教堂塔楼的小门,门口没有人把守,只有一块告示上写着:收费2欧元。70多米高的塔楼,我们在爬到大约60米处,才有一个小伙子出来收费。此时如果出现乱收费,咋办呢?继续上,还是退下去?</p> <p class="ql-block">小伙子很客气,因为近塔顶的楼梯非常陡和窄,他提醒我们小心撞脑袋,又因为塔楼大钟每一刻钟敲一下,又提醒我们拍照时拿稳手机,别被吓着,掉落手机的事情时有发生。他还告诉我们,塔楼上防鸽子的网会遮挡镜头,我们可以拉开网的拉链拍摄,拍完后别忘了把拉链拉上。</p> 塔楼上远眺近观,想象着中世纪瑙姆堡的昌盛景象。 <p class="ql-block">远眺大教堂的四个塔楼</p> 教堂塔楼下的集市广场 <p class="ql-block">除了风光旖旎的市容,我们也看到了尚待整修的街面和房屋,从而对东德地区在两德统一之后的巨大变化有了更直观的了解。</p> 我们顺道看了一段尚存的老城墙,城墙下是儿童戏耍的地方。 <p class="ql-block">约五个小时之后,我们离开瑙姆堡,乘坐区间火车半个小时,来到歌德之城-魏玛。德国的大文豪歌德在这里生活工作五十多年,给魏玛城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也因此,魏玛城市被UNESCO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出火车站乘坐公共汽车来到老城,街头行人明显比其他到过的城市多,这支三人小乐队演奏的古典曲子引人驻足,成了我们的迎宾曲。</p> <p class="ql-block">魏玛的主要景点都分布在老城区及其周围,太多,实在太多!</p>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景点(蓝色标注),我们选择了其中一些景点。 这是我们的酒店,集市广场边的“大象酒店”。 <p class="ql-block">当晚的餐馆,从网评中筛选的,一家传统的图林根特色餐馆。</p> 门口老太太盘中端着的就是这家的特色:土豆丸子 每个土豆丸子的个儿跟一个大苹果差不多大。 <p class="ql-block">土豆丸子的味道令我们赞叹不已,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以前在德国许多地方吃过土豆丸子,土豆是德国的传统主食,做成丸子是属于“精加工”产品,需要讲究的工艺。一般的土豆丸子口感紧,粘,厚实,让人想到中国江南乡下吃的实心米团子,特别耐饥,是干体力活儿农民的主食。而这家的土豆丸子松软,爽口不粘,新鲜土豆的香味得到充分地展现。在图林根的其他地方,再也没有吃到能够与这个“老太太”手艺相媲美的土豆丸子。</p><p class="ql-block">魏玛,不仅仅富有精神食粮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