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手艺,一“席”传承——编席人

灿烂微笑

<p class="ql-block">红席,俗称秫秸席。据史料记载,编织红席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80年代,胶南县在泊里镇建立了“红席专业批发市场”。泊里逐渐成为著名的红席集散中心,泊里红席也成为了青岛的又一个民间工艺品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每当金秋高粱收获后, 农民就将其秸杆劈成两半(俗称打半子) ,晒干存好。冬闲季节,再把“半子”用水浸泡透,先破成3~4毫米宽的坯子,然后刮芯成篾,进行编织。</p> <p class="ql-block">泊里红席全国独一无二。泊里席匠让高粱茎幻彩生辉,也许是在某个午后,这些高粱茎已经脱胎换骨,经历了去根、剔稍、捆坯子、破刮篾子、编隔子和挑席子等多道工序,“黄岛”烙印,踏破时间铸席出。</p> <p class="ql-block">在日复一日的一编一挑里,红席编织老人已然忘却尘世喧嚣,用自己的双手塑造着匠心之作,一摸一碰,精华自现。</p> <p class="ql-block">一捆高粱秸秆要经过30余道工序才能变成一领合格的红席。</p><p class="ql-block">本美篇里的图片是拍摄于老人搭建在地面上的半窑洞式的小棚内,棚内非常阴暗、潮湿、闷热,狭小的洞口需要90度弯腰才能进入,两个老人要经过七个日落西边,红席方可完成,非常不易。</p> <p class="ql-block">拍摄编辑/ 灿烂微笑</p><p class="ql-block">文字/ 摘自网络</p>